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快乐生活课程实施方案(赵建英).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7437646
  • 上传时间:2022-1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快乐生活”课程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以“生活教育理论”和“以人格为中心课程观”为主要理论依据,以“热爱生命、健康生存、快乐生活”的三生教育为理念,从生本需求——快乐生活、健康生存出发,开发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学生生活经验及学校社团基础相吻合的“快乐生活”课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传授为辅,以课堂为基地,社团为载体,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培养出丰富多采的人格二、 理论依据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的主要思想 “生活即教育”,给我们的课程开发遵循“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提供了依据, “社会即学校”,为我们的课程实施时强调“带回去实践”找到依据, “教学做合一”,又为我们课程 “体验为主,传授为辅”的 实施方法找到了依据2. “以人格为中心”的课程观以人格为中心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人格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位学生的成长,为了社会的和谐与文明,为了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使人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与全面发展的智能,让每个学生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有生活的质量它把课程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视为根本,这种既适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价值观在我们的“生活课程”中得以集中体现。

      3.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该课程实施的对象基本吻合,而且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提炼出少年儿童共性的性格心理特点,为开展好该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三、 活动环境和资源分析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热爱生命、健康生存、快乐生活——让教育使人“三生”有幸基于“三生”教育的理念,学校多年来寻求与探索推进深化素质教育的抓手与途径其中依托社团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被视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特别是自去年学校被列为绍兴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共同体学校以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转变育人模式、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更成了学校主要的办学目标,所以该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很好的活动环境学校拥有适合该课程开发的许多特色资源,分析如下:1.获全国特等奖的“百团建设”特色教育资源 学校历时两年的《开发区小学以多彩文化培育队员明志做真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成果获全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课题成果特等奖课题中开展的实践活动—— “百团建设”成了学校的特色活动品牌,被誉为学校的金名片所谓“百团建设”就是围绕“金色饮食”、红色礼仪”、“古色民俗”、“绿色生态”,建设了130多个大大小小的红领巾社团并通过这些社团的文化建设和丰富的主题活动积淀了多彩的育人文化。

      百团建设”的社团建设经验及成果是应该课程可利用的特色教育资源 2.全国规模最大的“百团博览馆”特色基地资源学校建有全国首个“百团建设网络博览馆”,这个网络博览馆有100多个红领巾社团的网页组成,每个社团都开辟“社团文化”、“社团足迹”和相关的“社团链接”学生可通过网络参与社团活动,也可通过这个基地宣传学校的社团活动经验和成果学校还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红领巾社团基地——“百团博览馆”该馆占地近1000多平方米,采用开放型、长廊式建设,馆内收藏展示了百团建设中涌现出来的130多个优秀社团的文化和成果,以及国内外著名少先队社团的信息,可供队员长期学习、实践馆中设置的大量格子铺,也可为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提供方便3. 学生自主开发的“小石年生态园”劳动实践基地 学校建有一个由学生根据神农氏小名“小石年”命名的生态园生态园分“小石年羊村”、“小石年中药坊”、“小石年杂粮坊”、“小石年寻古坊”、“小石年营养坊”、“小石年地下宝藏”、“小石年花房”等七个养殖和种植基地,可供学生在校园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4.城郊结合的“开发区”地域特色资源 学校地处城郊结合的“开发区”,学生生活的环境已属城市化,社区教育日趋完善。

      但是家长多数来自农村,对种植、养殖有一定的经验,有的甚至仍在附近未开发的农村从事着农业生产,这一独特的“新城区”地域特色是该方案中的交通、种植、养殖等课程实施可利用的特色资源四、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在衣、食、住、行等领域培养学生适合现代经济社会的基本生活能力,转变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2.形成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3. 形成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4.促进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与品质二)具体目标 (见各系列社团活动计划)五、 课程内容 分“基本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自我提升需求”三大范畴,从“衣”、“食”、“住”、“行”、“感恩”、“环保”六个系列,构筑成一个动态、渐进的生活课程体系,通过“年级生活社团”和“校级精品社团”两个载体,并行实施课程年级生活社团”重在普及,即引领广大学生基于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交往需求,在生活社团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校级精品社团”重在“扬特”,即对有特长发展需求的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具体内容详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年段生活社团”实施内容安排表内容范畴活动系列实施年级分层板块具体课目 课时安排学期总课时基本生活需求“衣”字系列一年级“穿戴”篇《学会穿衣》2课时18课时《我的鞋带我来系》2课时《红领巾飘起来》2课时“整理”篇《叠衣有法》2课时《小小书包我会理》1课时《给袜子洗洗澡》2课时“搭配”篇《衣服色彩这样搭》2课时《什么时候穿什么》2课时“展示”篇《我自理我快乐,自理能力PK大赛》3课时“食”字系列五年级“饮食知识”篇《饮食知识ABC》4课时35课时“技能训练”篇《花样冷盘我会拼》4课时《七彩果盘我设计》4课时《飘香热饮我会冲》4课时《缤纷果汁我会榨》4课时《甜甜美羹我会做》4课时《营养靓煲我会熬》4课时《喷香西点我烘焙》4课时“饮食德育”篇《“光盘”行动》2课时“展示评价”篇《厨艺大师班PK和美食博览会》3课时“住”字系列四年级“整理”篇《搜一搜我喜欢的房子》4课时35课时《理一理我自己的房间》4课时“设计”篇《我是小小设计师》8课时《我是小小建筑师》8课时“考察”篇《考察我的社区》4课时《畅想未来社区》4课时“展示”篇《我的房间,我设计成果展示会》3课时“行”字系列三年级“交通工具”篇《折纸船比载重》4课时35课时《我们一起办车展》8课时《谁的飞机飞得远》4课时“交通安全”篇《认识交通标志》4课时《学做小交警》4课时“文明出行”篇《设计校园交通警示牌》4课时《我为交通献一计》4课时“展示评价”篇《三年级“行”字系列社团成果展》3课时社会交往需求“感恩”系列六年级“感恩伙伴”篇《学写毕业赠言》2课时35课时《制作毕业纪念册》8课时“感恩老师”篇《制作感恩卡》3课时《师恩难忘主题活动》4课时“感恩母校”篇《我为母校出份力》8课时《难忘小学生活毕业活动》4课时“展示评价”篇《六年级感恩系列活动成果展》6课时“环保”系列二年级“种植”篇《花草生态园实践活动》6课时35课时《蔬菜生态园实践活动》6课时“养殖”篇《昆虫生态园实践活动》4课时《桑蚕生态园实践活动》4课时《小宠物生态园实践活动》4课时“宣传”篇《自制“生态”花盆》4课时《我是“生态小导游”》4课时“展示”篇《二年级环保社团成果展》3课时表二“校级精品社团”安排表内容范畴活动系列社团名称适合年级学期总课时自我提升需求“环保”系列小石年羊村二年级35课时“行”字系列航模社三年级35课时船模社三年级35课时“住”字系列建模社四年级35课时创想画社四年级35课时“食”字系列烹饪社五年级35课时西点社五年级35课时“感恩”系列纸艺社六年级35课时小记者社六年级35课时六、 课程实施的管理1. 动态渐进的课程开发学校领导层基于办学的理念、学生的实际情况、需求和现有的资源基础,选择“年级生活社团”和“校级精品社团”这两个载体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开发出一种动态、渐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有计划性、有系统地,分层实施,整体推进。

      2. 全员合力的团队组建为确保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好本课程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实践的需求,将校内外所有可利用的教育力量组成一个有四个指导层面组成的,全员合力的指导团队并对团队成员进行科学分工,明确职责,要求成员间能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整体协同推进方案实施具体团队构成如下指导层面管理人员团队成员指导职责课程规划管理层面德育副校长政教处、大队部、教科室、教导处制订学校总体实施方案,指导、组织、实施、评价管理、师资队伍培训等,确保课程常态化实施;年级生活社团层面年段长年段综合实践课任教师开发本年段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根据年段长的统一部署,用走班上课形式协同组织、实施本年级主题实践课程,并做好成果收集和展示;校级精品社团层面大队员校级社团指导老师开设烘焙、建模、航模、车模、纸艺、电子绘画等十个校级社团,用课程超市形式指导有特长发展需求的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家庭合作实践层面家长委员会长全体家长配合学校在家庭、校外领域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和评价3. 不断延伸的时空保障为确保该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我们将每周三下午的两节课设为二——六年级社团活动时间,一、二年级由于课程设置时没有综合实践课,我们把地方、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确定二年级的社团活动时间不变,而把周三第二节课定为一年级的社团活动时间。

      我们还每学期设有一天的社团活动成果汇报展示时间是,这样保证该课程实施时间达到总课时的10%左右另外为延伸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我们利用每天德育作业载体,开辟“日行一善”实践作业,要求每个学生结合校内开展的活动,去家庭或社区开展每天至少10分钟的实践活动在活动空间上,学校开放“百团博览馆”、“百团网络博览馆”和“小石年生态园”等实践活动基地,还利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实践基地,拓展周边大型企业等地域资源为开展本课程的实践活动所用这些不断延伸的课程实施时间和实践活动空间,让课程的实施得到了保障4. 不同层面的过程跟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跟进管理1) 教师层面为确保每一位指导教师都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我们在教师层面关注了以下三个过程管理点: 一是年级计划制定点我们先找年段长逐个商讨本年级的活动主题,再召集全体年段长共同协商每个年级主题间的合作点和有可能产生的冲突点,然后再由年段长负责指定年级活动计划这个点上的管理跟进,便于我们对课程的整体规划 二是指导方案设计点按年级活动计划,年级组指导老师需选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