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笔记(全).pdf

2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9784284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0.95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前言2007 年 10 月 15 日至 2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以不断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增强建设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勇于变革,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人心用科学理论的旗帜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 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经验、一个优良传统。

      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错综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面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旗帜,是一面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发展进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内外都面临着不少新机遇新挑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工作也有不少新期待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的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有与伟大时代、伟大道路、伟大目标相适应的伟大精神力量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现出无可置疑的真理性、科学性,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回答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它不但回答和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一经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因此,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年轻一代具有重要意义2 第一章思考题:1、 简要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 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是什么?3、 试述《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其发表的意义4、 试述马恩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要点5、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式怎样总结巴黎公社的创举和经验教训的?(简述马恩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6、 马恩设想的未来社会有哪些特征?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之一, 就是完成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与改造,促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一、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评价(一)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16-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 世纪: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 世纪初: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一阶段: 16~ 17 世纪16— 17 世纪,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开始形成的时期与此相对应,出现了了正在形成中的无产者反抗早期资产者的斗争,其理论表现形态便是以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第一阶段: 16~ 17 世纪: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1、 英 国的托马斯 ?莫尔对英国社会的揭露和批判:莫尔指出, “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他指出“圈地运动“就是”羊吃人“——他认为英国”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吃人,他是主张消灭私有制的第一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消灭了私有制,实行的公有制,住宅也要抽查在生产上,由国家组织生产,人人劳动,人们都住在城市,轮流下乡两年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的各种物质十分丰富,劳动产品一律交到公共仓库,实行按需分配乌托邦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主要职能是组织生产3 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初期,就深刻地看到了它的许多弊端和矛盾,预见到私有制度必将为公有制取代,起到了先驱作用2、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基本思想:第一, 私有制乃万恶之源,在“太阳城”里,一切社会财富全民公有第二, 太阳城人人平等,实行按需分配第三, 太阳城是由社会组织生产的3、德国的闵采尔——主张用暴力推翻旧政权,建立“千年天国” ( “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和“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恩格斯)第二阶段: 18 世纪 共同特点:强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主要代表人物:1、法国的摩莱里第一,揭露了私有制的罪恶第二,主张用法律形式制定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主张建立法制社会)2、法国的马布利第一、批判了财产私有制度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第二、主张建立斯巴达斯式的共产主义。

      第三,主张公民享有各种权利并承担各种义务3、法国的巴贝夫第一,主张财产公有第二,主张用暴力消灭旧的剥削制度,建立全民公社第三阶段: 19 世纪进入 19 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政治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大量涌现和社会危机的空前加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越来越具有其阶级独立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学说的精华与缺陷1、 圣 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精华:第一,首次提出所有制是社会的基础,国家只是它的形式的论点,表达了“废除国家”的思想(恩格斯) 第二、关注到了工人阶级的疾苦第三,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思想,克服了平均主义,是一大进步,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是实业制度思想缺陷:第一,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把资本家看成是劳动者第二,反对暴力革命,重视道德力量,用说服的方法实现它的方案,是空想社会主义与基督教教义的结合体2、弗朗索瓦﹒沙尔﹒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4 思想精华:其一,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 (恩格斯称在马克思之前,对资本主义能够进行这种批判的只有傅里叶一人)其二,他预言在“和谐”社会里将消灭城乡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

      ——傅里叶的理想社会是和谐制度,其基本单位称为法郎吉(马克思称其为社会主义的鼻祖之一)其三,主张妇女解放和反对禁欲主义,认为情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思想缺陷:其一,主张保留私有制,承认分配上的不平等是合理其二,反对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主张由富人出钱,进行新制度的试验3、罗伯特﹒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精华是:其一,认为一切罪恶都是私有制造成的,他甚至看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预言公有制将代替私有制其二,他预见到未来的国家要消亡其三,以合作原则组织公社向新社会过渡(领导过新和谐村) 思想缺陷:其一,反对政治斗争,他反对宪章运动,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其理想其二,提倡功利主义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1、 历史功绩:(1) 初步探索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提供了基础2) 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深刻的批判,为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提供了宝贵材料3) 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做出了贡献消灭三大差别,消灭国家、按需分配的原则,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的新人2、缺陷:(1) 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观, 无法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正确道路 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 却未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 (2) 还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找不到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

      3) 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张道德感化,所有的理想都是空想二、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基石1、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巨大历史功绩在于,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他对世界的看法是辩证法的,这是黑格尔的光辉思想,即“合理内核” ,但他的哲学观本质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他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原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正确地解决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费尔巴哈的最伟大的功绩,即“基本内核”5 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第一、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有着自身规律性的进化过程,社 会 生 产 力 是 推 动 社 会 历 史 前 进的 根 本 动 力 因 此 ,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只 是 人 类 历 史 发 展 进 程 中 的 一 个 阶 段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 定 的 社 会 形 态 是 一 定 的 经 济 基 础 和 一 定 的 上 层 建 筑 的统 一 , 经 济 基 础 的 性 质 决 定 上 层 建 筑 的 变 更 。

      上 层 建 筑 又 积 极 服 务 和 反 作 用 与 经 济 基 础 第 三 、 在 阶 级 社 会 里 , 阶 级 斗 争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直 接 动 力 唯 物 史 观 认 为 , 阶 级 和 阶 级斗 争 的 存 在 同 生 产 力 发 展 的 一 定 水 平 相 适 应 的 , 随 着 生 产 力 的 教 育 部 发 展 , 阶 级 社 会 最 终将 会 为 更 高 阶 段 上 的 无 阶 级 社 会 所 取 代 2、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马恩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来源之二是英国的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它产生于 ]7 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产业革命后的 19 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1623 ~ 1687 年 ) ,重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1723-1790 年 ) 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年 )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创立了劳动价值论,把劳动看做价值的源泉,以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第一: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特殊性质,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第二: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第三:指出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因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基石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7 年到 2 月到 1848 年 1 月合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本是为欧洲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党纲, 1848 年 2 月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原文为德文,曾叫《共产主义宣言》 它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宣言》的主要内容:第一、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第二、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第三、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第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然途径 (无产阶级必须使用暴力手段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五、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第六、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污蔑,揭露其实质和危害性《宣言》发表的意义在于:《宣言》是国际革命的宣言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6 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