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制度的把握与遵守.ppt
78页第九讲第九讲法律制度的把握与遵守法律制度的把握与遵守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问题一:掌握宪法理论问题一:掌握宪法理论 树立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权威问题二:正确行使民事权利问题二: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依法履行民依法履行民事义务事义务问题三:惩治犯罪问题三:惩治犯罪 保护人民保护人民问题一:掌握宪法理论问题一:掌握宪法理论 树立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权威在西方,在西方, 宪法由拉丁文翻译过来,宪法由拉丁文翻译过来,原原意是组织、结构、意是组织、结构、规定的意思古代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皇帝的种种建规定的意思古代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皇帝的种种建制和皇帝所颁布的制和皇帝所颁布的““绍令绍令”“”“谕旨谕旨””之类的文件,以之类的文件,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即作为规定社会基本制度、国家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即作为规定社会基本制度、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国策、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国策、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资产原则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
““宪宪 ””字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与字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与““法法””字同义,但字同义,但却是指普通法律,而且多含有刑法的意思如却是指普通法律,而且多含有刑法的意思如《《史记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列传》》中的中的““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以及,以及《《国语国语··晋语晋语》》中的中的““赏善罚奸,国之赏善罚奸,国之宪法宪法””然而,这些都与近代宪法的含义完全不然而,这些都与近代宪法的含义完全不同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提出立宪与实行议院政治的主张,他在观应提出立宪与实行议院政治的主张,他在《《盛世危盛世危言言》》一书中,首次使用一书中,首次使用““宪法宪法””一词,要求清廷一词,要求清廷““立立宪法宪法”“”“开议院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实行君主立宪18981898年戊戍变法时,有的维新派人士也要求清廷制定年戊戍变法时,有的维新派人士也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立宪政治宪法,实行立宪政治19081908年清政府为了敷衍民意,颁布了年清政府为了敷衍民意,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从此从此““宪法宪法””也就成为特定的法律用语。
也就成为特定的法律用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1 1))19541954年宪法年宪法((106106条)条)((2 2))19751975年宪法(年宪法(3030条)条)((3 3))19781978年宪法(年宪法(6060条)条)((4 4))19821982年宪法年宪法((138138条)条)我国现行宪法我国现行宪法8888年宪法修正案(年宪法修正案(2 2条)条)9393年宪法修正案(年宪法修正案(9 9条)条)9999年宪法修正案(年宪法修正案(6 6条)条)0404年宪法修正案(年宪法修正案(1414条)条)(一)(一)宪法的特征与原则宪法的特征与原则1 1、特征、特征宪法在内容、效力和制定与修改三个方面与宪法在内容、效力和制定与修改三个方面与普通普通法律法律相相区别2 2、原则、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原则民主集中原则小资料小资料中国中国《《物权法物权法》》草案原计划在草案原计划在20062006年提交全国人大表年提交全国人大表决,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决,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上书中央称上书中央称《《物权法物权法》》草案中的某些内容违反宪法,草案中的某些内容违反宪法,从而引发了中国法学界关于从而引发了中国法学界关于《《物权法物权法》》草案的部分内草案的部分内容是否违宪的大讨论,并导致容是否违宪的大讨论,并导致《《物权法物权法》》表决的暂时表决的暂时搁浅。
搁浅(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二)我国的国家制度1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4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 5、、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三三)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是: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是:①①范畴不同范畴不同;;②②范围不同范围不同;;③③后果不同后果不同;;④④公民所表达的是一种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公民所表达的是一种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一种群体概念是一种群体概念 1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 批评批评、建议建议、申诉申诉、控告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特定主体权利1 1、、平等权平等权 ((1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习惯、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身、宗教习惯、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平等地履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的受到保护,对违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的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3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在监狱里服刑的罪犯是否在监狱里服刑的罪犯是否享有选举权享有选举权??思考:思考:2 2、、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1)(1)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规定,我国年满宪法规定,我国年满1818周岁的公民,周岁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外,都有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 2)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集会会、、游行、示威的自由游行、示威的自由。
3 3、、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公民有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宪法规定: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限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限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政党的宗教活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政党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的宗教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4 4、、人身自由人身自由 ((1 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2 2))公民的人格自由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公民的人格自由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住宅;((4 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5 5、、批评批评、建议建议、申诉申诉、控告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陷害因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侵权而受到损进行陷害因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侵权而受到损失的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失的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孙志刚案件回放孙志刚案件回放被害人孙志刚,被害人孙志刚,2727岁,男,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岁,男,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20032003年年3 3月月1717日,刚刚就职于广州一服装公司的孙志刚,未日,刚刚就职于广州一服装公司的孙志刚,未携带身份证出门去上网,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暂携带身份证出门去上网,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以没有暂住证为由予以收容住证为由予以收容3 3月月1818日,孙被送往广州收容遣送日,孙被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后又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并于中转站,后又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并于3 3月月2020日死亡。
警方称孙志刚是因脑血管意外和心脏病日死亡警方称孙志刚是因脑血管意外和心脏病突发而猝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突发而猝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表明:表明:““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综合分析,孙志刚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伤性休克死亡””————即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即孙志刚是被打死的20032003年年5 5月月1414日,日,三位三位博士将一份题目为《关于审查〈城博士将一份题目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至全国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书中指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书中指出:““《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888条第条第2 2款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款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第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第9090条第条第2 2款款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他们以他们以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认为国务院认为国务院19821982年年5 5月月1212日颁布的至今仍在适用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日颁布的至今仍在适用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特向全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法》的建议20032003年年5 5月月2323日,我国著名法学专家贺卫方、盛洪、沈日,我国著名法学专家贺卫方、盛洪、沈岿、萧瀚、何海波也参加了进来这次,他们联合上岿、萧瀚、何海波也参加了进来这次,他们联合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启动特别调查程序实施状况启动特别调查程序根据根据《《宪法宪法》》第第4141条确认的公民建议权,他们特请全条确认的公民建议权,他们特请全国人大考虑依照宪法授权,组织国人大考虑依照宪法授权,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会””,对孙志刚遇害一案的经过、当前和未来的调查,对孙志刚遇害一案的经过、当前和未来的调查处理情况以及收容遣送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独立、处理情况以及收容遣送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独立、公正和权威的调查。
公正和权威的调查因为我国宪法第因为我国宪法第7171条第条第1 1款规定: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6 6月月5 5日至日至6 6日广东省省委日广东省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华元要求吸取孙志刚事华元要求吸取孙志刚事件教训:件教训:““一个警察如一个警察如果不能果不能善待善待群众,就丧群众,就丧失了作为人民警察的基失了作为人民警察的基本条件本条件””案件的审理结果:案件的审理结果: 涉嫌在此案中犯罪的涉嫌在此案中犯罪的1818名被告人分别在广州市中级法名被告人分别在广州市中级法院、广州白云区法院和天河区法院院、广州白云区法院和天河区法院三地三地同时开庭审理同时开庭审理 20032003年年6 6月月9 9日,孙志刚案做出一审判决:日,孙志刚案做出一审判决: 主犯乔燕琴主犯乔燕琴死刑,李海婴死刑、缓期死刑,李海婴死刑、缓期2 2年执行,钟辽国无期徒刑。
年执行,钟辽国无期徒刑其他其他9 9名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名被告人也分别被判处3 3年至年至1515年有期徒刑其年有期徒刑其余余6 6人触犯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玩忽职守罪,,构成玩忽职守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 2年至年至3 3年广州市纪委、市监察年广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和有关单位已对此案涉及的局和有关单位已对此案涉及的2020余名有关责任人分别余名有关责任人分别做出了党纪、政纪处分做出了党纪、政纪处分20032003年年6 6月月18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务会议,会议认为,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19821982年年5 5月国务院发月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已经布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无着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相关法的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相关法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草案))》。
》孙志刚案件在我国启动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先河孙志刚案件在我国启动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先河6 6、、社会经济权社会经济权((1 1))劳动权劳动权((2 2)劳动者休息权)劳动者休息权((3 3)物质帮助权)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4 4)财产权)财产权7 7、、文化教育权文化教育权包括包括包括受教育权、科学研究自由权、文学创作包括受教育权、科学研究自由权、文学创作权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权权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权齐玉苓诉陈晓琪等侵犯受教育权案齐玉苓诉陈晓琪等侵犯受教育权案19901990年,年,1717岁的齐玉苓通过了中专预选考试,取得岁的齐玉苓通过了中专预选考试,取得了报考统招及委培的资格,但其录取通知书被陈晓了报考统招及委培的资格,但其录取通知书被陈晓琪领走陈晓琪以齐的名义到山东济宁市商业学校琪领走陈晓琪以齐的名义到山东济宁市商业学校报道就读报道就读多年以后,齐玉苓失业在家,不得不靠卖早点、快多年以后,齐玉苓失业在家,不得不靠卖早点、快餐维持生计而冒用齐玉苓姓名的陈晓琪毕业后分餐维持生计。
而冒用齐玉苓姓名的陈晓琪毕业后分配至当地中国银行工作两人的命运迥然不同配至当地中国银行工作两人的命运迥然不同19991999年,齐得知真相后,以自己的姓名权,受教年,齐得知真相后,以自己的姓名权,受教育权收到侵害为由,将陈晓琪、陈克政、山东省育权收到侵害为由,将陈晓琪、陈克政、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藤州市教育委员会及山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藤州市教育委员会及山东省藤州市第八中学告到了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东省藤州市第八中学告到了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侵害、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 20012001年年7 7月月2424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这一案件作出了司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这一案件作出了司法解释,支持了齐的涉讼请求这个被称作法解释,支持了齐的涉讼请求这个被称作““中国宪法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司法化第一案””的解释全文如下:的解释全文如下:““山东省高级人民法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鲁民终字第院:你院鲁民终字第258258号号《《关于齐玉苓与陈晓琪、陈关于齐玉苓与陈晓琪、陈克政、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藤州市第八中学、克政、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省藤州市第八中学、山东省藤州市教育委员会姓名权纠纷一案的请示山东省藤州市教育委员会姓名权纠纷一案的请示》》收悉。
收悉经研究,我们认为,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经研究,我们认为,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育权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应的民事责任据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陈晓琪停据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陈晓琪停止对齐玉苓姓名权的损害;由陈晓琪等向齐玉苓止对齐玉苓姓名权的损害;由陈晓琪等向齐玉苓赔礼道歉;赔偿齐玉苓因受教育的权利被侵犯造赔礼道歉;赔偿齐玉苓因受教育的权利被侵犯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4.84.8万余元和精神损害赔万余元和精神损害赔偿费偿费5 5万元8 8、特定主体、特定主体权利权利((1 1))妇女的权利和婚姻、家庭、儿童、老人受国妇女的权利和婚姻、家庭、儿童、老人受国家保护2 2))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2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安全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其他义务(四)(四)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领导机关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问题二:正确行使民事权利问题二: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依法履行民事义务依法履行民事义务(一)民法的概念(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和基本原则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的总称平等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禁止民事权利滥用基本基本原则原则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八条第二项:第八条第二项:““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民: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公民: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自然人: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自然人: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二二) ) 民事主体制度民事主体制度案例一:某甲有二子乙、丙乙因故意伤害他人案例一:某甲有二子乙、丙乙因故意伤害他人致死被判刑乙在服刑期间,甲死亡在处理甲致死被判刑。
乙在服刑期间,甲死亡在处理甲的遗产时,乙妻主张应有乙的一份,而丙主张应的遗产时,乙妻主张应有乙的一份,而丙主张应由他继承全部遗产,因为乙被判刑,不能继承由他继承全部遗产,因为乙被判刑,不能继承案例二:张某因车祸死亡,张的配偶王某与张的案例二:张某因车祸死亡,张的配偶王某与张的父母在处理张的遗产上发生纠纷王某提出自己父母在处理张的遗产上发生纠纷王某提出自己怀有张的孩子,孩子也有权继承张某的遗产,而怀有张的孩子,孩子也有权继承张某的遗产,而张的父母不同意张的父母不同意公民的民事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法律赋予公民以自法律赋予公民以自法律赋予公民以自法律赋予公民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民事己的名义参与民事己的名义参与民事己的名义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活动的资格活动的资格活动的资格公民以自己的行为行公民以自己的行为行公民以自己的行为行公民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事义务的资格事义务的资格事义务的资格公民的民事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能力开开 始始终终 止止出出 生生死死 亡亡完完完完全全全全民民民民事事事事行行行行为为为为能能能能力力力力人人人人限限限限制制制制民民民民事事事事行行行行为为为为能能能能力力力力人人人人 无无无无民民民民事事事事行行行行为为为为能能能能力力力力人人人人案例:15岁女孩买行为是否有效?年初,正在念初三的年初,正在念初三的1515岁的小莉(化名)用积岁的小莉(化名)用积攒下来的压岁钱攒下来的压岁钱12001200元,从北京静超时代通讯元,从北京静超时代通讯设备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部设备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部““南方高科南方高科””S691S691型,但没用多久,却因主板出型,但没用多久,却因主板出现故障而无法使用。
现故障而无法使用为此,小莉的母亲将静超时代公司告上法庭,认为此,小莉的母亲将静超时代公司告上法庭,认为小莉购机并未征得家长的同意,且又出现为小莉购机并未征得家长的同意,且又出现故障无法使用,要求法院判决双方的买卖合同无故障无法使用,要求法院判决双方的买卖合同无效,静超时代公司双倍返还货款效,静超时代公司双倍返还货款24002400元并赔偿经元并赔偿经济损失济损失问:问:1 1、、小莉母亲小莉母亲的主张是否有法律依据?的主张是否有法律依据? 2 2、、法院法院该如何处理该如何处理??思考思考n静超时代公司辩称,销售商静超时代公司辩称,销售商在销售过程中不可能去判断在销售过程中不可能去判断每一个消费者的年龄,故不每一个消费者的年龄,故不同意双倍赔偿的请求同意双倍赔偿的请求•6 6月月1 1日,海淀法院以小莉购日,海淀法院以小莉购机时未成年确认合同无效,机时未成年确认合同无效,一审判决销售商返还货款一审判决销售商返还货款12001200元其他不予支持其他不予支持根据根据《《民法通则民法通则》》规定,年仅规定,年仅1515岁的小莉属于限岁的小莉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虽然她在购机时能够对的品牌、外观等进行虽然她在购机时能够对的品牌、外观等进行选择,但却对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即的通选择,但却对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即的通话费、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等无法作出相应的预话费、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等无法作出相应的预见,故法院认为小莉购机确系与其年龄、智力不见,故法院认为小莉购机确系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相适应的民事行为((1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周岁以上的成年人; 1 16 6——18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2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3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 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法人法人————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事义务的组织 依法成立;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三三) ) 民事权利制度民事权利制度 民民事事权权利利 物物 权权 债债 权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人身权人身权 继承权继承权案例案例: :这台照相机应归谁这台照相机应归谁一日,刘红带女儿到公园游玩一日,刘红带女儿到公园游玩, ,不慎将一架佳能全自动照不慎将一架佳能全自动照相机丢失相机丢失, ,相机被游人王玲拾得后相机被游人王玲拾得后, ,即交给公安部门的失即交给公安部门的失物招领处公安机关规定的保管期限届满后,失物招领物招领处公安机关规定的保管期限届满后,失物招领处依照规定将相机交代售店拍卖高峰在代售店买得这处依照规定将相机交代售店拍卖高峰在代售店买得这架照相机,不久将其送给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高强刘架照相机,不久将其送给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高强刘伟和高强住同一宿舍,由于缺钱,便将该相机偷出去,伟和高强住同一宿舍,由于缺钱,便将该相机偷出去,以以200200元的价格卖给不知情的同学周航。
而周航又是刘红元的价格卖给不知情的同学周航而周航又是刘红的邻居,一次交往中,刘红发现周航使用的佳能相机竟的邻居,一次交往中,刘红发现周航使用的佳能相机竟是她的那么这台相机应该归谁所有?是她的那么这台相机应该归谁所有? 财财产产权权物物 权权债债 权权 自物权自物权 他物权他物权权利人直接支配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的权利特定物的权利(所有权)(所有权)占占 有有 权权使使 用用 权权收收 益益 权权处处 分分 权权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担保物权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债权人享有的权利: : 请求权请求权; ; 受领权受领权案例一:甲将走失的山羊一只带回家中饲养两个月案例一:甲将走失的山羊一只带回家中饲养两个月后以四十元卖给乙乙在回家的路上,羊被主人丙认后以四十元卖给乙乙在回家的路上,羊被主人丙认出,向乙索还,二人争执不下,告到法院法院该如出,向乙索还,二人争执不下,告到法院法院该如何处理?何处理?案例二:张某有水蜜桃树十余棵,果实成熟时,他生案例二:张某有水蜜桃树十余棵,果实成熟时,他生病住院一天,气象预报将有暴风雨来临邻居李某病住院一天,气象预报将有暴风雨来临邻居李某请人及时代为抢收,得水蜜桃(果)请人及时代为抢收,得水蜜桃(果)300斤,运到集斤,运到集镇,售给小贩,得镇,售给小贩,得210元,支出抢收工资和运费元,支出抢收工资和运费30元。
元小贩卖出后,得小贩卖出后,得400元李某应该给张某多少钱?元李某应该给张某多少钱?案例三:案例三:杜某上班途中拾得一个皮包,内装有提杜某上班途中拾得一个皮包,内装有提货单、现金等财物杜某在现场等候了一会儿,货单、现金等财物杜某在现场等候了一会儿,未见失主,就携包上班次日杜某见到报纸上登未见失主,就携包上班次日杜某见到报纸上登了一则启示写明了一则启示写明““如有拾得者,酬谢如有拾得者,酬谢20002000元元””杜某见失主所寻找的正是自己拾得的皮包,便把杜某见失主所寻找的正是自己拾得的皮包,便把皮包返还给失主但杜某在向失主请求酬金时,皮包返还给失主但杜某在向失主请求酬金时,被失主拒绝被失主拒绝杜某应该享有哪些权利,负有哪些义务?为什么杜某应该享有哪些权利,负有哪些义务?为什么??债的定义债的定义————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的规定, ,在当事人之间产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生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 债的法债的法律关系律关系的内容的内容债债 权权————债债 务务————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债权人享有的权利: :请求权;受领权请求权;受领权应债权人的请求为一定应债权人的请求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债产生的根据债产生的根据约定之债约定之债法定之债法定之债(合同之债)(合同之债)合合 同同 定定 义义————““ 得到法律承认得到法律承认的债的协议的债的协议 ””订订 立立继承权继承权继承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继承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权利法定继承权是基于法律规定法定继承权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享有的继承权而享有的继承权遗嘱继承权是基于被继承人遗嘱继承权是基于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继承权而享有的继承权 继承权是继承权是一种财产权;一种财产权;继承权继承权以特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以特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继承权继承权的权利主体仅为公民;的权利主体仅为公民;继承权继承权的发生根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或合法有效的发生根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或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权继承权的实现是以被继承人的死亡和遗有合法财的实现是以被继承人的死亡和遗有合法财产等法律事实存在为前提的产等法律事实存在为前提的继承权继承权的法律特征的法律特征人身权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与其人身生民事主体与其人身生命、身份延续不可分命、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人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基于其人格或身份而依法享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基于其人格或身份而依法享有的,以其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的,以其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
人格权又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人格权又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具体权利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具体权利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权利身份权主要包括配偶权、亲权等身份权主要包括配偶权、亲权等案例:案例:一段时期,北京一所高校女生宿舍一段时期,北京一所高校女生宿舍1 1号楼有些异常号楼有些异常尤其是该楼的尤其是该楼的319319寝室里的女生们,每个人都神色紧寝室里的女生们,每个人都神色紧张,忧心忡忡,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在仔细询问张,忧心忡忡,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在仔细询问后,其中王仪讲出了事情发生的过程原来前几天有后,其中王仪讲出了事情发生的过程原来前几天有个神秘打来,说要和王仪交朋友王只当是骚扰个神秘打来,说要和王仪交朋友王只当是骚扰没有理会可是没有过多久,又打来了,说没有理会可是没有过多久,又打来了,说已经认识王仪很久了,并讲出了许多关于王仪的隐私已经认识王仪很久了,并讲出了许多关于王仪的隐私问题,比如说王仪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穿什么样问题,比如说王仪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喜欢在什么时候上网等。
其表现出了对王子的衣服,喜欢在什么时候上网等其表现出了对王的了解之深的了解之深此后,王的室友也接到了类似的而且好像此后,王的室友也接到了类似的而且好像有好几个人在打这样的神秘后来,经过仔有好几个人在打这样的神秘后来,经过仔细侦察,发现这些可能是对面的男生楼打来细侦察,发现这些可能是对面的男生楼打来的他们寝室有一架高倍望远镜,对一切远处的的他们寝室有一架高倍望远镜,对一切远处的东西了如执掌女生们知道这些事情后,非常愤东西了如执掌女生们知道这些事情后,非常愤慨对男生们提出警告可是男生们笑呵呵地说,慨对男生们提出警告可是男生们笑呵呵地说,我们没有做什么啊,你们有什么证据啊再说我我们没有做什么啊,你们有什么证据啊再说我们又没有什么恶意,只不过是想交交朋友罢了们又没有什么恶意,只不过是想交交朋友罢了319319寝室的女生权益是否受到侵犯?寝室的女生权益是否受到侵犯?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著作权 专利权专利权 商标权商标权亦称版权,是指亦称版权,是指作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对文学、艺术和科文学、艺术和科学创作学创作作品作品依法享依法享有的专有有的专有权利权利商标权人对商标权人对其其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所享有的专有权国家依法授予发国家依法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在单位对某其所在单位对某项发明创造享有项发明创造享有的在法定期限内的在法定期限内的专有权利的专有权利问题三:惩罚犯罪问题三:惩罚犯罪 保护人民保护人民( (一一) ) 刑法的概念和原则刑法的概念和原则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广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刑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刑法狭义的刑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刑法典广义的刑法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关于犯罪和刑广义的刑法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法、附属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1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2 2、罪刑相当原则、罪刑相当原则3 3、、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二二) ) 犯犯 罪罪 概概 述述1、、犯罪的概念及犯罪的构成犯罪的概念及犯罪的构成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罚的行为犯罪的构成:犯罪的构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犯罪构成((1 1))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危害的社会关系;((2 2))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外在表现;表现;((3 3))犯罪主体: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主体: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4 4))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正当行为正当行为,,是指是指某一行为从某一行为从形式上形式上看看符合某符合某种种犯罪的犯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但,但基于某种特殊的情况而基于某种特殊的情况而实质上实质上没有没有社会社会危害性,危害性,因而因而不不构成犯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国现行我国现行刑法明文规定刑法明文规定正当行为有正当行为有两种:两种: 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和和紧急避险紧急避险2、 正当行为案例一:案例一:某日,农民杨某携铁锨、粪筐去村南拾粪,路遇妇女某日,农民杨某携铁锨、粪筐去村南拾粪,路遇妇女朱某,即萌生拦路强奸之意杨某将朱某拦住进行纠朱某,即萌生拦路强奸之意杨某将朱某拦住进行纠缠,并持铁锨威逼朱某到菜园小房去,朱某不从,大缠,并持铁锨威逼朱某到菜园小房去,朱某不从,大声呼救,被拿着铁锨准备下地干活的男友张某听到,声呼救,被拿着铁锨准备下地干活的男友张某听到,张某快跑至菜园小房,看见杨某手持铁锨,正欲对朱张某快跑至菜园小房,看见杨某手持铁锨,正欲对朱某施暴,非常气愤,拿起手中的铁锨就向杨某头部打某施暴,非常气愤,拿起手中的铁锨就向杨某头部打去,杨某当场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去,杨某当场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正当防正当防卫的概念卫的概念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成立条件)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成立条件1 1)主观条件)主观条件------防卫防卫目的必须目的必须正当正当2 2)) 起因条件起因条件------必须必须有有不法不法侵害侵害行为的行为的发生发生 3 3)) 时间条件时间条件------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进行的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进行的防卫 4 4)) 对象条件对象条件------必须必须是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防卫5 5))限度条件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案例二:案例二:李某,女,李某,女,2121岁,某县干部。
一天黄昏,她骑自行车下岁,某县干部一天黄昏,她骑自行车下乡检查工作时,途中遇到一个男青年抢车李表示,想乡检查工作时,途中遇到一个男青年抢车李表示,想要车只管推走,但不要伤害她,而且留下打气筒还给别要车只管推走,但不要伤害她,而且留下打气筒还给别人那个男青年都一一粗暴允许当男青年弯腰检查车人那个男青年都一一粗暴允许当男青年弯腰检查车子时,李用气筒猛击他的后脑,并乘他被击倒在地,赶子时,李用气筒猛击他的后脑,并乘他被击倒在地,赶忙骑车报案当李跑进最近的一个村庄时,见只有一户忙骑车报案当李跑进最近的一个村庄时,见只有一户人家有灯光,便直奔而去这家有母女两人,老太太人家有灯光,便直奔而去这家有母女两人,老太太5050多岁,姑娘多岁,姑娘1919岁她们听闻李的遭遇后深表同情她们听闻李的遭遇后深表同情老太太说,天色已晚,公安派出所在较远的另一太说,天色已晚,公安派出所在较远的另一个大村庄里,路途不安全,邀李留宿李思量再三,只个大村庄里,路途不安全,邀李留宿李思量再三,只好留下,并表示感谢,于是李和那个姑娘同在一个床上好留下,并表示感谢,于是李和那个姑娘同在一个床上睡觉抢车的男青年姓张,睡觉抢车的男青年姓张,22岁,农民。
他抢车不成,岁,农民他抢车不成,反被击昏,到天黑后才苏醒过来,悻悻而归李留宿之反被击昏,到天黑后才苏醒过来,悻悻而归李留宿之处正是他家,母女是他的母亲和妹妹他一进大门就发处正是他家,母女是他的母亲和妹妹他一进大门就发现未抢到的自行车在院内,急忙向母亲问明来历张听现未抢到的自行车在院内,急忙向母亲问明来历张听后十分惊慌,又问李睡觉的位置和方向老太太说,李后十分惊慌,又问李睡觉的位置和方向老太太说,李睡在床的外侧,头朝北张当即拿起铡刀,悄声拨开西睡在床的外侧,头朝北张当即拿起铡刀,悄声拨开西房门,走近床前,在黑暗中摸准睡在床外侧的人头,照房门,走近床前,在黑暗中摸准睡在床外侧的人头,照脖颈猛砍一刀,然后又悄声出房对脖颈猛砍一刀,然后又悄声出房对母亲讲明,说抢自行车的就是他李已经认识他,怕李母亲讲明,说抢自行车的就是他李已经认识他,怕李揭发,已将李杀死老太太原本同情李,此时又转而同揭发,已将李杀死老太太原本同情李,此时又转而同情儿子,连忙拿出半新的被褥,和儿子一起悄悄地将尸情儿子,连忙拿出半新的被褥,和儿子一起悄悄地将尸体包起来,抬到田间仍进深枯井里实际上李一直就没体包起来,抬到田间仍进深枯井里。
实际上李一直就没有睡着因此,母子谈话、拿铡刀和开门的声音,李都有睡着因此,母子谈话、拿铡刀和开门的声音,李都听的一清二楚李当时极度恐慌,但又无法逃身,就悄听的一清二楚李当时极度恐慌,但又无法逃身,就悄悄地将张的妹妹移到床的外侧这样,张杀死的是自己悄地将张的妹妹移到床的外侧这样,张杀死的是自己的妹妹李乘张家母子抬尸外出时,骑车向县公安局报的妹妹李乘张家母子抬尸外出时,骑车向县公安局报案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紧急避险险的概念的概念((2)紧急避险的概念及成立条件)紧急避险的概念及成立条件1 1))主观条件主观条件------紧急避险紧急避险的目的必须的目的必须正当正当2 2))起因条件起因条件------必须必须有有危险的危险的发生发生3 3))时间条件时间条件------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措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措施。
施4 4))对象条件对象条件------必须是必须是针对第三人针对第三人 5 5))可行性可行性条件条件------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措施6 6)主体条件)主体条件------避免本人危险,必须职务、业务上无避免本人危险,必须职务、业务上无特定责任特定责任 7 7))限度条件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2)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案例案例三三::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合的刘某,黄某即唆使不合的刘某,黄某即唆使他他带的狗扑咬刘某刘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黄某黄某头部砸伤,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问:刘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问:刘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为什为什么?么?正当防卫正当防卫起因条件起因条件 时间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对象条件主观条件主观条件 限度条件限度条件紧急避险紧急避险起因起因条件条件时间时间条件条件对象对象条件条件主观主观条件条件可行性可行性条件条件主体主体条件条件限度限度条件条件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