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软件工程模板需求说明书.docx
11页ISO软件工程模板需求说明书1.引言1.1 编写的目的说明编写这份需求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 背景a. 待开发的系统的名称;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c. 该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1.3 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4 参考资料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2.任务概述目标叙述该系统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系统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系统与其他有关系统之间的关系2.1 用户的特点列出本系统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系统的预期使用频度2.2 假定和约束列出进行本系统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3.需求规定用列表的方式,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系统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么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系统的容量,包括系统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等指标3.2对性能的规定3.2.1精度说明对该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3.2.2时间特性要求说明对于该系统的时间特性要求3.2.3 灵活性说明对该系统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系统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
3.3 输入输出要求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对系统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3.4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针对软件系统)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作出估算3.5 故障处理要求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3.6 其他专门要求如用户单位对安全保密的要求,对使用方便的要求,对可维护性、可补充性、易读性、可靠性、运行环境可转换性的特殊要求等4.运行环境规定4.1设备列出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硬设备说明其中的新型设备及其专门功能,包括:a. 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b. 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c. 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d. 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e. 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列出支持软件,包括要用到的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测试支持软件等4.3 接口说明该系统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4.4 控制说明控制该系统的运行的方法和控制信号,并说明这些控制信号的来源讲企业局域网需求一、教学目标1、从用户角度分析企业局域网的功能需求,规划本课程的总任务。
2、从网管角度分析企业局域网应具有的功能,并明确网管岗位的技能要求3、对学生进行网管岗位职责教育二、重点难点1、企业局域网的功能需求分析2、网管岗位的技能要求应知1、网管岗位职责应会1、掌握企业局域网的功能需求三、教学方法1、进行企业需求分析,树立教学目标:企业网建设的目标、任2、宏观上对企业局域网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规划,确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分解成小模块,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任务,以及教学安排3、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四、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1)网络能为我提供什么?(2)企业网络要为用户提供什么?2、课程过程通过问题:网络能为我提供什么?让学生对网络有个直观的认识,也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网络基础知识的情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一些网络操作从企业网络用户出发,分析企业网络功能需求,确立课程目标:我们要会设计局域网、我们要会组建局域网、我们要会管理局域网分析企业的工作流程,建立学生学习的宏观目标再从网管角度出发,分析网管岗位的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网管岗位职责教育五、小结这是本课程的开始,根据企业的实际功能需求,确立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生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第2讲TCP/IP协议架构一、教学目标1、掌握网络基本知识:什么是网络、网络类型、对等网和主从式网络2、掌握网络协议3、了解OSI七层模型4、掌握TCP/IP协议的架构(含ARP、P地址分类、TCP/UDP、端口号等)二、重点难点1、网络的概念2、TCP/IP协议的架构应知1、网络类型2、OSI七层模型应会1、TCP/IP1、TCP/IP协议中的IP协议的作用、IP地址的分类、分配;2、TCP/IP协议中的TCP/UDP协议的作用、区别,TCP协议的三次握手;3、TCP/IP3、TCP/IP协议中的ARP协议的作用、工作原理;4、TCP/IP协议中的ICMP协议的作用、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宏观上采用“理论联系实践”、从实际问题入手”、“形象比喻”的方法,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2、微观上采用多种教学工具一ethereal,让学生看到实际的TCP/IP协议的数据封装过程3、在课堂上注意多提问,多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1)为什么需要计算机网络?(2)在网络中为什么需要协议?2、课程过程通过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计算机网络?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直观知识,自己总结出来。
然后深入讲解相关的网络概念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直观知识,自己总结网络的作用借用交通规则,引入第二个问题:在网络中为什么需要协议?通过操作系统的协议栈,介绍不同的协议、不同的模型通过ethereal,让学生看到实际的TCP/IP协议的数据封装过程打开网络邻居,让学生观察网络参数中IP地址的分配,进而讲解IP地址的作用、分类,以及规划通过netstat命令,让学生理解端口的概念,引出TCP/UDP协议的作用、区别通过ethereal捕获的数据包,观察TCP协议三次握手的过程打开操作系统的ARP缓存,观察操作系统的ARP缓存的内容,进一步讲解ARP协议的作用、工作原理引申出目前的ARP类的黑客攻击、ARP类的病毒通过ping命令,让学生理解ICMP协议的作用、工作原理从数据链路层开始介绍,重点放在网络层IP协议、传输层TCP/UDP协议五、小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章,是本课程的基础,贯彻课程的始终,所以对学生强调重要性,使学生扎实的掌握本单元的内容重点讲解TCP/IP协议中的内容:IP地址、ARP、TCP/UDP协议第3讲双绞线制作及传输介质一、教学目标1、掌握传输介质的基本知识2、基带传输的编码3、掌握带宽的概念4、掌握双绞线制作的方法二、重点难点1、不同传输介质的区别2、基带传输的编码3、带宽的概念三、应知1、基带传输的编码四、应会1、双绞线的制作:直通线、交叉线。
五、教学方法1、进行企业需求分析,树立教学目标:制作企业网常用的传输介质2、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问题牵引”、“形象比喻”相结合首先观察校园网的网线,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双绞线3、在课堂上注意讲、学、做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六、教学过程1、课程过程企业中对网络线的需求:网络线的用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直观知识,自己总结出常用的传输介质讲解不同传输介质的区别,重点是双绞线教师提供网上最新的传输介质的资料:品种、价格、性能,让学生比较不同传输介质的区别再讲解基带传输的编码问题理解带宽的概念本实训项目的任务:制作一根直通线和一根交叉线观察校园网的网线情况:双绞线、光纤的应用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双绞线,并进行测试通过学生作品示范双绞线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小结结基带传输的编码、带宽概念,使学生对概念有正确的认识重点总结双绞线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第4讲以太网组网及故障排除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拓扑结构(重点在星型结构)2、掌握网络集线器/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冲突域的概念)3、掌握网络集线器/交换机的使用,4、能够独立组建以太网网,并实际配置网络参数、连通性的测试5、ICMP简单介绍二、重点难点1、网络集线器/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IP地址、网关、DNS的原理应知1、什么是网络集线器、交换机,二者的区别2、IP地址、网关、DNS这些参数的意义3、集线器/交换机的级联要求应会1、网络参数的设置。
2、进行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联时采用什么网络设备?教学方法1、进行企业需求分析,树立教学目标:解决企业网中的常见故障2、具体教学方法: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问题牵引”、“形象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