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堂用平衡移动1.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0611128
  • 上传时间:2017-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4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说明: 化学平衡的移动是高中化学最难的内容需要理解并记忆还要会分析多做题靠自己去感捂同时加上老师的讲解才能掌握化学平衡的移动(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化学平衡状态,建立新的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研究对象: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3)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 v,正≠ v,逆v,正> v,逆 正移 v,正< v,逆 逆移【回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哪些温 度 浓 度 压 强 催化剂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活动探究】1.实验2NO2(气) N2O4(气) △H=-56.9kJ/mol(红棕色) (无色)2.现象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 冷水中气体颜色变浅3.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4.理论解释改变温度,平衡常数发生改变,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来实现的温度升高 k 吸热增大 k 放热减小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k 放热增大 k 吸热减小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可以利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5.从速率来理解1、温度升高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但 Ѵ(吸)> Ѵ(放) ,故平衡向 吸热反应 方向移动;2、温度降低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但 Ѵ(吸)K,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4.理论解释K 不变 Q 变35.从速率来理解0vtV(正 )V(逆 )原 平 衡V’(正 )V’(逆 )新 平 衡增 大 反 应 物 的 浓 度 0vtV(正 )V(逆 )原 平 衡 V’(正 )V’(逆 )新 平 衡减 小 生 成 物 的 浓 度新 平 衡 t0vV(正 )V(逆 )原 平 衡 V’(正 )V’(逆 )增 大 生 成 物 的 浓 度 0vtV(正 )V(逆 )原 平 衡V’(正 )V’(逆 )新 平 衡减 小 反 应 物 的 浓 度4(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活动探究】1.实验2NO2(气) N2O4(气) △H<0(红棕色) (无色)2.现象推针管即增大压强:红棕色先变深 后变浅 最终比原来深 拉针管即减小压强: 红棕色先变浅 后变深 最终比原来浅 3.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Vg 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Vg 增大的方向移动。

      特例:(1)对于气态物质系数⊿Vg=0 或没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2)5(不特别指明时,增大压强均指压缩体积改变体系的压强改变物质的浓度,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上是浓度变化的影响)4.理论解释K 不变 Q 变V=1/2V0 (P=2P0)编号 反应△ν g K 各气体的浓度变化浓度商( Q)Q 与 K’的关系平衡移动的方向A N2(g)+O2(g) 2NO(g) =0 O=K 不移B N2(g)+ 3H2(g) 2NH3(g)<0 O<K 正移C N2O4(g) 2NO2(g) >0C= 2C0O>K 逆移6K=[A]m[B]nCpDqmA(g)+nB(g) C(g)+D(g)K’=[aA]m[aB]n[C]p[D]q=a(p+q-m-n)×[A]m[B]nCpDq增 大 压 强 , 则 a﹥ 1若 m+n﹥ p+q,则 K’﹤ K ,平 衡 正 向 移 动 若 n﹤ pq,则 ’﹥ ,平 衡 逆 向 移 动 若 m+n= p+q,则 K’= ,平 衡 不 发 生 移 动 K’=[aA]m[aB]n[C]p[D]q=a(p+q-m-n)×[A]m[B]n[C]p[D]q减 小 压 强 , 则 a﹤ 1若 m+n﹥ p+q,则 K’﹥ K ,平 衡 逆 向 移 动 。

      若 ﹤ ,则 ’﹤ ,平 衡 正 向 移 动 若 m+n= p+q,则 K’= ,平 衡 不 发 生 移 动 K’=[aA]m[aB]nCpDq=a(p+q-m-n)×[A]m[B]nCpDq75.从速率来理解加压8⊿Vg=00vV(正 )V(逆 )原平衡t⊿Vg=00vV(正)V(逆)原平衡t(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0vV(正)V(逆)原平衡t加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只能够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练习: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 + 3H2(g) 2NH3(g),△H <0 若仅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完成下表条件改变 升温 降温 增加c(N2)减小 c(N2) 加压 减压平衡移动方向逆 正 正 逆 正 逆9总结: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减弱”的双重含义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定量角度: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 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等效平衡问题:(研究平衡的建立)外界条件相同时,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都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一】同 T 同 V 下(恒温恒容)A、对于⊿Vg≠0 反应:等效转化后,(折成从一边投料)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均相同B、对于⊿Vg=0 反应: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成比例1011【二】同 T 同 P((恒温恒压)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成比例三】同 T 同 P 同 V 下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均相同1213141516建 立 相 同 平 衡 或 相 似 平 衡 与 外 界 条 件 有 关 , 一 是 恒 温 恒 容 , 一 是 恒 温 恒 压 ① 在 恒 温 、 恒 容 下 , 只 要 能 使 各 物 质 的 初 始 物 质 的 量 分 别 相 等 , 就 可 以 建 立 相 同平 衡 两 个 平 衡 的 所 有 对 应 平 衡 量 (包 括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 各 组 分 的 物 质 的 量 分 数 、 物 质的 量 浓 度 、 气 体 体 积 分 数 、 质 量 分 数 等 )完 全 相 等 只 要 能 使 各 物 质 初 始 物 质 的 量 之 比相 等 就 可 以 建 立 相 似 平 衡 即 两 平 衡 的 关 系 是 相 似 关 系 。

      两 平 衡 中 各 组 分 的 物 质 的 量 分17数 、 气 体 体 积 分 数 、 质 量 分 数 、 各 反 应 物 的 转 化 率 等 对 应 相 等 ; 而 两 平 衡 中 的 正 逆 反 应速 率 、 各 组 分 平 衡 时 的 物 质 的 量 及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等 对 应 成 比 例 ② 在 恒 温 、 恒 压 下 , 只 要 使 各 物 质 初 始 浓 度 相 等 即 可 建 立 相 似 平 衡 即 两 平 衡 的关 系 是 相 似 关 系 两 平 衡 中 各 组 分 平 衡 时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 物 质 的 量 分 数 、 气 体 体 积 分数 、 质 量 分 数 、 各 反 应 物 的 转 化 率 等 对 应 相 等 ; 每 个 平 衡 中 , 正 、 逆 反 应 速 率 彼 此 相 等; 两 平 衡 中 正 与 正 , 反 与 反 速 率 各 自 对 应 成 比 例 ; 而 两 平 衡 中 各 组 分 平 衡 时 的 物 质 的 量等 对 应 成 比 例 等 效 平 衡 状 态 的 分 类 和 判 断 :( 1) 恒 温 恒 容 下 , 改 变 起 始 加 入 物 质 的 物 质 的 量 , 如 通 过 可 逆 反 应 的 化 学 计 量 数换 算 成 同 一 半 边 的 物 质 的 物 质 的 量 与 原 平 衡 相 等 , 则 达 平 衡 后 与 原 平 衡 等 效( 2) 恒 温 恒 容 下 , 对 于 反 应 前 后 物 质 的 量 相 等 的 可 逆 反 应 , 只 要 反 应 物 ( 或 生 成物 ) 的 物 质 的 量 的 之 比 与 原 平 衡 相 同 , 两 平 衡 等 效( 3) 恒 温 恒 压 下 , 改 变 起 始 加 入 物 质 的 物 质 的 量 , 只 要 按 化 学 计 量 数 , 换 算 成 同一 半 边 的 物 质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与 原 平 衡 相 同 , 则 达 平 衡 后 与 原 平 衡 等 效注 意 事 项 :1、 平 衡 等 效 , 转 化 率 不 一 定 相 同 ① 若 是 从 不 同 方 向 建 立 的 等 效 平 衡 , 物 质 的 转 化 率 一 定 不 同 。

      如 在 某 温 度 下 的 密 闭定 容 容 器 中 发 生 反 应 2M(g)+ N(g)=2E(g), 若 起 始 时 充 入 2molE, 达 到 平 衡 时 气 体 的压 强 比 起 始 时 增 大 了 20%, 则 E 的 转 化 率 是 40%; 若 开 始 时 充 入 2molM 和 1molN, 达 到 平 衡 后 , M 的 转 化 率 是 60% ② 若 是 从 一 个 方 向 建 立 的 等 效 平 衡 , 物 质 的 转 化 率 相 同 如 恒 温 恒 压 容 器 中 发 生 反应 2E(g) =2M(g)+ N(g), 若 起 始 时 充 入 2molE, 达 到 平 衡 时 M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0.8mol, 则 E 的 转 化 率 是 40%; 若 开 始 时 充 入 4molE, 达 到 平 衡 后 M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1.6mol, 则 E 的 转 化 率 仍 为 40% 2、 平 衡 等 效 , 各 组 分 的 物 质 的 量 不 一 定 相 同 ① 原 料 一 边 倒 后 , 对 应 量 与 起 始 量 相 等 的 等 效 平 衡 , 平 衡 时 各 组 分 的 物 质 的 量 相 等。

      ② 原 料 一 边 倒 后 , 对 应 量 与 起 始 量 比 不 相 等 (不 等 于 1)的 等 效 平 衡 , 平 衡 时 各 组分 的 物 质 的 量 不 相 等 , 但 各 组 分 的 物 质 的 量 分 数 相 等 等 效 平 衡 问 题 由 于 其 涵 盖 的 知 识 丰 富 , 考 察 方 式 灵 活 , 对 思 维 能 力 的 要 求 高 , 一 直是 同 学 们 在 学 习 和 复 习 “化 学 平 衡 ”这 一 部 分 内 容 时 最 大 的 难 点 近 年 来 , 沉 寂 了 多 年的 等 效 平 衡 问 题 在 高 考 中 再 度 升 温 , 成 为 考 察 学 生 综 合 思 维 能 力 的 重 点 内 容 , 这 一 特 点在 2003 年 和 2005 年 各 地 的 高 考 题 中 体 现 得 尤 为 明 显 很 多 同 学 们 在 接 触 到 这 一 问 题时 , 往 往 有 一 种 恐 惧 感 , 信 心 不 足 , 未 战 先 退 实 际 上 , 只 要 将 等 效 平 衡 概 念 理 解 清 楚, 加 以 深 入 的 研 究 , 完 全 可 以 找 到 屡 试 不 爽 的 解 题 方 法 。

      等 效 平 衡 问 题 的 解 答 , 关 键 在 于 判 断 题 设 条 件 是 否 是 等 效 平 衡 状 态 , 以 及 是 哪 种 等效 平 衡 状 态 要 对 以 上 问 题 进 行 准 确 的 判 断 , 就 需 要 牢 牢 把 握 概 念 的 实 质 , 认 真 辨 析 18明 确 了 各 种 条 件 下 达 到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