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周考地理答案.docx
7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A2.C【解析】【分析】1.读图,图示位于华北地区,结合指向标,a地处在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对d地位于北坡,是阴坡,冬季采光条件差,B错③~④河段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不利于泥沙沉积,C错结合等高线数值,图示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错2.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有较大的落差,位于山脊处,不能形成瀑布,A错图示等高距约30米,陡崖高差范围是60米-120米,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米,B错底部海拔高度范围是0-30米,可能为11米,C对下方地势平坦,泥沙堆积多,水量小,不适宜建设港口,D错3.A4.C【解析】3.结合河流源地、流向,可大致判断b地海拔高、气温低,c地支流向中间汇集,为盆地地形,气温较高再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温线规律,可得出四地温度:a地为12~14℃、b地为10~12℃、c地为14~16℃、d地为10~12℃故A正确,BCD错误4.一般情况下,河流干流流量随流程的增加往往是增大的,在支流汇入处流量有突增的现象图中干流有三条支流汇入,可得出干流流量有三次突增现象,结合汇入点位置,可判断C图正确。
故C正确,ABD错误5.B6.C【解析】5.根据纬度,加蓬位于赤道附近,不受副高控制,A错加蓬每年有两个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气压带风带北移,加蓬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大旱季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受东北信风影响,为小旱季其旱季的形成原因是信风影响,空气干燥,B对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不是出现两个旱季的原因,C错加蓬沿岸受暖流降温影响,D错6.图中港口位于赤道附近,属于赤道无风带,建港的优势气象条件是全年风力微弱,风浪小,利于船舶停靠,C对淡水资源充足、昼夜温差较小不是影响建港的主要因素,A、D错赤道地区降水多,云雨天气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大,能见度低,B错7.B8.D【解析】7.从图中可以看出,普罗旺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充足,冬季温和多雨;新疆伊犁河谷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少雨两气候相比,共同条件为夏季光照充足故B正确,ACD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B8.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盲目扩大农业种植面积会导致水资源紧张,土地次生盐碱化加剧,最终使土地荒漠化加剧,D正确,ABC说法过于绝对,故ABC错误,本题应选D点睛】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4、水源条件: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是发展种植业的必须条件如河西走廊、西北的绿洲农业等9.A10.A11.C【解析】【分析】考查等深线的判读,外力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9.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根据图中等深线,湖泊西南部等深线稀疏,湖水较浅,且有河流注入,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库赛湖西南部流水搬运沉积特征明显,湖滨湿地广布,故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西南部,因此甲地是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分布区,A正确其它位置等深线较密集,不易形成湖滨湿地,BCD错误10.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粗颗粒砂砾,粗颗粒沉积物在冰面堆积,春季,当湖面冰层融化后,颗粒物才能沉入湖底形成粗颗粒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形成细颗粒层;故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春季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11.结合前面分析,湖泊沉积层细颗粒为夏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冬季风力偏大影响粗颗粒层,A错误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B错误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的河流径流量大该年古代气候环境比往年夏季气温偏高,C正确冬季光照与沉积层无关,D错误12.B13.B【解析】12.根据材料小明旅游的地点在北极地区,落叶阔叶林对应的气候分别为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以及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所学知识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西岸因受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落叶阔叶林带可以分布到北极圈以内,故B正确;地形、海陆位置以及大气环流都不是主导因素,故ACD错误,所以该题选B13.根据材料该地区开始出现“日不落”现象的时间为5.21日,从该日后到夏至日,北极地区极昼的范围逐渐变大,夏至日最大,后逐渐变小,到与5.21日直射纬度相同的日期该地区将结束该现象,即两个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从5.21至夏至日差1个月左右,结束极昼的日期应在夏至日后一个月,约7月23日前后,故该题选B14.B15.D16.B【解析】考查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水循环和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14.通过分析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曲线为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④曲线为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①曲线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③曲线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
故选B15.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径流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且流量加大即洪峰增高,故选D16.城市发生内涝主要是由于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导致降水下渗减少,形成地表径流增多,排水设施规划不到位导致的,因此防治措施主要从完善排水系统和疏浚河道方面入手兴建污水处理厂只是使水质变好,与排水无关;加强道路建设是提高了交通通达度,与防治内涝关系不大17.B18.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7.因我国西北地区缺水,所以在井周围地区水源条件好,放养的牲畜多,会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地表草原的破坏18.乙地区沙地广布,蒸发旺盛,由于井周围地区,过度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影响植被的生长,使绿洲萎缩;而沙尘暴频度减少、有机质增加和生物生产力提高,不是绿洲萎缩的体现考点:荒漠化的防治19.C20.D【解析】19.“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行间,精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使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作物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得以成熟,可显著提高农作物熟制,C对套种”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耕地的肥力、农产品品质,A、B、D错20.近年来,“同作套种”模式在我国农村逐渐减少的原因是机械化生产不便间作套种,D对。
农业劳动力不足不是主要原因,A错农作物种类没有变化,B错农产品没有形成供过于求的状况,C错28.(1)该河段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沿途少有支流汇入;沿途多为荒漠、半荒漠,河水下渗严重答两点得4分)(2)①纬度:位于0°-10°N间,终年高温;②盛行风:夏季盛行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③地形:受沿岸地形抬升,降水丰富;④洋流:暖流流经,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每点1分,共4分)(3)夏季,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而成2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详解】(1)根据材料N河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所以其流向为:从源头到b附近从西南流向东北,然后再由西北流向东南;a到b径流减少的自然原因可从该河段流经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同时沿途下渗严重,补给较少2)读图几内亚湾纬度低,气温高;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夏季盛行西南风,从大洋带来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3)图示夏季风为西南风,该风向为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直射点北移而北移,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为西南风。
点睛】(1)径流减少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少,蒸发量大,下渗多,补给少等方面分析2)影响气候的因素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3)该处夏季风的形成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29. (1)(多云雾天气)光照强度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地形阻挡冬季风,冻害影响小;冬季温和,利于茶树越冬;山区地带,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任答3点得6分)(2)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生产规模小且分散(规模效益差),采收成本相对较高;加工水平粗放(简单加工),难以保证茶叶质量;产品(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信息闭塞,宣传力度不足任答3点得6分)(3)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优选的良种,肥料等)和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产品(茶叶)质量和产量;公司稳定的订货,降低了农户生产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产积极性(答出提高农民收入即可);农户为公司提供稳定的茶叶供应,有效地降低公司采购成本;有利于集约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任答2点得4分)【解析】【详解】(1)茶树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因此选择茶树的生长地区,必须将气候条件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光照、温度和水分等是与茶树生长关系最为密切的气候因素。
据材料“其丰富的氨基酸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的光照都不利于氨基酸的合成黄金茶”茶区四周环山,常年云雾缭绕,”(多云雾天气)光照强度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种植在山谷和山坡,地形阻挡冬季风,冻害影响小;冬季温和,利于茶树越冬;山区地带,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2)根据材料“进山道路崎岖颠簸,农户以小农经营为主,自家茶园分布较为分散,茶叶多经过简单加工后出售,年均收入较低可知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道路崎岖);生产规模小且分散(规模效益差),采收成本相对较高;加工水平粗放(简单加工),难以保证茶叶质量;产品(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信息闭塞,宣传力度不足3)发展“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的优势,可从有利于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组合,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商品化程度,有余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节约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成本降低)等方面分析33.(1)格达半岛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甲烷在冻土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
4分)(2)全球变暖导致冻土消融,大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增强温室效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4分)(3)甲烷坑洞导致驯鹿栖息地面积减小,趋于破碎化;坑洞对驯鹿的迁徙觅食造成安全隐患;坑洞释放的甲烷导致气温升高,驯鹿喜寒难以适应6分)【解析】【分析】本题以格达半岛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格达半岛处在极圈以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区域冻土广布,众多的冻土层可很好的将氧气隔绝开来,从而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理条件;由材料可知格达半岛冻土广布,冻土广布的环境下地面密闭性较好,甲烷不易泄露易积累2)该区域冻土广布,在当今已经全球变暖的环境下,冻土会大量融化,那么地下的甲烷将会泄露出去,进入大气中,甲烷会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3)由图文材料可知大量的天坑的存。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