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详细版.pdf
6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人教版新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1、秦灭六国的过程:时间:公元前230 年公元前221 年领导者:秦王嬴政,定都:咸阳灭六国的意义:(1)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2)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他自称“始皇帝”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答: 1)政治上: 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自称“始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作用: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国家,秦朝还颁布了大量律令2)交通上: 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作用: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小篆) (作用: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4)经济上: 统一了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 (作用: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5)思想上: 焚书坑儒作用: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作用: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4、评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利弊:答: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催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5、对秦始皇的评价答: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他功大于过1)主要功绩: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2)历史罪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秦始皇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其陵墓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的,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死,他的儿子胡亥即位,就是秦二世2、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农民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公元前207 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3、大一统格局形成:汉帝国 西汉(公元前202 年 公元 9 年)和东汉( 25 年 220 年) 。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4、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恢复经济汉高祖: 1.让士兵复原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卸甲归田,利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2.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家,发还原有田宅;劝民还乡,利于社会稳定3.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释奴为民,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4.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减轻赋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汉文帝: 1.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 年免除全部田税,把每年服徭役改成三年一次);2.减轻刑罚,废除肉刑汉景帝: 1.进一步减轻赋税,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2.进一步减轻刑罚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为西汉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1)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设立司律校尉,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发布“察举制”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2) 、经济:食盐与铁器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极大的增加了中央的收入铸造一种标准化铜币五铢钱3) 军事和民族关系上:武力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地区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开通丝绸之路出现和亲与互市的局面,加强交流 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政治大一统的需要观点: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措施: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在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评价 :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意义: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3、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公元25 年,西汉皇族刘秀,即位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4、东汉统治前后经历了近两百年,前期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中期以后, 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最后,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1、 匈奴是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首领称为“单于”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又在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t o) 、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2、 公元前200 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史称:白登之围之后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将汉朝的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同时汉朝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的财务,以暂时避免匈奴的侵扰3、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击匈奴,第一次在公元前127 年,汉武帝派卫青 ,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在公元前121 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第三次在公元前119 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 2000 余里,使匈奴主力全部被歼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除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匈奴部落首领呼韩耶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昭君出塞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北方近60 年没有战乱,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所发展,人民安居乐业5、 “西域”,西部疆域的含义,狭义主要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6、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 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良种马、石榴、核桃及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7、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天的新疆镜内,运到了西亚,再由西亚转运欧洲。
欧洲和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8、 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封滇王国王为“滇王”,赐滇王之印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1986 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2、东汉 时,宦官 蔡伦 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在105 年, 改进了造纸术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价格便宜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使用逐渐普遍起来4 世纪后,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3、纸的优点:(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4、 周髀算经 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勾三股四弦五”这是勾股定律的一个特例它说明早在3000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勾股定律,比西方早500 年九章算术分9 类,共 200 多题,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汉以前的数学成就。
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5、 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6、史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学世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 史记 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写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7、宗教:公元一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经典为道德经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1,张骞从长安西行,最终到达大月氏汉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至大秦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从长安往西,经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叫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丝绸、茶叶等传到西方,西方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传入中国,唐代流行的马球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2)经过的国家:阿富汗,印度,伊朗 ,土耳其 ,意大利(3)经过的地形:陕甘高原,乌鞘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