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戏欣赏02:梅兰芳《贵妃醉酒》赏析课件.ppt
19页贵妃醉酒赏析,一、京剧贵妃醉酒版本源流: 1、弦索调剧目: 源自明代盛行的“弦索调”醉杨妃 小知识:何为弦索调? 泛指北曲清唱或小唱,凡是用弦索伴奏的北方唱调都可以泛称弦索调2、昆曲剧目: (1)清代吴太初燕兰小谱卷四记载当时北京昆曲班“保和部”演员吴双喜常演唱醉杨妃;(2)清乾隆曲家叶堂编订的纳书楹曲谱补遗卷四“时剧”类内收录有醉杨妃 小知识:何为时剧? 所谓时剧,就是群众欢迎的时尚新剧它是昆曲的一种变格,就是改良昆曲,唱法与昆曲大同小异,只是作曲上不合昆曲规律,没有固定成套的牌子,前辈昆曲家不承认它是昆曲于是,就称作“时剧”3、汉剧剧目: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七月间,汉剧花旦吴红喜(艺名月月红)进北京城献艺,头一天打炮戏演出醉酒,由于腰腿功底扎实,演出造诣很高,一时间哄动北京城4、京剧剧目: 京剧受汉剧影响,移植改编,后来就成为传统保留剧目擅演此剧的前辈名家有郭际湘(水仙花)、余玉琴、路三宝、田桂凤等梅兰芳即师从路三宝二、演出此剧所需基本功: 1、跷功: 京剧表演特技之一;亦名“蹻功”蹻”,木制仿小脚形,分“硬蹻”和“软蹻”两种硬蹻用于武旦、刀马旦软蹻用于花旦、泼辣旦等。
也就是脚上绑木质小脚,模拟缠足行走表演时,演员双脚掌各缚“蹻板”块,外套绣花鞋,着大彩裤遮住真脚,而将“小脚”露出蹻功属高难技术,训练时非常艰苦,演员须能踩蹻走碎步、跑圆场、打把子,甚至跌扑、打出手2、耗腿: 耗腿是舞蹈、戏曲等专业必须完成的基本功目的是拉长腿部肌肉和韧带,养成腿部关节直伸的习惯和表现出优美的姿势,以便达到表演动作的标准要求耗腿还可以增加演员肢体的耐力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了学员对肌体疲劳的抵抗力3、下腰: 站着往后弯腰弯腰的程度最深的时候可以头碰着脚后跟三、贵妃醉酒的传统演法: 1、花旦演法, “跐跷”演出 2、杨贵妃造型冶艳妩媚,风流放荡 3、只注重卖弄技巧来迎合观众,不但强调贵妃醉后思春,调戏太监,还在唱词中表观与安禄山的暖味关系,从而把杨贵妃的人格给贬低了四、梅兰芳的革新: 1、改用花衫演法,不跐跷 2、人物造型既美艳娇柔,又仪态端庄 3、修改唱词与表演,突出了宫怨的主题思想,采用昆曲表演手法,使每一个字的手势动作都达到准确,每句唱词都有固定的位置,从任何角度看都具备造型美(小亮相)小知识:何为花衫? 戏曲中旦角的一种综合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特点发展而成,兼有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
乃王瑶卿所创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五、二次卧鱼、三次衔杯: 卧鱼嗅花的程式,以表现生活为主第一次在下场门台口向前平视亮住,蹋左脚缓缓地蹲下身子,反背右手扶腰,用手向前攀过花枝“卧鱼”,微眯双眼、鼻子吸气嗅花,略抬眼皮放回花枝,站起身来把双袖往下一掸第二次在上场门台口“卧鱼”,蹋右脚,平抬左胳膊反折袖,用右手攀枝拈花,从袖中伸出手折断花枝,缓慢地站起来一边嗅花一边转身往里走,随手把花儿往身后一扔正是一幅“醉妃赏花图”六、评论界: 它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只是通过杨贵妃的唱、舞、动作,交待了唐玄宗的爽约,揭示了一位“三千宠爱一身专”的贵妃的内心苦闷按照西方剧作理论来看,很多人认为这不能称为戏,只能算歌舞表演,因为既无故事情节,又无戏剧冲突,安这恰恰是中国戏曲写作的一种特点,它以抒情、优美的写意格调刻划了个外表雍容华贵,内心极端痛苦的古代宫廷贵妇形象 李玉茹我对梅兰芳先生的的体会,我认为要演好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贵”、“三千宠爱一身专”她原是一个“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因此要掌握她的雍容华贵,端庄大方其次要演出她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姿因此她的每个身段都要显示她的美,但决不是妖媚、轻飘,这一点是比较难掌握的再就是“醉”,这个“醉”既要有层次,又要醉得美 李玉茹我对梅兰芳先生的的体会,优秀演员在任何戏里每一个表情身段,都是要运用眼神紧密地配合着它梅先生表演任何戏也是精确地掌握了这一法则,并且用眼神去引领观众应该注意的动作在这一段(按:指“海岛冰轮初转腾”)歌舞里,尤其容易看出他目光的焦点和视线的移动,是怎样的准确、敏捷 例如唱“见玉兔”,随着打开的扇子交到左手以后,梅先生就把注视焦点收回来看着自己的鼻尖;,转过身来又注视右手的水袖,把水袖举起翻上去以后,再把注视焦点放到左上方一个适当的角度上 在这短短时间里的几个动作当中,眼睛注视的焦点同歌唱身段紧密地配合着;它的收放和移动,好像一条线在那里摇漾地贯串着歌舞,吸引着观众 许姬传 朱家溍梅兰芳舞台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