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嵊泗县渔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941330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2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嵊泗县“渔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孟祥磊王依欣陈志海(浙江海洋学院)中国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文化路105号老校区187信箱邮编:316000【提要】本文以田岙村为例,从新形势下的嵊泗县“渔家乐”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渔家乐”发展中创新性和管理上的不足,从着眼点、着手点、着力点三个视角,由产业经济的宏观到微观深入分析了嵊泗县今后的“渔家乐”发展思路,提出了创精品、显文化、抓整合、福民生、强经济等五个方面对策孟祥磊等,2011嵊泗县“渔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田岙村为例,《现代渔业信息》杂志,26(6):20-22Keys:渔家乐;问题;对策1前言“渔家乐”旅游是我国渔区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在为城市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第二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三渔”(渔业、渔村、渔家)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当地产业转型、渔民增收的目的与其它旅游项目相比,“渔家乐”旅游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时尚性、平民化、乡土气息浓郁等特点发展“渔家乐”旅游,对于调整当地渔业产业经济结构、深化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促进渔民就业增收及渔区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渔家乐”旅游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我国沿海地区出现,最初的直接动力来自于沿海旅游城市中心区域因旅游住宿严重不足而引发的城郊渔家自发的临时性补缺行为,而后,随着城市人对体验旅游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产业自身深化要求的提出,逐渐进入政府管理序列,并形成既定的发展趋势和一定的发展规模,成为海洋旅游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产业2嵊泗县“渔家乐”发展现状不是任何时候、所有渔村都适合发展“渔家乐”,嵊泗县田岙村“渔家乐”之所以能发展至今,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条件和环境的有机融合一是从外在需求上说,浓厚的地方文化特征吸引了众多追求文化差异的城市人的眼球东海渔民画”是一种能够充分表达当地渔民愿望、性格、生活的文化标记与符号,它在本地的平静存在相对于城市人则是一种新奇的感官刺激和深切的异样生活感受,淳朴的民情与文化感受是吸引游客逗留的一个主要理由二是从内在发展上说,当时的渔村产业结构已经到了确实需要调整的时候,这种当地渔民自发创造的、游客喜欢的活动方式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本岛旅游逗留时间过短的尴尬局面,极大地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这种新业态的出现不仅让这些找不到明确方向的近海作业方式渔民拓展了一条“转产转业”的新门路,客观上又吻合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90年代中后期的田岙成为舟山市一块响当当的休闲渔业旅游品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三是从客观条件上说,田岙村具有良好的发展“渔家乐”的产业基础条件首先,本村二百余渔业劳力拥有中小型近海作业船只40余艘,通过调整作业方式与改造船[来自www.L]型可以开辟张网、小拖虾、小流网、笼捕等海上渔事体验其次,可以利用村口的金沙滩与附近岸线开展岸滩、船钓娱乐活动和滨海餐饮等延展服务最重要的是当地渔家对旅游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他们比其他渔村的渔家更能接受新的文化理念与利益共赢概念经过十几年的摸索、调整与规范,以田岙村为代表的嵊泗县“渔家乐”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县旅游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湖“渔家客栈”、田岙“东海渔村”、枸杞“游钓村”等特色旅游村知名度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性海上旅游比例已占全县旅游人次的近60%,“渔家乐”在本县的产品地位不可动摇去年该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9.32万人次,同比增长17.9%,实现旅游收入10.42亿元3嵊泗县“渔家乐”存在的问题尽管该县在“渔家乐”的扶持与推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渔家乐”产品差异化的推动方面仍然力度不足、进展不大,各渔村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直接影响当前以及未来海洋旅游产品在省内外的核心竞争力的扩展与强化。

      从政府管理角度,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类似于田岙村这样的产品目前仍缺乏创新推动,对产品组织与节目设计没有实质上的跨越和突破渔家乐”的主要内容——“渔业、渔家、渔俗”在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的结合体现上十分欠缺,且在接待服务的人性化方面与满足参与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方面均改进不多这十几年的发展经历,初期遭模仿,中期受挤压、被冷落,近些年在抵制本地旅行社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又被排斥在本岛旅游循环圈之外,团队接待锐减,接待量有所下降,如果再不改变现状,它在业界应有的地位与“渔家乐”的整个产业影响肯定不再辉煌二是管理部门对渔家乐的支持方式存在问题一方面过度关注,有失公平,既影响这些受惠村作为投资、经营者的自主意识,且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这些村正在渐渐失去作为利益主体的内在发展动力,它的休闲渔业示范作用意义正在逐渐丧失比如田岙渔民画的外在形象如何表达问题,现在看来缺乏操作的可行性条件,每2—3年一次40万元的高额维护费用问谁去要?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政府农林、城建等部门的切块支持非但没能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做到统筹使用,反而带来了风格不协调、项目不配套的不少缺陷同时,其他一些经过努力已经符合“渔家乐”发展条件的渔村因得不到相应支持而处在发展的艰难与困惑之中。

      三是现行的投资管理模式值得商讨一户渔家、一条船忙乎几个月才有不到5000元的纯收入,这种状况的存在不可能会有优质的服务水准出现,而且也没法维持发展现状现有的该县类似田岙的经营模式不能给全村的多数渔家带来实质上的、足以能够以旅游为业的实惠与好处,因此它对经营业主的吸引力正在减退,最终要通过权利与利益的体现来解决“渔家乐”的内在发展动力问题4嵊泗县“渔家乐”发展对策“渔家乐”旅游产业对于嵊泗县来说,在地方产业特征和城市形象上都不失为[]本县一块响当当的品牌,也是当前和今后嵊泗县旅游业可以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同时,更是建设新农(渔)村的民生大计4.1战略构想第一、要根据渔村的资源特征与市场的现实发展需求,重新调整发展战略把富有不同资源和特点的渔村打造成能够充分表现“东海渔村”不同特色的渔村类型,与主要客源地上海的文化消费需求对接,也与现实的客源细分市场实际对应例如,本人建议应把田岙的发展主题定位为嵊泗列岛的“海岛艺术风情旅游村”,把它的发展形象定位为“东海沿海自然环境优美、渔俗风情浓厚、度假宜居的艺术风情第一村”,把旅游产品定位为“以当地的人文历史为背景,以渔事、渔具、渔民、渔家为表现主题,以东海渔民画的创意、创作、制作为产业基础,构建集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展示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功能主线,以游客的深度体验作为显著特征”的“海岛风情体验”旅游,充分体现与不同渔村的产品差异性。

      第二、要充分运用产业整合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重点调整目前的“渔家乐”产业主要不是大投资、大建设的问题,“渔家乐”产品的系统形成,更多的是需要对本渔村历史发展过程中原有渔业生产、渔家生活方式在细节上的文化挖掘与整理.以及对现有休闲产品在功能上、主题特色上的完善与提升田岙村要着重体现“渔家乐”中“家”的概念,深化“家”的内涵,与本岛的基湖村形成“渔家乐”的差异竞争态势大投资与大建设只会对这种“渔家乐”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带来致命破坏,同时,与营造渔俗盛行的特色渔村的目标、宗旨与效果也是不相吻合的4.2未来发展思路与建议第一、着眼点问题一是通过改变现状,增强信心让当地渔家看到新的希望,才能使他们真正脚踏实地地参与进来;让旅游企业看到一个全新的田岙,进一步把田岙与全县的旅游大环境、大市场接上轨,改变他们合作态度,走产业、产品与企业共同融合共赢之路二是按照市场原则办事让“渔家乐”的项目的投资者和管理者自己做主,从本地旅游的客观需求出发,挖掘自己唯一的标记与特色,而这个特色投资者与管理者最清楚,因为他们的利益最直接,减少过多的干预和关照,因为关照过度,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依赖与惰性第二、着手点问题做足、做好渔俗文化是最基本的着手点。

      在大的渔村地方文化背景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小地方的差异点,嵊泗渔村的差异点就应通过风情、风物、风味、风光反映出来,通过挖掘整理,再通过整合变成本地特有的资源要求“东海渔村”包揽渔村特点的全部,这不可能,也不可行,更没必要做到“东海渔村”有其他渔村的一般特点,更有其他村不曾有过的、也很难做到的特点,这才是符合游客欣赏要求的“渔村”,这也就是市场所需要的经得起竞争与时间考验的、真正有生命力的旅游产品第三、着力点问题本县的着力点就是要把当地渔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为游客的旅游方式之前“渔家乐”对“渔”字的特性差异上突出不够,对“渔家”的“家”字体现上严重欠缺,在“乐”的问题上没有深度(人性化、个性化、安全性),产品层次太低,不受游客欢迎,基本上是一次性消费4.3着力点基本有以下思路一是在环境氛围上表现这个渔村的独特特点,除在门楼、广场、码头、海塘、村部的通常性布置之外,还要有“一村一品”的个性体现,如渔民画、鱼拓艺术的深化展现和表达问题,把创作室、展示厅、购物商店、活动参与工场等功能兼并在一起,做成既是该村一种最本色的产品视觉特质,同时又能形成游客参与和一定的消费能力的产品和作品二是通过挖掘渔具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可以分为阶段性的渔船、渔网、渔绳发展历史的不同形态),让游客多一种获得知识的渠道,并在活动中得到收获知识的乐趣,并在造船、修船、开船等系列内容上挖掘能够让游客参与的方法与途径,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三是改进渔法的使用,通过对原有的作业工具及作业方式进行适当改进,如调整网具长短及网眼大小、选择合适的作业地点、增加游客参与时的安全性等,让游客共同参与钓鱼、捕鱼、扳鱼、自驾船等体验活动,提升产品生命力和表现力四是做好渔家的服务延伸,如黄龙乡的渔民节、渔家习俗、渔家祭祀、渔家游艺、渔家菜肴、海鲜加工(干、鲜、咸、糟),酒水自制、药膳滋补、渔家服装裁制等等,做成系列成品,打造成独具魅力的地方旅游品牌4.4发展建议第一、规范“渔家乐”行业,进一步提升服务档次渔家乐”休闲项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想办法在“精”字上做足文章,结合当前实际,着重要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渔家乐”海上营运基础建设,全力消除旅游码头、岛礁埠头、村内道路等一切不安全因素,努力创造安全的旅游环境二是加强行业内健康有序竞争环境的建立通过产业整合与行业联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渔家乐餐馆、旅馆的经营要予以进一步的规范,抑制无序竞争现象三是加强对渔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安全意识教育、正规技能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进一步促进渔家乐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加强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四是加强对渔家乐节目的开发设计渔家乐”旅游项目要重视突出“渔”味和“海”味,使渔家乐由“不够乐”变成“乐不够”,让游客觉得不虚此行,留恋忘返。

      第二、凸显渔俗文化,进一步打造“渔家乐”品牌为促进“渔家乐”品牌的进一步完善,要着重做好“三个精心”,即一是精心规划“渔家乐”整体格局,促使整个旅游格局充分展示“临海”、“渔俗”、“亲近”、“体验”等特色,充分展现不同海岛渔村风情和渔家风味二是精心策划“东海渔村”渔俗文化从传统的渔业劳作文化、质朴浓郁的具有渔家民间传统的服饰文化、雄厚有力的渔歌渔谣文化、淳朴友善的渔家生活、寄予美好愿望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渔民画创作等方面人手,大力开发旅游精品,并予以精心包装和推介三是精心开展“东海渔村”品牌宣传通过媒体广告、网站推广、名人代言、举办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等,积极营造渔村群众“人人参与旅游”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渔民群众的参与率,扩大并提升“渔家乐”的知名度,提高游客知晓率和逗留率第三、加强政策引导与民众参与,理顺产业运作机制随着旅游市场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目前嵊泗县各景区及旅游项目各自为政的运作体系已很难适应新的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现有的产业运行条件、经营体制和投资主体进行必要的重新配置与调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