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真题实战1.doc
3页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真题实战11. [高考集萃]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014·大纲全国卷]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2014·大纲全国卷]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3)[2014·大纲全国卷]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4)[2014·四川高考]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5)[2014·四川高考]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电子数目为2NA( )(6)[2014·四川高考]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7)[2014·江苏高考]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8)[2014·江苏高考]0.1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9)[2014·江苏高考]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10)[2014·江苏高考]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解析:(1)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可失去3 mol电子,(1)错误;(2)Na2O2是由Na+与O组成的,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错误;(3)丙烯与环丙烷的分子式都是C3H6,42 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正确;(4)0.2 mol Fe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NA,错误;(5)正极消耗1 mol O2时,电路中转移4 mol电子,错误;(6)5 mol NH4NO3参加反应生成4 mol N2时转移15 mol电子,则生成28 g N2(1 mol)时,转移3.75 mol电子,正确;(7)1.6 g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1 mol,正确;(8)丙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所以0.1 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2NA,错误;(9)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10)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生成0.1 mol O2转移0.2NA个电子,错误。
2. [2014·广东高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甲苯含有6nA个C—H键B. 18 g H2O含有10nA个质子C. 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D. 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答案:B解析:A项,1 mol甲苯中含8nA个C-H键,错误;B项,n(质子)=×10×nA=10nA,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氨水呈液态,错误;D项,铁片投入浓H2SO4中会发生钝化,错误3. [2013·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18O和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 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C. 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D. 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答案:C解析:同温同压下两气体体积相等,物质的量亦相等,由于两种气体摩尔质量不等,故密度不等,A项错误;12C18O中子数为16,14N2中子数为14;两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原子数相等,则分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B项错误;12C18O、14N2两分子电子数均为14;同温同压下两气体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相等,电子数相等,C项正确;两种气体摩尔质量不等,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不等,质子数不等,D项错误。
4.[2013·课标全国卷Ⅱ]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 12 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 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0D. 1 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0答案:B解析:偏铝酸钠溶液中有水,水分子中也有氧原子存在,故氧原子数大于2N0,A项错误;石墨层内是正六边形结构,每个六元环有6个碳原子,而每个碳原子同时为三个六元环所共有,故每个六元环平均只占有2个碳原子12 g石墨烯含碳原子数为1 mol,故其中含六元环的个数应为0.5N0,B项正确;因为溶液的体积未知,故只能求出OH-的浓度,无法求出其数目,C项错误;1个羟基中含9个电子,1个氢氧根离子中含10个电子,D项错误5. [2013·上海高考]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则该混合物( )A.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7+1)NAB.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A/7C. 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a/14 LD. 所含原子总数为aNA/14答案:B解析:C2H4和C3H6实验式相同,均为CH2。
1 mol C2H4中含有6 mol共用电子对,1 mol C3H6含有9 mol共用电子对,则相当于1 mol CH2含有3 mol共用电子对,因此a g混合物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A错误;混合物中碳氢键数目等于氢原子数,因此a g混合物含有碳氢键数目为×2=,B正确;C选项没有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则不能确定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C错误;1 mol CH2中含有3 mol原子,因此a g混合物含原子数为×3=,D错误6. [2012·大纲全国卷]在常压和500 ℃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V3>V2>V4>V1 B. V3>V4>V2>V1C. V3>V2>V1>V4 D. V2>V3>V1>V4答案:A解析:500 ℃条件下,Ag2O(s)2Ag(s)+O2(g),Fe(OH)3(s)Fe2O3(s)+H2O(g),NH4HCO3(s)NH3(g)+H2O(g)+CO2(g),NaHCO3(s)Na2CO3(s)+H2O(g)+CO2(g),四种反应物均为1 mol时,得到气体分别为V1⇔ mol、V2⇔ mol、V3⇔3 mol和V4⇔1 mol,所以V3>V2>V4>V1,A正确。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