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初中学生向城区流失的现状.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148965
  • 上传时间:2018-05-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初中学生向城区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农村初中学生向城区流失的现状、原因及 其对策其对策一、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现状一、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的现状近几年,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向城区流失的现象,初中阶段尤为严重,初中以七年级新生流失最为严重据调查,浏阳市官渡镇初级中学近几年来,每年下学期七年级新生均有一个班额的学生流向浏阳城区初中就读,今年下学期又流失了 57 名新生,沿溪镇初级中学今年有上百名新生流向浏阳城区初中,个别山区初中一个年级仅剩一两个教学班,而且学生还不足额,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为了摸清这些学生流失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后果,笔者采用问卷、走访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农村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并由此提出了供教育行政部门参考的应对策略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向城区流失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根据调查的情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农村学校学生的大量流失,出现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一方面,国家近几年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加大,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可是,由于学生流失,原先人满为患的教学大楼闲置了起来,实验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落满了灰尘。

      由原先的师资奇缺变成了教师富余由于学生的流失,今年下学期,官渡初级中学对七年级和八年级不得不进行缩班,由上期的 15 个教学班压缩为13 个教学班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学生涌入城区学校,城区学校不得不扩建教室、宿舍、食堂,以及增加相应的教学配套设施,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尽管如此,城区初中还远远满足不了源源不断的农村初中转学学生的要求,只能办大班,如浏阳城区集里中学每班学生均高达 60 名以上,连奎文小学也办大班随着流向城区学生人数的恶性膨胀,浏阳城区必须新建小学和初中,才能缓解班级盲目扩张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对国家的教育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2、学校之间的无序竞争由于农村学校学生的大量流失,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城区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之间出现了无序竞争的局面城区学校从农村学校挖走了优秀学生,而农村学校为了防流失要做大量的无效思想工作,他们不得不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相互诋毁对方,恶语中伤,有的造谣城区学校之间为争优秀生也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他们利用、到优秀生家中说教并许以一些优惠条件(比如免除一些费用,给予一些奖励)来争取学生,在对学生宣传时诋毁对方,说对方学校如何不好,教学质量如何低,甚至采用不正当手段来挖对方的优秀生。

      3、教师之间的无序竞争由于学生流失、城区学校教师的招聘,各校教师之间出现了无序竞争的局面现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成绩是一个主要指标,由于农村学校优秀生的流失,农村学校的教学成绩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些学校的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稳住,并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为此教师绞尽脑汁,把学生当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课堂上满堂灌,题海战术泛滥成灾,新课堂理念被抛到九宵云外,素质教育被打入冷宫,一切为了统考(联考)为了成绩,科任教师只顾本人任教的学科,没有学科均衡发展的大局观念,团队合作精神日益淡薄,各自拼命侵占学生休息时间,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更加剧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4、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由于学生流动,教师很难静下心来搞教学研究,就是外出学习也是应付,很难取得理想效果为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绩,他们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这就无怪乎人们奇怪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这么长时间了,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有的地方出现了“无边试卷萧萧下,不尽题海滚滚来”的局面,这与中央提倡的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全面素质的提高,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给社会发展带来了阻力。

      5、给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障碍农村学校的学生向城区学校流动,城区学校在宣传时肆意夸大,城区学校如何如何好,这无形中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加深了城区比农村好、长大到城区工作的印象,因为农村学校流失的学生大部分是“尖子生”,考入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这些学生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大学毕业后一般不回农村工作,这就给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障碍6、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障碍农村学生流失,一方面,农村学校学生到城区学校上学,在生活、学习环境等方面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许多农村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但其它方面弱于城区孩子,心里有种自卑感,如果城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对刚入城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产生心理疾病有些家庭富裕的农村孩子,在农村与同村孩子相比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养成了争强好胜的习惯,到城区后,比他们条件优越的孩子有的是,他们的“优势”失去了,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与比他们条件优越的孩子比阔气,在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再者,许多城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本身就瞧不起农村孩子,称之为“土包子”等,这对于来到新环境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障碍二、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二、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农村学校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向城区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随父母进入城区学校有些农村学校的学生是随父母进入城区学校的,这些学生一部分是父母因工作调动进入城区学校的。

      一部分是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区,还有一部分是在城区购房定居,其子女就近在城区就读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农村进城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人员的子女很大一部分随父母进入城区学校读书在被调查的流失学生中这样的学生占 20%2、现行教育系统招生政策对农村初中极不公平现行高中招生,尢其是重点高中招生政策,明显向城区学校倾斜城区初中升重点高中的指标比农村初中多出几倍,60%以上的家长和学生就是冲着城区初中这块诱人的“蛋糕”,想方设法,转到城区就读这样一来,流向城区初中的学生络绎不绝,门庭若市,而农村初中“门前冷落车马稀”3、农村学生家长让自己接受优质教育的心理在被调查的 100 名学生家长中有 67%的人认为,如今经济好了,应该让孩子到条件较好的学校上学他们年轻时有的没上过学,有的仅上过几年学,学历低,知识少,在社会上没少跌跟头,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城区学校条件相对于农村学校要好的多,孩子在城区学校学习将来一定有出息,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也就是认为孩子成才必须到条件好的学校学习,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这样,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并不在乎花钱多少。

      4、家长的从众、攀比心理在被调查的 100 名学生家长中有 23%的人是从众、攀比心理同班、同学校、同村或亲戚家的孩子到城区学校读书,他们就出现:别人去城区学校读书一定比在农村学校强,别人能去,我也能去,若不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读书仿佛就低人一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就这样大家一窝蜂的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他们很少关心孩子是否适应新环境,身体、心理是否适应等问题5、城区学校的过度宣传城区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知名度,在媒体上大力宣传自己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等条件如何如何优秀,这就吸引了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的眼球,在这部分人眼里城区的月亮都比农村圆,孩子只要环境好,学习成绩也就比较理想,为了这理想的念头,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读书6、城区学校的跨范围招生有些城区学校,尤其是新建学校(包括民办学校),为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在升学率上下功夫,得到一些所谓的“政绩”超范围招生一方面,他们通过考试招收一部分考试名次靠前的农村学校的学生,即“优秀生”、“宏志生”、“尖子生”,这种现象一些教育专家称之为“掐尖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学校组织的考试面向农村学校招收一部分学生,在被调查的农村学校流失学生中这两部分学生占到 69.6%,因为他们招收的学生是农村学校的“尖子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提高自己学校的教学成绩,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升入重点高中的比率,这样就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农村学校“尖子生”的流失,他们成了“活广告”,吸引本村、本班学生转学,进而带动了其他学生的流失从而也加速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7、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条件较差,对学生及家长缺少吸引力现在,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农村学校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不起学的情况基本杜绝,学校条件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硬件、师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的学生、家长看到城区学校优越的设施及师资条件能不动心吗?农村学校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有多少呢?8、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向城区学校流失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农村学校学生大量流向城区学校以及新建城区学校,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教师,政府领导不得不通过招考面向农村学校招聘优秀教师再就是农村学校的生活条件较差,农村教师待遇低,一些教师以农村学校作为跳板,通过进城考试直接进入城区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9、独生子女娇惯性格的结果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攀比心理强,别人有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拥有,得不到满足,就耍脾气,父母不得不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当看到一部分学生到城区学校读书,优越的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心动,他们就让父母满足自己的愿望。

      三、相应的对策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障碍,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尽快刹住这股歪风1、严格执行新《义务教育法》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措施,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近入学,对于确实需要转学的学生按相应的学籍管理办法执行,对于超范围招生的学校,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2、完善高中招生制度重点高中招生指标不应不规则向城区初中倾斜,应根据各初中毕业班学校人数而确定招生指标,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留住农村优质生源3、改革现行的学校评价机制目前,浏阳市教育局对初中的评价办法以每年的升学考试和联考成绩为主,分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的奖金是教师每年每人14000 元,二等奖是 12000 元,三等奖是 10000 元这些可怜的奖金数额中还包括工作量、各种补助在内,除此以外,教师再没有其他福利由于农村初中的优质生流失到城区,各校起点不同,流失学生越多的学校,教师无论怎么努力,教学质量也难以提升到一等奖,一般停留在三等奖的层面上,这种评价机制的不合理,只能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改革评价机制,对于生源差的农村学校不应与城区学校并列评价,而应设置相应的进步奖。

      4、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逐渐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学校的差别,如果城区学校的设施失去优势,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失去吸引力,农村学校的学生流失将得到缓解5、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虽然农村教师的工资纳入财政统发中心,教师工资能够足额、按时发放,他们的待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城区学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住房、交通、医疗、福利等诸多方面还远不及城区学校的教师,只有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包括设置农村教师津贴、车补等,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才能安心在农村学校工作,静下心来搞教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从而杜绝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6、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行政部门应招聘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缓解这些学校师资缺乏、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老化的状况,在农村学校每年培训一定量的优秀教师、科研骨干,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校本教研,深化教学改革,及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使他们能留得住学生总之,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此带来的危害也很多,给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障碍,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制止学生流失,还教育本来面目,给教育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