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doc
103页1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课题课题一、观察物体、观察物体◆◆从正面观察物体从正面观察物体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第第 1 1 单元共单元共 2 2 课时课时 分课时:第分课时:第 1 1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01 年年 月月 日日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1.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 多种摆放方式多种摆放方式 2.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 中的数学美中的数学美 4.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预习课本第预习课本第 2 2 页例题页例题 1 1 1.1.阅读理解例题阅读理解例题 1 1 的问题(的问题(1 1),试着摆一摆试着摆一摆 2.2.阅读理解例题阅读理解例题 1 1 的问题(的问题(2 2),试着摆一摆试着摆一摆 3.3.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发现?1.1.阅读例题阅读例题 1 1,观察例题,观察例题 1 1 中问题(中问题(1 1)主题图,摆一摆,说一说)主题图,摆一摆,说一说你的想法你的想法2.2.阅读例题阅读例题 1 1,观察例题,观察例题 1 1 中问题(中问题(2 2)主题图,摆一摆,说一说)主题图,摆一摆,说一说你的想法你的想法3.3.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检测预习检测预习2摆一摆分别用摆一摆分别用 4 4 个、个、5 5 个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
个小正方体摆一摆,说一说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拼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拼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1 1、用、用 6 6 个个小正方体摆一摆,小正方体摆一摆,从正面看是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 画出你的摆法画出你的摆法2 2、用、用 5 5 个个小正方体摆一摆,小正方体摆一摆,从正面看是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画出你的的图形画出你的 摆法3 3、、练习一练习一第第 2 2 题题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汇报展示汇报展示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达标检测达标检测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一、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第第 1 1 单元共单元共 2 2 课时课时 分课时:第分课时:第 2 2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01 年年 月月 日日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1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能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能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 的。
的 2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重点:重点:1 1、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难点:1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 2、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预习第预习第 2 2 页例题页例题 2.2. 1 1、、 试着摆一摆。
试着摆一摆2 2、、 说说你的发现说说你的发现3 3、用手中的、用手中的 4 4 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阅读古诗阅读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不是庐山真 面目,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从而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从而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出示例题出示例题 2 21 1、、 观察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观察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检测预习检测预习42 2、、 分析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的特点分析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的特点3 3、按照要求摆一摆按照要求摆一摆1 1、、第第 2 2 页页““做一做做一做”” 2 2、练习一、练习一第第 3 3、、5 5 题题练习一第练习一第 1 1、、4 4、、6 6 题题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达标检测达标检测5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二、因数与倍数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意义因数和倍数意义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第分课时:第 1 1 课时课时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01 年年 月月 日日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1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预习预习 5 5 页内容 1 1、、 观察观察 5 5 页例题页例题 1 1 算式 2 2、、 看看应该怎样分类?试着分一分看看应该怎样分类?试着分一分3 3、、 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4 4、根据你的分类,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根据你的分类,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 因数?因数?5 5、、“0”“0”能不能说有因数?能不能说有因数?1 1、、 出示出示 5 5 页例题页例题 1 1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 2、应该怎样分类?、应该怎样分类?能除尽的算式能除尽的算式 不能整除的不能整除的能整除的能整除的除不尽的算式除不尽的算式学生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疑问、想法、体会、学习过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教法、思路、体会,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容等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检测预习检测预习63 3、根据你的分类,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根据你的分类,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 因数?因数?4 4、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5 5、因数、倍数的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因数、倍数的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6 6、、“0”“0”有没有因数?有没有因数?完成课本完成课本 5 5 页页““做一做做一做””1 1、判断、判断((1 1))2 2 是因数,是因数,4 4 是倍数 ))((2 2)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 3))1515 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 4))1 1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 6))1 1 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7 7)在算式)在算式 3×4=123×4=12 中中 2 2 和和 6 6 与与 1212 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 2、如果、如果 a×b=ca×b=c,(,(a,b,ca,b,c 都是整数),那么都是整数),那么 a a 和和 b b 都是都是 c c 的(的( )),c,c 是是 a a 和和 b b 的(的( )。
3 3、你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你能举一个算式例子,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达标检测达标检测7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二、因数与倍数二、因数与倍数1.1.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找一个因数、找一个倍数的方法找一个因数、找一个倍数的方法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第分课时:第 2 2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1 1、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1 1、学会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学会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2 2、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预习课本预习课本 6 6 页例页例 2 2、例、例 3.3. 1 1、、 哪两个数相乘得到哪两个数相乘得到 1818??2 2、、 1818 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想的?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样想的? 3 3、、 你会找倍数吗?怎样找你会找倍数吗?怎样找 2 2 的倍数?的倍数?1 1、小组合作探讨例、小组合作探讨例 2 2::1818 的因数有哪些?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
的因数有哪些?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1818 的因数有的因数有 、、 、、 、、 、、 、、 可以这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