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全套作业指导书.docx
50页建筑工程全套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总则7第二章土方工程9第一节排水与降水9第二节挖土(大型土方工程)10第三节基坑(槽)开挖与围护11第四节回填土16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21第一节灌注桩工程21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第二节水下混凝土工程35第四章地下防水工程39第一节防水混凝土结构39第二节水泥砂浆防水层44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工程48第一节模板工程48木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定型组合模板的安装与拆除门架支顶可调式钢管支顶第二节钢筋工程65钢筋制作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闪光焊钢筋电孤焊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钢筋气压焊第三节锥螺纹连接钢筋冷挤压连接混凝土工程105现场混凝土制备与浇筑预拌混凝土生产与运输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第四节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132第六章砌砖工程135第七章木作工程154第一节楼梯扶手安装154第八章地面与楼面156第一节基层处理156第二节整体楼地面156水泥砂浆面层水磨石面层第三节板块楼地面166大理石、花岗岩、预制水磨石铺贴釉面砖、水泥花阶砖、陶瓷锦砖(马赛克)铺贴第九章门窗工程174第一节钢窗安装174第二节铝合金门窗安装177第十章装饰工程183第一节一般抹灰183般规定墙面抹纸筋灰或石灰砂浆墙面抹水泥砂浆墙面抹建筑石膏现浇混凝土楼板顶棚(天花)抹纸筋灰钢板网顶棚(天花)抹灰第二节外墙水刷石194第三节饰面板(砖)工程198墙柱面贴釉面砖墙柱面贴陶瓷、玻璃锦砖(马赛克)墙柱面贴饰面板(天然石和人造石板)干挂饰面板第四节涂料工程215一般规定木材表面施涂中级清漆(士叻)木材表面施涂硝基清漆(叻架)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乳胶漆第五节喷浆工程227第六节玻璃工程227钢、木框扇玻璃及玻璃砖安装铝合金、塑料框、扇的玻璃安装第八节吊顶工程234第十一章屋面工程238第一节屋面找平层238第二节水泥砂浆刚性防水层240第三节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242第四节涂膜防水层246第五节油膏嵌缝防水247第六节隔热层251架空大阶砖(或混凝土预制块)座砌大阶砖隔热层现浇陶料混凝土第十二章外脚手架及施工升降机(钢井架)255第一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255第二节竹木脚手架258第三节门架式脚手架262第四节施工升降机(钢井架)安装与拆除266第一章总则1 、《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程,部分未列入本书一般施工工艺,施工时可按照有关专业规程或参考其他地区(企业)的有关规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工艺准则,经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审批后试行。
2 、施工过程中使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新型施工机械及采用新的检测、试验手段,必须经过试验和技术鉴定,并制定可行的技术措施,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标准补充条文,报公司审批试行3、桩基工程、大型土石方、深基坑支护、大体积砼、大跨度、转换层、预应力工程、大型钢结构制安、玻璃幕墙、冬期施工、外脚手架工程及超高顶架搭设、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工程(耐火隔热、保温、特种混凝土、防腐蚀)、特殊工序(地下防水、焊接)等特殊部位、结构、工序的施工,必须制订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报公司审批后方可施工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认真执行公司有关的施工管理规定5、 《作业指导书》内容与国家、行业及地方的现行标准、规范有抵触或不符之处,应按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6、 施工应按施工阶段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图纸须经会审后方可投入施工如发现设计图纸与国家、行业及省市现行设计、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有抵触之处,应由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向设计单位、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反映解决,在未有明确意见前不得施工。
7、施工项目应建立健全技术责任、技术复核、合理化建议管理等制度,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审工作,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管理8、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将具体的施工准备、工艺标准、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尤其是一些重要部位和关键工艺的施工,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交底,并制订、实施相应的跟踪检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9、操作人员必须领会设计图纸要求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自觉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0、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按现行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施工现场应认真做好工程项目质量记录填写、保管和技术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使之与工程开工、施工过程、工程竣工同步12、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长,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工艺水平第二章土方工程第一节排水与降水一、施工准备1 、挖土方前,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反映的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制定排水或降水方案,并根据方案配置施工机具2 、基坑(槽)排出的地下水应经过沉淀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后方能排入市政下水道或河沟。
二、操作工艺1 、大型土方施工,应在基坑顶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或截水沟,其截面宜为300~400m(宽)X400mm深),纵向坡度宜为0.5%临时排水沟或截水沟的设置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 、在地下水位较低和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基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采用明沟排水的方法,必要时可在中间加设小支沟与边沟连通排水沟的截面宜为300~400nt宽)X400mm探),纵向坡度宜为0.5%集水井的截面宜为600mm(长)x600mm(宽)x1000mm(深),@20~30m设一个基坑底地下水由排水沟流入集水井,然后用高扬程潜水泵排走3 、当地下水较大而土质属细砂、粉砂土时,基坑挖土容易产生流砂现象,需用围蔽截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方法4 、围蔽截水的施工方法可以选择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地下连续墙、定喷桩幕墙、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其可根据施工地形、水文地质资料和施工方法等确定,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5 、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应根据挖土的深度和规模,选择钻孔集水井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其井点的布置数量和形式,要根据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涌水量计算确定,并相应配套抽水设备三、施工注意事项1 、抽水设备的电器部分必须做好防止漏电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开关三项要求。
施工现场电线应架空拉设,用三相五线制2 、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坑底500mmz下,防止地下水扰动基底土3、在降水过程过程中,应防止相邻及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建设单位协商,对原建筑物地基采取回灌技术等防护措施第二节挖土(大型土方工程)、施工准备1 、挖土前,有阻碍施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上及地下有关的管线(包括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煤气、供热等)、树木、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料,并安排拆除或搬迁2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机械上下设施等应事先勘查,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3 、在施工现场修筑汽车行走的便道,坡度不应大于1:5.5,其路面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砾)石或石粉土方工程机械,具施工坡度最大在控制在1:3之内,轮胎式机械坡度还要缓一些4 、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制定考虑使用时间长短,根据工程地质、地下水位、挖方深度和地面荷载情况,通过计算并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漾2-1碎石土砂土(不包括细砂、填坚硬、硬塑(同:见):1.25〜1 :.5:0.75〜1 : 1:1〜1 : 1.251:0. 5〜1 : 1荒埴砂十风化程度、注:1、本表适用于时间较长(超过一年)的临时道路、临时工程的挖土。
n商口玛坡坡嵬嘶岩石性质、层理特性和挖土深度确定工艺流程放线一挖土、挖基坑周边地面截(排)水沟一修边坡一维护坡面一挖土至坑底面设计标高并验槽一挖基底周边排水沟、基底找平3m或在三、操作工艺1、大型土方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在高度超过不稳定土体之下“偷岩”(无坡脚或负坡脚)作业深基坑每挖1m左右即应检查通直修边,随时修正偏差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危岩、孤岩、古滑波等土体或导致岩(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岩(土)体崩塌与下滑2 、在滑坡地段挖方时,应详细了解地质资料,从挖土的方向和手段制定方案,防止滑坡发生3 、在软土地区设桩密集的场地内开挖深基坑时,邻近四周不得有振动作用挖土宜分层均匀进行,并应注意基坑土体的稳定,加强土体变形监测,防止由于挖土过快或边坡过徒使基坑中卸载过速、土体失稳等原因而引起的桩身上浮、倾斜、位移、断裂等事故4 、基坑开挖接近坑底标高时,应尽量保护好地基土结构,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使用挖土机开挖(正铲或反铲)时,可在设计开挖标高以上保留30cm的土层暂时不挖所有预留厚度应在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挖除5 、土方边坡的加固(包括填方、排水沟和截水沟等的边坡),应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第三节基坑(槽)开挖与围护一、施工准备材料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围护材料、各种钢、木板枋材作业条件⑴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已经过复核⑵在基坑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地质资料和地下水位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确定基坑开挖的围护方案,以保证基坑作业顺利进行⑶决定挖土方案,包括开挖方法、挖土顺序、堆土弃土位置、运土方法及路线等⑷障碍物和地下管道已进行处理或迁移⑸排水或降水的设施准备就绪二、工艺流程放线一分层开挖一修边(坡)一基(槽)底整平一基(槽)底预留土层一基(才@)底找平.三、操作工艺1 、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挖方深度不超过下列规定时,可以考虑不放坡和不加支撑密实、中等密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一一1.0m;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一一1.25m;硬塑、可塑的粘土1.5m;坚硬的粘土——2m2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土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其边坡坡度应符合表2-2的规定超过5m深度的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其边坡坡度应根据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计算确定3 、当基坑(槽)必须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时间长短、施工季节和当地气象条件、施工方法与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一般上述条件均有利于施工的,可采用断续垂直支撑、断续水平支撑和连续垂直支撑、连续水平支撑等方法,可参考表2-3。
当深度较大和土质复杂时,必须选择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一般应由相应资质的一级设计单位负责设计按省建委有关文件,也可由公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认真周密的设计并制定方案,但须经公司总工程师审定后方能实施深度在5m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大坡度表2-2"曾石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