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有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粒子A和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5q和-q,质量分别为5m和m,两者相距L,它们之间除了相互作用的电场力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若要保持A、B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且速率均不为零,则关于这两个粒子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速率相同B.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周期相同C.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不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2、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B.弹簧伸长2 c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C.弹簧的原长为6 cmD.弹簧长度8cm时弹力的大小为8N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标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路程、速率、位移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速率、时间、路程4、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B.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D.必须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5、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滑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1的小环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静止释放后,小环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下滑,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小环的作用力大于m1g+m2gB.m1不变,则m2越大,β越小C.θ=β,与m1、m2无关D.若杆不光滑,β可能大于θ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川省遂宁二中下午2:30上第一节课,这里2:30指的是时间B.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考系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D.有些运动,位移的大小可能比路程大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伽利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并且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采用了将落体转化为“斜面”的实验方法,开创了近代物理实验的先河.关于“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小球的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D.伽利略开创了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8、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以分析( )A.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的位置不一样B.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乙两物体在t=2s时有可能相遇D.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9、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小球静止,绳1、3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可能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0、如图所示,木块受到两个拉力F1和F2作用,开始两拉力在同一水平线上方向相反,且F1>F2,物体静止在水面上.保持F1不变,F2的大小不变,方向缓慢逆时针转过180°,在此过程中木块始终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大D.木块对地的压力可能为零11、如图所示,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B.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C.若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的摩擦力仍保持不变D.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12、如下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A、B间可能无弹力作用的是( )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一物体从高空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的最后200m路程所用时间是4s。
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是____ m,物体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是________sg取)14、一辆汽车在笔直公路上从甲站出发,先匀加速前进时间t1后又匀减速运动时间t2,正好到达乙站停止,已知甲、乙两站相距为S,则汽车的最大速度为_____,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15、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后停止,若在第内的位移是,则最后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三.计算题(22分)16、(12分)每年都有很多高中毕业生利用暑假去学习驾驶技术,其中目标停车是驾考中的一个必考题目,其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在一条平直公路上有 A、B、C、D 四个停车 标志杆,每相邻两个停车标志杆之间的距离为Δx=16 m,某次测试时,驾驶员正在以 v0=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到达 O 点时听到停车指令,要求驾驶员将车头停在标 志杆 C、D 之间,驾驶员经过Δt=0.5 s 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若测得汽车从 O 到标志杆 B 的时间为t1=5.5 s,从标志杆 B 到标志杆 C 的时间为 t2=2.0 s.求:(1)O 点到标志杆 A 之间的距离 x 及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与标志杆 D 的距离 L.17、(10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时的加速度为2m/s2,则自驾驶员踩刹车开始,经过2s与6s时汽车的位移各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B【解析】A. 库仑力提供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A的半径L1, B的半径L2则vB=5vA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B. 该题中的两个点电荷,除了相互作用的电场力之外,不受其它力的作用,运动的情况与宇宙中的双星系统的运动情况相同。
仅仅是库仑力提供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圆心是它们的连线上的某一点,它们具有相同的周期和角速度,故B项与题意相符;C. 库仑力提供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A的加速度:B的加速度所以A与B的向心加速度是不相等的,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D. A、B要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周期相同,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2、C【解析】C、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6cm,即弹簧的原长为6cm,故C正确;A、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故A错误;B、由胡克定律公式可知时F=2N,故B错误;D、由,则L=8cm时,代入数据得,故D错误;故选C.【点睛】胡克定律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3、D【解析】A.位移、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B.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路程、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C错误D.路程、时间、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正确4、B【解析】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5、C【解析】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设杆对小环的作用力大小为N,根据平衡条件,选项A错误,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θ=β,选项C正确,B错;若杆不光滑,分别对整体、小球用牛顿第二定律同样解得θ=β,选项D错误;6、C【解析】A、下午2:30上第一节课,这里2:30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B、参考系的选择可以任意,既可以是静止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故B错误;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故C正确;D、位移是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直线距离,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不可能比路程大,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要注意区分,尤其要对位移与路程的重点区分,在学习时要从其物体意义上进行理解,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及其联系7、BCD【解析】A项,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推论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项错误B、伽利略运用数学推理证明,只要物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可判定它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而非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之后又进行了实验验证,故B项正确;C、运用斜面做这个实验,使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从而 “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的运动时间,故C正确;D、伽利略开创了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D8、BCD【解析】由于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未知,不能判断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的位置是否一样,故A错误;由图可知,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的斜率为零,加速度为零,做匀速运动,故B正确;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2s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但由于出发点的位置关系未知,则甲、乙两物体在t=2 s时有可能相遇,故C正确;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故D正确。
故选BCD点睛】此题是速度图象问题,主要抓住图线的“面积”表示位移、交点表示速度相等数学意义来分析理解.9、ABC【解析】由题意,绳2恰好竖直,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由平衡条件可知,若绳1对小球没有作用力,小球受到重力和绳3的拉力两个力作用,不可能只受一个力作用,同理,若绳3没力,则绳1也没力.若绳1有力,则绳3也有力,且两力的合力与绳2方向相同,故可能受到2个力,也可能为3个力,甚至可能为4个力,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睛】依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结合平衡条件,及根据题意,绳2恰好竖直,若绳1没有拉力,则绳3也没力,若绳1有力,则绳3也一定有力,分析小球受到的作用力,确定受力的个数.10、AC【解析】A、由题可知,木块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以及两个拉力F1和F2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当F2转过181°后木块仍然平衡,说明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F1和F2的和.竖直方向当F2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θ时:mg=N+F2sinθ,可知当F2的大小不变,方向缓慢逆时针转过181°的过程F2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从1增大到91°时,支持力N逐渐减小,当夹角是从91°增大到181°的过程中,支持力N逐渐增大.故A正确;B、C、水平方向:F1=F2cosθ+f,可知当F2的大小不变,方向缓慢逆时针转过181°的过程中,F2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从1增大到91°时,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