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下属遇事拿办法.doc
2页1好下属遇事拿办法张传禄李鸿章解远征难题咸丰十年(1860 年) 八月,英法联军攻占天津, 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留下 六弟恭王在京应付洋兵, 自己携带一大群亲信和后 妃逃往热河行宫 半途中,咸丰下了一 道圣旨给曾国藩,命他速 派鲍超一军北上援救鲍 超的军队称为霆军,战斗 力较强,曾国藩不想让他 离开与太平军交手的战场, 但圣命又不可违,曾国藩 召集幕僚们商讨此事大 多数人主张服从命令,少 数人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 不受,军情紧急,不能发 兵 唯独李鸿章提出一个 新方案,他说:“眼下的 局势,即使是霆军迅速北 上,也无济于事这道圣 旨实在是未经深思熟虑的 情急之言洋兵入都,并 不在于要推翻朝廷,不过 是索取钱财和放开通商限 制而已,最后的结局必然 是金币议合,我们不妨采 取拖延的办法来对付这 两天上一道奏折,说鲍超 威望不够,请于曾和胡 (即湖北巡抚胡林翼)二 人中选一人率军北上估 计这奏折到达热河时,已不再需要湘军了 ” 曾国藩采纳了李鸿章 的办法果然,朝廷很快 便有了新的命令下来:议 合已成,无需北上即未 抗旨意,又不影响战事, 两全其美李鸿章遇事能 够拿出办法,才使他在曾 国藩的营中脱颖而出。
优秀的机关干部,应 努力与首长的思维保持同 步甚至超前首长来不及 考虑的问题,他能提前想 到;首长想到的问题,他 能具体细化;首长担心的 问题,他能围绕领导关注 点想问题小参谋预判战局小参谋预判战局遇事必须围绕领导的 关注点来思考问题,提出 意见建议,这样才能“参” 到点子上, “谋”到关键处1950 年,朝鲜战争爆 发后,开战仅二个月,朝 鲜人民军就把李伪军赶到 朝鲜半岛东南角一带这 时,苏联领导人和朝鲜领 导人对形势估计很乐观, 预料全面胜利在即时任 周恩来军事秘书、总参作 战室主任的雷英夫,在组 织参谋人员分析朝鲜战争 状态时认为,美军不会甘 心失败,很可能组织住日 本的两个师(战略预备队) 在朝鲜的中部仁川登陆, 截断朝鲜人民军的后路, 企图改变朝鲜战局 雷英夫把这个想法告 诉了周恩来,说不要认为 人民军的胜利指日可待,现存很大的危险,美国有 很大的战略企图周恩来 感到这个意见很重要,马 上带着他一块儿去见毛泽 东 雷英夫很有把握地说, 美国人要登陆,有三个涨 潮时间可以利用一是 9 月 15 日,二是 10 月 11 日, 三是 11 月 3 日相比较, 9 月 15 日可能性较最大, 因为这天有两次涨潮时间, 再就是等的时间不可能太 久,再拖下去就不好办了。
毛泽东立即通知情报 部门,密切关注美、英、 日的动向后来的情况证 实了雷英夫的分折判断 毛泽东高兴地说:“要认 为美国如何如何,我们的 小参谋就能预测出麦克阿 瑟的仁川登陆计行动,而 且那么准确,这可以说在 军事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叶子龙以圈代钩叶子龙以圈代钩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 新问题,是一种创新;对 存在的老问题,找到解决 的办法,同样是创新 1948 年 2 月,毛泽东 主持拟制了《关于土地改 革中各阶级划分及其待遇 的规定》 ,要求各地认真讨 论,并将意见迅速上报中 央 3 月的一天,他突然问 起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 论的材料来了没有担任 秘书的胡乔木告诉他说早 来了毛泽东追问:“来2了为什么不及时给我看? ”另一个秘书叶子龙连忙 去找,结果从文件堆里翻 了出来 电文已画了许多钩 当时领导人看阅电报、文 件后,就在头一面上画上 钩叶子龙说:“这份电 报您已经看过了 ”毛泽东 有些不悦,说:“我根本 没看过 ”由于从钩上根本 看不出究竟是谁画的,所 以谁看过,谁没有看过, 分辨不清 胡乔木替叶子龙打了 一个圆场,说画钩这种方 法有缺陷,责任不全在叶 子龙, 为了改变这种谁看了 谁没有看搞不清的现状, 叶子龙想出一个办法。
从 此,他在传阅电报、文件 之前,先在电报、文件上 署好各位领导的名字,哪 位领导看过了,就在自己 的名字上画一个圈,谁看 了谁没有看一目了然领 导传阅电、文件在署名上 画圈的制度,一直沿用到 今天进攻只用进攻只用 24 秒秒还有一个为美国 NBA 出点子的故事1954 年, 有 9 支球队的 NBA 召开了 一次有 9 个老板参加的紧 急会议,议题是:比赛粗 糙、节奏缓慢、进球数少, 不精彩,观众严重流失, 如果拿不出措施,NBA 将 被迫解体会议上,一个 名叫比亚索尼的人提出一 项建议,把球队每次进攻的时间限制在 24 秒之内 这意味着在一场 2880 秒和 比赛里(48 分钟) ,如果每 次进攻都以投篮结束,将 会有 120 次投篮,如果这 样,比分将会直线上升, 比赛会更激烈与会者都 认同这个建议之后, NBA 赛场里都挂上一只走 24 秒的计时钟在计时钟 的催促下,球队的进攻加 强了,比赛好看了,观众 也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