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专题训练《旧唐书 陆贽传》-高考语文复习.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smil****by88
  • 文档编号:360387853
  • 上传时间:2023-09-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专题训练-------《旧唐书·陆贽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卫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缙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

      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选自《旧唐书·陆贽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B.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C.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D.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宏辞,始于唐代,是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一种B.东宫,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常借指太子C.翰林学士,官名,始设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D.丁母忧,中国古代旧制,指遭逢母亲去世,也称“丁忧”或“丁艰”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少年勤学,考中进士后当郑县县尉,为官期满,回乡探望母亲,经过寿州,拜见刺史张镒,张镒很赞赏他的才识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为翰林学士,对政事上的缺点,他一定要全都指出,因此很受皇帝重视,后调任中书舍人。

      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害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D.陆贽有很高的政治才能,而且正直敢言,他表示要忠于朝廷,要对得起自己所学的道德学识,就不能顾虑自身安危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2)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5.陆贽得到德宗赏识信赖的原因有哪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

      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节选自《旧唐书·陆贽传》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自称用字,表示谦虚B.太夫人:汉代对列侯之母的称呼,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C.迁:指调动官职,包括升职、降职、调职三种情况;文中指升职,又称“右迁”“迁除”D.员外郎:官名员外”是定员以外增置的意思,“员外郎”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才华出众,受人尊敬他才能与众不同,得到刺史张镒的赞赏;他精于议论应对,当时名流无不推重尊敬B.陆贽轻视钱财,不受馈赠张镒赠送的百万钱,他不收受;母亲去世,地方官送来办丧事的财物赠品,他全都不要。

      C.陆贽知恩图报,竭忠尽心他为报皇帝的知遇之恩,总想有所报答;敢于矫正人君的过失,很得皇帝欢心D.陆贽恪尽职守,精通政事政事有不可行的,他极力提出不隐瞒;他善于根据情况处理政务,没有出现一点儿差错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2)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俄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薄,迁监察御史建中四年,朱泚谋逆,从驾幸奉天时天下叛乱,机务填委,征发指踪,千端万绪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赐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与韦皋布衣时相善,唯西川致遗,奏而受之免丧,权知兵部侍郎贞元七年,罢学士,正拜兵部侍郎,知贡举时崔元翰、梁肃文艺冠时,贽输心于肃肃与元翰推荐艺实之士,升第之日,虽众望不惬,然一岁选士,才十四五,教年之内,居台省清近者十余人户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龄,奸宄用事,天下嫉之如仇,以得幸于天子,无敢言者。

      贽独以身当之,屡于延英面陈其不可,累上疏极言其弊延龄日加谮毁十年十二月,除太子宾客,罢知政事贽性畏慎,及策免私居,朝谒之外,不通宾客,无所过从十一年春,旱,边军刍粟不给;具事论诉;延龄言贽与张滂、李充等摇动军情德宗怒,贬贽为忠州别驾初,贽秉政,贬驾部员外郎李吉甫为明州长史,量移忠州刺史贽在忠州,与吉甫相遇,昆弟、门人咸为贽忧,而吉甫忻然厚礼,都不衔前事,以丞相礼事之日与贽相狎,若平生交契者时论以吉甫为长者顺宗即位,与阳城、郑余庆同诏征还诏未至而贽卒,时年五十二,赐兵部尚书,谥曰宣节选自《旧唐书·陆贽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小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B.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C.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D.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贽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唐时指进士科目考中者,后指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的朝廷考试者,是殿试及第者的称号。

      B.刺史,原是中央派去监察地方的官员,后曾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C.户部,主要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军需、粮饷、俸禄、水利建造、财政收支等,负责人是户部尚书D.量移,指官吏因罪被贬至远方后,遇恩赦酌情移至距京城较近的地方任职,后也用来指官员职位的迁换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年少而孤,勤学成就功名他虽然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但学习勤奋努力,很快就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顺利步入仕途B.陆贽为人廉洁,待人接物审慎母亲去世守丧期间,他谢绝官员赠送的钱财物品,只在报告朝廷之后接受了朋友韦皋的财物赠品C.陆贽主持科考,录取有才之士他支持崔元翰和梁肃向朝廷推荐有才学的人,一年中选取的十四五人在几年后大多身居要职D.陆贽悉心报国,为政兴利除弊裴延龄因受到皇帝宠幸,虽违法乱纪却无人敢说,陆贽多次直言上奏,最终延龄被罢知政事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天下叛乱,机务填委,征发指踪,千端万绪2)而吉甫忻然厚礼,都不衔前事,以宰相礼事之参考答案:1、B“人主重知”作“感”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巨细必陈”为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前后端开,排除A。

      句意为:陆贽性情竭忠尽智,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视了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有的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因此皇帝关顾对待他更加厚重2.D“遭逢母亲去世,也称‘丁忧’或‘丁艰’”错误,丁母忧单指母亲去世,丁忧或丁艰指父母去世3.C“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很长时间任宰相”不合文意原文为“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意为“再加上他提出政事见解很激切,常常失去皇帝的欢心,所以很久不能当宰相”4.(1)他们的文章才识赶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状语后置)陷害陆贽2)起先,陆贽认为受到皇帝特别的待遇,不敢爱惜自身,政事有不可行的,极力提出不隐瞒5.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才能卓越参考译文:陆贽字敬舆,是苏州嘉兴县人少年时成了孤儿有独立见解和操守而与众不同,很勤苦地学习儒学十八岁考中进士,凭博学宏词科选官复试合格,任命为华州郑县县尉为官期满,回东方故乡探望母亲,路经寿州,刺史张镒当时很有名声,陆贽去拜见他张镒起初不很了解他,停留三天,第二次见面跟他谈话,于是非常赞赏陆贽的才识,请求结交为忘年投合之友等到辞别,张镒赠送陆贽百万钱,说:“希望充当太夫人一天的饭食费用。

      陆贽不收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意后来又因文书评判超出同类,选任渭南县主簿,提升为监察御史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向来知道陆贽的名声,于是征召他做翰林学士,调任祠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智,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视了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有的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因此皇帝关顾对待他更加厚重德宗回到京师,陆贽调任中书舍人,像先前一样仍做翰林学土起初,陆贽受到张镒的了解重视,能够担任朝廷内官职;等到张镒被卢杞排挤,陆贽常常忧惧;等到卢杞罢官,才敢上奏章提出政事见解,唐德宗喜欢他的文章,对他关顾更深吴通微兄弟一起在翰林院,也受到德宗的宠遇,他们的文章才识赶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