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助剂-项目1 任务5(添加剂的作用及表面活性剂的复合性能 ).ppt
83页项目1 任务5添加剂的作用及表面活性剂的 复合性能 ®工业助剂常常是配方产品,主要由以下三 类物质组成:®·主要成分多为表面活性剂;®·添加适当无机盐;®·添加少量有机物 ®配方产品的优点:®·克服表面活性剂存在的一些弱点;®·提高助剂的应用效果;®·赋予助剂产品一些特殊功能;®·适当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的外观状态及可成型性 ®例如,某洗衣粉的配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聚醚 4%®硬脂酸皂 3%®硅酸钠 6%®硫酸钠 9%®三聚磷酸钠 36%®CMC 1.2%®对甲苯磺酸钠 3%®荧光增白剂 0.1%®水 余量 ®又如:腈纶纺丝油剂:®抗静电剂TM 60%®月桂酸二甲苄基氯化铵 8%®平平加O 5%®苯甲酸钠 3%。
® 一 表面活性剂同系物的复合性能®同系物※:®一般是指亲水基相同而疏水基链长不同的 一系列化合物®如:®C10H21SO4Na、®C12H25SO4Na、®C14H29SO4Na,属同系物;®C10H21O(CH2CH2O)10H、 C12H25O(CH2CH2O)10H、 C14H29O(CH2CH2O)10H,也属同系物,等 等 ®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若疏水基链长 相同而聚氧乙烯亲水基链长不同,也可视 为同系物®如:®C12H25O(CH2CH2O)10H、 C12H25O(CH2CH2O)15H、 C12H25O(CH2CH2O)20H,®等 ®同系物复合使用往往具有许多增效作用,提高产 品适应性或降低成本®同系物的来源: ®·人为添加;®·生产表面活性剂使用的工业原料本身就是同系 列混合物,例如生产C12H25O(CH2CH2O)15H,一 般要求主要原料C12H25OH的组分达到80%以上 即可 ®同系物分子结构相似,仅碳链长度不同,其物化 性能和表面活性常在各纯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 加合性 ®一)表面活性剂同系物溶液的cmc值及计算®(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图5-1所示,已知:®C10H21SO4Na的cmc值为2.8×10-2(mol·L-1) C12H25SO4Na的cmc值为0.8×10-2(mol·L-1)®则不同混合比例后的C10H21SO4Na—C12H25SO4Na 溶液的cmc值就介于(0.8~2.8)×10-2(mol·L-1 )之间。
图5-1、C10H21SO4Na—C12H25SO4Na混合溶液的cmc值(30℃)(Χ:C10H21SO4Na的摩尔百分比) ®同系混合溶液的cmc值也可用下式计算:式中: CT—混合溶液的cmc值, Ci—某一表面活性剂单独时的cmc值, Χi—某一表面活性剂在混合溶液中的摩尔百分比, ko—与胶束反离子结合度有关的常数(一般为0.5~0.65之间) ®对于二组分混合体系,上式可简化为: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不存在反离子 及扩散双电层,则反离子扩散系数ko=0, 则混合溶液cmc值计算式可简化为: ®对于二组分混合体系则有:®整理: ®例如:已知®C6H13O(CH2CH2O)6H,®C1=5.2×10-2(mol·L-1)®C12H25O(CH2CH2O)6H,®C2=4.0×10-5(mol·L-1)®将两者以7:3的摩尔比例混合,则:®X1=0.7、X2=0.3,®将各数据代入上式,则:®=1.3×10-4(mol·L-1) ®二)表面活性剂同系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及 计算®表面活性剂同系物溶液的表面张力(γT) 也介于各个单独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 力值之间。
®·在cmc值以下时,一般表面活性剂的表面 张力与摩尔浓度之间存在如下基本关系式 :®γ=A-BlnCi®式中:®Ci—i组分在纯溶液中的摩尔浓度(mol·L -1),®A、B为常数,可由表面张力的实验值求得 ®根据基本关系式,经数学推导,得到同系物混合 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公式如下:®CTΣxiexp〔(γT-Ai)∕Bi〕=1®式中:®CT—混合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1),®γT—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mN·m-1),®xi—某一表面活性剂组分在混合液中的摩尔分数 ,®Ai、Bi为常数,可查表或SAA溶液γ实验值求得 ®若为二组分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则上式 简化为:®CT={x1exp〔(γT-A1)∕B1〕+x2exp 〔(γT-A2)∕B2〕}=1®·若混合溶液浓度在cmc值以上,则因为形 成胶束的SAA对降低γ无贡献,仅未缔合的 SAA单体分子对降低γ有贡献,因而需先求 出未缔合的SAA单体分子浓度(即CT值) ,再计算®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计算理论和公式仅适 于假设的理想溶液,而同系物相互混合可 将其近视为理想溶液,故计算值与实验测 定值比较吻合®对于同类型但亲水基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之 间的混合,也可按上述公式计算,但计算 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的偏差会有一定程度增 加。
三)表面活性剂同系物混合溶液表面 活性的变化®·表面活性剂同系物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大 小也主要由效率和效能两方面来评定®·混合液的表面活性也介于两单独表面活性 剂溶液表面活性之间®·组成混合溶液之后,对于表面活性较低的 表面活性剂可适当提高其效率,而效能无 明显变化图5-2、C10H21OSO3Na-C12H25OSO3Na混合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 30℃) (混合比分别为: 1-1:0 2-3:1 3-1:1 4-1:3 5-0:1) ®二、无机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影响 ®无机物的来源:®·助剂配方中人为添加;®·在印染加工工作液中常含有较多无机盐®一般来讲,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若有适当无 机盐存在,往往使其表面活性提高®·添加适当无机盐后,由于反离子浓度增加 ,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电离度下降、胶 束的扩散双电层受到压缩、离子间电荷排 斥力减小,有利于更多表面活性剂进入胶 束,使胶束聚集量增加,溶液cmc值下降 ,表面活性剂的效率和效能均有所提高※ ®无机盐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mc值降低的作用可 用下面的经验式表示:®lgcmc=A-BlgCi®式中:®A、B—常数,B即为反离子扩散系数ko值,®Ci—表面活性剂的反离子浓度(mol·L-1)。
®由上式可见,在一定范围内cmc值随Ci值的增大 而变小,而添加无机盐之后即可使Ci值增加 表5-1、NaCl浓度对C12H25OSO3Na的 cmc值的影响 图5-3、Na+浓度与C12H25OSO3Na溶液 cmc值的关系(25℃) ®·表面活性剂的电离度适当下降,也可使已 形成的胶束变得更加稳定®·作为电荷性占主导地位的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无机盐离子价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 无机盐离子价的增大,其表面活性提高更 多,而且这种影响只与电荷价数有关,与 离子种类无关®·无机盐的适当添加不仅可使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的cmc值有所下降,同时也可使其效 能有所提高: 图5-4、NaCl浓度 (%)对 C12H25OSO3Na溶 液的表面张力的影 响 二)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无机盐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影响较小:®·低浓度时几乎无作用;®·浓度较大时,表面活性才有所改变,影响 主要体现在效率上,即可使cmc值有所降 低,而对提高效能基本无作用®(无机盐对非离子SAA溶液有一定“盐析” 作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所下降,更易 形成胶束、cmc值降低) 图5-5、无机盐对C9H19C6H4O(CH2CH2O)15H表面活性的影响 1—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2—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添加入0.86mol·L-1的NaCl。
® 三 极性有机物对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 ®·提高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常出现溶液 表面张力最低值现象;®·促进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cmc 值有所降低;®·经常可使表面活性剂的效率和效能均有所 提高®·共同应用特点是用量少、效果独特 ®一)极性有机物®(1)低极性有机物的影响®·C8以下的脂肪醇是常用的低极性有机添加剂, 它们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cmc值、起 泡稳泡性、乳化分散性、增溶性等都有明显影响 ,一般规律是:随脂肪醇碳链增长、影响能力提 高®·低级醇可参与胶束的形成,并改善胶束的基本 结构,使胶束更稳定,使cmc值有所下降、效率 提高 图5-6、几种醇对 C11H23COOK的cmc值的影 响(25℃) 1-乙醇、 2-丙醇、 3-正丁醇、4-正戊醇、 5-正己醇、6-正庚醇图5-7、几种醇对 C12H25NH3Cl的cmc值的 影响(25℃) 1-乙醇、 2-异丙醇、 3-丙醇、 4-正丁醇、 5-叔丁醇、6-正己醇、7 -正庚醇®低级醇可使cmc值降低,必须是在脂肪醇添加浓 度较低的情况下,若添加量较大,反而会使表面 活性剂的cmc值上升其原因是:®·脂肪醇添加量超标后,对表面活性剂起增溶作 用,使未缔合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溶解度变大,从 而导致cmc值上升;®·醇浓度增大后,溶液的介电常数变小,离子间 斥力过大,不利于胶束形成。
®(低极性有机物也可选用一定碳链长度的脂肪酰 胺) ®(2)强极性有机物的影响®强极性有机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影 响存在两种情况®1、强极性有机物作为助溶剂®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若加入强极性有机物如 尿素、乙二醇、N-甲基乙酰胺等,会使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cmc值上升、表面活性 剂的应用效率有所下降表5-2、尿素对C12H25(NC6H5)I的 cmc值的影响(25℃) ®这类强极性有机物使表面活性剂cmc值升 高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对表面活性剂 有增溶作用,可明显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溶 解度,这类物质被称为助溶剂,在助剂配 方中很常用®例如:®C16H33SO4Na在28℃时,溶解度小于1×10- 4mol·L-1,而在3mol·L-1尿素溶液中溶解 度大于1×10-2mol·L-1,其增溶效果十分 明显®2、强极性有机物作为增效助剂®有些强极性有机物(含脂环烃)如果糖、山梨醇 、环己六醇等,添加进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则使其 cmc值降低,有增效作用®例如:环己六醇的添加量为0.5mol·L-1时, C9H19C6H4O(C2H4O)13H的cmc值可降至未添加时 的1/4,甚至更小®原因:含脂环烃的强极性有机物可使表面活性剂 疏水性有所增强,更容易形成胶束。
®二)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相互作用主要是碳氢链间的疏水性结合( 缔合作用);®·高分子化合物疏水性较强,与表面活性剂 的相互作用更易发生,对其溶液性质的影 响越显著; ·溶液表面性质随浓度的变化曲线往往 呈现两个转折点 聚乙二醇对C12H25SO4Na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浓度以单体计) 聚乙二醇的浓度: 1—0 2—1×10-3mol·L-1 3—1×10-2mol·L-1 4—2.5×10-2mol·L-1 ®·高分子化合物对提高某些表面活性剂的增 溶性也有明显作用如向C12H25SO4Na溶 液中加入适量聚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600 )时,溶解染料的能力大大增加,目前许 多棉织物精练剂中均含有一定量水溶性高 分子化合物,以提高增溶性、乳化分散性 ,提高精练剂的抗再悬浮能力®·常用的高分子添加剂还有CMC、明胶、 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等 ®作业:®1、什么是同系物?配方助剂产品主要由哪三类 物质组成,配方产品有哪些优点?®2、适量无机盐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有哪些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