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2空间基本定理平行垂直学案.doc
25页南昌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学案【必修2】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第四节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一)学时:1课时 【学习引导】一、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练习止.2.回答问题:(1)本节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2)每个层次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层次之间联系?3.完成练习4.小结二、方法指导1.阅读本节内容时结合实际物体加深理解.2.本节内容属“概念理解型”,学习时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思考引导】一、 提问题1. 观察长方体,你能发现下列各组元素之间的基本关系吗?2. 观察教室,发现点与线、点与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二、变题目1.若点M在直线上,在平面内,则M,,的关系是( )A. B. C. D.2.异面直线是( ) A. 不同在某一平面内的直线 B.无交点、不共面的直线; C.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 D.某平面内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3.若两条直线同时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4. 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各语句,并作出相应图形.(1)B点在平面内,不在直线上,且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经过平面外一点,且与平面相交;(3)平面与平面交与直线 ,点是其中一平面内的一点,但点不在直线上5.在正方体中与异面的直线有( )条A.2条 B.4条 C.6条 D.8条【总结引导】 1.空间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点A在直线a上,表示为_________. (2)点A在直线a外,表示为_________. 2. 空间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点A在平面内,表示为_________.(2)点A在平面外,表示为_________. 3.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作________.(2)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两条直线叫作________.(3)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作________.4.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直线和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称________.表示为________.(2)直线和平面有只有一个公共点,称________.(3)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称________.表示为________.5.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平面和平面没有公共点,这样的两个平面叫作_____.表示为________.(2)平面和平面不重合并且有公共点,这样的两个平面叫作____【拓展引导】如何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怎样用图形表示异面直线?参考答案【思考引导】二、变题目1.B2.B3.D4. (1)B,B上,;(2)AA,B=B,(3) ,A,A, A5.C【总结引导】1.(1)A,(2)A2.(1)A(2)A3.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平行(2)相交(3)异面4.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1)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相交, (3)直线与平面平行∥5.(1)平行平面,∥(2)相交平面 撰稿人:吕晓娟 审稿人:宋庆【必修2】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第四节 空间图形的公理(二)学时:1学时【学习引导】一、 自主学习1. 阅读P23—P25及P26练习1,2,3.2. 本节内容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 每层内容的联系是什么?4. 练习(请你写出第5题的证明).5. 小结二、方法指导1. 本节内容属“公理、定理型”,同学们:① 要理解公理;② 要对公理仔细推敲;③ 研究公理的运用。
2. 在阅读时请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比较.3. 在阅读时,请结合“长方体”、“教室”、“常用几何体”等.【思考引导】一、 提问题1. 一扇门用两个合叶和一把锁就可以固定了,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2. 你可以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示四个公理吗?3. 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你们这两个角一定相等吗?二、变题目1.已知命题“直线上的两点A、B在平面内“,那么与命题不等价的命题是( )A.直线在平面内B.直线通过直线C.直线上只有这两个点在内D.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内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平面相交可以有两条交线B.两个平面一定有交线C.如果三点A,B,C都既在平面内又在平面内,那么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D.如果直线既在平面内又在平面内,那么直线可以不是与的交线3.A,B,C为空间三点,经过这三点( )A.能确定一个平面B.能确定一个或无数个平面C.能确定无数个平面D.不能确定平面4.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______个平面,不共线的四点最多可以确定_____个平面5.如图,三角形ABC各边所在直线分别交平面于P,Q,R三点,求证P,Q,R三点共线.【总结引导】公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 【拓展引导】1. 课外作业:P26A1,2,4 B1,22. 如何证明点共线,线共点,点共面的问题?参考答案【思考引导】一、 提问题1.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2.略3.相等或互补.二、变题目1.C2.C3.B4.4个,4个5.略 撰稿人:吕晓娟 审稿人:宋庆【必修2】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第五节 平行关系(一)学时:1学时【学习引导】一、 自主学习1. 阅读P28—P29及P31练习1(1),3,4(1).2. 本节内容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 每层内容的联系是什么?4. 练习(请你写出第3题的图形语言,并给出证明).5. 小结二、方法指导1. 本节内容属“定理型”,同学们:① 要研究定理的证明;② 要对定理成立的条件仔细推敲;③ 对定理的作用要认真研究。
2. 在阅读时请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比较.3. 在阅读时,请结合“长方体”、“教室”、“常用几何体”等.【思考引导】一、 提问题1.课本中定理5.1,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思考方法是什么?蕴含着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方法?二、变题目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用图形语言或模型加以表达:①如果一条直线不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就与平面平行( )②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与这条直线平行( )2.若直线a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平行,则a与的位置关系是( )A. a∥ B. a C. a∥或a D.A1B1C1D1ABCD3.长方体中,①与直线AB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直线AA1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直线AD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A1B1C1D1ABCD5.长方体中,你能画出与平面BC1D平行的5条直线吗?A1B1C1D1ABCDE4.长方体中,① E为A1B1的中点,判断C1E与平面AC的位置关系.② E为A1B1上的任一点呢? 【总结引导】1.前 提结 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简单概括:______________线面平行3.符号表示:4.定理的作用: 5.定理运用的关键:6.数学思想: 【拓展引导】1. 课外作业:P34 A组4 B组12. 你认为: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与平面内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相交时呢?3. 你能证明定理5.1吗?参 考 答 案【思考引导】 二、变题目1.①错 ②对2.C3.长方体中,①平面A1 C1,平面D C1②平面D C1,平面B C1③平面A1 C1 ,平面B C14.长方体中,① C1E∥平面AC② 任意一点都有C1E∥平面AC 撰稿人:吕晓娟 审稿人:宋庆【必修2】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第五节 平行关系(二)学时:1学时【学习引导】一、 自主学习1. 阅读P29—P30及P31练习1(2),2,4(2)(3).2. 本节内容分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 每层内容的联系是什么?4. 练习(请你写出第5题的证明).5. 小结二、方法指导1. 本节内容属“定理型”,同学们:① 要研究定理的证明;② 要对定理成立的条件仔细推敲;③ 对定理的作用要认真研究。
2. 在阅读时请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比较.3. 在阅读时,请结合“长方体”、“教室”、“常用几何体”等.【思考引导】一、 提问题4. 在前面我们知道了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可以如何说明两个平面平行?有什么局限性?5. 课本中定理5.2,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6. 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方法是什么?蕴含着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方法?二、变题目1. (1)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则 (2)平面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则 (3)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则 上述的三个结论是否正确?到底需要几条直线,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两平面平行?2. 已知平面平行平面,若两条直线m、n分别在平面、内,则m、n关系不可能是(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3. 平面内两线都平行于 ,则与的关系( )A.平行 B.相交 C.重合 D.不确定4.下列说话错误的个数是( ) (1)平行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 平。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