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冬天的古诗《早冬》原文及译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1966811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冬天的古诗《早冬》原文及译文 《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译文》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风光像春天一样得意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旧像初生的一样 这个时候的我只艳羡喝酒人的那份悠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扩展阅读:白居易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见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创造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表达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见:“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而他的诗歌主见,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见:“立采诗之官,开挖苦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明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谈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颜色也就是说,诗歌必需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唱歌,才算到达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忆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由于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胜利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表达、描写来表现大事,但却把大事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 大事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构造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寥寥数笔马上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受表达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气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气氛、衬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难过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大事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气氛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