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doc
4页第 三 节 学 前 儿 童 思 维 的 发 展一、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在 21 岁时就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是生物学家、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儿童心理学家,一生论着丰富他把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和实验法综合起来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揭示人类认识发生的规律,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与思维发展过程(一)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二)前运算阶段(2~6、7岁)(三) 具体运算阶段(6、7岁~ 11、 12 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 14、 15)(一)感知运动阶段(0~2 岁)?1. 客体永久性 :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2. 延迟模仿 :能够对已经不存在的模式进行模仿?3.直觉行动思维 指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 指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儿童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自身对物体的童自身的 动作 ,是依靠 对物体的 直接感知和动作 进行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低级形式感知 ,也离不开儿?婴儿的思维是典型的直觉行动思维只有在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时才能进行思维婴儿的思维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进行,婴儿不会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总是边做边想(英格取苹果)思维依赖一定的情境?2-3 岁托班和 3-4 岁小班的幼儿直观行动思维非常突出和明显。
离开实物和玩具就不会游戏因此,应该提供充分的玩具材料感知运动阶段思维特征–直观性和行动性(看见才能想,边做边想)–间接性和概括性(客体永久性、延迟模仿)–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片面性(即不守恒,把面团压扁,问和刚才那面团是否一样多,认为不一样多)–形象性(爷爷都是白胡子、奶奶都是花白头发、穿军装都是解放军、兔子就是小白兔)(二)前运算阶段( 2~ 6、 7 岁)?具体形象思维:指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具象性 经验性 泛灵论 片面性 不守恒固定性 自我中心抽象 具体“小朋友”—————“明明”?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竹竿——骑马泛灵论 认为小动物、玩具都有自己的情感,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成好朋友在前运算阶段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思维不可逆?①逆向性或否定性 , 即当逆向运算与相应的正运算结合时 , 整体便消去了 , 如 +A-A=0;?②互反性或对称性 , 即当 A>B时 , 则 B>A 是它的互反儿童自身的左右与对面人的左右 , 就是一个互反关系。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没有掌握守恒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未掌握守恒皮亚杰的守恒实验(三)具体运算阶段(6、 7 岁~ 11、 12 岁)?9- 10 岁的儿童把一切能动的物体都看成有生命的?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运算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四)形式运算阶段( 11、 12 岁~ 14、 15 岁):?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也就是青少年,思维飞速发展,进入了纯粹抽象和假设的领域,思维可以完全脱离具体的现实进行抽象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够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依靠概念、判断以及推理而进行的思维,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也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三种思维的关系?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过程中抽象概括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发展提供基础;后者高于前者,但又不能脱离前者三、思维的演变1.从 思维工具 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2.从 思维方式 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3.从 思维反映的内容 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1. 婴儿的思维婴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这种思维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2.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性初步发展?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在婴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的基础上逐渐孕育形成的到幼儿中期,具体形象思维进一步迅速发展,愈来愈在幼儿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初步发展?对事物的内在关联和本质特征的认识,促使幼儿的思维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从学前中期开始,逐步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到学前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已较明显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 : ?°是什么 ?±到 ?°为什么 ?±?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幼儿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点来进行概括——逐步学会分类、排序幼儿的判断、推理也是很形象的。
幼儿的理解多为直接理解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只处于萌芽期,和学龄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相比,还有很多局限性这表现在 :( 1)幼儿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事物数量很少,而且这些事物只是在他有限的知识经验范围之内 2) 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1、皮亚杰论心理发展实质与原因?智慧源于实践操作,思维本质是适应适应:使有机体和环境之间保持平衡?幼儿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相互作用,通过同化和顺应获得认知平衡1)同化?主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图式)对外界刺激进行处理和改造,使之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并使其丰富的过程同化引起原有结构的量变2)顺应?“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丰富和加强以适应环境;?顺应是在主体已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同化引起图式量变,顺应引起图式质变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1)生理成熟?指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机体成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思维发展的必要因素2)个体经验?第一、物理经验?关于客体的物理信息,如软硬、温凉等。
第二,数理逻辑经验来自于主体的活动以及对主体自身动作的协调(反省抽象、反省认知)对多次感性经验的归纳概括与提炼如果——那么”关系式:?条件关系:如果用力越大,?那么(则):皮球滚动越远教不会的经验”,幼儿如果没有相应的体验,即使教了,幼儿也并不能真懂关于“社会”的经验——?社会事实信息(可教会);?人际交往智慧(教不会)3)社会环境?社会、教育、学习、媒体(互联网)(4)平衡化?主体内部的自我调节过程,是主体适应环境的机制,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每次遇到新事物,总是试图用已有图式(认知结构)去同化它,若成功则获得暂时心理平衡; 反之,便顺应之, 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去同化它, 直至达到认知新平衡平衡是决定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发展的内部动力五、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避免抽象、空洞;§ 丰富感性知识,引导幼儿分类、概括;§ 发展幼儿的言语,丰富相应的词汇;§ 教给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比较、分类、排序);§ 通过智力游戏、科学实验,锻炼幼儿的思考力(探究能力);§ 教幼儿学会比较(比较异同);§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 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用榜样影响、感染儿童;§ 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问题,避免敷衍、拒绝。
幼儿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类游戏复习?思维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具有什么特点?简述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婴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对幼儿进行思维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