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籍版式术语及图鉴(共4页).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7253434
  • 上传时间:2021-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5.1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籍版式术语及图鉴图一:古籍版式术语对照总图版面指单张书叶的印刷面版框又称「边栏」,指围成版面四周的直线,主要分单边和双边两种形式此外,少数版本的边栏以图案构成,总称花边单边书版四周俱以一道直线围成者,大抵为粗线双边书版四周俱以两道直线围成者,分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两种形式大抵一粗一细,外粗里细,俗又称为文武边栏版框高广凡著录古书的大小,大抵量度版框的高度和宽度,以半叶为准,高度记在前面,而宽度系自右边栏至书叶正中,记在后面计算单位为厘米界行又称「界格」「行线」或「行栏」,唐代称作「边准」、宋代称作「解行」指版框内字行之间分界线印本书的界行是从古写本演变而来后世抄写的书,边栏和界行有以所印颜色区分者,如乌丝栏(墨格)、朱丝栏(红格)、蓝格、绿格等乌丝栏原指古代帛书上面画有或织有黑色的边栏、界行因为初期的纸本仿自帛书,故此一称谓又延用于抄写的纸本书后世又称墨格图二:宋版书版式图朱丝栏原指古代帛书上面画有或织有红色的边栏、界行因为初期的纸本仿自帛书,故此一称谓又延用于抄写的纸本书后世又称红格蓝格指描写的纸本书所印边栏、界行为蓝色者绿格指抄写的纸本书所印边栏、界行为绿色者。

      行款又称「行格」指书中正文的行数以及每行字数古书的行款,通常以半页为准著录时,多记每半页若干行,行若干字清江标撰有《宋元本书目行格表》,可用来考证版本版心也叫「中缝」亦即包背装和线装书的书口,指每张书叶的正中折缝处,某些版本在此刻有书名、卷次、叶次、字数和刻工姓名象鼻版心下边栏至上下鱼尾间的两个部份、或称作象鼻因其中印有黑线与否而出现白口、黑口、花口等称谓大约宋版书多白口或小黑口;元版书多大黑口白口版心上下两端正中间未印有黑线者称为白口黑口上下两端正中间印有黑线者称为黑口、是折迭书叶的标记又,黑线粗的叫大黑口;黑线细的叫小黑口花口版心上边栏至上鱼尾间的正中央刻有文字者称为花口图三:宋版书中的几种鱼尾鱼尾在版心中,距上边约四分之一处印有一像鱼尾巴似的标志,以便折迭书叶,称为鱼尾有时版心下半也有一鱼尾,如没有,则印一横线以数量区分,有单鱼尾、双鱼尾、三鱼尾;以方向区分,有对鱼尾和顺鱼尾;以虚实图案区分,有白鱼尾、黑鱼尾、线鱼尾、花鱼尾等白鱼尾版心的鱼尾只有外部轮廓的,叫白鱼尾黑鱼尾版心的鱼尾轮廓内用墨填实的,叫黑鱼尾线鱼尾版心的鱼尾由线条构成的,叫线鱼尾花鱼尾版心的鱼尾下部为曲线形如花瓣状的,叫花鱼尾。

      对鱼尾版心两个鱼尾形标记方向相反者,叫对鱼尾又叫逆鱼尾逆鱼尾版心两个鱼尾形标记方向相反者,叫逆鱼尾又叫对鱼尾顺鱼尾版心两个鱼尾形标记方向相同者,叫顺鱼尾单鱼尾版心只有一个鱼尾形标记者,叫单鱼尾双鱼尾版心有两个鱼尾形标记者,叫双鱼尾三鱼尾版心有三个鱼尾形标记者,叫三鱼尾天头在书叶版面上方没有印刷图文的部份称天头地脚在书叶版面下方没有印刷图文的部份称地脚书耳又称「耳格」「耳子」指刻在版框左栏外上角的一个小长方格书耳内多刻有本书的篇名(小题),称耳题,因当时书册装订形式为蝴蝶装,在左栏外记篇名,正便于检索旋风装旋风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之一 ,亦称“”“” 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 其形式是:长纸作底,首叶全裱穿于卷首,自次叶起, 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 其特点是便于翻阅, 利于保护书叶 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料,关于旋风装的形制,现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流行3种说法:(1)认为古书的经折装就是旋风装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钱存训的《中国古代书史》称:书籍的卷轴形式,一直延续作用到9世纪唐代末叶,才被折叠的形式所取代自此而后,中国书籍的形式便逐渐演变最初的折叠式,称为‘旋风装’或‘经折装’这就是说,旋风装就是经折装,或者说经折装也可以称为旋风装。

      (2)认为旋风装是在经折装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刘国钧、郑如斯的《中国书的故事》中说:大约在经折装出现不久,有人发现这样容易散开,容易折断,于是就想办法,用一张大纸对折起来,一半粘在书的最前叶,另一半从书的右边包到书背,粘在书的末叶这样,在拿取时,就不会有散开扯断书叶的危险如果从第一叶翻起,直翻到最后,仍可接连翻到第一叶回环往复,不会间断,因此,就把它称为‘旋风装’旋风装是经折装的变形经折装和旋风装大概是在9世纪中叶出现的   (3)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写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的装帧形式及历代诸家对此的称谓,又有一种说法,认为旋风装是卷轴装到册叶装的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装帧方式,是以一幅比书叶略宽略厚的长条纸作底,而后将单面书字的首叶全幅粘于底纸右端其余书叶因均系双面书字,故以每叶右边无字之空条处粘一纸条,逐叶向左鳞次相错地粘 在每叶之外的底纸上由于每叶都是粘在上一叶的底下,故右边粘连处看不出相错的粘连缝痕,而左边则形成上叶压下叶的错落相积的状况收藏时,与卷轴装卷向相反,是从首向尾卷起从外表看,仍是卷轴装,但内部书叶却逐次朝一个方向卷旋转起,宛如自然界的旋风,故古人称它为旋风叶子旋风叶卷子,即旋风装。

      因其书叶鳞次栉比,貌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打开来翻阅时,除首叶因全幅粘裱于底纸上不能翻动外,其余书叶均能和阅览现代书籍一样,逐叶随意翻览这种装帧形式既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壳,又解决了翻检不方便的矛盾,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待到书叶摆脱掉粘 自身的底纸,册叶装便真正产生了蝴蝶装中国古书装帧形式之一雕版印刷的书籍出现以后,特别是进入宋代雕印书籍盛行以后,由于书籍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引起书籍装帧方法和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雕版印书不同于用手写书或抄书写书或抄书,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一纸接一纸地写下去而后连接起来,或卷起成为卷轴装,或折叠成为经折装雕印书籍要受版面制约,即每版只能雕印一定的行款字数,且通常都有边栏界行这样印出的书叶,都是以版为单位的单叶这种书叶若是仍然沿用卷轴装或经折装,就必须将书叶先行首尾粘连,且要设法去掉或掩盖每叶的左右边栏,劳师费时,极为不便于是适应雕版印书的特点,创造了蝴蝶装   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

      而最先出现的册页书籍就是”蝴蝶装”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故名之为”蝴蝶装”五代雕版印刷的监本经书,上呈时是一百三十策(册)既然称“策”,必为书之方册,因卷轴装称“卷”,不称册,加之唐时唐人写经已有个别为蝶装,故五代之经书当为蝴蝶装专心---专注---专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