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ppt
131页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 井维华井维华井维华井维华 498124649812462024/9/221基础心理学知识概览基础心理学知识概览▲▲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基础学科基础学科基础学科▲▲绪论(对象、内容、本质、简史、研究原则和方绪论(对象、内容、本质、简史、研究原则和方绪论(对象、内容、本质、简史、研究原则和方绪论(对象、内容、本质、简史、研究原则和方法)法)法)法)▲▲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过程(知、情、意)★★★★▲▲人格(倾向性、特征)人格(倾向性、特征)人格(倾向性、特征)人格(倾向性、特征) ★★★★2024/9/222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绪论是本章的总论,需要掌握以下内容:绪论是本章的总论,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心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反映)简史(诞生、各学派、当代发展)简史(诞生、各学派、当代发展)原则和方法(客观、辩证发展、理论联原则和方法(客观、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观察、调查、个案、试验系实际原则;观察、调查、个案、试验法)法)2024/9/223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一、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基础心理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2024/9/224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动态)(动态)个性心理个性心理(静态)(静态)认知过程(知)认知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意志过程(意)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需要需要动机动机能力能力气质气质性格性格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意志行为意志行为情感情感情绪情绪感觉感觉知觉知觉记忆记忆想象(表像)想象(表像)思维(言语)思维(言语)即:人格即:人格2024/9/225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的本质一、一、一、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无机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没有心理只无机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没有心理只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
有有了神经系统的动物才有了心理动物心理的发展经过了:动物心理的发展经过了:§感觉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的萌芽阶段思维的萌芽阶段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心理的反映不是照相式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的反映不是照相式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心理现象既啊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心理现象既啊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2024/9/226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发展简史一、一、一、一、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艾密浩斯语:艾密浩斯语:“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暂的历史在心理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时候,人的心理现在心理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时候,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关于心理现象的思想、象已经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关于心理现象的思想、观点也已有很多,所以说,观点也已有很多,所以说, 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为时较短,在心理学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为时较短,在心理学界大家公认的心理学独立,即界大家公认的心理学独立,即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以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年德国心理学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实验室为标志的,因此,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的历史的,因此,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的历史也才不过一百多年。
也才不过一百多年 心理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心理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医学对心理学的古代医学对心理学的影响影响2024/9/227二、学派的分争二、学派的分争1.构造心理学派构造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德国)、铁钦纳代表人物:冯特(德国)、铁钦纳(美国(美国,冯特的学生)冯特的学生) 基本观点:用化学的观点解释心理现象,基本观点:用化学的观点解释心理现象,用内省方法进行研究,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用内省方法进行研究,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基本元素2024/9/2282. 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美国)、杜威(美代表人物:詹姆斯(美国)、杜威(美国)国) 基本观点:反对把心理分解为元素,认基本观点:反对把心理分解为元素,认为心理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一为心理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机能,它是一种不可分解的种机能,它是一种不可分解的“意识流意识流” 2024/9/2293.3.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美国)代表人物:华生(美国) 基本观点:主张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基本观点:主张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只关注只关注 S–R,被人们戏称为无脑,被人们戏称为无脑 心理学。
心理学 ▲早期早期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们只应该研究行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在研究对象上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2024/9/22104. 4.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托尔曼(美国)、斯金纳(美国)代表人物:托尔曼(美国)、斯金纳(美国) 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改造老行为主义,提出改造老行为主义,提出S–O–R;;提出强化理论,提出强化理论,R =f((S))即行为反应(即行为反应(R)乃通过强化()乃通过强化(S)而得来新新行行为为主主义义者者在在20年年代代末末和和30年年代代初初,,借借助助于于受受刺刺激激的的有有机机体体的的内内部部因因素素,,克克服服了了这这个个公公式式的的缺缺点点,,并并提提出出了了中中介介变变量量的的概概念念中中介介变变量量是是同同可可以以观观察察到到的的周周围围事事件件和和行行为为表表现现相相关关联联的的,,而而且且可可以以根根据据这这些些事事件件和和表表现现推推断断出出来来。
指指出出中中介介变变量量是是与与实实验验变变量量((亦亦称称自自变变量量))和和行行为为变变量量((亦亦称称因因变变量量))相相关关联联,,它它中中介介于于实实验验变变量量和和行行为为变变量量之之间间,,并并可可用用下下列列公公式式说说明明行行为为变变量量与与实实验验变变量量之之间的函数关系:间的函数关系:R=f(S、、P、、H、、T、、A) 式式中中R代代表表行行为为变变量量;;S代代表表环环境境刺刺激激,,P代代表表生生理理内内驱驱力力,,H代代表表遗遗传传,,T代表过去经验或训练,代表过去经验或训练,A代表年龄,总称实验变量代表年龄,总称实验变量▲在在S S(刺激)和(刺激)和R R(反应)之间的(反应)之间的O O(有机体)内部发生了什么有机体)内部发生了什么 2024/9/22115. 5.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Gestalt,又称完形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德国)代表人物:魏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德国) 基本观点: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用整体观点研究基本观点: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用整体观点研究心理现象,认为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存在一种促使人们从整体上心理现象,认为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存在一种促使人们从整体上认知事物(对象)的动力或张力,此即格式塔(认知事物(对象)的动力或张力,此即格式塔(Gestalt, 相当相当于英文于英文Whole)。
2024/9/22126. 6. 精神分析心理学(又称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又称弗洛伊德主义)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德国)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德国)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基本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 冲动(冲动(Libido,力比多);提出潜意识概念,,力比多);提出潜意识概念, 并用以解释人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与变化并用以解释人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与变化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 超我超我 自我自我 本我本我 意识意识 前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潜意识 意识结构意识结构 人格结构人格结构SuperegoEgoId2024/9/2213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年5月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年与马莎·伯莱斯结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年12月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年与J·布洛伊尔合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欧的21岁癔症患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西格蒙德西格蒙德(Frend Sigmund 1856—1939)2024/9/2214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1.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6060年年代代兴兴起起于于美美国国的的人人本本主主义义心心理理学学,,号号称称心心理理学学的的第第三三势势力力((第第一一势势力力是是行行为为主主义义、、第第二二势势力力乃乃精精神神分分析析));;它它既既反反对对第第一一势势力力把把人人等等同同于于动动物物,,又又反反对对第第二二势势力力视视人人为为病病态态的的社社会会动动物物,,主主张张心心理理学学研研究究应应以以人人为为本本,,研研究究健健康康的的人人、、具具有有尊尊严严的的人人、、自自我我实实现现的的人人代代表表人人物物为为罗罗杰杰斯、马斯洛斯、马斯洛2024/9/22152.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当今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心理认知心理学是当今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如人工智能。
学研究领域,如人工智能3.3.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可可以以说说,,达达目目前前为为止止,,人人的的大大脑脑仍仍然然是是一一个个““黑黑箱箱””,,还还有有无无数数的的秘秘密密尚尚未未解解开开,,生生理理心心理理学学的的研研究究可可以在这方面大显身手以在这方面大显身手2024/9/2216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1.1.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手段; 2. 2.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 (二)辩证发展原则(二)辩证发展原则 1.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研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研究 2.2.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待心理研究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待心理研究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1.理论的任务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理论的任务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 2.2.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2024/9/2217二二二二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而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活动,从而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
法二)调查法(二)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对象提问,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对象提问,通过对其回答内容的分析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通过对其回答内容的分析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1.1.访谈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2.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2024/9/2218(三)个案法(三)个案法 1.1.定义定义 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包括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包括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评价等等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评价等等 2. 2.应该慎重对待个案法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应该慎重对待个案法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四)实验法(四)实验法 1.定义定义 实验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实验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2.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果关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果关系2024/9/2219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结构 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
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单位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单位2024/9/22202024/9/2221神神经经元元2024/9/22222.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信息)接受刺激(信息)——将作为刺激的将作为刺激的物理化物理化 学能量转化为神经生物电能(神学能量转化为神经生物电能(神经冲动)经冲动) 传递信息传递信息——沿着神经纤维传递神经沿着神经纤维传递神经冲动:冲动: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感觉中枢或运动中枢感觉中枢或运动中枢效应器效应器)) 整合信息整合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2024/9/22233.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的分类 ⑴⑴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⑵⑵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⑶⑶ 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即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即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附图】2024/9/2224神神神神经经经经系系系系统统统统外外外外周周周周神神神神经经经经系系系系统统统统中中中中枢枢枢枢神神神神经经经经系系系系统统统统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脑神经12对对脊神经脊神经31对对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脊髓脊髓大脑(端脑)大脑(端脑)脑干脑干延脑延脑中脑中脑桥脑桥脑间脑间脑丘脑丘脑底丘脑底丘脑小脑小脑顶叶顶叶额叶额叶颞叶颞叶枕叶枕叶躯体感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躯体运动听觉区听觉区视觉区视觉区上丘脑上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保持身体平衡保持身体平衡除嗅觉外的感觉除嗅觉外的感觉参与嗅觉、激素调节参与嗅觉、激素调节调节内脏活动调节内脏活动调节肌张力调节肌张力2024/9/2225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单侧化与优势半球、单侧化与优势半球 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性称为单侧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上的不对称性称为单侧化,某方面功能占优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
化,某方面功能占优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 2、大脑左半球、大脑左半球 言语及与之相关功能(概念形成、逻辑推理、言语及与之相关功能(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的优势半球数学运算等)的优势半球▲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而左利手的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而左利手的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的现象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的现象2024/9/2226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 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各腺体之间相互支配,共受自主神经系生殖腺;各腺体之间相互支配,共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2024/9/2227内分泌系统2024/9/2228二、垂体腺与肾上腺二、垂体腺与肾上腺二、垂体腺与肾上腺二、垂体腺与肾上腺 1 1、垂体腺、垂体腺、垂体腺、垂体腺 构成构成 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
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受丘脑控制 垂体腺垂体腺 = 垂体前叶垂体前叶 + 垂体后叶垂体后叶 功能功能 垂体前叶直接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生长垂体前叶直接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持续的时间,并影响着其他腺体的活动,垂体持续的时间,并影响着其他腺体的活动,垂体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的分泌2024/9/22292 2、肾上腺、肾上腺、肾上腺、肾上腺 构成构成 肾上腺位于肾状的上部肾上腺肾上腺位于肾状的上部肾上腺=肾上腺皮肾上腺皮质质+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 功能功能 ⑴⑴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 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其分泌受垂体腺的调节,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其分泌受垂体腺的调节,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4/9/2230⑵⑵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 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作用是刺激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其作用是刺激交感神经,可增高血压、加速心跳、使胃肠肌肉交感神经,可增高血压、加速心跳、使胃肠肌肉放松、瞳孔放大等。
放松、瞳孔放大等 肾上腺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肾上腺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 2024/9/22313、、甲状腺甲状腺甲甲状状腺腺分分泌泌甲甲状状腺腺素素,,其其功功能能是是促促进进机机体体代代谢谢,,增增进进机机体体的的发发育育甲甲状状腺腺分分泌泌功功能能亢亢进进可可致致甲甲亢亢征征;;儿儿童童期期分分泌泌不不足可致其发育受严重影响,可致呆小症足可致其发育受严重影响,可致呆小症 #而而那那些些身身材材异异常常矮矮小小的的侏侏儒儒((一一般般身身高高在在米米以以下下的的成成人人就就是是患患了了侏侏儒儒症症))大大多多数数是是因因垂垂体体分分泌泌的的生生长长激激素素不不足造成的足造成的 4、性腺、性腺性腺控制性激素的分泌,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性腺控制性激素的分泌,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2024/9/2232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一)(一)兴奋与抑制兴奋与抑制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兴奋 兴奋是指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兴奋是指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抑制 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弱的活动状态 关系关系 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2024/9/2233(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反射弧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应器、传入神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应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脑和脊髓)、传出神经和反应器五个部分组、传出神经和反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反射环)反馈(反射环)反馈是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反馈是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器活动的过程2024/9/22342024/9/2235(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会的先天性反射,为人与动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会的先天性反射,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物所共有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基础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基础上上 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形成的后天性反射A、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模型;、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模型;B、多级条件反射系统模型(经典条件反射的延、多级条件反射系统模型(经典条件反射的延伸);伸);C、婴儿与妈妈条件反射形成模型;、婴儿与妈妈条件反射形成模型;2024/9/2236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2024/9/2237斯斯 金金 纳(纳(1904—1990 )和)和 他他 的的 鼠鼠操作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条件反射实验2024/9/2238(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由现实、具体的刺激作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由现实、具体的刺激作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为人与动物共有。
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为人与动物共有 如灯光、铃声、如灯光、铃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 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独有的它是人所独有的2024/9/2239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条件反射的抑制(一)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有时会受到抑制:条件反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有时会受到抑制: l 外外抑抑制制: :额额外外刺刺激激的的出出现现使使条条件件反反射射停停止止反反应应如如突突然然出出现现的的强强烈烈铃声会使正在进行的灯光条件反射停止反应;铃声会使正在进行的灯光条件反射停止反应;l超超限限抑抑制制::神神经经细细胞胞长长时时间间的的工工作作或或受受到到强强烈烈刺刺激激的的作作用用会会使使条条件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l消退抑制消退抑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会被抑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会被抑制;l分分化化抑抑制制::在在条条件件反反射射形形成成的的初初期期,,类类似似于于条条件件刺刺激激物物的的刺刺激激也也会会引引起起条条件件反反射射,,称称作作条条件件反反射射的的泛泛化化现现象象,,例例如如4040瓦瓦的的灯灯光光形形成成条条件件反反射射后后,,其其他他的的灯灯光光如如8080瓦瓦也也能能引引起起反反应应。
但但是是如如只只给给条条件件刺刺激激物物强强化化,,其其他他刺刺激激物物不不予予强强化化,,这这样样对对其其他他刺刺激激的的反反应应就就会会逐逐渐渐消消失,这叫失,这叫分化抑制分化抑制2024/9/2240(二)扩散和集中(二)扩散和集中扩扩散散和和集集中中是是神神经经过过程程在在大大脑脑皮皮层层上上运运动动的的两两种种基基本形式:本形式: 在在刺刺激激物物的的作作用用下下,,兴兴奋奋和和抑抑制制过过程程起起初初虽虽然然发发生生于于大大脑脑皮皮层层一一定定部部位位的的神神经经细细胞胞之之中中,,但但它它们们不不是是停停滞滞不不动动的的,,而而是是要要向向邻邻近近部部位位的的神神经经细细胞胞传传布布,,这这就就是是兴兴奋奋和和抑抑制制的的扩扩散散,,在在扩扩散散到到一一定定限限度度以以后后,,它它们们又又逐逐渐渐向向原原来来发发生生的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l扩扩散散::某某处处神神经经细细胞胞兴兴奋奋→→周周围围神神经经细细胞胞兴兴奋奋,,如如条条件件反反射的泛化;射的泛化;l集集中中::条条件件反反射射多多次次进进行行,,通通过过学学习习、、训训练练,,区区别别不不同同刺刺激激,,形形成成分分化化,,只只对对条条件件刺刺激激物物进进行行反反应应,,这这就就是是神神经经细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胞兴奋过程的集中l刺刺激激物物所所引引起起的的神神经经过过程程的的强强度度是是决决定定兴兴奋奋和和抑抑制制的的扩扩散散和和集集中中的的重重要要条条件件,,当当兴兴奋奋和和抑抑制制的的强强度度过过大大或或过过小小时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 2024/9/2241(三)相互诱导(三)相互诱导相互诱导是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相互诱导是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过程的出现正诱导:即在抑制过程发生的同时,在原发点的周围或正诱导:即在抑制过程发生的同时,在原发点的周围或者原发点上出现较强的兴奋过程;者原发点上出现较强的兴奋过程;负诱导:即在兴奋过程发生的同时,在原发点的周围或负诱导:即在兴奋过程发生的同时,在原发点的周围或原发点上出现较强的抑制过程;原发点上出现较强的抑制过程;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诱导(发生在不同的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诱导(发生在不同的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一部位上)。
当皮层某一部位的抑制会使其后在这一部位出现兴奋加当皮层某一部位的抑制会使其后在这一部位出现兴奋加强的话,就是继时性诱导了强的话,就是继时性诱导了2024/9/2242(四)(四)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动力定型动力定型 定义定义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作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作动力定型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动力定型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造就是动力定型索系统,造就是动力定型( (简称动型简称动型) ) 作用作用 ⑴ ⑴积极作用:有利于动作或活动的顺畅完成;积极作用:有利于动作或活动的顺畅完成;⑵ ⑵ 消极作用:习惯的惰性,陋习改变的艰难。
消极作用:习惯的惰性,陋习改变的艰难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因为有了各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们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活动维持下去了种习惯,人们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活动维持下去了巴甫洛夫还认为,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例如,一巴甫洛夫还认为,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的消极情绪例如,一个人有每天睡午觉的习惯,某天因为家里来客人了,没睡成午觉,个人有每天睡午觉的习惯,某天因为家里来客人了,没睡成午觉,他整个下午就会觉得不舒服,不愉快他整个下午就会觉得不舒服,不愉快2024/9/2243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 感受性: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关系:关系:感受性用感觉阈限大小来量度,二感受性用感觉阈限大小来量度,二者成反比关系者成反比关系2024/9/2245二、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感受阈限可分为绝对感受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阈限可分为绝对感受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绝对感觉阈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限;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作差别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作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做差别差别阈限;差别阈限表示感觉阈限,或叫做差别差别阈限;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的是差别感受性2024/9/2246三、三、韦伯定律和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K —— 常数常数I —— I —— 刺激强度刺激强度ΔIΔI—— 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 1860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对韦伯定律加以改进,提出新的公式,后人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对韦伯定律加以改进,提出新的公式,后人称之为韦伯称之为韦伯––费希纳定律,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所谓的心理物理学费希纳定律,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所谓的心理物理学S——心理量心理量 K——一个常数一个常数R——物理量物理量 S和和R的关系是对数关系的关系是对数关系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德国生理学家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
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2024/9/2247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感觉现象一、感觉适应一、感觉适应 什么叫感觉适应什么叫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一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降低般都表现为感受性降低 类型与特点类型与特点 ⑴⑴ 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现象,只有痛觉难于适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现象,只有痛觉难于适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作用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作用 ⑵⑵ 在各种感觉适应现象中,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在各种感觉适应现象中,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其他适应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降低2024/9/2248二、感觉后象二、感觉后象 定义定义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分类分类 ⑴⑴ 正后象正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 ⑵⑵ 负后象负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
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2024/9/2249三、感觉对比三、感觉对比 定义定义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象叫感觉对比 类型类型 ⑴⑴ 同时对比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红花与绿叶)(红花与绿叶)⑵⑵ 相继对比相继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 (苦甜对比、冷热对比)(苦甜对比、冷热对比)⑶⑶ 联觉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现象叫联觉 例如:暖色(例如:暖色(红颜色红颜色)与冷色()与冷色(看到蓝色会觉得凉看到蓝色会觉得凉););黑色使人产生压抑感等黑色使人产生压抑感等2024/9/2250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一、视觉一、视觉一、视觉一、视觉1.1.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380纳米纳米—7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光波短于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光波短于380nm380nm者为紫外者为紫外 线,长于线,长于780nm780nm为红外线。
为红外线 2.2.视觉器官视觉器官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三层,最外边一层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激的感受器视细胞层上有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其中锥体细胞分布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园锥状,视细胞层上有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其中锥体细胞分布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园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而杆体细胞呈杆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而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不能辨别物体的细节和颜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不能辨别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敏感和轮廓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在枕极的部位产生视觉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敏感和轮廓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在枕极的部位产生视觉3.3.颜色视觉:本来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颜色视觉:本来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有明度一种特性。
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用三棱镜从太阳光中分出来的彩虹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灰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小用三棱镜从太阳光中分出来的彩虹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它们是最纯的颜色,饱和度为百分之百的,它们是最纯的颜色,饱和度为百分之百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是相加的混合,混合的结果色光更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色光混合是相加的混合,混合的结果色光更亮了,且具有互补性;而颜料的混合是相减的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亮了,且具有互补性;而颜料的混合是相减的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颜色如红光的颜色如红光/ /黄光和蓝绿色光(与红光互补)黄光和蓝绿色光(与红光互补)/ /蓝光(与黄光互补)混合得到的均蓝光(与黄光互补)混合得到的均是灰;而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得到的是绿而不是灰红光和黄光不是互补色,混合后是灰;而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得到的是绿而不是灰红光和黄光不是互补色,混合后得到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颜色橙色;而红颜料和黄颜料混合得到的是橘红色而不是橙色得到是介于二者之间的颜色橙色;而红颜料和黄颜料混合得到的是橘红色而不是橙色。
2024/9/22514 4、色觉异常:、色觉异常:A A、色弱:能分辨颜色,但感受性差,只有波长差别较大时才能区分色弱:能分辨颜色,但感受性差,只有波长差别较大时才能区分B B、部分色盲:又分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红绿色盲看不出红绿,但、部分色盲:又分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红绿色盲看不出红绿,但能分清黄和蓝,看红绿颜色时看见的是不同明度的灰后者反之能分清黄和蓝,看红绿颜色时看见的是不同明度的灰后者反之C C、全色盲:什么颜色都看不出,只能看到不同明度的灰就象视觉、全色盲:什么颜色都看不出,只能看到不同明度的灰就象视觉正常的人看黑白电视一样正常的人看黑白电视一样 色觉异常的人自己不知晓,别人也难以发现,他们虽然也能色觉异常的人自己不知晓,别人也难以发现,他们虽然也能和正常人一样说出物体的颜色,但他看到的是物体的明度,而不是和正常人一样说出物体的颜色,但他看到的是物体的明度,而不是颜色自儿童期他们就向成人学会了称呼物体的颜色(颜色自儿童期他们就向成人学会了称呼物体的颜色(经验补偿)经验补偿),,非常自然,自己和别人都很难发现检查色盲的工具,都是让颜色非常自然,自己和别人都很难发现。
检查色盲的工具,都是让颜色的色调不同,而颜色的明度完全一样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来的色调不同,而颜色的明度完全一样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来辩颜色的,明度相同但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很难分辨了辩颜色的,明度相同但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很难分辨了 色觉异常大都是遗传遗传途径: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色觉异常大都是遗传遗传途径: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如果外祖自己的;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2024/9/2252二、听觉二、听觉二、听觉二、听觉 16—20000HZ16—20000HZ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的刺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的刺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的刺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的刺激其中对激其中对激其中对激其中对1000—4000HZ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的声音最敏感的声音最敏感的声音最敏感三、嗅觉三、嗅觉 四、皮肤感觉四、皮肤感觉五、平衡觉五、平衡觉六、运动觉六、运动觉七、内脏感觉七、内脏感觉八、痛觉八、痛觉 2024/9/22532024/9/2254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一、空间知觉一、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
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大小知觉大小知觉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距离知觉2024/9/2256二、时间知觉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很多: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生理节律生理节律三、运动知觉三、运动知觉 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才能使人产生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一定范围的时候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运动知觉 四、错觉四、错觉 在在特定条件下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歪曲知觉叫错叫错觉2024/9/2257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记忆及记忆过程记忆及记忆过程记忆及记忆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二、记忆的种类( (按记忆对象分按记忆对象分) ) 形象记忆;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情景记忆; 情绪记忆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语义记忆; 动作记忆动作记忆= =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 识记识记———— 保持保持———— 回忆回忆( (提取知识经验提取知识经验, ,又称再现又称再现) )和和 再认再认 ( (似曾相识有一种熟悉感似曾相识有一种熟悉感) ) 一、记忆的定义一、记忆的定义 把感知的事物存储在大脑中,并在一定条件把感知的事物存储在大脑中,并在一定条件把感知的事物存储在大脑中,并在一定条件把感知的事物存储在大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提取出来的心理过程叫记忆。
下提取出来的心理过程叫记忆下提取出来的心理过程叫记忆下提取出来的心理过程叫记忆2024/9/2258 (一)形象记忆(一)形象记忆 把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看到大街上把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看到大街上跑的汽车,就会对汽车的形状有记忆跑的汽车,就会对汽车的形状有记忆; (二)情景记忆(二)情景记忆 对亲身经历过的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三)语义记忆(词语(三)语义记忆(词语——逻辑记忆)逻辑记忆) 就是把概念、公式和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就是把概念、公式和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对数学公式、物理定理的记忆如,你对数学公式、物理定理的记忆 (四)情绪记忆(四)情绪记忆 把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对和好朋友 把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对和好朋友外出游玩时的高兴心情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外出游玩时的高兴心情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 (五)运动记忆(五)运动记忆 把做过的运动或者是动作作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你对游泳、把做过的运动或者是动作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你对游泳、骑自行车的动作的记忆骑自行车的动作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这四种记忆形式不是单独存在的,也是相互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这四种记忆形式不是单独存在的,也是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记忆的种类记忆的种类2024/9/2259四、遗忘及其规律四、遗忘及其规律 遗忘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艾宾浩斯对遗忘的研究艾宾浩斯对遗忘的研究188518851885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问题进行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问题进行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问题进行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了遗忘规律了实验研究,发现了遗忘规律了实验研究,发现了遗忘规律了实验研究,发现了遗忘规律 2024/9/2260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2024/9/226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表象表象表象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一、什么是表象 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作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及作用二、表象的特征及作用 表象的特性表象的特性 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一定的概括性;其直观性像知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一定的概括性;其直观性像知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一定的概括性;其直观性像知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一定的概括性;其直观性像知觉,而其概括性又具备某些思维的特性觉,而其概括性又具备某些思维的特性觉,而其概括性又具备某些思维的特性觉,而其概括性又具备某些思维的特性 表象的作用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从知觉到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从知觉到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从知觉到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从知觉到思维的桥梁,表象还是思维的感性依托,它给形象思思维的桥梁,表象还是思维的感性依托,它给形象思思维的桥梁,表象还是思维的感性依托,它给形象思思维的桥梁,表象还是思维的感性依托,它给形象思维即想象提供了素材。
维即想象提供了素材维即想象提供了素材维即想象提供了素材 2024/9/2262表象表象2024/9/2263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三个记忆系统1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 又称为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仅能保持又称为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仅能保持又称为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仅能保持又称为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仅能保持1 1至几至几至几至几秒钟的记忆秒钟的记忆秒钟的记忆秒钟的记忆 2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在保持时间在保持时间在保持时间在1 1分钟以内的记忆分钟以内的记忆分钟以内的记忆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短时记忆容量记忆容量记忆容量记忆容量7 7 2, 2,即即即即5~95~9个项目个项目个项目个项目 . .3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 保持时间超过保持时间超过保持时间超过保持时间超过1 1分钟的记忆分钟的记忆分钟的记忆分钟的记忆 2024/9/2264一、一、一、一、 根据思维的形态或方式划分根据思维的形态或方式划分根据思维的形态或方式划分根据思维的形态或方式划分⑴ ⑴ ⑴ ⑴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撑。
如儿童垒积木;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撑如儿童垒积木;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撑如儿童垒积木;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撑如儿童垒积木; ⑵ ⑵ ⑵ ⑵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撑如画家作画;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撑如画家作画;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撑如画家作画;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撑如画家作画;⑶ ⑶ ⑶ ⑶ 抽象思维:用词进行推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抽象思维以词作为抽象思维:用词进行推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抽象思维以词作为抽象思维:用词进行推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抽象思维以词作为抽象思维:用词进行推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抽象思维以词作为中介反映事实,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中介反映事实,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中介反映事实,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中介反映事实,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根本区别;根本区别;根本区别;二、二、二、二、 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划分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划分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划分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划分⑴ ⑴ ⑴ ⑴ 辐合思维辐合思维辐合思维辐合思维 :按照已知信息和熟悉规则进行的思维。
如利用固定的公:按照已知信息和熟悉规则进行的思维如利用固定的公:按照已知信息和熟悉规则进行的思维如利用固定的公:按照已知信息和熟悉规则进行的思维如利用固定的公式解题目又称求同思维式解题目又称求同思维式解题目又称求同思维式解题目又称求同思维⑵ ⑵ ⑵ ⑵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发散思维 :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如一问题有多解答时该: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如一问题有多解答时该: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如一问题有多解答时该: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如一问题有多解答时该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又称求异思维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又称求异思维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又称求异思维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又称求异思维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划分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划分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划分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划分⑴ ⑴ ⑴ ⑴ 再造性思维再造性思维再造性思维再造性思维 :用已知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用已知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用已知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用已知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决练习题和作业题决练习题和作业题决练习题和作业题决练习题和作业题。
⑵ ⑵ ⑵ ⑵ 创造性思维:用独创方法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用独创方法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用独创方法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用独创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2024/9/2266第三单元、感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第三单元、感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概念与概念的形成一、概念与概念的形成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以词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以词来标记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来标记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含的范围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含的范围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语言,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过程2024/9/2267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一)问题解决的定义问题解决的定义问题解决,即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问题解决,即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题的途径和方法问题解决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问题解决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2024/9/2268(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迁移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正迁移(促进):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骑摩托车;正迁移(促进):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骑摩托车; 负迁移(干扰):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骑三轮车;负迁移(干扰):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骑三轮车;2.原型启发原型启发 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思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如:水壶盖被蒸气顶起,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如:水壶盖被蒸气顶起,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后,发明了锯子;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后,发明了锯子; 3.定势定势 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已有的知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识经验或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2024/9/2269(三)问题解决策略(三)问题解决策略算法策略: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尝试,最算法策略: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尝试,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把东西放抽屉了,但不知后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如:把东西放抽屉了,但不知是哪一个,于是把所有的抽屉都翻找一遍;是哪一个,于是把所有的抽屉都翻找一遍;启发法: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启发法: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如解答问题的快速排除法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如解答问题的快速排除法2024/9/2270第四单元、语言和言语第四单元、语言和言语一、语言和言语一、语言和言语语言的概念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语言的概念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语言又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又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如:汉语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如:汉语言语的概念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的概念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2024/9/2271•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 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 •内部言语内部言语内部言语内部言语 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口头言语 外部言语 言语 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腹稿)二、言语活动的形式二、言语活动的形式2024/9/2272第五单元想象第五单元想象一、想象的定义一、想象的定义想想象象是是人人对对已已有有的的表表象象进进行行加加工工改改造造,,创创造造出出新新形形象象的的思维思维过程 想象的种类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无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无意想象:无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梦梦 幻觉幻觉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有意想象:有意想象: 有目的的想象有目的的想象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 理想(积极的幻想)理想(积极的幻想) 幻想幻想 空想(消极的幻想)空想(消极的幻想) 2024/9/22732024/9/2274第六节第六节 意识和注意意识和注意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意识意识 一、意识概述一、意识概述一、意识概述一、意识概述 1.1.意识意识 定义定义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作用作用 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综合、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综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管理和调节的作用2024/9/2275二、潜意识(无意识)二、潜意识(无意识) 指指在在当当前前并并没没有有意意识识到到的的信信息息,,但但它它却却保保持持在在记记忆忆中中,,可可以以通通过过一一定定的的方方式式把把它它从从记记忆忆中中提提取取出出来来无无意意识识是是相相对对于于意意识识而而言言的的,,是是指指个个体体没没有有觉觉察察到到的的心心理理活活动动和和心心理理过过程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 1、睡眠、睡眠 2 2、梦、梦2024/9/2276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注意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一、什么是注意一、什么是注意 定义定义Ø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志选择了某个对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志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注意的性质注意的性质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 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也就不存在了2024/9/2277二、注意的种类二、注意的种类二、注意的种类二、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如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如““哐的一声门响哐的一声门响”” 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如上课认真听讲等有意注意):如上课认真听讲等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如学自行车时的认真(努力的注意如学自行车时的认真(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到学会了到学会了后的轻松自在地骑后的轻松自在地骑三、注意的特征三、注意的特征三、注意的特征三、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 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 7 7 7 2 2 2 2 ,即,即,即,即5-95-95-95-9个;个;个;个;互无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互无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互无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互无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4—64—64—64—6个 2024/9/2278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 对象上去的现象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多种对象,同时从事多项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多种对象,同时从事多项 活动。
活动2024/9/2279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需要需要一、什么是需要一、什么是需要一、什么是需要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二、需要的种类二、需要的种类二、需要的种类二、需要的种类 1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2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024/9/2280三、需要的层次三、需要的层次三、需要的层次三、需要的层次 1.1.美国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1968年提出了需要层年提出了需要层年提出了需要层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2024/9/2281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动机动机一、什么是动机一、什么是动机一、什么是动机一、什么是动机 什么是动机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推动行为产生并指向目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推动行为产生并指向目标的动力或驱力。
标的动力或驱力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动机与效果动机与效果2024/9/2282二、动机的种类二、动机的种类二、动机的种类二、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 定势为无意识动机,如:定势为无意识动机,如:12 13 1412 13 14 A 13 CA 13 C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2024/9/2283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和情感概述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外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外界事物与主要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界事物与主要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024/9/22841.1.情情绪绪和和情情感感是是以以人人的的需需要要为为中中介介的的一一种种心心理理活活动动,,它它反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2.2.情情绪绪和和情情感感是是主主体体的的一一种种主主观观感感受受,,或或者者说说是是一一种种内内心心的体验的体验; ;3.3.情情绪绪和和情情感感有有其其外外部部表表现现形形式式,,即即人人的的表表情情表表情情包包括括面面部部表表情情、、身身段段表表情情和和言言语语表表情情表表情情既既有有先先天天的的、、不不学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4.4.情情绪绪和和情情感感会会引引起起一一定定的的生生理理上上的的变变化化,,包包括括心心率率、、血血压压、、呼呼吸吸和和血血管管容容积积上上的的变变化化如如愉愉快快时时面面部部微微血血管管舒舒张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 2024/9/2285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1.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2.2.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3.3.情情感感代代表表的的是是感感情情的的内内容容,,即即感感情情的的体体验验和和感感受受。
和和情情绪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024/9/2286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关;与生理需要有关;具情境性、短暂性;具情境性、短暂性;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感情的外在表现感情的外在表现 情感情感与社会需要有关;与社会需要有关;持久、稳定的、内在的;持久、稳定的、内在的;侧重于人的主观体验和侧重于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感受感情的内容感情的内容2024/9/2287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适应功能 在危险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反应使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在危险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反应使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的调动可以使人进行搏斗,也可以呼救身体能量的调动可以使人进行搏斗,也可以呼救 动机功能动机功能 可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如沙漠缺水,可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
如沙漠缺水,使血液变浓,引起了有机体对水的生理需要使血液变浓,引起了有机体对水的生理需要 组织功能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积极推动作用,反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积极推动作用,反之 信号功能信号功能 表情的交流比言语的交流要早、要真实表情的交流比言语的交流要早、要真实 2024/9/2288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情绪理论一、情绪的外周理论一、情绪的外周理论一、情绪的外周理论一、情绪的外周理论 1.1.1.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别于别于别于1884188418841884年和年和年和年和1885188518851885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后人称之为詹姆斯后人称之为詹姆斯后人称之为詹姆斯后人称之为詹姆斯——兰格理论。
兰格理论兰格理论兰格理论 2024/9/22892 2 2 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与外界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与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个体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知觉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个体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知觉 哭了才愁闷,打了才生气哭了才愁闷,打了才生气 兰格则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兰格则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导致情绪的产生导致情绪的产生 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因而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因而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2024/9/2290二、坎农二、坎农二、坎农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1 1 1 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美美国国心心理理学学家家坎坎农农反反对对詹詹姆姆斯斯––兰兰格格理理论论,,认认为为情情绪绪的的产产生生的的主主要要神神经经中中枢枢是是丘丘脑脑。
美美国国心心理理学学家家坎坎农农针针对对詹詹姆姆士士----兰兰格格理理论论提提出出了了如如下下质质疑疑::((1 1))机机体体的的生生理理变变化化在在发发生生上上相相对对缓缓慢慢,,不不足足以以说说明明情情绪绪迅迅速速发发生生、、瞬瞬息息变变化化的的事事实实2 2))同同样样的的内内脏脏器器官官活活动动变变化化可可以以在在极极不不相相同同的的情情绪绪状状态态中中发发生生,,因因此此,,根根据据生生理理变变化化难难以以分分辨辨各各种种不不同同的的情情绪绪3 3))切切断断动动物物内内脏脏器器官官与与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统的的联联系系,,情情绪绪反反应应并并不不完完全全消消失失4 4))用用药药物物人人为为地地引引起起与与某某种种情情绪绪有有联联系系的的身身体体变变化化,,却却并并不不产产生生真真正正的的情情绪绪体体验验根根据据这这些些事事实实,,坎坎农农认认为为,,情情绪绪并并非非外外周周变变化化的的必必然然结结果果,,情情绪绪产产生生的的机机制制不不在在外外周周神神经经系系统统,,而而在在中中枢枢神神经经系系统统的的丘丘脑脑,,并并于于本本世世纪纪2020至至3030年年代代提提出出了了情绪的丘脑学说。
情绪的丘脑学说2 2 2 2、理论模型与解释、理论模型与解释、理论模型与解释、理论模型与解释 模型的含义:模型的含义: 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生理变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2024/9/229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丘脑丘脑内脏内脏骨骼肌骨骼肌感受器感受器21 2理论模型432024/9/2292三、情绪的认知理论三、情绪的认知理论三、情绪的认知理论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1 1 1 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美国沙赫特提出理论,并与辛格美国沙赫特提出理论,并与辛格美国沙赫特提出理论,并与辛格美国沙赫特提出理论,并与辛格1962196219621962年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年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年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年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2 2 2 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以及主体的认知过程化以及主体的认知过程化以及主体的认知过程化以及主体的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决定的作用决定的作用决定的作用2024/9/2293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生理变化个体对刺激的认知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2024/9/2294四、情绪的动机四、情绪的动机四、情绪的动机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分化理论分化理论分化理论 1 1 1 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此种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此种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此种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提出此种理论 2 2 2 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他们认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他们认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他们认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他们认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他们直接把情绪看作动机,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他们直接把情绪看作动机,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他们直接把情绪看作动机,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他们直接把情绪看作动机,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伊扎德还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随着新皮质体积的增伊扎德还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随着新皮质体积的增伊扎德还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随着新皮质体积的增伊扎德还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随着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情绪的种类不断增多,面部肌肉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长和功能的分化,情绪的种类不断增多,面部肌肉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长和功能的分化,情绪的种类不断增多,面部肌肉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长和功能的分化,情绪的种类不断增多,面部肌肉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他还认为,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他还认为,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他还认为,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他还认为,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2024/9/2295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一、什么是情绪、情感和维度与两极性一、什么是情绪、情感和维度与两极性一、什么是情绪、情感和维度与两极性一、什么是情绪、情感和维度与两极性 1 1 1 1、维度、维度、维度、维度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指对其固有特征的度量,包括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指对其固有特征的度量,包括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指对其固有特征的度量,包括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指对其固有特征的度量,包括对其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几种特征(几种维对其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几种特征(几种维对其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几种特征(几种维对其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几种特征(几种维度)的变量度)的变量度)的变量度)的变量 2024/9/22962 2 2 2、两极性、两极性、两极性、两极性 指情绪、情感的每一种特征(维度)都存在指情绪、情感的每一种特征(维度)都存在指情绪、情感的每一种特征(维度)都存在指情绪、情感的每一种特征(维度)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此谓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两种对立的状态,此谓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两种对立的状态,此谓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两种对立的状态,此谓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二、情绪、情感的维度二、情绪、情感的维度二、情绪、情感的维度二、情绪、情感的维度1 1 1 1、动力性、动力性、动力性、动力性————————增力与减力增力与减力增力与减力增力与减力: : : :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是积极和增力的是积极和增力的是积极和增力的是积极和增力的, , , ,反之反之反之反之; ; ; ;2 2 2 2、激动度、激动度、激动度、激动度————————激动与平静激动与平静激动与平静激动与平静3 3 3 3、强、强、强、强 度度度度————————强与弱强与弱强与弱强与弱4 4 4 4、紧张度、紧张度、紧张度、紧张度————————紧张与轻松紧张与轻松紧张与轻松紧张与轻松 2024/9/2297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情感的种类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基本情绪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复合情绪复合情绪 由基本情绪复合而成。
由基本情绪复合而成如:愤怒如:愤怒+厌恶厌恶+轻蔑轻蔑=敌意敌意 2024/9/2298二、心境、激情、应激二、心境、激情、应激二、心境、激情、应激二、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心境 即心情,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即心情,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 绪体验状态绪体验状态 激情激情 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 态,它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态,它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应激应激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状况下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状况下所 表现出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表现出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2024/9/2299三、情感的种类三、情感的种类三、情感的种类三、情感的种类 1 1 1 1、道德感、道德感、道德感、道德感 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与自己的思想、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与自己的思想、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与自己的思想、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 2 2 2、美感、美感、美感、美感 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艺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艺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艺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艺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 3 3 3、理智感、理智感、理智感、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如如如: : : :对未知对未知对未知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怀疑、自信、惊讶以及问题得以解决时的喜悦的怀疑、自信、惊讶以及问题得以解决时的喜悦的怀疑、自信、惊讶以及问题得以解决时的喜悦的怀疑、自信、惊讶以及问题得以解决时的喜悦。
理智感不仅产生于理智感不仅产生于理智感不仅产生于理智感不仅产生于智力活动的过程中,而且对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也有智力活动的过程中,而且对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也有智力活动的过程中,而且对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也有智力活动的过程中,而且对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也有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2024/9/22100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意志意志一、意志与意志行为一、意志与意志行为一、意志与意志行为一、意志与意志行为 1 1 1 1、意志、意志、意志、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2 2 2 2、意志行为、意志行为、意志行为、意志行为 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 2024/9/22101二、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二、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二、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二、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1 1 1 1、准备阶段与动机斗争、准备阶段与动机斗争、准备阶段与动机斗争、准备阶段与动机斗争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 ⑴ ⑴ 确定确定确定确定目标目标 ⑵ ⑵ 选择行动方案选择行动方案 动机斗争(动机冲突)动机斗争(动机冲突) ⑴ ⑴ 双趋式冲突双趋式冲突 ⑵ ⑵ 双避式冲突双避式冲突 ((3 3)趋避冲突)趋避冲突 ((4 4)双重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 2 2 2 2、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执行阶段 执行所采取的决定阶段执行所采取的决定阶段执行所采取的决定阶段执行所采取的决定阶段 A.既想学英语,又想学法语;鱼既想学英语,又想学法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和熊掌不可兼得B.货币贬值存钱会有损失货币贬值存钱会有损失;花钱买花钱买东西有时这些东西对自己又价东西有时这些东西对自己又价值不大值不大C.想吃糖又怕胖想吃糖又怕胖D.两种工作两种工作,一种社会地位高但待一种社会地位高但待遇低遇低,另一种待遇高但社会地位另一种待遇高但社会地位低低2024/9/22102三、意志品质三、意志品质三、意志品质三、意志品质 1 1 1 1、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 不随波逐流不随波逐流不随波逐流不随波逐流 2 2 2 2、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 机不可失机不可失机不可失机不可失 3 3 3 3、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 不前功尽弃不前功尽弃不前功尽弃不前功尽弃 4 4 4 4、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意志的自制性 三天打鱼三天打鱼三天打鱼三天打鱼, , , ,两天晒网两天晒网两天晒网两天晒网sr2024/9/22103第九节第九节 能力与人格能力与人格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人格人格概述概述概述概述一、一、一、一、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定义 人格即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人格即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独特的心理品质二、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每个人的人格具有相对独特性独特性:每个人的人格具有相对独特性; ; 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个有机整体;影响,构成了一个个有机整体; 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功能性: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功能性: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的人则会一蹶不振;观念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的人则会一蹶不振;观念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2024/9/22104三、人格结构三、人格结构 人格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是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趋向和选择; 人格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人格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
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2024/9/22105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能力能力一、能力概述一、能力概述 1.什么是能力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心理特征具备的心理条件或心理特征2024/9/221062.2.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⑴ ⑴ 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⑵ ⑵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 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⑶ ⑶ 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在掌握知识、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在掌握知识、 技能过程中会促进能力的发展技能过程中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2024/9/221073.3.能力的分类能力的分类 ⑴ ⑴ 按能力发展水平高低分为按能力发展水平高低分为——能力、才能、天才能力、才能、天才 ⑵ ⑵ 按能力的构造分为按能力的构造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⑶ ⑶ 按能力所涉及领域分为按能力所涉及领域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 ⑷ ⑷ 按创造程度分为按创造程度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2024/9/22108二、能力结构理论二、能力结构理论二、能力结构理论二、能力结构理论 1.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1938)认为,智力是由一)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构成完成任何一项智力活动因素)构成完成任何一项智力活动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G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因素,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因素,S因素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G因素和因素和S因素相互联系,其中因素相互联系,其中G因素是智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按斯皮尔曼的解释,人类智力的个别差异既表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按斯皮尔曼的解释,人类智力的个别差异既表现在一般因素上,也表现在特殊因素上。
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现在一般因素上,也表现在特殊因素上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定的有的人在一般因素方面的智力较高,而特殊因素方面的智是一定的有的人在一般因素方面的智力较高,而特殊因素方面的智力也较高,像有的学生知识学科成就高,才艺学科成就也高的情形就力也较高,像有的学生知识学科成就高,才艺学科成就也高的情形就是如此;也有的人在一般因素力面的智力不高,但在特殊因素方面的是如此;也有的人在一般因素力面的智力不高,但在特殊因素方面的智力却很高;不过,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是人类智力的基础先有智力却很高;不过,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是人类智力的基础先有一般因素,后才有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方面智力太低的人,不会有太一般因素,后才有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方面智力太低的人,不会有太高的特殊智力又因为高的特殊智力又因为—般因素的智力表现在生活活动的多方面,故般因素的智力表现在生活活动的多方面,故而而—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多属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多属—般因素方面的智力般因素方面的智力2024/9/221092.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美美国国心心理理学学家家瑟瑟斯斯顿顿 (Thurstone,,1938) 美美国国心心理理测测量量学学家家塞塞斯斯顿顿(LouisL Thru‘stone,,1887—1955)不不同同意意斯斯皮皮尔尔曼曼智智力力二二因因素素论论的的观观点点,,他他根根据据实实际际测测量量结结果果,,认认为为智智力力内内涵涵中中并并无无所所谓谓一一般般智智力力与与特特殊殊智智力力之之分分,,而而是是一一些些基基本本心心理理能能力力(primary mental theory)的的组组合合‘因因此此’塞塞斯斯顿顿的的智智力力理理论论被被称称为为群群因因论论(group--factor--theory),,认认为为,,智智力力是是由由::(1)语语文文理理解解(verbal comprehension,简简称称V),属属理理解解语语文文涵涵义义的的能能力力;;(2)语语词词流流畅畅(word fluency,,简简称称W),,屑屑语语言言迅迅速速反反应应的的能能力力;;(3)数数字字运运算算(number,简简称称N),属属迅迅速速正正确确计计算算的的能能力力;;(4)空空间间关关系系(space,简简称称S),,属属方方位位辨辨别别及及空空间间关关系系判判断断的的能能力力;;(5)联联想想记记忆忆(associative memory,简简称称M),,属属将将两两个个事事件件相相互互联联结结的的机机械械式式记记忆忆能能力力;;(6)知知觉觉速速度度(perceptual speed’简简称称n,,属属凭凭知知觉觉迅迅速速辨辨别别事事物物异异同同的的能能力力;;((7)一一般般推推理理(general reasoning简简称称R),属属根根据据经经验验做做出出归归纳纳推推理理的的能能力力。
塞塞斯斯顿顿根根据据他他发发现现的的七七种种基基本本能能力力所所编编制制的的智智力力测测验验,称称为为基基本本心心能能测测验验(Primary Mental Abilities Test,,简简称称PMAT),,用用于于测测验验计计算算、、词词的的流流畅畅、、言言语语意意义义、、推推理理、、记记忆忆、、空空间间知知觉觉和和知知觉觉速速度度七七种种基基本本心心理理能能力力((即即七七种种因因素素))构成,这七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个体独特的智力结构构成,这七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个体独特的智力结构 2024/9/22110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20世纪世纪60年代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一个由年代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一个由操作方式、操作内容、操作产品操作方式、操作内容、操作产品 为长、宽、高构成的立体结构为长、宽、高构成的立体结构在思维内容的维度上,在思维内容的维度上,包括五类:包括五类:(1)视觉视觉(讯息讯息) ;;(2)听觉听觉(讯息讯息) ;;(3)符号符号(讯息讯息) ;;(4)语意语意(讯息讯息) ;;(5)行动行动(讯讯息息))。
在思维运作的维度上,包括六类不同的思维运作方式:在思维运作的维度上,包括六类不同的思维运作方式:(1)认知认知(cognition) ;;(2)记记忆收录忆收录(memory rcording);;(3)记忆保存记忆保存(memory retention) ;;(4)扩散思维扩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5)聚敛思维聚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 ;;(6)评价评价(evaluation)在思维产物的维在思维产物的维度上,包括六类思维结果:度上,包括六类思维结果:(1)单元,指思维结果是可以采用单位算的单元,指思维结果是可以采用单位算的(如多少单宇如多少单宇);;(2)类类别别);;(3)关系;关系;(4)系统,指经思维后了解到复杂事物的系统结构系统,指经思维后了解到复杂事物的系统结构(如自来水从何处来如自来水从何处来);;(5)转换,指经思维后能将某种事物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转换,指经思维后能将某种事物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如将水加热转换蒸汽如将水加热转换蒸汽);;(6)涵义涵义’指经指经思维后能从现实事物的表象得到启示并用做预测未来的依据立方体的三个维度,代表构思维后能从现实事物的表象得到启示并用做预测未来的依据。
立方体的三个维度,代表构成智力的三大类要素,每大类要素又各自包括多种次级要素这样,在整个立体式智力结成智力的三大类要素,每大类要素又各自包括多种次级要素这样,在整个立体式智力结构中,在理论上就可按三大要素的乘积得出构中,在理论上就可按三大要素的乘积得出180种不同的能力;即:种不同的能力;即:5(不同内容不同内容)x6(不同不同运作方式运作方式)x6(不同思维产物不同思维产物)==180换言之,吉尔福德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由换言之,吉尔福德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由180种不同种不同的能力结构而成的由此可见,人类智力的复杂性的能力结构而成的由此可见,人类智力的复杂性3.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2024/9/22111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关于智力测量关于智力测量 智力的分布问题智力的分布问题例如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呈现为常态曲线,若以智商表示若以智商表示,群体群体中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以上的人的智商在70~~129之间之间,属正常属正常;智商不到智商不到70者者,约约... 2 2、能力类型的差异:如、能力类型的差异:如有人善说,有人善写有人善说,有人善写 3 3、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2024/9/22112智商智商级别级别%140以上以上非常优秀非常优秀1120~139优优 秀秀10110~119 中中 上上1690~109 中中 智智4680~89中中 下下1670~79临界智力临界智力870以下以下弱弱 智智32024/9/22113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2 2、环境和教育的因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2024/9/22114第二单元 人格二、气质二、气质二、气质二、气质 1 1. .气质的定义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2024/9/22115 2 2、气质类型学说、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体液说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体型说体型说 20世纪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提出,可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提出,可根据体型来划分气质类型根据体型来划分气质类型 血型说血型说 日本人古川竹二提出,可根据血型来划分气质类型日本人古川竹二提出,可根据血型来划分气质类型 激素说激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伯曼认为,可根据内分泌腺来划分气美国心理学家伯曼认为,可根据内分泌腺来划分气质类型: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性腺型质类型: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性腺型2024/9/22116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1、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⑴ ⑴ 两个基本过程两个基本过程————兴奋、抑制兴奋、抑制 ⑵ ⑵ 三个基本特征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2024/9/22117神经过程基本特性神经过程基本特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气质类型强度强度平衡性平衡性灵活性灵活性强强强强强强弱弱不平衡不平衡平平 衡衡平平 衡衡灵灵 活活不灵活不灵活兴奋型(冲动型)兴奋型(冲动型)活泼型活泼型安静型安静型抑制型抑制型胆汁质胆汁质多血质多血质粘液质粘液质抑郁质抑郁质2024/9/221183、气质的特性气质的特性 ⑴ 感受性和耐受型感受性和耐受型 ⑵ 反应的敏捷性反应的敏捷性 ⑶ 情绪的兴奋性情绪的兴奋性 ⑷ 指向性指向性2024/9/221194、 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⑴ ⑴ 胆汁质胆汁质 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
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 ⑵ ⑵ 多血质多血质 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 ⑶ ⑶ 粘液质粘液质 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神经过程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 ⑷ ⑷ 抑郁质抑郁质 神经过程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神经过程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2024/9/22120 三、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⑴ ⑴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⑵ ⑵ 气质无好坏之分气质无好坏之分 ⑶ ⑶ 气质虽影响工作效率,但不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气质虽影响工作效率,但不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 ⑷ ⑷ 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⑸ ⑸ 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 2024/9/22121第四单元 性格一一一一、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个体形成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体形成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的结构二、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静态特征性格的静态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如爱国与不关心集体等;性格的态度特征:如爱国与不关心集体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如坚忍不拔与鼠目寸光;性格的意志特征:如坚忍不拔与鼠目寸光; 性格的情绪特征:如情趣稳定与喜怒无常;性格的情绪特征:如情趣稳定与喜怒无常;性格的理智特征:如善于独立思考与人云亦云性格的理智特征:如善于独立思考与人云亦云2.2.性格的动态特征性格的动态特征第七节 能力与人格2024/9/22122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人格理论人格理论 1 1 1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2 2 2 2、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3 3 3 3、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4 4 4 4、卡特尔人格质特质理论(编制了、卡特尔人格质特质理论(编制了、卡特尔人格质特质理论(编制了、卡特尔人格质特质理论(编制了161616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5 5 5 5、艾森克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艾森克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艾森克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艾森克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 6 6 6 6、科斯塔和麦克雷的、科斯塔和麦克雷的、科斯塔和麦克雷的、科斯塔和麦克雷的““““大五大五大五大五””””人格或人格或人格或人格或““““五因素人格五因素人格五因素人格五因素人格””””2024/9/22123 一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弗洛洛伊伊德德的的人人格格结结构构理理论论认认为为人人格格由由本本我我、、自自我我、、超超我我三三者者构构成成,这这对对于于研研究究人人的的道道德德发发展展形形态态、、个个体体道道德德人人格格和和人人类类社社会会道道德德的的演演变变有有一一定定的的借鉴意义借鉴意义,对于揭示社会道德问题和推进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对于揭示社会道德问题和推进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 2024/9/22124二、荣格的内二、荣格的内- -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一一个个人人的的兴兴趣趣和和关关注注可可以以指指向向内内部部,,也也可可以以指指向向外外部部。
据此,可以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据此,可以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荣荣格格根根据据力力比比多多((心心理理能能量量))的的流流向向把把人人划划分分为为外外向向型型与与内内向向型型两两类类,,外外向向型型的的人人重重视视外外在在世世界界,,活活跃跃,,自自信信,,勇勇于于进进取取,,容容易易适适应应环环境境的的变变化化;;内内向向型型的的人人重重视视主主观观世世界界,,经经常常内内省,沉默寡言,容易害羞,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省,沉默寡言,容易害羞,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2024/9/22125八种人格类型:八种人格类型:荣格将内-外向两种心理倾向结合心理活动的四种功能——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把人格分为8种类型:((1 1)外向思维型:尊重客观规律,不感情用事外向思维型:尊重客观规律,不感情用事2 2)外向感情型:感情用事,凭主观判断来衡量事物外向感情型:感情用事,凭主观判断来衡量事物3 3)外向感觉型:从具体事物出发,凭感觉衡量事物外向感觉型:从具体事物出发,凭感觉衡量事物4 4)外向直觉型: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容易悲观外向直觉型: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容易悲观5 5)内向思维型:不关心外部价值,独断,偏执、感情冷)内向思维型:不关心外部价值,独断,偏执、感情冷淡,易被人误解。
淡,易被人误解6 6)内向感情型:情绪稳定,不露声色内向感情型:情绪稳定,不露声色7 7)内向感觉型:不能深入事物内部,只凭自己的内在感)内向感觉型:不能深入事物内部,只凭自己的内在感觉8 8)内向直觉型:脱离外部事物,好幻想内向直觉型:脱离外部事物,好幻想2024/9/22126三、人格特质理论三、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是是人人格格特特质质理理论论的的创创始始人人认认为为人人格格特特质质是是构构成成人人格格的的基本元素基本元素首要特质:最具概括性,最典型首要特质:最具概括性,最典型中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中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次要特质:次要特质:共同特质共同特质个人特质个人特质人人格格2024/9/22127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把人的特质分为两种:卡特尔把人的特质分为两种: 共同特质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个别特质 根源特质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表面特质 卡卡特特尔尔认认为为人人有有16种种相相互互独独立立的的根根源源特特质质16PF))卡卡特特尔尔认认为为::每每个个人人身身上上都都有有这这16种种人人格格特特质质,,只只是是表表现现的的程程度度上上有有差差异异。
用用16PF人人格格量量表表所所确确定定的的人人格格特特征征,,可可以以预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 表面特质是通过根源特质派生出来的;一种根源特质可表面特质是通过根源特质派生出来的;一种根源特质可影响多种表面特质影响多种表面特质2024/9/221283.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 人格有两个维度:人格有两个维度: 内外向内外向 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稳定性 2024/9/221294.科斯塔和麦克雷的科斯塔和麦克雷的科斯塔和麦克雷的科斯塔和麦克雷的“ “大五大五大五大五” ”人格或人格或人格或人格或“ “五因素人格五因素人格五因素人格五因素人格” ”塔塔佩佩斯斯等等(Tupes&&Christal,,1961)运运用用词词汇汇学学的的方方法法对对卡卡特特尔尔的的特特质质变变量量进进行行了了再再分分析析,,发发现现了了5个个相相对对稳稳定定的的因因素素进进一一步步验验证证了了“五五种种特特质质”的的模模型型,,形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bigfivefactorsmodd)开开放放性性(openness)具具有有想想像像、、审审美美、、情情感感丰丰富富、、求求异异、、创创造造、、智智能能等等特特质质;;(正向)(正向) 责责任任心心(conscientiousness)显显示示了了胜胜任任、、公公正正、、条条理理、、尽尽职职、、成成就就、、自自律律、、谨谨慎、克制等特质;慎、克制等特质; (正向)(正向)外外倾倾性性(extraversion)表表现现出出热热情情、、社社交交、、果果断断、、活活跃跃、、冒冒险险、、乐乐观观等等特特质质;; (正向)(正向)宜宜人人性性(agreeableness)具具有有信信任任、、直直率率、、利利他他、、依依从从、、谦谦虚虚、、移移情情等等特特质质;; (正向)(正向)神神经经质质 (neuroticism)具具有有焦焦虑虑、、敌敌对对、、压压抑抑、、自自我我意意识识、、冲冲动动、、脆脆弱弱等等特特质质。
(正向)(正向) 1989年年麦麦克克雷雷和和可可斯斯塔塔(McCrae&&Costa)编编制制了了“大大五五人人格格因因素素的的测测定定量量表表”(NEO—PI—R)2024/9/22130祝大家愉快、幸福祝大家愉快、幸福谢谢 谢!谢!2024/9/22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