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5页2020-2021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5表示世界四城市经纬网位置,据此回答19-21题19、图中序号与城市配对正确的A.①开罗 B.②旧金山 C.③青岛 D.④新加坡20、四城市中由宗教因素兴起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1、图中城市所在国家双边贸易正确的是A.③国向④国大量出口服装 B.①国向②国大量出口长绒棉C.③国向②国大量出口汽车 D.④国向②国大量出口天然橡胶参考答案:C A D2. 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下图为“华北某滨海地下水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面关于地表水库与地下水库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均需建筑截水坝 B. 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C. 水源补给方式相同 D. 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4. 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①拦截地下径流 ②防止海水入侵 ③减少海水侵蚀④抬高地下水位 ⑤缓解土壤盐碱化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⑤ D. ②③5. 下列地区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A. 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 B. 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C. 多孔质石灰岩为主体的某背斜山 D. 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参考答案:3. D 4. B 5. B【3题详解】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不一定需要建筑截水坝,A错误。
只有地表水库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B错误水源补给方式不同,分别是地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C错误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D正确4题详解】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拦截、蓄积地下径流,①对防止海水入侵 ,②对坝外地下水位下降,海水侵蚀增加,③错根据图中建坝前后水位,水坝抬高地下水位,④对地下水位升高,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⑤错B对,A、C、D错5题详解】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B对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储存地表水,A错背斜不是储水构造,C错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属于地表水,D错3. 读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回答1-2题1.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m2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A.100株 B.1000株 C.3500株 D.9600株2.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 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 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参考答案:CD4. 下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表示①、③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丙、丁8.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①④海域之间B. 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C. 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D. 洋流④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参考答案:7. C 8. D7. 根据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结合图示洋流分布位置,①是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纬度较低,水温应较高,对应乙③处是千岛寒流,洋流流向自北向南,纬度较高,水温较低,对应海域等温线的是丁C对,A、B、D错8. 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②③海域之间,①④洋流不能交汇,A错洋流②自南向北流,与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关系不大,B错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C错洋流④是阿拉斯加暖流,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D对点睛: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根据分布规律,判断图示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根据箭头方向和等温线数值,判断洋流性质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顺着洋流的流向,可以节省航行时间,逆着流向,延长航行时间5. 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 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较,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读图回答从图中可知该地A.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2时左右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 C.8月份月均温最高D.2月份月均温最低参考答案:B6. 下图是某科考队员观察到的太阳高度角变化曲线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太阳在天空中是自右向左运行的,分析回答该季节A.正是华北平原盐碱地淋盐的季节 B.正是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C.到东南亚旅游的北欧游客多 D.美国硅谷适逢旱季参考答案:C7. “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 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棒棒”群体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打工族,更不同于 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人他们主要活动于街头、菜市场、汽车站、码头、家电商场等,承担了城市人 不愿意干的以苦、脏、累、险为特征的工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棒棒军”最可能出现的城市是()A. 深圳 B. 成都 C. 兰州 D. 重庆5. “棒棒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其原因可能是()①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②城乡收入差距 ③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高④农村生态环境变差 ⑤农村人地矛盾尖锐⑥独特的地形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棒棒军”正逐步走向消失,其可能原因是①国家户籍制度改革 ②工作环境差,收入少 ③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④装卸、运输机械化 ⑤城市生活成本高 ⑥劳动力不足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参考答案:4. D 5. B 6. C【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说明该城市地形崎岖,在四个城市中深圳、成都及兰州地形较为平坦,而重庆地形崎岖,多棒棒军,故选D。
5题详解】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农村经济体质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有关,城市收入较高,对于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高,农村地区人口较多,人地矛盾尖锐,加之地形崎岖,导致“棒棒军”出现,故选B6题详解】由于工作环境差,收入少,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装卸、运输机械化,城市生活成本高,棒棒军逐渐消失,故选C8.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7. 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A. 向西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东南28. 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 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B. 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D. 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o参考答案:27. A 28. B27. 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向西北。
28. 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所以B正确点睛】各时区的区时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计算区时根据东加西减,相邻时区相差一个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区时加减时,如果出现小于0的区时,则日期减一天,区时加24小时,如果出现大于24的区时,则日期加一天,区时减24小时9. 俄罗斯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6. 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A. 湖泊较深 B. 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C. 河流入湖泥沙量小 D. 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17. “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 )A. 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 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C. 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D. 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参考答案:16. B 17. B【16题详解】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于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湖泊较深可能导致湖水“温柔碧绿”,A包括;贝加尔湖纬度较高,水温较低,且属于贫营养湖,湖泊中藻类物质繁殖速度不会很快,B不包括;河流入湖泥沙少,使湖水透明高,C包括;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对湖泊污染小,D包括。
题干要求选择不包括的,故答案为B17题详解】该湖位于大陆内部,降水较少,A错;据材料,湖泊“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说明“高跷树”根部由于风浪巨大,土壤被侵蚀而裸露,B对;湖水并非终年结冰,且树木生长在湖岸沙滩上,冻土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排除;积雪掩盖不会是导致根部裸露,D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0. 下图中甲、乙、丙代表我国三省区200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a、b、c分别为三大产业的产值,完成据2005年人口统计,乙省区的人口死亡率高于丙省区,最可能的原因是A.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B.居民的营养水平较低C.老年人口比例较大 D.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多参考答案:C11.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5. 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A. 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B. 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C.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D.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26. 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 原因可能是①地A. 光照更强 B. 坡度更缓 C. 土壤的水分更好 D. 植被覆盖率更高27. 该河在图示区域A. 干流流向为自东向西 B. 干流可能有凌汛C. 支流流速较干流慢 D. 该河图示干流比其下游流量大参考答案:25. B 26. C 27. D【25题详解】根据经纬度,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对。
黄土高原沟谷是流水侵蚀形成,没有断层发育,A错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是云贵高原地区,C错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是我国西北干旱区,D错26题详解】结合图示沟谷分布位置,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位于阴坡,蒸发弱,土壤的水分更好,C对阴坡光照差,A错距河谷较近,坡度可能更陡,B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