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42页
  • 卖家[上传人]:君***
  • 文档编号:357704449
  • 上传时间:2023-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77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 单元主题本单元人文主题为“魅力神话",选编了四篇神话故事,其中三篇是精读课 文,一篇是略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蜗补天》都是中国古代神 话,《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盘古开天地》讲的是盘古一直睡在一片混沌的世界里,有一天他突然醒了, 看见周围一片漆黑,就用斧头把天和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地支撑着天 和地成形之后,盘古却倒下了,身躯化为万物《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 山经》,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被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 填东海,决心填平东海《普罗米修斯》主要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 “盗”取火种,遭受了宙斯严厉的惩罚,但最后被大力士救出的故事《女蜗补 天》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女姻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的故事二、 语文要素1.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个承上启 下的语文要素,涉及复述和概括两项语文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从复述能力上 说,它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承载着从详细复述向 简要复述过渡的任务;从概括能力上说,它也为本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 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准备。

      2.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中神奇 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呢?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抓住神话人物的具体行 为体会,也可以抓住故事中略写或省略的地方借助想象补白3. 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和 过一天》教材在 三年级的习作中就安排过类似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展开想 象写故事,内容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神话或童话人物,想象自己与他过一天会发 生的故事,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使他们乐于表达分类内容/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文12.盘古开天地(勇于献身)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3.精卫填海(坚忍执着)用自己的话讲讲神话故事14.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感受鲜 明的人物形象15*.女処补天(甘于奉献)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复述的能力习作我和 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了解神话的基本特点,感受想 象的神奇,积累与神话故事有 关的诗歌快乐读书 吧很久很久以前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并 在阅读中感受想象的神奇和鲜 明的人物形象教法建议1. 为了贯彻落实语文要素,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运用思维导图,提取重 点信息等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的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同时, 还要抓住文中具有想象力的语句,体会课文是如何体现“神奇”的,从而认识神 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 “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是本次习作的要求可以通过了解习作指导中 出现的神话或童话人物的能力、性格等,将学生熟悉的人物列举出一部分,这样 思维就比较容易打开,写作日标也就明确了也可以以展示趣味插图的形式为学 生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3. 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篇章页,形成对本单元的整体认识12盘古开天地(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字,会写“睁眼、 黑乎乎”等14个词语2.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岀课文中神奇的地方教学重点)3. 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劈、缓”等8个生字,会写“睁、翻”等14个字,会写“睁眼、 黑乎乎,,等14个词语2. 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想象画面,感受其中的神奇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I倾听故事,初识“神奇”1. 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课件出示第四单元篇章页,(1) 师:打开篇章页,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预设:羿射九日、女娴补天、夸父逐日……(2) 师:这些神话故事是每个人难以忘记的童年记忆,所以说一学生齐读: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设计意图】关注篇章页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有助 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 升2. 听故事,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大家边听边想 这个故事中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不可思议2) 课件播放《盘古开天地》的视频3) 学生汇报交流3. 揭示课题,初识“神奇,(1) 过渡:这个故事的神奇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从故事的题目上也能看得 出来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发现题冃中隐藏着的“神奇"板书课题:盘古 开天地)预设:盘古是谁?他为什么要开天地?他是怎样开天地的?结果怎样?(3) 你还知道哪些从题目到内容都很神奇的故事?学生思考后交流巍11: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精卫填海……(4) 神话故事是什么样的故事?课件出示神话故事简介n初读故事,感知“神奇”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分组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1)课件出示:睁眼翻身斧头劈过去撑在精疲力竭累倒四肢躯干 血液汗毛①自由读词语②指名读词语提示:“肢”发翘舌音③提问:这些词语都和盘古有关,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词语 来具体展开说一说预设1:盘古醒来后翻身坐了起来,拿起身边的斧头向黑暗劈过去,分 开了天和地预设2:盘古为了不让分开的天和地再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 像一根柱子一样撑在天和地之间预设3:盘古精疲力竭,累倒了预设4:盘古倒下以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 山,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2)课件出示:混沌黑乎乎//轻而清重而浊緩缓上升下降〃奔流不息茂盛滋润雨露① 自由读词语②指名读词语提示:“浊”发翘舌音③ 提问:这三组词语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第一组描写的是天和地分开前宇宙的状态第二组描写的是天和地的分开以 及初步形成的奇幻过程第三组描写的是盘古化为万物后的美丽的世界④ 总结: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知到天和地的分开和形成的过程是非常神奇 的3. 讲解重点字的写法课件出示会写字的读音、笔顺、易错提示等内容)“翻”是左右结构的字,特别要注意的是“番”的上面不是“采”。

      缓”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不是“爱”而是“爰”竭”左边最后一笔是提,右下部分中间“人”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累”上面的“田”要写扁一些,下面是“糸”,不要写成“系"茂"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不能写成“戍”或“戌”滋”右下部分“歓”不要写成“丝”4.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初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1) 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思考:每幅图片表现的是课文中哪个或 哪儿个自然段的内容?点拨:第一幅图一第1自然段,第二幅图一第2自然段,第三幅图一 —第3〜4自然段,第四幅图一第5〜6自然段2) 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其他的自然 段分别写了什么?(相机出示答案)(3) 梳理全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点拨:起因一宇宙混沌一片;经过一盘古开天辟地,头顶天,脚踏地; 结果一盘古倒下,化作万物4) 把盘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一说板书:开天辟地)【设计意图】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完整地展现了故事的内容教学中,引导学 生先对照插图,找出与画面内容相对应的段落,再梳理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既 帮助了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为有条理地讲述故事做铺垫m再读故事,感受“神奇”1. 自读第1自然段,共同学习。

      1) 引导交流:哪个词语描绘了天和地未形成前的情景?(混沌)盘古在这混沌中沉睡了多久?(一万八千年)(2) 从这两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神奇)(3)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一自然段2. 学习第2自然段1) 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一边大声朗读,一边想象 画面2) 引导学生交流:在这个自然段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是哪里?请读出 相关的句子①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 丝微光透了进来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了呢?预设:“翻身坐”是极普通的行为,但带来的变化却是像个“大鸡蛋"的宇 宙“裂开了一条缝",这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神奇现象②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 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提问:读了这句话,你想象到了什么?预设:我仿佛看到他刚一睡醒就拿起斧头,对着黑暗猛劈,然后天地瞬间分 开,世界一下子变得光明了3) 引导体会近义词、反义词表达的精妙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① 这句话中藏着几对反义词和近义词,找一找反义词:轻一重清一浊上升一下降天一地近义词:缓缓一慢慢② “轻而清”与'‘重而浊”能互相调换位置吗?为什么?不能。

      它们分别对应着天和地③ 相机理解:“清”的意思是“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浊”的意 思是“(水、空气等)含杂质,不清洁,不干净”你见过“清”的东西有什么? “浊”的东西有什么?④ 读了这句话,你想象到了什么?预设:我好像看到了天在升高,地在下降,就像一部科幻大片正在上演, 顶神奇呀!【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句,启发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帮助学生 走入故事情境之中,感受语言的生动传神和故事情节的神奇,在头脑中自然浮现 出神奇的画面3. 课堂小结:盘古在沉睡中苏醒,用神力劈开天地的情节真是太神奇了!故 事中还有更多神奇的地方等待着同学们去继续探究4. 课后作业:建议完成第1课时的练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品读课文第3〜6自然段,继续感受故事的神奇2.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自己心目中盘古的形象3. 能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词,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I回顾内容,走进课文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2自然段谁能借助课文的前两幅插图,简要 讲一讲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预设1: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盘古在其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积 蓄了足够的力量有一天,他醒了,拿起斧头凭借神力劈开了天地。

      预设2:天地未分开前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盘古从沉睡中苏 醒后,拿起斧头劈开了黑暗,从此,天和地就分开了n想象画面,感受“顶天立地”1.学习第3T自然段,思考:为了不让天和地再合起来,盘古做了什么?(1)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 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 身体也跟着长高① 同学们,谁了解“一丈”呢?提示:一丈约3.33米,相当于普通平房的高度② 思考:盘古的身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点拨:盘古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了故事的神奇2) 比较句子: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盘古这个巨人就像一根柱子,立在天和地之间①引导:两个句子中,哪一个句子更能带给我们画面感?预设:第一个句子巍峨"一词不仅写出了盘古的身体像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