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康数码单反型号的命名.docx
36页尼康机型编号先简单解释一下尼康数码单反型号的命名,对于不熟悉尼康的网友来说也许会有点迷糊基本上来说尼康数码单反总共有三个基本类型:专业类、准专业类(爱好者) 、入门类而每类里面又会有一到两个型号从胶片单反相机开始,尼康的专业相机型号都是一个字母加一个数字在数码单反年代也一样,如 D1、 D3 等不过数码年代又多了一个分类:同时代会有两个型号,一个是高速度记者机,用字母 H(High)结尾,如 D1H、D2H 等;而另一个是高像素机,用字母X(eXtra)结尾,如 D1X、D2X、D3X 等此外和胶片年代一样在下一代机器推出前对本代机器进行较小改进后的型号会用字母 S 结尾,如 D2HS、 D2XS在专业机型号命名只有两个例外:尼康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 D1,当时没有区分高速和高像素,目前的高速相机 D3至于为何 D3 不命名为 D3H 我们无法得知,唯一知道的是 D3X 是高像素版本准专业机型号命名是一个字母加三个数字,如 D100、D200、D300,比较简单不过新用户时常会问的是,为何准专用机不是两位数而是三位数这个估计也是胶片年代留下的坏习惯,当年第一款准专用机是 F90,而更新机型是 F100,从此以后把两位数留给了入门级别机器。
S 结尾的机器有几款,D2HS、D2XS、D70S、D300S、D3S 入门级机器一直是两位数,而且和胶片年代一样,同时期会有两到三款机型,级别按照数字增加而递增比如 D40、D70、D80随着两位数字不够用,今年开始尼康启动了四位数命名,因而我们看到了 D5000 和 D3000相信未来的入门级都是四位数,比如 D90 的更新产品被命名为 D7000从现在开始我们回顾尼康的第三代数码单反相机,因为牵涉到历史,个别机型可能会占用稍微多的篇幅,比如 D1 系列D1,数码年代划时代的机器,尽管用今天的技术指标来看没什么了不起,只有 274 万像素,5 个对焦点,每秒 4.5 张连拍速度,最高感光度 ISO 1600 等等甚至和当时的(不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相比,D1 的像素指标也好不到哪里去,连尼康自己的 Coolpix 990(2000 年 1 月推出,比 D1 晚几个月)都有 310 万有效像素D1 也不是第一台量产 135 数码单反相机,柯达 1989 年为美国宇航局特制了一款相机并参与了 1991 年 11 月 24 日亚特兰大航天飞机活动这是一个安装在尼康 F3 相机下面和后背的一个数码”后背“ ,还有笨重的附件,内置了一个 100MB 的硬盘,137 万像素。
柯达正式对外销售的数码单反相机 DCS 100 基本和为美国宇航局定制的机器相似,包括技术指标售价从 2 万美元到 2 万 5 美元,总管卖了不到 1000 台137 万像素,200MB 内置硬盘可存储 160 没压缩照片,或者 600 张压缩照片从 1991 年到 1999 年,数码单反相机基本都是柯达用尼康和佳能胶片单反机身简单改造,与其说是数码后背还不如说巨型数码手柄,其体积和重量可以与原胶片机身相比直到1998 年,柯达和佳能合作在 EOS 1N 机身上开发了 DCS 520 和 DCS 560,整体结构更加接近今天的数码单反相机佳能在日本和中国用自己品牌销售这两款相机,型号分别是 D2000和 D6000,前者是 199 万像素,连拍速度 3.6 张;后者是 600 万像素,连拍速度每秒 1 张,单原色数据宽度只有 3 位(标准 Jpeg 是 8 位) 售价从 1 万 5 千美元开始1999 年柯达继续使用尼康机身开发数码单反相机,推出了 DCS 6XX 系列,其中有 DCS 620 和 DCS 660 两个基本型号,技术指标与使用佳能机身的 DCS 520 和 DCS 560 完全一样,机身是尼康的F5,价格和佳能版本相似, 1 万 5 千美元。
在 DCS 620 和 DCS 660 推出后半年的 1999 年 6 月,尼康公布了 D1从指标上看固然有不少明显进步,比如 274 万像素(对比 DCS 620 的 200 万) ,每秒 4.5 张的连拍速度(对比DCS 620 的 3 张) 这些都不足以引起用户任何重大的冲动,而真正能够吸引他们的是价格和”原厂“ D1 公布的价格只有 DCS 620 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5600 美元,这对当时的主要客户如新闻机构来说,这意味着可以让更多的记者能够用上数码相机而 D1 在当时甚至三年后都能够垄断新闻摄影市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是一款彻头彻尾设计的数码单反相机而不是什么后来增加的附件此外,尽管 D1 当时也有一些技术问题如高感光度时会有灯芯绒问题(这个先埋下伏笔)和紫红色容易走色等,但整体成像部分要远远超过柯达的机器,包括支持单原色 12 位原始格式(NEF ) ,优秀的成像质量,高速连拍能力(每秒 4.5 张共 21 张) ,高达 1/16000秒的高速快门等离开历史,我们回到机器的本身从机身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基于 F5 的设计但不能说是完全 F5 机身,因为它混合使用了 F5 和 F100 部件,比如整体机身结构是 F5 的框架,取景器是 F100 的,只有 96%的覆盖率而不是 F5 的 100%。
1005 区彩色测光系统被移植到D1,并为白平衡提供额外数据至于为何 D1 使用了 F100 的取景器而不是 F5 取景器我自己有一个猜测: F100 取景器比 F5”更先进“ 看官恐怕要问,明明 F100 取景器的覆盖率不如 F5,为何你还说更先进没错,F5 的取景器不仅覆盖率更大,而且也可以更换但 F100 取景器有一个地方比 F5 先进:合焦时对焦点会变红色在 F5 上合焦时取景器内下方和右方各自有一个绿色箭头指示对应的合焦焦点位置,不如 F100 直接显示更加直观当然 D1 也不是没有缺点,其中一个今天会被认为比较幼稚的就是没有色彩空间概念,这个要埋下伏笔在 D1H 和 D1X 时解释不管如何,这款在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一年推出的机器当年赢得了众多钱包富裕的新闻社欢迎,也是主流相机厂家真正从胶片转向数码革命时代的开始D1 当年售价 5 千 5 百 8 十美元,和今天的尼康顶级数码单反相机 D3X 相当,这绝对不是偶合D1H 和 D1X,2001 年 2 月公布在 D1 公布后 18 个月,尼康开始了一个新传统: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有两个版本:高速和高像素;而另外一个传统是大规模换代更新前大约两年有小更新。
和后来的小更新相比,D1H 和 D1X 的出台改进更多,除了机身本身一些小改进以外,最大的变化是传感器严格说是如何把 D1 传感器变成两款传感器,这又要讲故事了,当然这是后来我们才知道的,具体故事在这个帖子里面: 惊爆内幕:原来 D1、 D1H、D1X 有 1080 万象素故事的起源回到当初尼康从 1996 年开始研发 D1 过程中寻找一款合适的传感器开始,当时他们能够找到的影像传感器只有为军工和工业用途开发的,而他们需要的价格必需是民用级别,产量在每月数千个以上经过一番寻找以后,他们找到了一家,我们现在知道这是索尼而原来索尼的这款 CCD 传感器有 1080 万像素,但尼康对这款 1080 万像素传感器的高感表现不满意,因为他们的目标客户是体育新闻记者,高感光度表现比像素数量更重要尼康和索尼采用了像素合并的技术,把这款 1080 万像素 CCD 邻近的四个像素当成一个像素来使用这是当年有好事者把 D1H CCD(基本结构与 D1 相同)的低通滤镜拿走以后用微距镜头拍摄的结果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四个紧密排列相同颜色(马赛克滤镜)的像素也许是尼康意识到并不是只有体育新闻记者才需要数码相机,或者说高感光度并不是数码单反相机的唯一技术指标,如何从这款 1080 万像素 CCD 里面得到比 4 合 1 更多的像素而又同时能够保证图像质量呢?他们采用了 2 合 1 的方法,把上下两个像素合并,这样得出一个 4028 x 1324 像素的原始输出,在水平方向把像素增加了一倍。
然后在后期(电脑软件或者相机内置 DSP 处理器)将这个变形图像重新计算后得到一个 3008 x 1960 像素的 590 万图像这就是 D1X,X 是 eXtra(额外)的意思,一款像素增加了一倍,减少了连拍速度和最高感光度的机器具体指标我们下面再解释而原来 D1 传感器被用于 D1H,还是 274 万像素但连拍速度和能力被提高,从原来的每秒 4.5 张共 21 张提高到每秒 5 张共 40 张(原始格式减少到 27 张) D1 的其他基本指标被保持,包括最高感光度 ISO 1600,相比起胶片这已经是很大进步另外一些改进包括引入了色彩空间概念,用户可以选择 sRGB 或者 Adobe RGB,用户设置库从当年胶片相机时代的数字变成文字,压缩原始格式,单独图片回放功能,以及高感噪音减少算法改进和 D1 一样, D1H 也有两档扩充感光度,可以扩充到等同 ISO 6400当时我的评测结果是ISO 800 以下完全没有问题,ISO 1600 有噪点需要后期处理此外 D1H 的价格也减少到 4500 美元,比 D1 减少了 1 千美元我当年用过 D1H 三周,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 Nikon D1H——高速,高性能专业数码SLR 相机 。
限于当时的经验和条件,现在回头看评测报告客观性的评测部分太少了顺便提一下,佳能的第一款独立自主开发的单反数码相机 D30 在 2000 年 4 月公布,比 D1 晚了大约一年,比 D1H/D1X 早了 10 个月311 万像素的佳能 D30 相当于今天 50D 级别D1X 的各项指标与 D1H 相同,除了像素和连拍速度以外(每秒 3 张) 价格还是 5 千5 百美元,和 D1 相同D100,尼康首款消费级别数码单反相机在推出三款专业数码单反相机后尼康在 2002 年2 月公布了一款 600 万像素的中档数码单反相机,虽然比佳能的 D30 晚了两年但规格指标超过了 300 万像素的 D30,而第二天佳能推出了 D30 的升级版 D60,从此佳能尼康的数码单反相机竞赛正式大规模开始基于两年前才推出并且在市场上非常成功的胶片单反相机 F80,D100 就是一个 F80 的数码版,5 区域自动对焦系统(MultiCAM 900) ,10 分区 3D 矩阵测光系统等都是 F80 延用下来,唯一不同的是闪光灯系统采用了尼康第一代数码单反闪光系统 D-TTL,与 SB-28DX、SB-80DX、SB-50DX 兼容。
D100 采用的 630 万(有效像素 600 万)CCD 传感器恐怕是被最多型号机器使用的索尼传感器(ICX413AQ ) ,在尼康、美能达、宾得、爱普生等多款机器上均被使用与佳能同时期产品相比,D100 的降噪功能稍微落后一些另外 D100 的压缩 RAW 格式使用软件处理,速度相当慢和今天产品相比只有 1.8"的后背液晶屏显然太小了,此外自动白平衡在白炽灯环境下也不准确抛开这些缺点,在那个年代 D100 是一款比较完美的机器手感相当结实,此外机器质量也很稳定虽然当年尼康没有提供快门准确性数量保证,有大量 D100 用户使用超过5 万次快门还能正常使用D100 有一个专用电池手柄:MB-D100,可内置两颗 EL-EN3 电池或者 6 颗 5 号电池手柄上有多个按钮和两个指令盘,并增加了录音功能这是笔者拥有的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而之前的主力机器是 F80,尽管还拥有 F5 但更加倾向于使用相当更便携的 F80 和 D100D100 当年的价格是 2000 美元D70,尼康第一款廉价数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