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中2021_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202104100263.doc
10页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加答题纸共16页2.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西周建立以来,王室垄断着所有图书典籍,掌管典籍的官吏依据周礼的世袭制,父子世代传承,把持文化要职,文化礼仪和典籍仅在贵族内部传承,以备祭祀、兵伐及其他仪式之用民间无学术,也无学校教育清人章学诚说:“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到了西周末,出现王官失守、学术下移现象,三代以来所形成的教育制度走向崩溃的边缘但是,官学废并非等于教育废孔子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旧教育制度的崩渍,对私学的兴起产生了先导性影响夏商周之时,文化和礼乐知识一般由史官和乐师掌管此时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国人暴动”发生后,第一批文化精英从周室的职官系统和政务系统中分离出来,王官开始失守本职,流落四方,这批当时的文化精英散落在民间,以教习礼乐文化为生,标志着教师开始从官吏中渐渐独立出来。
他们“成为历史上第一批靠出卖知识维持生计的士”商代以来官师一体的格局被打破,私学和私学教师开始从政权机构中分离独立出来春秋以前,图书典籍均为王官所掌控经过几次文化下移后,典籍散落各地,这为私学提供了教材孔子以先秦典籍为教学材料,这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中有明确的记载道家学派开山鼻祖老子携周守藏室典籍出走楚国,后来糅合自己的思想著述而成《道德经》,成为了道家学派必读的圣经与孔门并称“世之显学”的墨家,也是以散落于民间的记载有关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的典籍为基础,向门徒传授实用的生产知识和技能技巧文化精英和典籍的散落,既冲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樊篱,也向下层民众揭开了曾经笼罩在文化礼乐知识之上的神秘面纱,打破了学术官吏的权威地位,为私学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奠定基础自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室衰微、诸侯坐大,官学失守、礼崩乐坏,笼罩在人们心里的森严的尊卑观念也随之瓦解私学里的新型师生关系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部分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朋友的关系这点在孔子和子路的师生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论语子路》记载:卫出公请孔子主持政事,子路问孔子打算从什么开始做起,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当即嘲笑孔子迂腐,说:“有是哉,子之迁也!奚其正?”反之,孔子对子路也是像朋友一样,如《论语先进》记载了一次孔门师徒学术研讨会,会上子路讲大话,孔子直接当面“哂之”。
孔门师生强调相互切磋探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且师生之间也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如原本学儒的楚国之士陈相,听闻许行在滕国讲学,便弃儒从农,背起农具直奔滕国拜许行为师在私学中能够出现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能不说与王官失守、礼崩乐坏而导致的思想解放有关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私学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旧教育制度的崩溃,成了先秦私学兴起的前提摘编自金忠明、林炊利《先秦私学兴起的要素及影响分析》)材料二:我国的学校究竟出现于何时?历来的看法并不一致文字记载显示,我国在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孟子膝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校”“序”“庠”“学”都是那时学校的名称但是,迄今所知有文物佐证的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商代因为殷墟甲骨文里记载了殷商学校的名称,如“庠”“序”“学”“辖宗”等到了西周,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中央设立的学校,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周天子的大学叫“辟雍”,诸侯国的大学叫“许宫”教育的具体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实施教育的目的,如《礼记大学》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培养道德高尚、热爱人民、对人民有益的人。
商和西周两代的学校教育,都是由国家来管理的,即古书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都迅速发生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制度也随之而改变,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一些知识分子聚众讲学,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于是私学产生了私学创立者孔子注重诗、书、礼、乐,同时重视言、德、政、文等才能的培养与儒家并行的还有墨学墨学重视实际生产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对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的研究后来,墨学衰微,儒学大行天下摘编自程裕帧《中国文化要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西周末,部分文化精英失守本职,散落民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职业B. 没有周室的典籍就没有后来的《道德经》,老子成为道家开山鼻祖的原因在于他携带周守藏室的典籍出走C. 孔子及其弟子摒弃了西周时区分长幼尊卑的礼仪行为规定,建立了类似于朋友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D. 材料二中“六艺”的含义与《诗经》“六义”不同,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相同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以孔子、墨子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聚徒讲学,宣传自己的思想,成为了创办私学、传播学术的先驱。
B. 官学失守、礼崩乐坏是周室衰微的部分表现,是周王室的不幸,却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幸事C.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证实了我国在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D. 先秦时期能够出现《论语》《孟子》等记载了有关教育思想的典籍,是与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不开的3. 材料一提及孔子以先秦典籍为教学材料,下列句子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B.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C.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D.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4. 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西周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4分)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石碑无声安谅井冈山云遮雾绕,细雨绵绵我们从茨坪镇红军南路出发,沿山路逶迤而下,车行约4公里,就到了半山区地势较低,海拔400多米的一个平坦洼地,这就是五井中“小井”了云雾缭绕之中,群山环抱之间,满目峰峦叠嶂有溪水淙淙流过,令这一片天地更显秀美蓦地,就见到前方一栋古色古香的楼房了,坐北朝南,全木结构,质朴得如同普通山民的居屋,但又有一股子庄重的特质,令人肃然起敬。
那是1928年的秋天,红四军在三湾整编之后,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战斗频繁而激烈,伤病员自然也增多为此,毛泽东决定在小井建造一座医院,经过红四军党代会审议通过后,就开始了兴建工作红军官兵纷纷倾囊相助,他们的钱款是自己的零用钱,还有从每天菜金结余中分得的本来就微薄的部分,当时就叫做“伙食尾子”费用不够,大家都投身建设工作,用心出力,就地取材,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把一个大约900平方米,上下共两层的楼房迅速建成了这就是红军第一家医院,也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医院就是在这样一个狭小、潮湿,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成百上千的红军伤病员在此疗伤有一张年轻人的相片,挂在屋内的墙壁上,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走近一看,影像虽然略显模糊,但相片的年轻人抿着嘴唇,目光坚定,英气逼人这活脱脱一个小帅哥!还来不及我们想象,相片下方简短的文字,已让我们屏气凝神,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及至讲解员生动地述说后,我们的眼眶已满含热泪这位毛泽东极为赏识的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叫张子清他作战英勇,有才有识在一次战斗中,脚踝部中了弹,由于毫无医疗条件,子弹不仅没能及时取出,伤口也发生了严重的溃烂,他不得不住进了红军医院,设法治疗。
但当时缺医少药,特别是消炎用的药水一滴都找不到了医生在用竹镊取夹他骨肉深处的子弹,也没有一点麻药,他紧咬着牙,浑身衣裤都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不吭一声最终,子弹还是未能取出,伤口仍如刀割一样的痛有战友来探望,给了他一小包食盐他舍不得用,把食盐包珍藏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在伤口痛得实在难以忍受时,他才用手去摸一摸盐包,手指象征地再轻抚一下伤口他知道食盐太宝贵了,他不想自己就这样用掉了果然不久,有重伤员被送进了医院,手术时急需食盐消毒张子清二话没说,就从枕头底下掏出了这包食盐,坚决地塞进了医生的手里医生看着他已严重感染的伤腿,不忍接受他沉下了脸:“抢救重伤员要紧!”执意让医生拿走了食盐张子清的伤口进一步大面积感染,最终危及生命,停止了呼吸那一年他还不到而立之年面对他安详的面容,被抢救过来的重伤员哭了,医生护士们哭了,红军战士们都哭了……而此刻,面对他年轻英俊的面容,我们在新中国长大的这些人,怎能不心有触动,心怀感动呢?他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小伙子呀,却为了信仰和事业,早早地献出了生命!人和人,究竟怎么比,人的生命,究竟又用什么来衡量?步子沉重,心更沉重,站在这不足20平米的墓地前,我又一次经受了心灵的震撼。
这墓地80多年前还是一片稻田,这里面竟埋葬了130多位红军战士的忠魂,虽然,遗骨并不完全,130多位战士,也只有18人如今还有名有姓大多数人,无名,甚至无骨,永远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上其中有一位只有14岁!事发1929年1月29日在黄洋界战斗中失败的敌军,买通一位当地游民,由他作向导,偷偷绕过哨口,直奔小井进行突袭红军医院的重伤员和医护人员手无寸铁,仍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伤员们被驱赶到了这片稻田里,敌军烧了医院,还对伤员们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让他们说出红军的去向寒风凛冽刺骨,敌军的蹂躏也无所不用其极,但红军战士昂首挺胸,像一尊尊不倒的铜像,怒视着敌人敌军气急败坏,竟然架起了机枪,向他们拼命扫射在这最后关头,战士们还用尽全身力气,齐声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鲜血染红了小溪,染红了大地,映红了树木,也映红了天空讲解员娓娓讲述着,哽咽着,晶莹的泪水在脸上流淌我们的热泪也从眼眶溢出,滚落在双颊我想起了来小井之前读到的一首当地歌谣:“要吃辣椒不怕辣,我当红军不怕杀,茅草过火不断根,春风一吹万万千想起了仅仅两年多时间,在井冈山牺牲的4万多位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还有那位令人可敬可亲的母亲曾志,她最早就在红军医院工作。
她一生历经磨难,但从未失去过对党的忠诚她说:“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临终前,她还再三叮嘱:“我的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她的坟墓就在小井红军医院附近的山坳上,她是魂归小井呀!我们站在墓前,向先烈们充满崇敬地行了三鞠躬,又缓缓走近墓地,虔诚地献上了一支支洁白的花朵同行中有人问这位名叫姚王珍的讲解员:“你天天在这里讲解,天天这样动情吗?”她扬起脸,坚决地说道:“是的!因为他们是最有信仰的人,我也是红军的后代!”苍松挺立,烈士无名,石碑无声小井是多么安宁和平静我听得见自己的心脏在怦怦跳动从山涧里蜿蜒奔泻的小溪,仿佛在述说着什么,是的,它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阳光乍现,云雾正在散去,雄伟奇峻的井冈山愈显峥嵘……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坐北朝南、全木结构的红军医院,外观上,看起来虽然与普通的民居一样质朴,但其内在气质却庄重,令人肃然起敬B. 红军第一家医院的快速建成,体现了红军官兵甘于奉献、不畏艰苦的精神,也体现了军民团结、官兵平等的红军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