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海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考前自测题及答案.docx
62页备考2025海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考前自测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A.枯、平水期B.平、丰水期C.枯、平、丰水期D.枯、丰水期【答案】 D2、(2017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使用多年水质分析资料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正确的评价量是()A.多年几何平均值B.多年算术平均值C.多年丰水期几何平均值D.多年平水期算术平均值【答案】 B3、环境因素具有与产品性能完全不同的( ),一个特定区域的环境不可能在其他区域被复制A.功能性B.通用性C.节能性D.特异性【答案】 D4、调查评价范围: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现状调查范围通常取占地范围外()以内A.1 kmB.2 kmC.5 kmD.10 km【答案】 C5、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B.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C.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D.四级标准为保障植物和环境不受到危害和污染的土壤阈值【答案】 D6、 下列污染物中,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
A.甲硫醚B.甲醇C.硝基苯D.苯胺【答案】 A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开展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属于()工作阶段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一阶段【答案】 A8、某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涉及三个行政区,经调查A行政区为达标区,B行政区为达标区,C行政区为非达标区,则该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A.达标区B.无法判定C.非达标区D.达标区和非达标区均可【答案】 C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未明确具体评价范围的,根据建设项目()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A.可能影响程度B.可能影响范围C.排污特征D.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程度【答案】 B10、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A.一级B.二级C.三级D.根据污染源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确定【答案】 B11、 地下水环境影响中的 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A.水质条件B.气象条件C.水文地质条件D.包气带防污性能【答案】 D12、某工业企业厂界1m外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且厂界处设有3.5m高实体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B.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1m处C.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位置处D.噪声测点应布设在围墙外1m,高于地面1.2m处【答案】 C13、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游水位边界的确定,应选择对应时段潮周期作为基本水文条件计算,可取保证率()潮差A.5%、35%和75%B.10%、45%和85%C.10%、50%和90%D.15%、55%和90%【答案】 C1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采样计平均值A.1hB.1.5hC.2hD.2.5h【答案】 A15、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河流如需符合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周平均最大温升和温降分别为( )A.≤1℃和≤3℃B.≤1℃和≤2℃C.≤2℃和≤1℃D.≤2℃和≤3℃【答案】 B16、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直接冷却水B.循环水C.热水D.pH≤5的水【答案】 B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保护目标依据()确定A.建设项目特点B.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C.区域环境功能要求D.评价标准【答案】 B18、某高速公路拟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扩建前敏感目标处声环境现状值为57dB(A),扩建后六车道车流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63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扩建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为( )[2018年真题]A.63dB(A)B.64dB(A)C.65dB(A)D.已知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 D19、某学校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教室受某企业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影响,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教室内结构传播噪声的噪声级应执行( )限值A.A类房间、1类区B.B类房间、2类区C.A类房间、2类区D.B类房间、1类区【答案】 B20、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计算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对所涉及的区域要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的()A.污染物排放总量B.大气排放浓度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大气最大允许排放浓度【答案】 A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地表水现状调查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时期与评价时期一致B.至少应调查一个时期C.根据受影响水体的类型确定D.根据评价等级确定【答案】 B22、(2017年)某声源昼间运行2h,运行时辐射至厂界的噪声级为56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昼间(16h)等效声级为()A.56 dB(A)B.53 dB(A)C.50 dB(A)D.47 dB(A)【答案】 D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NH3和H2S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补充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B.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冬季)进行监测C.NH3和H2S至少取得3d有效数据D.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 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答案】 D24、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评价工作为二级、占地面积为150hm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现状监测点数应不少于(),备注:一个柱状样点计为一个点A.6个B.7个C.8个D.9个【答案】 C2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飞机噪声评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效感觉噪声级为声源源强表达量B.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为声源源强表达量C.有效感觉噪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均为声源源强表达量D.有效感觉噪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均为声环境质量评价量【答案】 B2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二级评价,评价范围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B.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评价范围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3kmC.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项目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评价范围距管道中心线两侧一般均不低于200mD.当大气毒性终点浓度预测到达距离超出评价范围时,应根据预测到达距离进一步调整评价范围【答案】 C27、环境影响评价选取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特征、评价范围、()等分析其适用性A.影响方式B.影响性质C.影响强度D.影响范围【答案】 B28、(2019年)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下列关于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海水水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A.第一类适用于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B.第二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水产养殖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C.第二类适用于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用或娱乐区、滨海风景旅游区D.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海洋开发作业区【答案】 A29、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于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的测量结果,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A.>5dB.>8dBC.>10dBD.>15dB【答案】 C30、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三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一建设项目属于Ⅱ类建设项目,则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A.该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B.该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C.该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D.该建设项目的规模【答案】 D31、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 ,一般在( )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A.5 ~8B.3 ~8C.4 ~9D.15 ~20【答案】 D3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降低或减缓公路项目污染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是( )A.噪声污染防治措施B.废气污染防治措施C.固体废物处置措施D.占地恢复措施【答案】 D33、(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预测点处A声级与各倍频带声压级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声级大于各倍频带声压级B.A声级为各倍频带声压级代数和C.A声级小于各倍频带声压级中的最大值D.A声级不一定大于各倍频带声压级中的最大值【答案】 D34、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