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干果经济林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33页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1 项目概况 11.2 方案编制依据 2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2.1 项目建设背景 3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93.1 指导思想及实施原则 93.2 项目选址 103.3 基地建设方案 103.4 核桃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7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04.1 投资估算依据 204.2 投资估算 204.3 项目总投资 214.4 资金筹措 214.5 申请资金使用范围 21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 225.1 项目实施进度 225.2 项目组织机构 225.3 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245.4 保障措施 24第六章 效益分析 256.1 经济效益 256.2 生态效益 266.3 社会效益 26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农业干果经济林示范园区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点:本次项目建设地点共涉及XXX4、项目负责人:XXX5、建设单位:XXX6、主要建设内容:新建2200亩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具体建设内容包括:购置苗木、整地栽植、管护抚育等7、建设工期2012年—2013年8、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24万元,其中,直接投资218万元,工程其他费6万元(占全部投资的2.68%)。
9、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224万元,其中申请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02%,全部用于苗木购置),其余159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1.2 方案编制依据1、《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关于转发下达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12年林业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4、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5、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项目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XXX位于山西省XXX,2、自然条件XXX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9℃,夏季最高气温仅26℃,是人们避暑消夏、休闲度假、寻幽访古的理想境地全年日照时数为2380~2730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在56~59%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无霜期约为135~185天左右气候资源总的特点是气候冷凉,降水量较大,但是降水量年变率较大,易受旱灾或涝灾的威胁3、经济条件XXX现有人口15714人,全镇耕地总面积34593亩,林地总面积107743亩,其中宜林地45375亩,有林地62368亩耕地饲草资源颇丰,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谷子,历来是XXX县的粮食主产区和重点牧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石灰石、铁矿石分布广、储量大,开发价值高。
2011年全镇人均纯收入4426元2.1.2建设背景1、政策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提升改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中提到,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中包括: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在稳定全县粮食总产量的同时,坚持“绿色、特色”发展理念,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和资源特征,按照“小规模、大群体,低投入、快见效,广覆盖、可持续”的指导原则,大力发展特色规模健康养殖、特色种植、特色中药材开发、特色林产品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开发等五大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一县一品、一乡一特、一村一业”和跨区域集中连片发展,倾力打造五个特色产业乡镇,不断状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五大特色产业在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构建具有XXX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2、良好的市场前景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据世界树生果仁协会统计报道,鉴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对健康与健脑食品的需求渐旺预计核桃仁的年需求量将以5%的速度递增我国核桃年总产量约5亿斤,但人口超过 13 亿,加之部分核桃出口,每人平均不到4两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内消费对核桃仁的需求量也将持续增长,因此发展核桃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3、地域优势XXX是XXX扶贫重点贫困乡镇之一该区属典型的山坡丘陵地区,山大坡广,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核桃树的种植与生长,且当地有着几十年的传统种植技术和基础,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XXX镇政府立足当地实际,围绕发展粮食、畜牧、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制定了建设高效、高产、高标准的现代示范种植养殖基地的发展目标目前,该镇已有核桃种植5900亩, 2012年,XXX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本次2200亩干果经济林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有利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山西省近年来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以往当地主要是单纯的以小杂粮为主的粮食生产区,产量低、效益低、农民生活困难,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对生态破坏极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使当地的农民掌握了种植技术,更使他们看到了以往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规模化核桃种植将会使更多的农民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结构,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此举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项目建设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想要更好更快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XXX气候条件独特,有利于核桃、菌类、中药材等的生长,生产的产品品质好、产量高、市场潜力大同时,XXX早已有多年核桃树种植历史,当地农民也积累了丰厚的种植经验,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将XXX镇种植业做强做大,并带动当地农民走出一条依靠当地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道路,提高各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3、项目建设可提高荒山土地率用率,活跃地方经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随着中央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不断加强,新形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本次干果经济林建设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并能带动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加工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可以起到“建一片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的作用据估算,该项目实施后,将解决200-300人的就业难题4、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项目的主要用地为山地,这类土地大部分不具备灌溉条件,以雨养农业为主,大部分土地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磷、钾等施用比例不合理,造成缺素面积日益增加同时由于重用轻养,造成了土壤退化,耕性变差,保水保土和抗灾能力降低,直接导致了生产能力降低。
这类土地如种植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的产量很低,不能提高土地的产能,还将加剧水土的流失但是该区域的气候、土壤和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发展核桃经济林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对项目区山地的改造,进行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推行林草、林粮间作复合经营,将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向此方面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使水土流失的局面得到控制,而且可以提高土地产能,改善耕地的质量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3.1 指导思想及实施原则3.1.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生态化和林业在“生态兴省、产业富民”中实现转型跨越的总体要求,大力建设核桃经济林基地,以增加农民收益和城乡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通过核桃经济林基地的建设,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乃至全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核桃产业,加快核桃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3.1.2实施原则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在保证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做到适地适树,尽量选择当地生长强壮的优良树种作为主栽树种2、因害设防的原则在工程实施中,要根据当地的水土流失情况,自然灾害频发的类型及时间,在保证经济的前提下,尽量发挥经济林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3.2 项目选址该项目共涉及XXX七个行政村项目总建设面积2200亩各村分布面积详见下表:表3-1 各村面积分布表村 名种植面积(亩)村 名种植面积(亩)XXX320XXX400XXX300XXX300XXX230XXX300XXX350合计2200亩3.3 基地建设方案3.3.1平田整地整地主要作用是产生降雨径流并把它集中到植树带内,从而使降雨在空间上被重新分配,达到集中极有限降雨供林木生长使用的目的要保证核桃产量能持续高产稳产,土壤中能供给充足的养分是至关重要的,而高标准整地是基础整地根据项目区的地形采用穴状整地方式,穴状整地为圆形或矩形坑穴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穴径80-100cm,深度80-100cm以上这是一种简易的局部整地,常用于地势平缓和缓坡地带3.3.2.1核桃种植1、栽植区选择地栽植区应选择在平地和缓坡地,土壤以壤土和砂壤土为宜,并要求有1米以上的土层,地下水位距地表2米以上,土壤PH7~7.5,坡度在20°以下气候条件应满足,年平均气温6℃以上,大于等于10℃年有效积温2700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40天以上,年降水量400 mm以上为防止冻花现象的出现,项目实施地宜位于背风向阳处。
2、苗木选择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应选择主根发达,侧根完整,无病虫害,分枝能力强,容易形成花芽,抗逆性强的苗木进行栽植一般应选择苗高50-80cm以上,地径不小于1厘米,须根较多的壮苗进行栽种根据项目区土地情况和自然气候条件,本次项目主要栽植品种包括中林1号、中林3号,这些品种都具有对水肥要求不严,适应性强、耐寒、耐旱、优质丰产等优良特性3、种植方法和密度本次项目栽植的具体方法如下:(1)栽植前苗木的挑选和处理:栽植前要严格挑选苗木,剔除因运输、假植不慎造成折断、抽干的苗木同时解除嫁接苗接合处的塑料绑扎物,用剪枝剪将主、侧根的劈伤部分剪至新鲜处2)定点和挖栽植穴:在穴状整地基础上,沿带的中心线按规定的株行距定出栽植点以栽植点为中心,挖规格为0.8×0.8×0.8m的栽植穴,每穴施入适量有机肥与土拌和在干旱少雨区施入干的颗粒状保水剂与土混匀保水剂是一类高吸水性树脂,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而且可以反复吸收和释放水分具体使用方法:将保水剂与植树穴2/3左右土壤均匀混合,具体用量为每穴施用保水剂1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