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学》实验报告.doc
14页《遗传学》实验报告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染色体学行为的观察学时:2一、 目的和要求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的特征;2、学习并掌握植物根尖材料处理、染色、 制片及观察方法二、 主要内容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的特征;2、学习并掌握植物根尖材料处理、染色、 制片及观察方法三、 仪器、设备和材料1、 解剖盘、解剖刀、大剪刀、小剪刀、大镀子、小银子、直尺、纱布、分规,1套/组2、 材料: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银子、刀片、吸水纸、烧杯、培养皿、0.01%—0.2%秋水仙碱、卡 诺氏固定液(乙醇:冰醋酸二3: 1)、改良品红苯酚溶液3、显微镜,摄影显微镜,生物显微图象电脑分析系统等四、 原理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基本形式也称间接分裂或核分裂在这种分裂过程中出现由许多纺锤 丝构成的纺锤体,染色质集缩成棒状的染色体1882年W.弗勒明最先将此种分裂方式命名为有丝分裂通过 有丝分裂,作为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得以准确地在细胞世代间相传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才能 实现组织发生和个体发育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它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植物根尖有丝分裂旺盛,操作和鉴定方便,故一般采用根尖作为实验材料五、 步骤1、材料准备:培养蚕豆,当根尖长到1. 5-3.0厘米时,剪下备用2、 预处理:用0. 01%—0. 2%秋水仙碱溶液处理2—4小时3、 固定:上述根尖放于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后,转入70%酒精中,于冰箱中冷藏,可存半年4、 水解分离(解离):根尖漂洗后放入往已经在60C水浴中预热的1N盐酸中,在60C恒温下解离15分钟后,蒸 馆水漂洗2—3次5、 染色与压片:取上述根尖置于载玻片中央,用银子切成薄片(约0.5毫米),加一小滴改良品红染液,约2~5 分钟后加盖玻片吸水纸放在盖玻片上,用拇指轻轻在吸水纸上对根尖部位用力,使材料分散均匀6、 镜检:低倍镜下观察,选出典型细胞,再于高倍镜下观察六、 作业绘制各时期染色体的特征简图实验二减数分裂及染色体学行为的观察学时:2一、 目的和要求1、 了解髙等动、植物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征,重点掌握染色体在其中的动态变化过程;2、 学习动物精巢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方法二、 主要内容1、了解蝗虫配子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征,重点掌握染色体在其中的动态变化过程;2、固定蝗虫,挑出精巢,染色,压制减数分裂标,进行观察、绘图等蝗虫精巢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制 片技术、方法。
三、 仪器、设备和材料1、解剖盘、解剖刀、大剪刀、小剪刀、大蹑子、小银子、直尺、纱布、分规,1套/组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银子、刀片、吸水纸、烧杯、培养皿、0.01%—0.2%秋水仙碱、卡诺氏固定液 (乙醇:冰醋酸二3: 1)、改良吊红苯酚溶液3、 显微镜,摄影显微镜,生物显微图象电脑分析系统等4、 材料:蝗虫精巢四、 原理减数分裂是生物在形成性细胞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先由花药或胚珠中的某些 细胞分化为二倍性的小泡子母细胞或大也子母细胞,这些细胞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即减数第一分裂和减数 第二分裂,结果一个小泡子母细胞形成4个小也子,一个大也子母细胞形成一个大葩子,它们都只具有单倍的 染色体蝗虫精巢:取蝗虫精巢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清洁刀片压在花药上向一端抹去,涂成薄层,然后加1滴改良吊红染液也可在花药上滴上染色液,然后用银子银碎,去掉肉眼看得到的残渣,数分钟后盖上盖玻 片,包被吸水纸,用大拇指均匀压片,或用铅笔的橡皮头垂直轻敲3、 镜捡:先在低倍镜下寻找蝗虫精巢母细胞观察到有一定分裂相的蝗虫精巢母细胞后,用高倍镜观察 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特征六、作业绘制各时期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特征简图实验三果蝇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唾腺染色体的观察学时:4一、 目的和要求1、了解果蝇生活史及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掌握果蝇雌、雄成虫和儿种常见突变性状的主要区别方法;2、学习实验果蝇培养基的配制和饲养管理以及实验处理方法和技术,为果蝇的杂交实验做准备。
3、练习剥离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学习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观察掌握多线染色体的特征,了解果蝇 唾腺染色体在遗传学研究中的意义二、 主要内容1、果蝇的雌雄鉴别,及三龄幼虫的培育2、解剖果蝇三龄幼虫,找出唾液腺3、染色4、压制唾液 腺染色体标本5、进行观察、绘图6、完成课程论文一篇一一不同环境因子对果蝇各变态发育阶段的影响, 或不同营养状况下果蝇三龄幼虫生长发育的试验三、 仪器、设备和材料1、 解剖盘、解剖刀、大剪刀、小剪刀、大镀子、小银子、直尺、纱布、分规,1套/组2、 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蹑子、刀片、吸水纸、烧杯、培养皿、0.01%—0. 2%秋水仙碱、卡诺氏固 定液(乙醇:冰醋酸二3: 1)、改良品红苯酚溶液、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乙瞇、生理盐水(0. 7%NaCl溶 液)3、 显微镜,摄影显微镜,生物显微图象电脑分析系统等4、 材料:四、 原理自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就被广泛的应用不仅验证了孟德尔的分 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还发现了性连锁遗传特别是1910年果蝇白眼突变体的发现,通过设计的伴性遗传 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是座落于X染色体上,在1916年摩尔根的学生Bridges设计的X染色体不 分开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从而建立了摩尔根的基因的染色体学说,即基因在染色 体上并呈直线排列。
性连锁遗传的发现,推进了常染色体遗传的研究,从而建立了连锁和互换规律,使基因定位和连锁群的 建立得到空前的发展,使得经典遗传学得到完整的说明和证实Muller用X射线诱变果蝇,得到了大量的染色体数量变异、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研究者们设计了大量 的、有说服力的,非常严密的实验,不仅能把突变体检出,还找到了控制某性状的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的对 应位置,以至后来的发育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的研究也是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推动了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由此可知,经典遗传学的建立,除了孟氏的豌豆实验外,果蝇实验也是决定性的基础实验不仅验证了三大 规律,还给人以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启迪和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利的果蝇唾腺染色体是处于细胞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状态,它们的巨大性是由于垂直分裂后的众多染色线没有 分开的结果因此乂称为多线染色体由于每条染色体的染色线在不同的区段螺旋化程度不一,因而出现一 系列宽窄不同、染色深浅不一或明暗相间的横纹不同染色体的横纹数量、形状和排列顺序是恒定的利用 这些特征不仅可以鉴定不同的染色体,还可以结合遗传实验结果进行基因定位五、 步骤(―)果蝇1、 果蝇的生活史(1) 卵:用解剖针的针尖在果蝇培养瓶内沿培养基表面挑取一点培养基将其置于载波片上,然后滴一 滴清水,用解剖针将培养基展开后在显微镜底下仔细观察。
2) 幼虫:培养基和瓶壁都有,培养基内的要小一些其长度可达4-5mm幼虫一端稍尖的为头部,黑 点处为口器幼虫在培养基内瓶壁上爬行3) 蛹:一般附着在瓶壁上,颜色淡黄随着发育的进行,蛹的颜色逐渐加深,最后为深褐色,在瓶壁上看到的几乎透明的蛹是已经羽化完而遗留的蛹的空壳 (4)成虫:2、 形态构造麻醉时,在麻醉瓶的瓶盖内塞入沾有乙醸的棉花,待乙醸气体在瓶内充满后将果蝇瓶瓶口对准,将果蝇 转入麻醉瓶内,盖好瓶盖观察果蝇的表现,若果蝇从瓶壁上纷纷落到瓶底,表示麻醉已经生效3、 成虫雌雄的鉴别用性梳的有无就可以很快将雌雄分开,在熟练操作几次后,就可以不必借助解剖镜也能很快区分雌雄 在观察性梳时可以用解剖镜观察,也可以用低倍显微镜观察4、 果蝇常见的几种突变类型将果蝇麻醉后,在解剖镜下仔细辨认各种突变类型与野生型果蝇做对照,仔细观察突变型果蝇的性状, 如残翅、黑身、黄身、白眼等二)幼虫的培养:1、 选择肥大的三龄幼虫2、 剖离唾腺: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一滴,取三龄幼虫放在其中,两手各持一解剖针,用一支压在虫体 中部的稍后处,不使移动,另一支按在头部黑点处(口器)稍后,轻缓地向前移动,可将头部扯开,头部也 随之拉出。
这时可以看到一对透明而微白的长形小囊,即唾腺3、解离:用1NHCL处理5-8分钟4、染 色:用蒸饰水涮洗一下唾腺,用改良苯酚吊红染色15-20分钟5、压片:盖上盖玻片吸水纸放在盖玻片 上,用拇指轻轻在吸水纸上用力,使材料分散均匀再用铅笔头或解剖针垂直轻敲注意勿使盖玻片移动6、 镜检:低倍镜下观察,选出典型细胞,再于高倍镜下观察六、作业1、 果蝇的雌雄区别(表格和图示)2、 绘果蝇唾腺染色体图3、 完成课程论文一篇一一不同环境因子对果蝇各变态发育阶段的影响,或不同营养状况下果蝇三龄幼虫 生长发育的试验实验四永久片的制作学时:2一、 目的和要求:学习细胞压片法或空气干燥法制成的临时片改为永久片的制作方法二、 主要内容:学习一般永久片的制作方法,比较正丁醇法、叔丁醇法、T•燥法、洒精法的脫水效果三、 仪器、设备和材料1、 解剖盘、解剖刀、大剪刀、小剪刀、大银子、小银子、直尺、纱布、分规,1套/组2、 材料:正丁醇、叔丁醇、干燥、酒精等四、 原理(略)五、 步骤1・取材:应根据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多选取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快 又便于切取2.固定用适当的化学药液一一固定液浸渍切成小块的新鲜材料,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 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
3 •洗涤与脱水固定后的组织材料需除去留在组织内的固定液及其结晶沉淀,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色效果多数 用流水冲洗;使用含有苦味酸的固定液固定的则需用酒精多次浸洗;如果组织经酒精或酒精混合液固 定,则不必洗涤,可直接进行脱水固定后或洗涤后的组织内充满水分,如不除去水分就无法进行以 后的透明、浸蜡与包埋,因为透明剂多数是苯类,苯类和石蜡均不能与水相融合,水分不脱尽,苯类 不能浸入酒精为常用脱水剂,它既能与水相混合,又能与透明剂相混,为了减少组织材料的急剧收 缩,应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通常从30%或50%酒精开始,经70%、85%、95%直至纯 酒精(无水乙醇),每次时间为1〜数小时,如不能及时进行各级脱水,材料可以放在70%酒精中保存, 因高浓度酒精易使组织收缩硬化,不宜处理过久正丁醇、叔丁醇、丙酮及二氧陆环等也可做脱水剂4.透明纯酒精不能与石蜡相溶,还需用能与酒精和石蜡相溶的媒浸液,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材料 块在这类媒浸液中浸渍,出现透明状态,此液即称透明剂,透明剂浸渍过程称透明常用的透明剂有 二甲苯、苯、氯仿、正丁醇等,各种透明剂均是石蜡的溶剂通常组织先经纯酒精和透明剂各半的混 合液浸渍1〜2小时,再转入纯透明剂中浸渍。
透明剂的浸渍时间则要根据组织材料块大小及属于囊腔 抑或实质器官而定如果透明时间过短,则透明不彻底,石蜡难于浸入组织;透明时间过长,则组织 硬化变脆,就不易切出完整切片5 •浸蜡与包埋用石蜡取代透明剂,使石蠟浸入组织而起支持作用通常先把组织材料块放在熔化的石蜡和 二甲苯的等量混合液浸渍1〜2小时,再先后移入2个熔化的石蜡液中浸渍3小时左右,浸蜡应在高于石 蜡熔点3C左右的温箱中进行,以利石蜡浸入组织内浸蜡后的组织材料块放在装有蜡液的容器中(摆 好在蜡中的位置),待蜡液表层凝固即迅速放入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