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圆》教学设计.docx
3页《团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读绘本,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2、结合故事情境,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3、激发学生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看这幅图片,是什么时候的场景?(过年)没错,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即使远在外地的亲人也要回家过年,和家人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毛毛一家也是如此,让我们跟随作者余丽琼走进绘本《团圆》,一起去看看毛毛家过年发生了哪些事吧!(二)读绘本(9分钟)1、读封面封面就像书的脸,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看,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外国绘本很多都是作者和画者同一人,而中国绘本很多都是分开的这本书的作者是余丽琼,而画者是朱成梁团圆是什么意思?一般在什么时候,家里人会在一起团圆呢?绘本的封面一般会有主人公,你猜猜是谁?仔细观察她的表情,你有什么发现?我来给你们讲讲余丽琼的故事她的小名也叫毛毛,那时候中国很多孩子都叫毛毛,只是姓不同,姓陈的叫……姓李的叫……,余丽琼叫……如果大家在院子里玩,有大人喊毛毛吃饭,就会有人问“到底找哪个毛毛嘛?”她爸爸也是一个常年出差的建筑师,有一次,他一年多才回家,毛毛不让他靠近,爸爸很伤心,就找了个有相机的朋友拍全家福。
于是,妈妈搂着哥哥,毛毛坐在爸爸的腿上,他们照了至今为止唯一的一张全家福所以,毛毛在版权页写——给我的父母哥哥和爷爷,永远怀念他2、版权页这本书把版权页单列出来了而且在版权页中,有一本日历上面的时间便是故事发生的时间——除夕,除夕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人们一般会在除夕干什么呢?(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3、读扉页这本书的扉页比较特别,它已经和正文融合在一起了师停顿,猜读:因为什么呢?4、读正文图二、爸爸回家了 师停顿:满满的两页插图,就只有一句话,爸爸回家了画面都画了什么?(过年的玩具、零食、街上挂着灯笼喜气洋洋,故事里的“我”开心吗?我怎么躲起来了?为什么没扑上去喊爸爸?) 师停顿:同学们猜得对,一年不见,我和爸爸真的有点陌生了图五、没有文字 师停顿:这幅图怎么连文字也没有了?难道是漏把文字印上去了?你们说,应该写什么啊?(我和爸爸贴春联)视频一分钟这一段讲了他们在干什么?(包汤圆,吃汤圆)介绍吃汤圆习俗寓意(三) 写话(18分钟)1、 第二天是谁吃到了好运硬币?(毛毛)2、 在过年吃到过好运硬币的同学请举手,你当时是什么心情?3、 请你观察图片上人物的神态、动作,试着说一说,画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1) 都有哪些动作?(端,舀,吹,喂,递,闻,咬,吐,跳,站,举,蹦,手舞足蹈)(2)神态是什么样子?毛毛:兴致勃勃,眉开眼笑,眼睛瞪得圆圆的,小脸也因为激动变得红扑扑的爸爸妈妈:笑眯眯,眼睛都笑弯了,眯成一条线 (3)心理:迫不及待,喜出望外,心花恕放、兴高采烈 妈妈:谁会吃到好运硬币呢?希望毛毛能吃到好运硬币。
毛毛:这里面会不会有好运硬币呢?看这个汤圆这么大,一定有好运硬币! 爸爸:我女儿真幸运呀!毛毛今年一定能得好运了!真好!(4) 语言有哪些?4、 谁能试着把整个过程说完整?5、 照她的样子和你的同桌练习说一说,加上自己的想法6、 写片段7、 评价用歌诀来评价,写得好在哪?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四) 故事结局视频四分钟(五) 总结拓展(1分钟)听完这个长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书读完了,你在书里找到中国味道了吗?(花灯、灯笼、春联、舞龙灯、逛庙会、包汤圆、建筑物、碎花花样、梳妆台、锯子和木架子、汽车、理发)中国绘本用水墨用油彩绘出了中国味道,很值得读推荐大家阅读这些中国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