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筛选.docx
4页甜瓜细菌性果斑病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筛选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哈密瓜等特色果品驰名中外,是我国甜瓜的优势区域产业第6师103团是中熟甜瓜主产地,有着“西甜瓜之乡”的美誉,“金皇后”牌西甜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一种严重的植物性病害,它主要危害葫芦科作物,如甜瓜、西瓜等瓜类作物,也能感染番茄、茄子等非瓜类作物,主要通过危害作物叶片和果实,导致果蔬减产自1988年我国首次报道细菌性果斑病以来,我国的瓜类产区,北方如新疆、内蒙等地,南方如海南、福建等地均有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果实完全腐烂绝收,影响我国瓜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等,给西甜瓜种植业造成巨大损失,已成为目前我国西甜瓜种植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筛选出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持效期长、能够互补配套的杀菌剂,建立有效、快速的防治技术体系,对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促进甜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试验目的选用市场上常用的7种杀菌剂,分别采用药剂浸种、苗期喷雾、果实发病初期喷雾法进行药剂防治效果试验通过对处理后的甜瓜发病率与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进行药剂处理的最佳药剂与最佳用药时期,为103团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选择合理药剂和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53.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由石家庄曙光制药厂生产;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由日本北兴化学株式会社生产;2%春雷霉素,由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50%消菌灵,由上海市丰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0%过氧乙酸,由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36%盐酸,由广东省廉江市安铺化工一厂生产2.供试甜瓜品种供试作物为甜瓜,品种为新蜜42号3.供试菌株(1)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采集103团甜瓜发病植株的新鲜病叶,分离病原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首先用灭菌解剖刀切取病健交界部位组织,用75%酒精浸泡3~5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冲洗1分钟,之后加800微升无菌水捣碎,浸泡30分钟,用接种环蘸取浸出液,在K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培养,28℃恒温培养48小时对长出的单菌落的形态进行鉴定,再连续3次划线培养,纯化菌株2)病原菌致病性测定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研究,将纯化后的菌株在K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挑取单菌落接种于KB液体培养基上,28℃培养12小时以上,再配制成1×108CFU/mL菌悬浮液将此菌悬浮液采用针刺法和喷雾法接种到甜瓜幼苗上,以接种清水作对照,设3次重复,28℃保湿48小时后观察甜瓜植株的发病情况。
出现症状后,从病斑上再分离病菌,与原接种菌株进行比较,确认与原接种菌株为同一病株4.试验方法(1)种子药剂处理将供试带菌的甜瓜种子在常温下分别用30%过氧乙酸400倍液、36%盐酸300倍液、53.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种12小时,用清水洗净并浸泡2小时,置于保温箱中催芽,后在同一棚内用无菌营养块育苗,每个处理50粒种子,重复5次,以清水为对照,出苗后调查子叶发病情况,计算植株发病率和防效2)苗期药剂防治将供试菌株在同一棚内进行育苗,待幼苗子叶展开后,分别用供试药剂53.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春雷霉素500倍液、50%消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2~7天喷1次,共喷2次,每次处理50株,重复3次,第2次施药后5天,调查植株发病情况,计算出病情指数和防效3)果实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将供试菌株育苗、移栽,在甜瓜生长后期、果实发病初期,分别用供试药剂53.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春雷霉素500倍液、50%消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浓度同苗期药剂防治使用浓度),5~7天喷1次,共喷2次。
第2次施药后7天,调查田间果实病指指数率,计算防治效果每个处理均测40个甜瓜,重复3次三、结果与分析1.种子处理对苗期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表1种子药剂处理对幼苗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由表1可知:供试带菌甜瓜种子经不同浓度3种药剂浸种处理后,其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能起到一定地防治作用,但防效不理想经过药剂浸种处理后,不同处理甜瓜子叶发病率最高的是清水对照,最低的是用36%盐酸300倍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4种不同药剂浸种处理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病率均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用36%盐酸300倍液浸种防效最好,防效为26.8%;用30%过氧乙酸400倍液浸种处理防效次之,防效为26.0%2.苗期喷施药剂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由表2可知:在甜瓜苗期阶段,供试菌株经5种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后,细菌性果斑病病情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减小趋势,防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不同药剂处理供试菌株对甜瓜生长发育苗期阶段细菌性果斑病病情指数均具有一定防效,其中,用90%新植霉素2000倍液处理防效最高,防效为76.5%;用2%春雷霉素500倍液喷雾效果次之,防效为74.8%。
表2苗期喷施药剂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3.果实发病初期喷雾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由表3可知:在甜瓜生长发育后期,供试菌株经5种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后,细菌性果斑病病情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减小趋势,具有一定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不理想经过药剂处理供试菌株后,不同处理间平均病情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清水﹥50%消菌灵10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倍液﹥47%加瑞农600倍液﹥90%新植霉素2000倍液﹥2%春雷霉素500倍液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不同药剂处理供试菌株对甜瓜生长发育后期细菌性果斑病的病情指数均有降低作用,其中,用2%春雷霉素500倍液喷雾处理防治效果最为显著,防效为54.6%;用90%新植霉素2000倍液喷雾处理防治效果次之,防效为51.1%表3果实发病初期喷施药剂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四、结论通过本试验,发现不同药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均具有一定防治效果,但在甜瓜生长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药剂防治效果有所差异在种子处理方面,用36%盐酸300倍液处理甜瓜种子,若残酸清洗不净,对种子发芽率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推荐选用30%过氧乙酸400倍液对甜瓜种子进行处理,可以较好解决种子带菌问题;在甜瓜苗期,用90%新植霉素2000倍液喷雾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效果显著;而在甜瓜果实生长期,用2%春雷霉素500倍液喷雾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效果较为明显。
同时,通过本试验发现,化学药剂防治甜瓜果斑病的关键用药时期为苗期,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和2%春雷霉素作为防治果斑病的理想药剂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且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对于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措施,对甜瓜生产全程进行科学防控,主要从源头种子进行控制,生产环节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采用各种措施降低田间湿度,在雨后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控选育抗病品种是目前预防该病有效方法之一,甜瓜生产上除了要加强检疫,禁用病区的种子,还要注意苗期及果实膨大期及近成熟期的田间调查,发现病苗及病瓜及时喷药防治刘克贞,王凯航,章建华.不同杀菌剂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J].农村科技,2020(06):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