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谢利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全.ppt
14页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谢利民 教授 博士生导师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委理事 全国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常规教学艺术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谢利民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一. 一堂好课评判的参考基本标准(1)好课的基本评价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的真实有效达成 (2)好课的基本判定标准: 教的精、活、实; 学的乐、快、好 (3)好课学生的外显基本形态:善于思考 ,勇于实践,勤于交流,乐于展现 (4)好课的情趣外显形态:课伊始,趣已 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1、现代教学科学与艺术的二重性 • 教学的科学性:“真”(教学有法) • 教学的艺术性:“美”(教无定法)2. “为人师表” 之体现: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师的人格魅力三、课堂教学常规艺术1、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 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教学魅力和教师 力量的体现。
2、导入新课的艺术• 导入新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 学生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 学习 • 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的艺术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 内容的特点需要;针对学生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望; • 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 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3、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教学实施过程中,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水到渠成的衔接美高潮与过渡 动与静的起伏 师生互动 • 教学过程的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4、教学的启发艺术• 思维训练: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 • 启发教学的本质性内涵不愤不启:心求通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未能之貌,达其辞 • 教学启发艺术实施的关键问题的设计:“最近发展区”启发的时机:“愤”与“悱”的状态5、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艺术• 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评价 • 前瞻性评价,鼓励性评价,激励性 评价及其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意义 • 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的一切结论鼓励和保持学生的一切创造欲望和 尝试四.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基本阶段1、模仿性教学阶段 • 教师教学生涯发展的起点 • 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立教学能力 • 对周围教师、对教参的依赖性 • 心理的随从与随众状态 •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与“目中无人” • 消极模仿与积极模仿2、独立性教学阶段• 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关键阶段 • 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自立意识与能力增强 • 独立设计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得当, 教学鲜明的节奏感; • 成功吸取他人经验,有意识地研究语言 艺术,组织的有效性,教学的技巧性; • 关注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开始外显。
3、创造性教学阶段• 创造性教学自信心增强,呈现强烈的创 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 • 不固守现状,赶超与突破他人,教师个 性化的创造教学特点明显; • 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节 奏调控体现出新颖独特的创新; • 研究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对教学最优化的刻意追求; • 不断突破自己; • 教学活动呈现出浓厚的个性风格色彩; • 教学艺术形成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独特性 稳定性 发展性 交流联系方式通讯:谢利民xlm@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上海师大教育学院(邮编:200234) 021—64323094(办)13818928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