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在超长结构中的应用.docx
3页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在超长结构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因而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发展方向就转向地下和空中,尤其是地下工程迅速发展起来地下施工一般要求质量高、速度快等对于体量很大的地下基础工程,按照结构设计规范常常设置大量的后浇带,如采用加强带无缝浇筑施工取代后浇带方案,可实现超长构筑物的连续浇筑作业,混凝土一次成型,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同时还能缩短工期,效益显著Keys】混凝土;无缝施工;超长结构一、混凝土无缝施工原理及依据1.常规后浇带存在的弊端常规后浇带就是在超长、超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一般每30m~40m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设一道,等40~60天后再浇高一个等级的膨胀混凝土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及抗裂、防渗性能的超长混凝土整浇浇筑技术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基于此,常规后浇带在施工中存在如下弊端1)后浇带两边钢筋锈蚀设置于基础底部结构的后浇带,将历经整个结构施工过程,对于高层建筑可长达几年的时间,期间将不可避免地落[来自WwW.L]进各种垃圾杂物,由于底部结构钢筋较粗较密,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更别说维护。
2)后浇带处产生裂缝由于后浇带常在数月后浇筑,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这些结构的混凝土的干缩大部分已于后浇带灌充前完成因此,后浇带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3)后浇带处钢筋变形在未封闭前,设置后浇带处的钢筋不可避免人为踩踏造成变形4)后浇带处混凝土强度无法保证在后浇带灌充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扰动过程中容易对结构造成损伤,同时由于交叉作业较多,可能对后浇带混凝土养护不到位5)增加工程造价封浇时后期要增加搭设脚手架和清理等费用2.混凝土加强带无缝施工技术1)用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原理当今超长混凝土结构相当普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出的一项专利应用技术(专利号931171326)可谓给超长混凝土带来了福音,即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它是利用混凝土膨胀剂的膨胀性能,制作成微膨胀混凝土(即补偿收缩混凝土),通过掺量的变化,调整膨胀性能,对整体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的收缩进行补偿,根据工程结构不同部位的收缩情况,采用膨胀加强带的方法将整体结构分成若干块,然后用具有不同膨胀性能的混凝土去填充,施工时可连续操作也可间歇施工,应用灵活方便,并加快了施工速度,确保了工程的整体性。
由于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的约束下,在混凝土中建立起一定的自应力(约0.2MPa~0.7MPa),其自应力值按下式计算: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