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芙蕖》(台儿庄区彭楼中学何若玉).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33960331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 课 题: 《芙蕖》 (2课时) 课 型: 主读课 上课时间: 2013年4月1—2日 单 位: 台儿庄区彭楼中学 教 师: 何若玉 觉世稗官真才子,湖上笠翁咏香莲 ——《芙蕖》教学设计(2课时)【教材分析】本文介绍芙蓉的多方面可人之处,从文体来说,应突出说明文教学华美而又充满深情的语言,更使人回味无穷,爱不释手,应突出朗读和积累本文篇幅较长,生字较多,文言词语方面也存在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教学设计意图】本课共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突出文本朗读和文言理解方面的基础教学视频导入能起到调动积极性和引起思考的作用第二课时突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文体特点的理解,加强语言的品味,提高语言欣赏能力另在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既可增加对莲的多方面认识,又为写作短小的说明小品作知识积累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摘抄本文的生字词,查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查找作者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2.掌握生字,正确朗读课文3.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4.理解课文说明荷花特点的行文方式  评价任务:1.通过学生汇报、交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2. 根据句子语意能自主设计课文的朗读节奏 2.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学生能找出文中体现概括分类“可人、可目、可鼻、可人、可用”等词语,理解课文架构教学过程】一、巧激趣——置换角色,投荷问路 1.播放本人原创音乐片《美丽的台儿庄》片段,让学生欣赏台儿庄运河湿地荷花视频PPT2) 2.教师引导语:片中清风阅荷,花笑迎客,真让人流连忘返可刚才我们只是一个欣赏者,如果你是一个本地导游,你如何向你的团队全面而有序的介绍“荷”这种植物呢?相信大家学习了李渔的《芙蕖》后一定会有所启发 3.教师板书:10.芙蕖 李渔播放学习目标PPT3)二、知作者——湖上笠翁,寻荷立命1.检查学生课前关于作者的资料积累状况。

      可指定两位同学读出自己的积累成果2.教师播放幻灯,加深认识提醒学生可笔录划红线的要点PPT4)姓氏名谁:李渔(1611——约1679),清代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字笠鸿,又字滴凡,号笠翁,又号觉世稗官时有才子之誉坎坷经历:原籍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生于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县)前半生家庭生活富裕,清人入关后,家道衰败曾参加过几次乡试,屡不及第,从此醉心于小说,戏剧的创作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曾居杭州10年,后又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达20年,经营书铺,名“芥子国”,以刊书闻于时晚年移居杭州西湖畔自号湖上笠翁 流芳作品:有戏曲集《李笠翁十种曲》,戏曲论著《闲情偶寄》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一名《觉世名言》),诗文杂著《李笠翁一家言》等诗文清新活泼,“自成一家言”三、读作品——抑扬顿挫,饕餮书香【指导语】让我们走进作品,享受从远古飘来的书香你可要听清读音,拿准节奏呀 1.播放范读音频(PPT5,配课文滚动字幕音频亲录自:“派派网”,朗读:若颜,时长:5分9秒,)2.指导语:动动口,动动手,请同学们抄录一遍下面的字音。

      PPT6) 倚(yǐ)此 袅娜(nuó) 徂(cú)秋 飘飖(yáo) 菡(hàn)萏(dàn)成花迨(dài)至 馥(fù) 塞责(sè) 群葩(pā) 草菅其命(jiān)殆(dài)所谓 凿(záo) 3.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根据文意正确断句PPT7) 断句举例: 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则/蓬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四、抓基础——断章取义,窥斑知豹(一)学生自主看书初步理解词语及文意指导语:请同学们认真看书,根据手头资料和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8分钟之后老师可要检查呀,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要画出有待解决教师幻灯显示下面三项,指定学生回答来作为检查 1.请准确掌握下列字词的意思(PPT8) ①以芙蕖之可人 (适合人的心意,讨人喜欢 ②其事不一而足 (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来意为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③请备述之(全部 ④又备经年裹物之用(长年,整年 ⑤是芙蕖也者(是:指示代词,承上起连接作用,可译为“这样看来”也者:语气词连用,起强调主语的作用 ⑥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具备 ⑦植数茎以塞责 (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敷衍了事 ⑧又时病其漏(以……为苦恼 ⑨ 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殆:大概草菅其命:把它(芙蕖)的生命看得象野草一样,随便处置 2.掌握词类活用现象(PPT9) ①则又日高日上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②可目,可鼻 (目,名词作动词,欣赏 鼻,名词作动词,用鼻子闻) ③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芬,名词作使动用法,使……生香) ④又时病其漏 (病,意动用法,以……为苦恼) 3.你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吗?(PPT10) 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二)互译课文学习方法:同桌的两位同学一组,每人一段交替翻译课文。

      一人口译时,另一人监听五、会解析——断章取义,窥斑知豹 (PPT11、12) 1.划出每个段的中心语句 【指导语】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画出每段的中心句2分钟后与你的同位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分歧 【参考】中心语句依次是:“芙蕖之可人,不一而足”——“可目”——“可鼻”——“可口”——“备经年裹物之用”(可简化为“可用”)——“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四命之中,此命为最” 2.找出总起全文的一句话,并回答全文抓住了这一句中的哪两个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参考】总起全文的一句话是“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课文围绕“可人”两字,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方面来写的 3.本文中哪一段总结了全文?这一段的哪句各照应了第2-5段的哪些方面?总结一下: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参考】第六段总结全文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分别照应了2-5段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全文教师活动】巡查学生完成情况,然后指定或学生举手全班交流教师可用PPT作明示,课文结构也可进行板书六、课外调查——我是小小活动家(PPT13)请你向家人、莲藕种植户或红荷湿地的管理者,调查咨询莲藕的分类、生长习性,及其“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外的价值。

      要做好笔记,以待下一节课进行交流附一:【板书设计】 附二:【教后反思】亮点:1.多媒体的制作和使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视频导入提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使本来枯燥的说明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2.教学形式视、听、读、思、说交替并有机结合,调动多种感官,提高了学习效果3.课外语文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重要的是积累了莲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为写作说明小品做了准备4.在“断章取义,窥斑知豹”环节,学生能较轻松完成对文章结构内容的理解,节省了学习时间建议: 1.在“咬文嚼字,跬步可积”环节还应该加强,学生对课文理解翻译较吃力,比预想的难度大2.视频《美丽的台儿庄》不宜播放太长,以90秒左右为佳附三:《芙蕖》第一课时PPT、视频《美丽的台儿庄》wmv、朗读音频《芙蕖》wav》附四:视频《美丽的台儿庄》下载网址: 第二课时【相关课程标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2.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评价任务】 1.根据对芙蕖的说明内容、文章框架理清说明顺序 2.结合具体语言找出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能理解这些方法的作用3.能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精彩词语、表达情感等方面赏析句子教学过程】一、查任务——七嘴八舌报成果1.出示学习目标(PPT2)2.检查活动成果(PPT3)【引导语】根据你的调查结果,说一说莲的分类、生长习性,及其“可目、可鼻、可口、可用”之外的价值用仿词“可 、可 、可 ”表达教师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详尽有序汇报调查结果例如,运河湿地的莲有哪些种类?栽培收获有哪些具体要求?有哪些药用价值?仿词举例:“可医、可药、可娱”等二、思文理——层次井然说芙蕖 1.你认为第2、3、4、5段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这属于说明文的哪种顺序?(PPT4)【教师活动】①及时引导学生恰当措词,如“外形、审美、主要、次要、认知过程”等书面语②知识链接简介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不能第2、3段先介绍芙蕖的外形特点,再介绍它的香味,突出其审美特点,从有形到无形;3、4段突出其实用价值,是从主要到次要;总体上按照从外到内安排的,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

      属于逻辑顺序 2.结合句子回答:第2段是怎么介绍介绍“可目”的特点的?用了什么说明顺序?(PPT5) 【学生活动】边读课文边解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回答,同时板书: (由芙蕖初生到衰败的先后顺序,即时间顺序 荷钱出水——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 飘飖袅娜 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花之既谢—— 亭亭独立3.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句子指出这种方法的作用PPT6)学生活动:分组探讨归纳,推举代表回答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准确的用语表达作比较”不是“作对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