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网.doc
3页附件 3: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简表单位:第一完成人李大奎性别男职称高级工程出生年11月师1969年月成果名称软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主要迟宗正、于成、高新岩、杨南海、惠煌、源建设参加者马洪连与本成果相关内容是否获得过教学成果奖是;获奖时间及等级:否第一完成人近两年中完成工作情况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讲授本科课程名称及其他教学情况2015.9~ 2016.1计算机组装与设置实验2015.9~ 2016.1高级操作系统(研究生)2016.9~ 2017.1计算机组装与设置实验2016.9~ 2017.1计算机组装与设置实验2016.9~ 2017.1大学计算机(微)第一完成人近两年来承担教改项目情况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教改项目名称2015.3~ 2015.12大连理工大学教材出版基金2015.3~ 2015.12大连理工大学远程教育教改基金2016.12~2017.12教育部 -西普产学合作基金实验室建设专项完成情况( 承担学时)3632363624+20(上机)负责或参加负责负责负责负责2016.12~2017.12 教育部百科融创产学合作基金创新专项主要完成者及主要合作者在成果中所承担的工作:李大奎:成果总体规划和建设迟宗正:软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公众号建设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于成:基于 Proteus 的模拟数字电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高新岩:基于 Labview 的模拟数字电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杨南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惠煌:计算机网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马洪连:成果建设顾问,调研1成果简介( 1000 字以内):成果介绍该成果依托于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 2013 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5 年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 4 年多的建设, 基于软件工程的实验课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成果建设内容1、构建基于的一体化移动教学平台目前基于的一体化移动教学平台已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组装与设置、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等课程投入使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课程学习和实验项目预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利用 HTML5技术在移动终端中实现 X86编译器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 TEX-XP指令仿真)2、积极引入主流虚拟仿真软件工具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 , 自主研制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在教学实验实践中将电路仿真与数据处理等软件工具的使用融入到了实验课程当中,主要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工具 Altium Designer 、Labview 、Proteus ,数据处理、科学计算与编程的软件工具 MATLAB,网络仿真工具 NS2和 OPNET等在教学当中,组织学生学习与自学相关仿真工具,并利用自主研制的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验项目的预习、实验等,一改以往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习大量仿真工具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未来的就业路径项目组成员针对实验课程中重点难点实验,积极利用相关软件工具研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和单片机等实验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并应用在实验教学当中。
同时利用 Labview 软件开发包自主研制电子技术虚拟实验课程资源上述实验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教材偏重理论分析,教学难度较大,实验操作复杂,通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实验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示,对于较难的知识点的理解能起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教学效果改善显著,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解决了教学难题3、探索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整合,创建融合实际操作与虚拟仿真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管理平台探索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路径,整合实际操作和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建设一体化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包括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实验预习、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数字化资源管理、师生互动交流和系统管理等子系统2创新性( 400 字以内):1、全国首创的基于的一体化移动实验教学平台目前实验中心开设的四门主要实验课程(计算机组装与设置、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网络综合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都采用了一体化移动实验教学平台,随时随地学习、预习,教学效果明显提升2、建设了丰富的基于软件工程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 MCS-51 单片机实验等课程资源,覆盖了大部分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相关的硬件基础实验课程,既可以作为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资源,亦可以作为实际操作实验的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可以为省内和国内相关高校提供实验教学资源。
大量仿真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3、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教学质量显著提高通过虚拟仿真课程资源的建设,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完成了大型或综合训练实验,提供了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同时利用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可以完成复杂、长时间的实验调试和数据处理工作应用情况( 400 字以内):1. 基于的一体化移动实验教学平台已在软件学院 C++程序设计(公众号:程梦起航) 、编译技术(公众号:编译技术课程)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公众号:大工开放课程中心)等课程与课程管理平台推广2. 基于 TEC-XP的移动虚拟仿真系统与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合作,升级改造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平台,并实现了对应实验环境虚拟化, 开发基于 TEC-XP开发的移动虚拟仿真系统, 成功推广至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燕山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6 所院校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燕山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3. 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虚拟仿真课程资源与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模拟与数字电路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合作编写Protues 教程,将于近期编写完成,并随同课程资源一并推广至全国相关高等学校。
4.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网络虚拟仿真课程资源与北京镭嘉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与计算机网络实验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并开始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开始使用学部、学院(部)推荐等级:申报等级:一级(签字盖章)注:填写《简表》请简洁,原则上不要超过规定字数,不准加页。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