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省平南县高中语文《议论文结构训练:层进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pdf
8页广西省平南县高二语文《议论文结构训练:层进式》教案广西省平南县高二语文《议论文结构训练:层进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1 目标导引 1. 通过练习,你将学会议论文如何纵向展开议论 2. 掌握层进式结构的两种方式 基础导学 基础问题 1.你了解什么是层进式吗? 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 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2.你知道层进式常用的两种结构方式吗? 探究问题 分类借鉴分析: 我们重点学习两种层进式格式 (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大到小、由自然 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层间 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分析例文: 《十九年的启示》 材料: (1)晋文公逃亡奔波十九年,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政治才干,成为五霸 之一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备受煎熬仍然手持汉节司马光花了十 九年的时间才写成《资治通鉴》 。
归纳:崎岖本是征人路,怀志无须怕磨难 (2)在建设四化 的管理征途中,艰难困苦在所难免,有志者应不怕磨难 【范文借鉴:】 贵在坚持 有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至腹地,一人中暑了,又没水喝,不能行动同伴给他一支手枪, 五颗子弹,嘱咐他过了三小时后,每隔一小时鸣一枪,以让他能辨别方向,回来会合过了 8 小时,同伴提着满壶清水带着骆驼商旅循枪声找来结果只见到一具尸体,其头部被一颗子 弹穿透了,手枪和五个弹壳草散落在死者周围他自杀了,没有坚持到还有被救希望的最后 一刻他的沙漠之旅的悲剧结局,从反面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警示:坚持,再坚持 (定向引述 材料,提出本文中心 ) 不论做什么事情,可以说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因为无论大小事情,从开始到终结都有一个 过程,只有把全过程都按规定完成了,才是成功不坚持就意味着半途而废,就必然到达不 了成功的终点大事要坚持,小事要坚持;耗时长的要坚持,耗时短的也要坚持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打了 8 年,解放战争打了 3 年,没有坚持就没有胜利;每个人的学业,小学 6 年, 中学 6 年,有的上了大学还需 4 年,没有坚持就不能毕业不说这些大事,就说简单的,如 烧一壶开水,需要 5 分钟你烧了 3 分钟就熄火,春天去踏青,要走 10 里,你走了 8 里就回程, 开水喝不上,美景也赏不成。
(初论坚持的重要意义先说事理,再举例子选例有大有小, 综合起来就能说明所有的事 ) 坚持,在接近成功的最后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因为越接近成功越艰难;二是因为已经到 了最后阶段,如果因不坚持而失败,前功尽弃,尤为可惜水烧到了 99 度,不坚持就不能沸 腾;万米赛跑,跑了 9999 米不能计算成绩这位沙漠探险者,已经熬过 8 个钟头,放弃了最 后的坚持,终成戈壁冤魂我们看过女排惊心动魄的世界比赛,她们在 0∶2 失利、第三局又 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靠了坚持到最后的精神,反败为胜,结果以 3∶2 夺得胜利;也看到过以‐ 1 ‐2∶0 领先,又先得 14 分把对手逼到绝境的情势下因没有坚持拿到最后 1 分,结果痛失战机 欢笑与泪水,荣誉与失落,都只隔着一层障碍--坚持面临险恶,坚持有时能化险为夷, 绝处逢生;面临顺境,大意则功败垂成,痛失荆州坚持可贵,在危险中坚持更可贵,在最 后关头坚持,则是最成熟的表现只有坚持,才没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 (这一段 把论证推进一层:从一般地说坚持,说到在危险情境和最后关头要坚持 ) 坚持是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坚持靠希望来支持没有毅力就无法坚持中途生厌倦,见异 思迁,改弦易辙,当然无坚持可言。
在时间和艰险的考验面前,第一批被击倒的就是那些意 志薄弱者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而一旦失去了希望,就等于砍倒了坚持的双腿,意志 再强也得倒下这位沙漠探险者,在放了最后一枪后,他觉得再也没有招来同伴的希望了, 死神逼来,生机断绝,与其多受一阵煎熬再死去,不如自杀快捷而少痛苦,他是在泯灭了希 望以后才出此下策的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把至于险远的条件归纳为志、力、物,他把“志” 放在极重要的位置这里的“志”是心理、意志的总和,希望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竞技没有希 望争先了,也就失去了坚持的力量,有的人会逃下阵来;高考,没有录取的希望了,有的同 学就放弃努力……人总是在希望中生存,为希望而奋斗一旦绝望,坚持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 谁要不屈不挠地坚持,就必须充满信心和希望,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作百分之百 的努力 (再推进一层,论证坚持从何而来两个源:一是意志力,一是希望 ) 播种希望,收获坚持,播种坚持,收获胜利 (简短作结,概括有力 ) 例文 2:尊严与灵魂 尊严是什么?它是生命的尊贵与庄重,它是不肯弯腰屈膝的坚持与豪放,它是令人仰视的气 节与精神……它更是万物之精灵,灵魂之倚仗 尊严是人的灵魂。
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之源,来自于生命的灵魂,正是人本性 中的正直与大气,尊严才会如此坦荡我不免想到了晏子使楚的故事,他的处世不惊、南橘 北枳的雄辩赢得了楚王的赏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这位出色的外交家的灵魂中,如果没 有傲然之骨,怎会有不卑不亢的凛然之辞?所以,尊严是人的灵魂 尊严是民族的灵魂 无论是燕赵小国义不赂秦战败而亡的气魄,还是抗日战争中华夏民族在衰败之时发出的沉重 的呐喊,一个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由此体现那是坚守节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伫 守,那是矜持地立于世界之林的雄壮毋庸置疑,当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存时,这个民族也将 不复存在她的灵魂不仅来自四海之谋臣、天下之奇才的智慧,更来自贤士豪杰每一份不屈 的情怀正是他们的每一分付出,才得以使一个民族捍卫她的尊严之魂! 尊严是万物的灵魂 尊严看不见、摸不到,但它却得以在万物之中处处体现那是梅开林间的傲骨,零落成泥的 余香;那是《赤壁赋》的豪迈, 《石灰吟》的清冽;那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然,归隐田园的 清高;甚至那是负荆请罪的勇敢,逆流而上的执着……万物的灵性,就在于那块沉稳的磐石, 在于那道刺穿黑夜的曙光——尊严。
回归人类的本性,灵魂在那条挺直的傲骨边倚仗尊严太宝贵又太平凡了,平凡在于它几乎 处处可见,而宝贵在于,你是否能坚持你的尊严,倚仗它,登上人类灵魂之顶峰 学生分析: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 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2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 或指明问题的实质, 或申述论述的范围, 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 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解释,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 以对比说明语言一定要简洁些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这两部分可以并重, 也可以有所侧重, 不一定平均用力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 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 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 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 述侧重点 例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 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
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 (第 1 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重 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 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 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 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 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 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 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不是 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 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 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 的临世。
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 (2‐4 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 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 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 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 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 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 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 3 ‐规则——精美的图框 规则恰似精美的图框,限定了空间,也辉映出精彩 (引论:总起点题) 规则有楞有角,不规则的作品是进不了画框的,于是引出几多慨叹。
龚自珍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是他对腐朽的清廷激烈的呼号罗蒙诺 索夫激烈的言辞,对“学界泰斗”的痛斥,骨子里是因为对衰落沙俄禁锢科学的不满 而今几多赛事,几多观众在赛后议论规则的陈旧,也是因为对这个框子的不满 的确,规则禁锢了太多 (本论:第一层:规则束缚了事物 ) 但,可以取消规则吗? 大街上人来人往,没有“红灯停,绿灯行”,安全何以保证?高考人人抱怨,但没有它,录取与 否用什么标尺?数学公式固然呆板,但没有它,施工又如何保证? 好比画的保存需要图框,世界的运转、发展少不了规则 况且,当画与图框相配、行为与规则相符之时,自有一番耀眼的美好 白居易最爱在韵险处“故作”平易,写出格外动听的诗句;兵乓球比赛的激烈精彩,很大程度得 益于规则的“苛刻”;芭蕾舞曼妙多姿,正因“脚尖舞”的限制;马术别有风姿,当源于道具(马) 需用规则驾御 所以,规则必须有,而且规则可算是有利于事物发展的一个因素 (第二层:规则的束缚有利发展,不可或缺) 那么,当图框的光泽黯淡下来,甚至快被蛀穿,又当如何?当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再 修修,甚至再造一个! 当电磁波的光电效应不能由波动性解释时,爱因斯坦果断地拿来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同原 有成果组合,提出“波粒二象性”的新规则。
当然这规则是客观事实决定的,爱因斯坦只不过是 更精确地将它表达出来,但就因这一举,人类思维实现了由经典力学向量子力学的一大质的 飞跃 可见,在适当的时候,遵循客观规律,更新我们的规则有多么重要 学习遇到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