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当代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策略.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45313502
  • 上传时间:2023-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当代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策略《货殖列传序》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献,表达了司马迁主见进展工商业、在经济政策上提倡经济放任主义、鼓舞经济自由进展的思想,也蕴含了许多对当代政策系统改良有重要借鉴价值的政策思想文章从市场经济进展及政策系统功能角度动身,探讨《货殖列传序》对我国经济治理公共政策改良的启发,兼议公共政策系统的功能限度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共政策功能;《货殖列传序》 在《货殖列传序》的开篇,司马迁提出对5种经济治理方法的态度:“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导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句话概括了司马迁经济治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即因势利导司马迁认为整个社会的经济不需要谁去命令、呼唤,反而会自动地运转,趋于平衡老百姓的经济活动可以自由进展,人们受求富意念驱使,自发地在自己选择的商业活动中“任其能,竭其力”司马迁主见的商业自由不是完全放任,他还认为需要国家对人们的求富行为加以引导,同时不排解使用肯定的强制手段,而“与之争”则是对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高额赋税经济政策的有力抨击。

      对于公共政策的概念,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1]在《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中,托马斯·戴伊运用8个政策分析模式,结合多个详细案例,分析了政府推行政策的缘由及后果他认为公共政策是关于政府所为和所不为的全部内容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落后的自然经济体制被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西方国家公共政策经受了自由放任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新古典主义3个阶段的转化20世纪70年月末产生的新古典主义主见市场角色最大化和政府角色最小化,核心主见与西方各国文化传统更加契合,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进展要求,与司马迁自由放任思想极为相像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经济思想具有超时代前瞻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经受了由高度集中的打算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上由传统体系下的“重打算、反市场机制”转变为要求实现打算与市场有机结合,以市场为主、以打算为辅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具有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的特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调整者,对经济运行进展宏观调控《货殖列传序》高度分散了司马迁敬重市场规律的主导思想文章通过对司马迁思想剖析,结合我国公共政策体系,试议当代公共政策系统改良及功能限度。

      1《货殖列传序》蕴含的治国理政理念 1.1顺应逐利求富的人性 在《货殖列传序》中,司马迁提出“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他认为追赶私利是人类满意自身需求的本能,不需要政府强力介入货殖的意思就是以经营货物生财,其实质就是逐利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逐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对人们一切经济活动最终目的的高度概括政府应当顺应人民的需求,建立能够保障人民权利,敬重人民意志的社会 1.2商品流通促进经济进展 纵观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行为,可知重农轻商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市场自由进展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违反,“君子耻言利”的思想从根本上阻碍了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司马迁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他提出“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物质的富有是社会进展的根底,商业对促进生产、增加物质财宝和实现社会经济富强等多方面都有乐观作用 1.3精神文明建立建立在物质文明建立根底之上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时就废弃了物质生活的富有使人民只具备了提高社会文明和个人道德品质的良好条件随着社会思想意识越来越简单,人民更应当重视思想工作的引导性功能,通过道德品质训练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2我国当代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良策略 2.1法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供应保障 司马迁认为“整齐之”为善治最次手段,是基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给出的结论中国古代法治从本质上说是统治阶级维护特权的工具,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提出民主要求,也根本无法要求民主国家以强制力对市场行为进展干预,在肯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自由进展,与司马迁主见的放任主义相违反以史为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国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分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中国来说,既是历史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当前,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用法治引导改革进展,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转型,激发市场内生进展动力;用法治标准市场秩序,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公正公正的市场环境;用法治明确界定和标准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供应必要的保障 2.2“自由放任”与“调控政策”的融合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展,政府干预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渐渐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只有政府更好地引导,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打算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不断作用,中国经济进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不同于过去高速、粗放的经济进展状态,而是一种中高速、调构造的经济状态[3]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要正确把握好市场和政府两个手段,深化供应侧构造改革,激活各类要素潜能,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一方面,加快完善由市场打算价格的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打算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国民经济运行,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促进经济进展 3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共政策功能限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时有发生,政府适度干预可弥补市场缺陷,但政府由于自身缺陷,其所发挥的经济调整措施也存在肯定局限性另外,政府公共政策功能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讨论和探讨其内涵与外延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善治的前提 3.1从经济人本性看公共政策功能限度 以詹姆斯·M·布坎南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运用到公共领域,分析社会公共治理问题,提出了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理论”。

      他们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及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当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政府的组织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全都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也会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一旦二者不全都而相互冲突时,政府的政策行为必定会优先考虑自身利益,损害公众利益,从而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4]政府利益和政府官员利益是客观存在的,毁灭其经济人理性是不现实的,需要塑造一套新的机制,以鼓励而非抑制本性的方式,使他们合理的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最大限度达成全都 3.2从破窗理论谈突破公共政策功能限度 政府决策是一项集实地调查、方案研讨、征求意见于一体的系统性功能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活动的简单性和多变性,政府难以完全把握信息政府经济决策需要政策制定者具有高度敏锐的经济预判力量[5],正如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财产、法律与政府》中阐述的道理:在经济领域,一项制度或法律可能会产生不止一种效果,还会带来一系列后果在这些后果中,有些是当时就能看到的,人们都能留意到它;有些后果则得等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一般状况是当时的后果看起来很不错,而后续的结果却很糟糕[6]面对社会市场经济涉及的浩大体系,决策者不仅需全面把握看得见的信息,还要具备预知后果的力量,如此才能做出正确的推断。

      3.3从区域协调进展议政策功能限度的敏捷应用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进展之间的冲突贫富悬殊地区进展目的不同,经济、人才、科技、训练等方面差距较大,使用统一的政府公共政策功能限度明显不切实际,坚持全面进展的同时施行不同经济进展水平的区域自治是新时代的进展要求 4结语 在经济高速进展的今日,《货殖列传序》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政府职能优化有重大影响和启发只有协同推动法治建立与体制改革,同时敏捷把握政策功能限度,才能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治理力量现代化 主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