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docx
9页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 马惠+王允硕+李延莉摘要: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苏省徐州市四所高校2016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1200个有效样本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率、就业意向以及实际就业情况,认为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毕业生对在第三产业发达地区就业倾向性较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调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Abstract: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aking the 2016 graduates of four universities in Xu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mployment rate,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 and the actual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nalyzed through 1200 valid sampl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tendency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developed area of the third industry is higher.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coordinat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关键词:问卷调查;就业率;就业意向;第三产业;生Key words: questionnaire survey;employment rate;employment intention;the third industry;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F121.3;G647 :A :1006-4311(2016)29-0209-030 引言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所要实现的两大目标。
目前江苏省共有普通高校134所,数量居我国各省首位,堪称中国的教育大省依据江苏省2013-2015三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发现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三年来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这些产业对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大学生的需求比较旺盛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情况和产业结构是有一定关联的,这就要求江苏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率从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2014年留在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同期就业人数的71.6%;2015年选择留在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75.1%总体来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流入超流出,江苏籍大学毕业生“流出”不少,但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流入”江苏的更多,并且研究生的流入比还超过了本科生2014年,江苏籍高校毕业生生源有42.37万人,而到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46.72万人,流入比为1.10其中,江苏籍本科生生源197515人,到江苏就业的本科生216088人,流入比1.09;江苏籍研究生生源28352人,到江苏就业的研究生36308人,流入比1.28可见,江苏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大。
由于统计年鉴等公开资料不能详细提供分析大学生就业情况所需数据,本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采用调查问卷法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问卷调查对象为徐州市四所高校1500名2016届毕业生设计调查问卷时,考虑到毕业生时间和精力均有限,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题量精少,问卷共16题,并利用专业的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进行问卷的填写,给调查对象更加自由的填写时间整个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历时三个月,得到1500份调查结果,把答题数量没有填写完整的问卷作为无效问卷,最后形成1200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男生占比50.4%,女生占比49.6%,基本上是男女生各占调查对象的一半左右,调查结果在性别上不受样本数量的影响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意向、毕业生实际就业等情况,并就大学生已就业的行业与期望就业的行业相比较,研究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影响1 调查问卷分析1.1 就业率情况分析在本次调查的1200份有效问卷中,已就业人数占74%,未就业人数约占26%此次调查所得的数据应属于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历年官方公布的总体的初次就业率基本相符,根据以往经验,年底就业率基本能超过90%。
可以看出,目前来江苏省大学生就业率较高,但是从绝对数来看,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4.8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就业在接受调查的605位男生中,就业率36%,接受调查的595位女生中,就业率38%从各自所占百分比来看,男女生在就业和未就业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女生就业率稍高主要是由于江不断发展,改变了女生在就业时受歧视的情况另外,也和男女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考虑了性别因素有关,从调查问卷“你所在学科”并按性别进行分析,管理学、经济学以及艺术类专业女生占比80%以上,而在工学、理学等专业男生占比80%以上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有利于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 1.2 就业意向分析通过调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外资公司均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意向单位,其中选择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48.8%、选择政府部门就业的毕业生占44.8%,选择外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41.6%主要是由于这些部门或企业工作较为稳定、工资待遇较好其次是民营企业、教育系统和科研机构,民营企业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江苏省经济较为发达,发展前景较好这一点从另外一个调查问题“择业时,您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多选题)”也可以看出,“发展前景”一项有81.8%的调查者选择,“福利待遇”一项有78.8%的调查者选择,而选择“兴趣爱好”一项的调查者有53.2%,和前二者相比差距较大,可见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都很现实,注重的是工资待遇和未来发展。
鉴于此,只有地区经济发展了,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要发展经济,必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28%的调查者选择了稳定性较差风险较高的自主性创业,主要是因为江苏省创业机会较多,而且对大学生创业有很多优惠政策另外,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毕业生对在第三产业发达地区就业倾向性较高,期待工作单位所在区域为第三产业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调查者占70.2%,所在区域为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中部地区的调查者占13.2%,所在区域为第三产业起步发展的西部地区的调查者占7.4%,而选择工业发展城市的调查者为9.2%这和另外一题的调查结果相同,“您对下面说法的态度:相比较农业和工业,当前大学生在择业时,更愿意去第三产业就业发展”,68.8%调查者选择“非常赞成”,20.6%调查者选择“赞成”,只有10.6%的调查者选择“不赞成”对于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第三产业发达地区就业的原因,50.6%调查者认为发展机会多,47%认为待遇较高政策好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比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吸纳就业的天然“蓄水池”,而且也是毕业生所期待的就业方向近年来,江苏省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但是还有发展潜力,仍需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江苏省经济的发展,给就业者提供优良的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1.3 实际就业情况分析毕业生已就业的工作单位所属行业较为分散,调查问题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中的20个不同行业分别设置选项,由于毕业生只能就业于一个行业,所以实际就业工作单位所属行业的调查使用单项选择题,20个选项均有调查者选择,且所占比例较为接近在金融业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占比8.64%,其次前七位依次是教育业,占比7.84%,建筑业,占比6.4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二个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比均为6.04%,采矿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就业的毕业生占比均为5.44%,制造业,占比5.24%这种实际情况与调查者所期望从事的行业的排列顺序大体一致,“您所期望从事的行业”一题设置了同样的20个选项,但是由于毕业生对所就业的行业可以多种期望,故此题设为多项选择题选择金融业的调查者数量最多,占比36.6%,其次前七项依次是教育业,占比26.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占比14.6%,公共管理、社会保单和社会组织,占比13.8%,科学研究和,占比11.6%,制造业,占比10.4%,建筑业,占比9.6%。
但是从毕业生在各行业就业占比来看还是不太理想,并不是所有的调查者都能从事所期望的行业,就拿金融业来说,100个毕业生中有近37人期望就业于金融业,而实际只有近9人能在金融业就业由于就业的实际情况和所期望的情况还是有差别的,所以22.1%的毕业生对就业的工作“很满意”,30%的毕业生对就业的工作“基本满意”,而40%的毕业生对就业的工作“不满意”,甚至有7.9%的毕业生对所就业的工作“很不满意”而“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对口程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完全对口”占比32.8%,“有相关”占比35.4%,“不对口”占比31.8%从产业结构来看,毕业生大多数期望在第三产业所属行业就业,实际就业和期望就业行业不同的是建筑业排名居前毕业生对就业行业所属产业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毕业生对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很满意度为0,基本满意度仅为0.5%;在第二产业中,毕业生仅有5%左右的人感觉基本满意;在第三产业中,毕业生9%感到很满意,57.6%的毕业生感到基本满意2 对策建议2.1 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根据2016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时期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8%,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标志性转变第三产业又有生产性和生两大块,生被公认为具有知识密集型特性,是吸纳高素质人才就业的主要行业,而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的源泉,所以大力发展生有利于挖掘大学生就业的潜力,而且大学毕业生也有进入第三产业就业的意愿。
目前江苏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仍以传统行业为主,政府应积极确定一个内部结构优化、快速协调发展的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继续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让第三产业中的生释放出更多的就业空间即继续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搞好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和仓储业等传统行业升级换代同时,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等新兴第三产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2 大力发展生生属于,其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属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以及高技术人才,可以满足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需求近几年江苏省生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行业发展不均衡,发展较好的行业依然集中于传统产业,从地区来看,苏南地发展最好,其次是苏中,再次是苏北江苏省应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江苏省信息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