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51224621
  • 上传时间:2024-03-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特色小学阶段是6~7岁至11~12岁,称之为少儿期,这是人的思想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性更多地表此刻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将会对他一世的发展确立坚固的基础那么,从思想道德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究竟拥有哪些特色呢?稚嫩性是指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在人生全过程中处于萌芽状态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因为受身心发展年纪特色的影响,思想表现纯真天真,道德认识拥有显然的表面性和详细性人们常说,少儿像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语言,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反应出少儿思想的贞洁无瑕和可塑性强的特色这为少儿思想和道道德为的社会化供给了一个优秀的条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不停的碰到少儿的本能的行为与激动被成人加强或改造,与此同时,少儿一方面体验着与成人和睦一致的快乐,另一方面体验着不一致的冲击和不快,少儿正是在这类快乐和不快乐的交叉运作中,开始了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主假如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经过与社会环境的互相作用,形成适应当社会的思想,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规范和方式的过程个体社会化不单为个体成长所一定,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

      正因为个体社会化重要,每个个体自降生之日起就被预示了发展的方向和范围人在实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人不可以,也没法抗拒社会的力量对于个体来讲,其实不是被动地受社会规范的影响,主体自己的状态经常会反作用于社会规范的吸纳程度由此看来,对于思想比较纯真天真的个体--小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会很简单,老师的思想看法,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成学生个体道德需要就不难成为事实检查表示“小学低年级是优秀行为习惯培育的最正确时期”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沿海开发地域少儿少年道德与家庭德育状况的检查研究》得出“中小学生道德得分随年级增添反而渐渐降落”说明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运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学生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思想,经过养成性教育培育学生的道道德为习惯,是与少儿道德发展特色相般配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因为小学生思想纯真,鉴别是非、美丑、荣辱的能力还很低,比较简单轻信他人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学生家长和老师要在思想道德方面对学生多进行踊跃正面的影响小学生思想简单,在道德认识上自然会表现出表面性、浅薄性和从众性,也就是说,小学生还不擅长从道德看法、道德动机和原则上评论自己和他人的道德,常常以详细的行为表现为依照去认辨他人的道德怎样;在道德评论方面,常常以教师、家长和成人的评论为转移,极罕有自己的主见。

      依照美国道德社会意理学家鲍德温个体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属于客观的或非二元主义阶段,不可以确立和鉴别一件坏事对谁来说是坏的毫无依据的以为,对他人有价值的事物对自己相同有价值;或自己对某事物所作的评论也应当是他人对该事物的评论,一个行动的价值依靠于它产生的结果以及与评论行为不相关的感觉的相像性戚万学:《矛盾与整合》,第364页,山东教育第一版社,1995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色:(1)少儿7岁已经开始出现集体意识,小学生不过初步拥有把集体与个人的行为动机分化出来的能力2)集体看法的形成存在着显然的年纪差别,大概在9岁前后选择集体行动动机的人数比率逐年增添3)小学生在履行集体和保护集体利益的行为方面,选择对于为集体行动动机均占绝对优势;但在关怀集体荣誉的行为方面,7岁少儿依据行为结果作出判断的人数比率特别多,这类判断在其余年龄的小学生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林崇德、申继亮主编:《小学生心理与教育》,第222页,华艺第一版社,1999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状况,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经验困穷,对客观现实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还属于不知或知之甚少跟着年纪的增添简单会变得复杂,表面性会变得更加深刻。

      小学生不单思想认识浅薄,并且范围狭小,并带有想象;道道德为缺乏坚持性有人以小学生可否自觉恪守道德规则,把克制自己梦想作为能否形成道德信念的指标,研究道德信念形成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1~2年级小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要素2)3~4年级小学生出现初步的道德信念,表此刻小学生有了显然的达成作业和保持优秀的纪律的道德愿望,可是,这些道德梦想的自觉性仍是很差3)5年级小学生开始表现出拥有必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坚定性的道德信念为了获得优秀成绩和保持优秀纪律,他们达成作业和恪守纪律,但他们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和有系统的林崇德、申继亮主编:《小学生心理与教育》,第222页,华艺第一版社,1999人的信念与人的道德认识相关,更与人的意志质量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少儿在道德知识上没有问题,可内行为上表现出幼稚,缺乏坚持究竟的精神在小学管理中也会发现,学校的值周老师或学生的监察作用特别大,有些少儿经常是老师在与不在不相同,其实不是实质上的两面性,是因为小学生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发展水平低,没有形成道德信念的缘由因为稚嫩性或不行熟性,使小学生易受外界损害的可能性更大,易受损害性的根来源因不在于稚嫩的自己,而在于人们对稚嫩性的置若罔闻,对年纪特征的过于“忽视不计”。

      现实中,有的老师在思想深处,以为学生年纪小,不懂事,工作中不考虑学生的感觉,更不管学生的需要和年纪特色,老是“跟着感觉走”长此过去,就会使不懂事的孩子变得“懂事”,会使孩子对老师有成见,甚至出现敌意,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稚嫩性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不行超越的现象,是年纪特色所决定的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不行熟性和可塑性强,说明他们有巨大的、可开发的潜能很多老师以为,小学生年纪虽小,但很有爱心,乐于助人,文明礼貌,遵纪守纪,有集体荣誉感,有表现欲念只需教育者采纳切合学生年纪特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就能够使学生向着教育者所希望的目标发展综上所述能够看出,认识小学生的心剪发展规律,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其心理能够健康地发展是特别重要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够做到:1.勤苦学习,努力求取优秀成绩他们应拥有必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战胜学习中碰到的各样困难,自觉达成学习任务2.喜爱参加集体活动,乐于与同学交往他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关怀和帮助他人,热爱班集体,与同学成立友善关系,并遇到伙伴的欢迎和喜爱3.热爱劳动,不停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他们应在生活中愿意尽量多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必定的自理自控能力,全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碰到困难努力去战胜。

      在劳动中不怕累、能吃苦,愿意经受锻炼和考验4.快乐和充满好奇他们感觉生活奇特和美好,喜爱动脑筋,乐于发问题,他们的生活是快乐和无牵无挂的5.懂得小学生一定按照的社会道德规范注意从他人角度评论自己的行为,有不停自我完美的要求与计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