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与综合能源利用.docx
28页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与综合能源利用 第一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现状分析 2第二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评估 4第三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能源利用 8第四部分 余热利用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11第五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经济性分析 13第六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政策措施 17第七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社会效益 20第八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能源利用的未来展望 23第一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现状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现状1.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现状: - 生物质能发电的余热利用是将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 目前,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方式主要有集中供热、工业过程加热和农业生产用热等 -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点2.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面临的挑战: -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面临着余热温度低、利用率低、投资成本高等挑战 - 余热温度低: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的余热温度一般在100℃-300℃之间,温度较低,难以直接利用 - 利用率低: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30%-50%,造成能量浪费。
- 投资成本高: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系统的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发展趋势1.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发展趋势: -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余热温度提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的余热温度,使之达到更高的利用价值 - 利用率提高:通过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提高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的利用率,减少能量浪费 - 投资成本降低: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降低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系统的投资成本,使其更加经济可行2.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应用前景: -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集中供热: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可以用于集中供热,为城市居民提供暖气和热水 - 工业过程加热: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可以用于工业过程加热,如食品加工、造纸、纺织等行业 - 农业生产用热: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用热,如温室加热、烘干农产品等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现状分析# 1. 余热资源量大生物质能发电厂的余热资源量十分可观以我国为例,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1.2万亿千瓦时。
按照生物质能发电厂余热利用率30%计算,可利用的余热量约为3600亿千瓦时,相当于我国水力发电量的1/3 2. 余热温度相对较低生物质能发电厂的余热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100-300℃之间,适合用于供暖、热水、烘干等用途但由于生物质能发电厂往往分布在偏远地区,余热利用的经济性受到制约 3. 余热利用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日趋成熟,主要包括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供技术、热泵技术、余热烘干技术、余热供暖技术等这些技术均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4. 余热利用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项目1000余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年利用余热量超过1000万吨标准煤 5. 余热利用面临的挑战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1. 余热资源分散,利用难度大生物质能发电厂往往分布在偏远地区,余热资源分散,难以统一利用2. 余热温度相对较低,利用效率低生物质能发电厂的余热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100-300℃之间,利用效率较低3. 余热利用技术成本高,经济性差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4. 余热利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政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第二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技术现状1.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概述: - 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包括锅炉烟气余热、汽轮机排汽余热、冷却水余热等 - 余热利用技术包括余热发电、余热供暖、余热制冷等2.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典型案例: - 国内:某电厂利用生物质能发电余热供暖,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万吨 - 国外:某电厂利用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制冷,每年可节约电能约1000万千瓦时3.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发展趋势: - 余热利用技术将朝着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余热利用技术将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形成综合能源系统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经济性评估1.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经济效益: - 余热利用可以节约能源成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 余热利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投资成本: - 余热利用项目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费、安装费、运行维护费等。
- 余热利用项目的投资成本与项目规模、技术水平、资源条件等因素有关3.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的投资回收期: - 余热利用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一般为5-10年 - 余热利用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与项目经济效益、投资成本、政策支持等因素有关一、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评估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前,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余热发电技术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驱动汽轮机发电余热发电技术可以提高生物质能发电厂的整体发电效率,一般可提高5%~10%的发电效率二)余热供热技术余热供热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为建筑物供暖或供热水余热供热技术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供暖成本,改善空气质量三)余热制冷技术余热制冷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驱动制冷机组,为建筑物或工业生产过程提供冷量余热制冷技术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制冷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四)余热干燥技术余热干燥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干燥农产品、工业产品等。
余热干燥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质量,减少能源消耗五)余热锅炉技术余热锅炉技术是指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来加热水或蒸汽,为工业生产过程或生活用水提供热能余热锅炉技术可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生活用水质量二、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评估方法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技术经济性评估技术经济性评估是指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技术经济性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投资成本:是指建设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项目的总投资,包括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安装调试等费用2. 运行成本: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燃料成本、人工成本、维护成本等3. 收益: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发电收入、供热收入、供冷收入、干燥收入等二)环境效益评估环境效益评估是指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估环境效益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温室气体减排: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量2. 空气质量改善: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3. 水资源保护: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 protect water resources.(三)社会效益评估社会效益评估是指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
社会效益评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就业创造: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人数2. 经济发展: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 能源安全:是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三、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技术评估案例某生物质能发电厂装机容量为50 MW,采用稻壳作为燃料该电厂的年发电量为2.5 亿千瓦时,年余热量为1.5 亿千卡该电厂采用余热供热技术,为附近居民区提供供暖,年供热量为1.2 亿千卡该项目的投资成本为2 亿元,年运行成本为0.5 亿元,年收益为1.5 亿元该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为1 万吨/年,空气质量改善效益为0.5 亿元/年,水资源保护效益为0.2 亿元/年该项目的就业创造量为50 人,经济发展效益为0.8 亿元/年,能源安全效益为0.3 亿元/年通过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项目是可行的第三部分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能源利用关键词关键要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的意义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通过综合能源利用,可以将余热回收并利用,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 降低发电成本:生物质能发电成本相对较高,通过综合能源利用,可以减少燃料消耗和电厂运行成本,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3. 实现清洁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综合能源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的途径1. 余热发电: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发电,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 余热供暖: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供暖,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冬季供暖需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3. 余热制冷:利用生物质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制冷,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夏季制冷需求,减少对传统空调制冷方式的依赖,节约能源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的实例1. 江苏省张家港市:张家港市生物质能发电厂利用余热为当地居民供暖,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2. 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市生物质能发电厂利用余热为当地企业供蒸汽,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3.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市生物质能发电厂利用余热为当地工业园区供热,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
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1. 国家发改委:发改委发布《生物质发电技术政策》,鼓励生物质发电余热综合利用,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2. 国家能源局:能源局发布《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对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的项目审批、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规范3. 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包括补贴、奖励、税收优惠等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1. 余热多联供: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将朝着余热多联供的方向发展,即利用余热同时满足发电、供暖、制冷等多种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 余热储能:生物质能发电余热综合利用将朝着余热储能的方向发展,即利用储能技术将余热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释放使用,提高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