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课教学案例.doc
4页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 《三大改造》教学案例 李永庭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针对初二学生对三大改造的有关知识不了解,尤其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所有制的转变缺乏知识储备,理解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堂课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让学生通过已有现实社会中的现象、认识来说明“三大改造”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历史意义 (二)教学主题 本节课教师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利用现实已有知识说明历史疑难概念,化难为简,转变学生认识,启发历史思维,实行小组互助合作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充填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讲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通过图片分析历史现象,联系生活,以情感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是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难点是三大改造的实质对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涉及政治经济学内容,讲授时重点突破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小组合作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看过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小品中有一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师:现在的中国同学们都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么中国是怎样步入社会主义行列,实现公有制的转变呢? 师:我来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向公有制转变的 师:那么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是对哪三大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吗?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回答很好那么谁又知道国家是如何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呢? (教师通过小品内容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启发点拨 (教师出示多媒体,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内容,小组合作解决学案上的内容,提出心中的疑惑。
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提得好关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我们必须详细进行讲解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首先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有关土地方面的一些问题 (回顾土地改革的知识,让学生加深记忆)师:的确,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然而,我们在享受巨大欢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国情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会采取什么办法呢? 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师:真棒!毛主席下达了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后,各地农民纷纷报名参加合作社,脸上露出了喜悦,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利益得到了保障同学们通过课本上的两幅图片来看一下农民们对国家实行这一政策的支持国家经济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全民共同富裕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思考,勇跃参与师:思考很到位对,前者过于强暴,容易激化矛盾;后者带有欺骗性。
毛主席把辣椒涂到猫的屁股上,刺激猫主动去吃辣椒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以赎买的方式进行,以和平手段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到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拓展延伸)师:北京同仁堂,百年老字号,总经理乐松生,在实现了公私合营后生产、销售都得到了快速提升,效益大增国家发展了公有制,资本家也从中获取了足额利息,可谓是两受益 师:同学们,联系现实,加深理解,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初,允许并鼓励个人开办企业,多种所有制并存,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三大改造的过程有了详细的了解和认识,那么如何对三大改造进行评价呢?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的内容归纳总结三大改造的结果和意义 (学生发表意见) 生: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师:同学们说得好,的确,三大改造取得巨大成功,成绩辉煌回顾历史历史在不断进步你们设想一下,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国的发展之路会有什么变化呢?改造中存在着哪些弊端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调整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 (八)课堂小结:教师以提纲的形式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记忆巩固 (九)拓展延伸,感悟历史(十)教学反思: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学生理解起来确实存在难度,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现其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