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添加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策划建议书正文.doc
65页混凝土添加剂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混凝土添加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论 7第一节 概述 7一、项目名称 7二、项目承办单位 7三、建设性质 7四、项目建设期 7五、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参照的标准 7六、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7第二节 项目概况 8一、建设地点 8二、建设规模 8三、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8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10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2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12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一、xx自治区建材行业发展的需要 12二、政策支持 13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13一、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地方税收 13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14三、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地方就业 14四、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当地建材行业的发展 15五、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就近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15六、项目的建设响应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西部的发展做贡献 15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17第一节 市场分析 17一、市场规模现状 17二、市场预测 20三、该项目产品主要销售市场 23四、项目的风险分析 23第二节 建设规模 24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25第一节 建设条件 25一、地理位置 25二、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 25三、交通运输 26四、气象及水文条件 27五、地质地貌 27第二节 厂址选择 27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28第一节 技术方案 28一、工艺技术设备选择原则 28二、工艺流程 28三、具体设备购置 29第三节 工程方案 29一、总平面布置依据及原则 29二、土建工程 30三、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32第六章 主要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35第一节 主要原材料供应 35一、原材料 35二、原材料来源 35第二节 燃动力供应 35第七章 节能 36第一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36第二节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36一、当地能源状况 36二、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36第三节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37一、电气节能措施 37二、节水措施 37三、工艺及设备节能 37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38一、设计依据 38二、环境质量标准 38三、污染物排放标准 38四、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38五、生产期间主要污染物 39六、治理措施 40第九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 41第一节 劳动安全 41一、编制依据 41二、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41三、职业安全卫生主要措施 41四、工业卫生 42第二节 消防 42一、消防要求 42二、消防措施 42三、消防水源 43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劳动定员 44第一节 项目组织结构 44一、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建设阶段 44二、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运行阶段 44第二节 项目劳动定员 45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 47第一节 项目实施进度 47第二节 项目进度计划 48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8第一节 投资估算 48一、投资估算的范围 48二、编制依据 48三、编制说明 48四、建设投资估算及构成 50五、流动资金估算 51六、总投资估算 51第二节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51一、资金筹措 51二、资金使用计划 51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 52第一节 评价原则和方法 52第二节 财务分析 52一、项目计算期 52二、年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估算 52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52四、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53五、利润及利润分配 53第三节 财务评价小结 54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5一、研究结论 55二、建议 55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概述一、项目名称混凝土添加剂生产厂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xx实业有限公司。
三、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四、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3年,从2010年8月到2013年7月;分为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周期为一年,二期工程为两年五、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参照的标准1、《建筑材料行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005)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六、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及建厂条件进行分析论证2、对项目产品进行产品方案和产品技术水平分析论证,通过与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比选,确定了先进合理的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3、初步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形式、给排水、电气自控的方案和节能措施4、对项目的实施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等进行可行性研究5、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对成本、效益和投资回收情况的分析进行财务经济评价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建设地点项目的建设地点为xx自治区下辖的xx市工业园区内。
二、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完成后,占地面积为40亩,建筑面积为14000平方米,建成萘系复配添加剂生产车间、聚羧酸合成生产车间、精细化工车间、仓库等生产用建筑物,精细化工研发中心、办公楼等办公、住宅建筑物项目建设完成后,其生产能力为:年产萘系添加剂20000吨,年生产聚羧酸添加剂10000吨,年生产各类精细化工产品—醚、脂类添加剂3000吨三、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295.18万元,其中全部建设投资和部分流动资金共5029.53万元由项目单位自筹,剩余流动资金269.75万元申请银行贷款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图表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 位指 标备 注一产品方案1萘系复配添加剂万t/a22聚羧酸合成剂万t/a13醚类精细添加剂万t/a0.3二年操作日天300三主要原辅材料1萘系减水剂(粉剂)万t/a0.625正常年2甲氧基聚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脂万t/a0.3正常年3醚类精细添加剂原料万t/a0.1正常年四燃动力1水万t/a3.575正常年2电万度/a683.6正常年五定员人3601生产工人销售人员人2902技术及管理人员人70六总占地面积亩40七总建筑面积万m21.4八综合能耗总量吨标煤/年849.34九项目总投资万元5295.181建设投资万元4752.932建设期利息万元0.003流动资金万元542.25十年均销售收入万元22420.00十一成本和费用1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19827.122年均经营成本万元19603.31十二年均利润总额万元1811.48十三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41.21十四年均增值税万元640.19十五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指标1投资利润率%34.182资本净利润率%27.013投资回收期年所得税前年5.44所得税后年5.884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3.86所得税后%17.745项目财务净现值(Ic=8%)万元所得税前万元16930.72所得税后万元6929.72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该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可达年产20000吨萘系添加剂、10000吨聚羧酸添加剂以及各类醚、脂类添加剂3000吨。
该项目的建设为进一步的把添加剂的生产、销售靠近了西北大开发的市场;并且为当地的劳动力就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可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促进xx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将对振兴xx市的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带动地区混凝土添加剂行业的技术进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萘系复配添加剂生产车间、聚羧酸合成生产车间、精细化工生产车间、原料仓库、精细化工研究中心、职工宿舍、办公室以及辅助工程等设施该项目总投资为5295.18万元,资金来源由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该项目实施进度初步拟定为三年项目建成后,不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可充分利用xx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并改善当地就业形势,提高当地劳动力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xx实业有限公司是从事建材化工研究开发的单位,与中国建材研究院,建材添加剂协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和添加剂生产自动化改造技术的实施,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随着国家对西北建设规划的逐步走上实施阶段,建设大西北的大幕已经拉开,仅以xx市及周边地区为例,由于资源丰富,许多坑口电站陆续开工建设,煤化工项目、高速铁路项目,以及黄河上的大型水电工程,在不久的将来也都陆续开工建设。
这些大型工程都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混凝土数量巨大,同时,因为强度、质量等问题,一般的混凝土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要加入高性能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等各项技术指标我国混凝土添加剂的生产有很多企业,但是在西北地区还没有一家实力强的添加剂生产企业,在靠近大型工程施工地附近建设一家混凝土添加剂生产企业,可以快速满足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节约了运输、物流等成本在这百年不遇的大好时机面前,为适应西北建设的需求,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优势,本着就地取材,靠前供应保障的原则,努力实现公司与产品用户都能降低成本的双赢的目的,公司拟在西北建设一个集研发、生产、代理、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公司,这对公司的发展和增强行业地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xx自治区建材行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持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xx自治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逐年增加,有力地拉动了建材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以及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仍然严重地制约了全区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该项目具有较高的技术起点,对于提高当地的添加剂的生产技术水平有着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区的添加剂的市场供应能力、技术水平。
二、政策支持1、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