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汽车理论》总复习.ppt

71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3331216
  • 上传时间:2024-09-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6MB
  • / 7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汽车理论》总复习 2汽车动力装置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参数的确定汽车设计追求汽车设计追求的是最高性价比的是最高性价比汽车理论主要研究汽车的各项性能汽车理论主要研究汽车的各项性能动力性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平顺性通过性通过性汽汽车车的的性性能能主主要要包包括括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的最核心理论指导的最核心理论指导 3  本章将介绍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本章将介绍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动力因数、附着力等;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动力因数、附着力等;  介绍动力性指标的确定方法;介绍动力性指标的确定方法;  功率平衡等功率平衡等第一章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4第一章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汽车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的动力性指标返回目录返回目录u uamaxamaxt ti imaxmax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v1. 1.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v2. 2. 汽车的驱动力图v3. 3.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坡道阻力v4. 4.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v5.5. 动力因数-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v6. 6. 功率平衡-行驶阻力平衡图,后备功率 v7.7. 驱动与附着条件,附着力与附着率v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v1. 1. 滚动阻力及滚动阻力系数v2. 2. 附着力与附着率第一章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汽车动力性 6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由由 和和 在万有特性图上可确定在万有特性图上可确定 燃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b。

      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和汽车功率平衡图和汽车功率平衡图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的基本依据等速时发动机应提供的功率为等速时发动机应提供的功率为 7b—燃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 ;;ρ—燃油的密度燃油的密度((kg/L););g—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m/s2)汽油汽油ρg=6.96~~7.15N/L;;柴油柴油ρg=7.94~~8.13N/L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汽车以汽车以ua等速行驶时,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为等速行驶时,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为单位时间耗油量((ml/s) 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A. 方法方法1(给定给定ig) Q-Ua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功率平衡图B. 方法方法2:: (给定给定ig)Step: 第二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10 货车以货车以100t·km计算成本,折算到每吨货物的油耗将降低计算成本,折算到每吨货物的油耗将降低带挂车运输1)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率30%~%~50%;%;2)降低油耗)降低油耗20% ~~ 30%。

      较大较大带挂车运输时带挂车运输时带挂车运输带挂车运输第三节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11发动机的最经济工况-最小燃油消耗特性  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包络线是发动机提供一的包络线是发动机提供一定功率时的最低燃油消耗定功率时的最低燃油消耗率曲线最低燃油最低燃油消耗率曲线消耗率曲线  可以利用发动机负荷可以利用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找到发动机提供特性曲线找到发动机提供一定功率(一定功率( )时最经济)时最经济工况下的转速(工况下的转速(n3)第四节无级变速器的节油原理 12由比功率确定发动机功率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单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单位:位:kW/t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13当当 时,汽时,汽车的最高车速最高车的最高车速最高1)最高车速uamax1< uP1uamax2= uP2uamax3> uP3uamax2> uamax3> uamax1第二节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发动机最大功率对应的车速;发动机最大功率对应的车速; —汽车的最高车速。

      汽车的最高车速 14i01的后备功率最小;的后备功率最小;i03的后备功率最大;的后备功率最大;i01的燃油经济性最好;的燃油经济性最好;i03的燃油经济性最差的燃油经济性最差 < 1,动力性,动力性差,燃油经济性好;差,燃油经济性好; =1,动力性和,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比较好;燃油经济性都比较好; >1,动力性,动力性好,燃油经济性差好,燃油经济性差第二节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2)后备功率 15 与与n的关系的关系第四节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Ⅰ挡挡n=n2时的车速为时的车速为Ⅱ挡挡n=n1时的车速为时的车速为 16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包括: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根据对汽车制动性的定义根据对汽车制动性的定义,,如何确定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如何确定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 制动效能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 制动效能恒定性制动效能恒定性 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短距离内停车:短距离内停车:下长坡时能维持一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定车速的能力:方向稳定性;方向稳定性; 17  本节主要介绍:本节主要介绍:一是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其与附着力的关系一是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其与附着力的关系;;二是介绍二是介绍滑动率滑动率的概念;的概念;三是分析三是分析制动力系数、侧向力系数与滑动率制动力系数、侧向力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

      的关系第四章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8 FXb、Fμ与 的关系FXb=FµFµ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9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滑动率滑动率s的计算的计算纯滚动时纯滚动时 uδ= 0,,s = 0;;纯滑动时纯滑动时 ωw=0,, uw=uδ,,s =100%;;边滚边滑时边滚边滑时 0 < s <100% 20制动力系数 与滑动率s制动力系数制动力系数:地:地面制动力与作用在面制动力与作用在车轮上的垂直载荷车轮上的垂直载荷的比值峰值附着系数峰值附着系数滑动附着系数滑动附着系数s =15%~~20%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制动力系数随制动力系数随滑动率而变化滑动率而变化 21汽车能达到的制动减速度汽车能达到的制动减速度  本章假设本章假设FW=0、、Ff=0,即不计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即不计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对汽车制动减速的作用力对汽车制动减速的作用制动时总的地面制动力制动时总的地面制动力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减速度及制动距离当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当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当汽车装有当汽车装有ABS时时 当汽车没有装当汽车没有装ABS,,又不允许车轮抱死时又不允许车轮抱死时 22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总制动距离 23方向稳定性主要是指方向稳定性主要是指制动跑偏制动跑偏后轴侧滑后轴侧滑前轮失去转向能力前轮失去转向能力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第四章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 24制动力不相等度制动力不相等度 或或 思考:前轮的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思考:前轮的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还是还是后轮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为什么?后轮制动力不相等度大容易导致跑偏?为什么?一、汽车的制动跑偏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5 主要原因:一是转向节上节臂处的球体主要原因:一是转向节上节臂处的球体销离前轴中心线太高,二是钢板弹簧刚度销离前轴中心线太高,二是钢板弹簧刚度太小。

      太小 紧急制动时前轴向前扭转一个角度,转紧急制动时前轴向前扭转一个角度,转向节上节臂球体销本应作相应的移动,但向节上节臂球体销本应作相应的移动,但球体销又连接在转向纵拉杆上,使拉杆有球体销又连接在转向纵拉杆上,使拉杆有少许弹性变形而不允许球体销作相应的移少许弹性变形而不允许球体销作相应的移动,致使转向节臂相对于主销作向右偏转动,致使转向节臂相对于主销作向右偏转,于是引起转向轮向右转动,造成汽车跑,于是引起转向轮向右转动,造成汽车跑偏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6FXb1FXb1前轮抱死时,前轮抱死时,Fj的的方向与前轴侧滑的方方向与前轴侧滑的方向相反,向相反,Fj能阻止或能阻止或减小前轴侧滑,汽车减小前轴侧滑,汽车处于稳定状态处于稳定状态uAABFY2uBOCFj(离心力)(离心力)1.前轮抱死拖滑二、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FXb2FXb2 27oFj后轮抱死时,后轮抱死时,Fj与后与后轴侧滑方向一致,惯性轴侧滑方向一致,惯性力加剧后轴侧滑,后轴力加剧后轴侧滑,后轴侧滑又加剧惯性力,汽侧滑又加剧惯性力,汽车将急剧转动,处于不车将急剧转动,处于不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ACBuAuBFY1FY2≈02.后轮抱死拖滑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FXb1FXb1FXb2FXb2 28 1)制动过程中,如果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汽车)制动过程中,如果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汽车基本上沿直线向前行驶,汽车处于稳定状态,但丧失转向基本上沿直线向前行驶,汽车处于稳定状态,但丧失转向能力;能力; 2)若后轮比前轮提前一定时间先抱死,且车速超过某一)若后轮比前轮提前一定时间先抱死,且车速超过某一数值,汽车在轻微的侧向力作用下就会发生侧滑,路面越数值,汽车在轻微的侧向力作用下就会发生侧滑,路面越滑、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越长,后轴侧滑越剧烈滑、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越长,后轴侧滑越剧烈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9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1、分析地面作用在前、后车轮上的法向反力;、分析地面作用在前、后车轮上的法向反力;2、分析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分析前、后车轮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3、通过、通过 I 曲线、曲线、β 线、线、f 线、线、r 线分析汽车的制动过程;线分析汽车的制动过程;4、介绍汽车的制动效率、限压阀和比例阀原理;、介绍汽车的制动效率、限压阀和比例阀原理;5、简述、简述ABS的制动控制过程。

      的制动控制过程 30Fμ1、、Fμ2具有固定比值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使前、后车轮同的汽车,使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时抱死的路面附着系数称为为同步附着系数同步附着系数第五节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同步附着系数  从图中看,从图中看,同步附着同步附着系数是系数是β线和线和 I 曲线交点曲线交点处对应的附着系数处对应的附着系数  该点所对应的减速度该点所对应的减速度称为称为临界减速度临界减速度 31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满足固定比满足固定比值的条件值的条件满足同时抱满足同时抱死的条件死的条件第五节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32 4)只要)只要 ,要使两轮都不抱死所得到的制动强,要使两轮都不抱死所得到的制动强度总是小于附着系数,即度总是小于附着系数,即 3)当)当 时,时,β线与线与I曲线相交,前、后轮同时曲线相交,前、后轮同时抱死;抱死; 2)当)当 时时, β线位于线位于I曲线上方,后轮先抱死;曲线上方,后轮先抱死; 1)当)当 时,时,β线位于线位于I曲线下方,前轮先抱死;曲线下方,前轮先抱死;第五节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制动过程分析得到的结论 33第一节 操纵稳定性概述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34  汽车直线行驶时,急速转动转向盘至某一转角时,停止转汽车直线行驶时,急速转动转向盘至某一转角时,停止转动转向盘并维持此转角不变,即给汽车以动转向盘并维持此转角不变,即给汽车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

      时间时间 t转转向向盘盘转转角角第一节 操纵稳定性概述 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经短暂时间后,汽车进入等速圆周行驶,转向盘角阶跃输入经短暂时间后,汽车进入等速圆周行驶,称为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称为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 35不足转向不足转向 ;;中性转向中性转向 不变;不变;过多转向过多转向 稳态响应特性有三种类型稳态响应特性有三种类型第一节 操纵稳定性概述 36  转向盘角阶跃输转向盘角阶跃输入前后,入前后,直线行驶与直线行驶与等速圆周行驶这两个等速圆周行驶这两个稳态运动之间的过渡稳态运动之间的过渡过程是一种瞬态,相过程是一种瞬态,相应的瞬态运动响应称应的瞬态运动响应称为为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下的瞬态响应第一节 操纵稳定性概述 37 1)时间上的滞后)时间上的滞后瞬态响应的评价指标瞬态响应的评价指标第一节 操纵稳定性概述2)执行上的误差)执行上的误差((ωr1/ωr0))×100%% 称为超调量称为超调量3)横摆角速度的波动)横摆角速度的波动 波动的波动的ω ==2π/T , 取取决于汽车的结构参数决于汽车的结构参数 4)进入稳态所经历)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的时间σ 侧偏特性的一些基本概念v侧偏特性是指侧偏力、侧偏角、回正力矩之间关系。

      v侧偏力Fy:地面作用于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v侧偏角α:轮胎接地印痕中心的位移方向与轮胎坐标系X轴的夹角v回正力矩Tz:轮胎发生侧偏时,产生的作用于轮胎绕轮胎坐标系Z轴的力矩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第二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 39αα0XYFY正的侧偏力,正的侧偏力,产生负侧偏角产生负侧偏角u-+第二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2.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FY没有没有达到侧向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达到侧向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也将偏离车轮平面的方向将偏离车轮平面的方向α侧偏角侧偏角α 轮胎接地印轮胎接地印迹中心的位移迹中心的位移方向与方向与X轴的轴的夹角u 40k——侧偏刚度(侧偏刚度(为负值为负值) FY一定时希望侧偏角越小一定时希望侧偏角越小越好,越好,所以所以 |k| 越大越好越大越好第二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3.FY~α曲线 轮胎结构与刚度的关系小结轮胎结构与刚度的关系小结第二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 42代入运动微分方程式得代入运动微分方程式得稳态时稳态时ωr为定值为定值v为定值为定值消去消去v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稳态响应—等速圆周行驶 43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也称转向灵敏度。

      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也称转向灵敏度K——稳定性因数稳定性因数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44  R 与与 u 无关,汽车具有无关,汽车具有中性转向中性转向的特性1)中性转向当当 K=0 时,由时,由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转向原理式转向原理式 45LδδδδR0uO  当汽车当汽车低速转向低速转向时,离时,离心力很小,心力很小,FY1和和FY2也很小  中性转向汽车的转向中性转向汽车的转向半径半径R等于汽车以极低车等于汽车以极低车速转向(忽略侧偏角)速转向(忽略侧偏角)时的转向半径时的转向半径R0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46由于由于 K>0,所以,所以R>R0且且 u↑→ R↑ 汽车具有汽车具有不足转向不足转向特性特性  横摆角速度增益为与轴距横摆角速度增益为与轴距L相等的中相等的中性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的一半性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的一半   称为称为特征车速特征车速当不足转向量增加当不足转向量增加时,时,K 增大,特征车速降低增大,特征车速降低2)不足转向当当 K>>0 时,由时,由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要小。

      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要小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47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48横摆角速度增益横摆角速度增益 比中性转向时要大比中性转向时要大由由R

      由于临界车速的存在,过多转向汽车有失去由于临界车速的存在,过多转向汽车有失去稳定性的危险稳定性的危险小结小结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稳态响应稳态响应 小结-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52第五章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本节将本节将学习学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悬架侧倾角刚度、悬架侧倾角刚度2、弹性侧偏角、弹性侧偏角 3、侧倾转向角、侧倾转向角4、变形转向角、变形转向角  5、、分析分析不同悬架及参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不同悬架及参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 6、、了解了解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方法 定义:车厢定义:车厢侧倾时,单位侧倾时,单位车厢转角车厢转角下,悬架系统给车厢总的下,悬架系统给车厢总的弹性恢复力弹性恢复力偶矩偶矩:: 称为称为悬架侧倾角刚度悬架侧倾角刚度定义:定义:车轮保持在地面上而车轮保持在地面上而车厢作垂直运动车厢作垂直运动时,单位时,单位车厢位移车厢位移下,悬下,悬架系统给车厢的总架系统给车厢的总弹性恢复力弹性恢复力:: 称为悬架线刚度。

      称为悬架线刚度线刚度计算式悬架的侧倾角刚度计算式1)悬架的线刚度2)悬架的侧倾角刚度一、车厢侧倾第五章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悬挂质量的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MΦrⅠ2)侧倾后悬挂质量重力引起的侧倾力矩MΦrⅡ3)独立悬架中非悬挂质量的离心力引起的侧倾力矩MΦrⅢ(车厢侧倾力矩)(悬架总侧倾刚度)侧向力第五章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增大了悬架侧倾角刚度,从而增大了整车侧倾角刚度,减小了车厢侧倾角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 轿车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前悬架侧倾角刚度 增大;整车侧倾角刚度增大,车厢侧倾角Φr减小; 由 和 公式可知, 增大 减小; 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增大不变 第六章 汽车的平顺性  本章将具体研究以下内容:本章将具体研究以下内容: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2、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3、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4、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参数的影响;、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参数的影响;5、汽车平顺性的测试。

      汽车平顺性的测试本章重点研究路面不平引起的汽车振动问题本章重点研究路面不平引起的汽车振动问题 57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垂直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水平方向0.5~~2Hz人体最敏感人体最敏感传至人体的振动加速度传至人体的振动加速度人体对水平方向的振人体对水平方向的振动比垂直方向更敏感动比垂直方向更敏感心理心理生理生理思考:公交车和长途思考:公交车和长途客车在设计时对平顺客车在设计时对平顺性的要求有何不同?性的要求有何不同?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观因素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强度强度作用方向作用方向频率频率 58人体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敏感程度不同人体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敏感程度不同   最敏感的频率范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在4~~8Hz频率频率范围范围,人的内脏器官产,人的内脏器官产生共振;生共振;率范围,率范围,对人对人的脊椎系统影响很大的脊椎系统影响很大   最敏感的频率范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围是0.5~~2Hz大约在3Hz以下,人体对水平振动比对以下,人体对水平振动比对垂直振动更敏感,且汽车车垂直振动更敏感,且汽车车身部分系统在此频率范围内身部分系统在此频率范围内产生共振,故应对水平振动产生共振,故应对水平振动给予充分重视。

      给予充分重视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59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谱密度的关系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谱密度的关系时间频率谱密时间频率谱密度度Gq(f)空间频率谱空间频率谱密度密度Gq(n)第二节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nfu=1/2u=1u=2112Gq(f)Δn速度速度u不同时,空不同时,空间频率与时间频间频率与时间频率的关系率的关系 60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间隙失效间隙失效:汽车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过的情况 顶起失效顶起失效:当车辆中间底部的: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的情况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的情况 触头失效触头失效:当车辆前端触及地:当车辆前端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 托尾失效托尾失效:当车辆尾部触及地:当车辆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  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尺寸,称为与间隙失效有关的汽车整车几何尺寸,称为汽车通过性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包括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直径等。

      角、最小转弯直径等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61第六节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第七章 汽车的通过性  越野行驶中的汽车常常要克服台阶、壕沟等障碍,越野行驶中的汽车常常要克服台阶、壕沟等障碍,这时由于车速很低,可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来求得障碍物这时由于车速很低,可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来求得障碍物与汽车参数间的关系与汽车参数间的关系 62式中,式中,F1为前轴负荷;为前轴负荷; F2为台阶为台阶作用于后(驱动)轮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后(驱动)轮的反作用力  式中式中,,(hw/D)2为后驱为后驱动轮单位车轮直径可克服动轮单位车轮直径可克服的台阶高,表示后轮越过的台阶高,表示后轮越过台阶的能力台阶的能力后轮越过台后轮越过台阶的能力与汽车参数无关阶的能力与汽车参数无关由于由于a>b,后轮是限制汽车,后轮是限制汽车越过台阶的因素越过台阶的因素第六节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将将代入代入 《汽车理论》《汽车理论》总复习练习题华锐学院理工系汽车教研室 一.名词解释(本题分,每题分) 二.填空(本题分,每空分) 和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

      图, 图, 图求解 、 和 、 和中性转向6.在车辆坐标系中,绕ox,oy,oz三个坐标轴转动的角速度分别为 、 和          、 、 、 和 8、后轮驱动的四轮汽车的越台能力由_____轮决定,其越台能力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9、汽车动力因数是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之比10、汽车行驶时一直存在的阻力包括 和 ___________12、对于垂直振动、人体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 对于水平振动、人体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_____ 三.判断(本题分,每题分) 1.在汽车功率平衡图中,若后备功率愈大,则加速时间愈大,汽车动力性愈差。

      ( ) 2.轮胎气压对滚动阻力系数影响很大,随着气压的降低,滚动阻力系数迅速降低,因此,滚动阻力降低 ( ) 3.汽车列车运输货物,虽然总的燃油消耗量增加了,但100t•km油耗却下降了 ( ) 4.在选择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应有足够的最低档动力周数 ( ) 5.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则汽车能沿直线方向行驶,处于稳定状态 ( ) 6.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只有车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才能做前后轮同时抱死 ( ) 7.人体对震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垂直震动4~8hz ( ) 8.某汽车的静态储备系数s.m.=-0.56,贼汽车的转向特性为不足转向 ( ) 9、当汽车车身振动时,如阻尼比增大,则车身振动加速度增大,悬架动绕度减小。

      ( ) 10、汽车离去角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触头失效 ( ) 11、汽车在良好路面行驶时,道路对从动轮切向反力的大小等于滚动阻力 ( ) 12、汽车的最高车速对应于发动机的最高转速 ( ) 13、当汽车带挂车行驶后,汽车单位行驶里程燃油消耗量将会减少 ( ) 14、增加汽车变速器的档位数,可以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 )15、低气压、扁平率大和子午线轮胎的附着系数较一般轮胎为高 ( )16、汽车制动跑偏可以通过调整和改进设计来消除的 ( )17、对于单横臂独立悬架,在小侧向加速度时,如汽车右转弯行驶则车轮向右倾斜 )18、提高车身固有频率,可以减少车身振动加速度 ( )19、当汽车车身振动时,如阻尼比增大,则车身振动加速度增大,悬架动绕度减小。

      )20、汽车离去角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触头失效 ( ) 四.简答(本题分,每题分) 1.分析汽车行驶时产生滚动阻力的原因 2.用动力因数描述汽车动力性有何优点 3.汽车制动侧滑时,为什么方向盘向侧滑方向旋转会减轻侧滑 4.确定汽车转向特性总共有哪些参数,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个参 数 5.变速器传动比通常的分配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6、汽车行驶时为什么会有滚动阻力?写出滚动阻力计算式 7、汽车列车运输为什么省油?它的百公里油耗是否会减少? 8、为什么说后轴先抱死比前轴先抱死危险性大? 9、汽车加装横向稳定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0、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v五.计算分析题(本题分,每题分)v 1.某自重4t的汽车,测得其最大制动力为2600N,制动系反应时间为0.1秒,制动力上升时间为0.2秒,求该车以车速30km/h在平坦硬实路面上的紧急制动距离试分析这个制动距离是否符合国家标准v 2.某汽车后轮均为单胎,每个轮胎的侧偏刚度k= -595N/deg,该车总质量M=2010kg,轴距L=3.0m,试求汽车后轮载荷分别占38%,50%,61%时所具有的稳态驶向特性,并计算Vch和Vcr。

      v 3、某二自由度轿车模型的有关参数如下:vk1 =-62000N/rad k2=-110000N/radv试求:v1)稳定性因数K;v2)车速Va=22.35m/s时的转向灵敏度;v3)侧向加速度为0.4g时的前后轮侧偏角之差;v4)车速Va=12m/s时的固有园频率 v4、某4×2后轮驱动载货汽车,满载总质量为9300kg,额定装载质量5000kg,由于某种原因装载质量增加到6500kg,试分析超载后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制动性将会有什么影响?v5、已知某载货汽车(无ABS),总质量为1500kg,轴距为2.45m,后轴轴荷为64%质心高度为0.85m,同步附着系数为0.6,试计算:v1) 该车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比例;v2)该车在附着系数为0.5的路面上不抱死的最大减速度;v3)该车达到附着极限时的地面垂直反力和地面制动力g取9.8m/s2)v6、某汽车总质量为2000kg,轴距为3.2m轴荷分配为前轴53.5%、后轴46.5%v1)如果单个前轮胎的侧偏刚度为38000N/rad,后轮胎的侧偏刚度为40000N/rad,试确定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v2)如果前胎用一对子午线轮胎替代,单个轮胎的侧偏刚度为48000N/rad,后胎保存不变,试确定该车在这些条件下的稳态转向特性。

      v3)绘制该车上述两种条件下的转向灵敏度曲线,并标出特征车速或临界车速 六综合题1、试述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关系 2、 举出三种表示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方法,并说明汽车重心前、后位置和内、外轮负荷转移如何影响稳态转向特性?3、 汽车转弯时车轮行驶阻力是否与直线行驶时一样?4、某种汽车的质心位置、轴距和前后轮胎的型号已定按照二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模型,其稳态转向特性为过多转向,试找出五种改善其转向特性的方法5、汽车空载和满载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 6、 试用有关计算公式说明汽车质心位置对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响应指标的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