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络学课件教学课件.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lb2****090
  • 文档编号:252561040
  • 上传时间:2022-02-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7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7/91第三节 奇经八脉第二节 十二经脉第四节 经别、别络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第五节 生理功能和应用主要内容2021/7/92一、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7/93 二、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就是人体的通道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的通道,联络脏腑形体官窍通道,沟通上下内外通道上,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与络的关系: 经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固定循行路线 络经的分支,网络全身;无固定循行路线2021/7/94经脉络脉含 义路径经络系统的主干网络经脉的细小分支循行部位人体深部人体浅表循行路径固定,多为纵行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 经脉 络脉 络脉 络脉 络脉2021/7/95 三、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1. 刺灸疗法的发明 2. 经络感传现象的发现 3. 练功过程的体悟 4. 循经症候群的观察2021/7/96三、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5. 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 6. 古代解剖学知识的运用 7. 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2021/7/97(二)经络学说的发展 1.黄帝内经成书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2021/7/98四、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别络络脉 孙络 浮络 十二经筋 外连 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 内属五脏六腑 2021/7/99 第二节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2021/7/910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7/911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命名原则 1 上为手,下为足: 2 内为阴,外为阳: 3 脏为阴,腑为阳: 2021/7/912(二)具体名称 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手三阴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 后手少阴心经 上肢手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手三阳经 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2021/7/913(二)具体名称 前足太阴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 后足少阴肾经 下肢足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2021/7/914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头(面)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胸 手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 (一)走向规律灵枢 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021/7/915(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2021/7/916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鼻翼旁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二)交接规律2021/7/917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心中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胸中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肺中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二)交接规律2021/7/918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 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面部 手阳明 额部 足阳明 少阳经 头侧部(耳颞部) 少阳在侧 面颊部 手太阳 头顶、后头部 足太阳阳明在前太阳经太阳在后阳明经2021/7/919(二)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 “内侧前、中、后,太阴、厥阴、少阴” 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 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 “外侧前、中、后,阳明、少阳、太阳”2021/7/920内侧(里)外侧(表)内侧(里)外侧(表)手 前太阴经(肺)阳明经(大肠)足 前 太阴经(脾)阳明经(胃)中厥阴经(心包)少阳经(三焦)中 厥阴经(肝)少阳经(胆)后少阴经(心)太阳经(小肠)后 少阴经(肾)太阳经(膀胱)2021/7/921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腋下; 手三阳经循经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阴经行于胸腹部(前); 足三阳经: 阳明经在前(胸腹面) 太阳经在后(背面) 少阳经在体侧; 分布于胸腹面经脉,从胸腹正中线(任脉) 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RSPKSTLiv2021/7/922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经、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 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表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里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2021/7/923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循行:中焦受气取汁,上注于肺,自手太阴肺开始,依次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入手太阴肺经,首尾、阴阳相贯,如环无端2021/7/924五、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表里经 同名阳经 表里经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 心中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 胸中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 肺中 2021/7/925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2021/7/926六、十二经脉的循行(一)手三阴经循行手三阴经起于胸中体内循行线(脏腑络属)出腋下行上肢内侧止于手指端交手三阳经手太阴肺经中焦(中府)属肺络大肠前缘拇指桡侧端(少商)交手阳明大肠经(商阳)手厥阴心包经胸中(天池)属心包络三焦中线中指末端(中冲)交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手少阴心经心中(极泉)属心络小肠后缘小指桡侧端(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少泽)2021/7/927(二)手三阳经循行手三阳经归纳表手三阳经起于手指端循上肢外侧交大椎入缺盆进入胸腹属腑络脏沿颈上头面交足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示指桡侧(商阳)前缘属大肠络 肺止于对侧鼻旁(迎香)足阳明胃经(迎香)手少阳三焦经无名指尺侧(关冲)中线属三焦络心包止于目外眦(丝竹空)足少阳胆经(瞳子髎)手太阳小肠经小指尺侧(少泽)后缘属小肠络 心止于目内眦(听宫)足太阳膀胱经(晴明)2021/7/928(三)足三阳经的循行 足三阳经归纳表足三阳经起于面绕头面部下行躯干内行属腑络 脏沿下肢外侧下行止于足趾交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承泣)绕行面部下行胸腹属胃络脾沿下肢外侧前缘次趾外侧(厉兑)足太阴脾经(大趾内侧隐白)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绕行头侧下行身侧属胆络肝沿下肢外侧中线四趾外侧(足窍阴)足厥阴肝经(大趾中丛毛际)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上巅至后头下行腰部属膀胱络肾沿下肢外侧后缘小趾外侧(至阴)足少阴肾经(足小趾下)2021/7/929(四)足三阴经的循行足三阴经归纳表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行于下肢内侧入腹属脏络 腑入胸交手三阴经上头面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隐白)前缘(前中前)属脾络胃注心中交手少阴心经(周荣)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丛毛际(太冲)中间(中前中)属肝络胆注肺中交手太阴肺经(期门)连目系上额交巅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蹠侧下(涌泉)后缘属肾络膀胱注胸中交手厥阴心包经循喉咙挟舌本(俞府)2021/7/930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简表 经脉名称 起点 体表上主要循行部位 终点 主要分支 联系脏腑 联系器官 手太阴肺经 中焦 (胃) 胸部外上方、上肢屈侧前缘 拇指 末端 从腕后分出,到食指末端与大肠经相接 肺、大肠、胃 气管、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食指 末端 上肢伸侧前缘、肩关节前缘、颈部前面、挟鼻旁与胃 经相接 大肠、肺 下齿、口、鼻 足阳明胃经 鼻旁 鼻根、前额、胸部(乳中线)、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下肢前外侧 二趾 (及中趾) 从足背分出,到大趾与脾经相接 胃、脾、心 上齿、喉咙、乳、鼻、足太阴脾经 大趾 下肢内侧前缘(在内踝上8寸处以下,行于中线),腹部、胸部 舌下 从胃直上过横膈,注入心中与心经相接 脾、胃、心 咽、舌 手少阴心经 心中 上肢屈侧后缘 小指末端与 小肠经相接 从心系分出,上挟咽,系目系 心、心系、小肠、肺 咽、目系 手太阳小肠经 小指 末端 上肢伸侧后缘、绕肩胛,交肩上,颈侧部、面颊、目眶下缘 目内眦与膀 胱经相接 从缺盆沿颈上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 小肠,心、胃 耳、目、咽 2021/7/931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简表 经脉名称 起点 体表上主要循行部位 终点 主要分支 联系脏腑 联系器官 足太阳膀胱经 目内眦 额、顶、枕、项、背、腰部(正中线旁开1.5寸及3寸),下肢后外侧 小趾与肾经 相接 从头顶部分出,向两侧下行至耳上角 膀胱、肾、脑 肛门、目 足少阴肾经 小趾 足跟、下肢内侧后缘、腹部(正中线旁开5分),胸部(正中线旁开2寸) 挟舌本 从肺中分出,注胸中,与心包经相接 肾、膀胱、肝、肺、心 喉咙、舌 手厥阴心包经 胸中 上肢屈侧中线 中指末端 从掌中分出,到无名指端与三焦经相接 心包、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无名指 末端 上肢伸侧中线、肩关节后侧、耳周围、颊 目眶下 从耳后分出,入耳中,出耳前至目外眦,与胆经相接 三焦,心包 耳、目 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 头部颞侧、耳周围、胸侧、腹侧、下肢外侧中线 四趾 从足背分出,到大趾,与肝经相接 胆、肝、心 耳、目 足厥阴肝经 大趾 下肢内侧中线(在内踝上8寸处以下,行于前缘)、少腹、胁肋 头顶 从肝分出,贯膈,注肺中与肺经相接 肝、胆、肺、胃 外生殖器、目系、喉咙、鼻、目 2021/7/932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2021/7/933(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生理特点生理特点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分布区域遍布全身上肢无奇经循行规律内外上下左右循行,有规律与正经比,较不规律,除带脉外,皆上下走行络属脏腑直接络属无特定络属表里关系阴阳表里配合无表里配合生理功能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调节十二经气血2021/7/934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2021/7/935(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三)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从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2021/7/936督脉l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2基本功能 督,总督、督管、统率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2021/7/937任脉l循行部位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耻骨联合上方肌肉隆起的地方),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内侧),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 任,担任,妊养,故又通“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