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doc
8页精品文档我国已有的传染病预警级别、分级标准、判定标准一、预警级别划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 预案》将事故响应等级分为特别重大事故 (I级)、重大事故(H级)、 较大事故(皿级)和一般事故(W级)四级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 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 预警级别由低到高, 预警级别 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W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 皿级,可能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H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级,可能死亡 30 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红色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 预警可以升级、 降级或消 除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分级标准I级 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 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并有扩散趋势; 或由国务 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H级 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市多个县 (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 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皿级 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我市一个县 (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 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三、鼠疫预警级别分级(特别重大鼠疫疫情(I级)、重大鼠疫疫情(H级)为I级 预警,较大鼠疫疫情(皿级)为II级预警,一般鼠疫疫情(IV 级)为皿级预警,动物间鼠疫疫情达到下列强度时为IV级预警:局部地区出现动物鼠疫暴发流行,且波及到县级以上城市;或 动物鼠疫发生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地区,对人群构成严重威 胁鼠疫分级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 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H级)、 较大(皿级)和一般(W级)四级特别重大鼠疫疫情(I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I级):? ( 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 2 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重大鼠疫疫情(H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U级):(1) 在 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1 个平均潜伏期内( 6天,下同)发生5 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2) 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 2 个以上县(市),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3) 在 1 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 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生 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 2 个以上市(地)。
较大鼠疫疫情(皿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川级):? (1)在 1 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 症鼠疫病例数1〜4例;? (2)在 1 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 1 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 10〜19 例,或流行范围波及 2 个以上县(市) 一般鼠疫疫情(W级)? 腺鼠疫在 1 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 1 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 1〜9 四、霍乱分级标准霍乱暴发在一周内,局部地区发生 3 例及 3 例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霍 乱病例及 / 或带菌者根据霍乱发生的危急程度、 扩散的范围等, 对事件的严重性进行 评估将霍乱疫情分为三级:141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霍乱疫情(H级) 霍乱在一个市(地)范围内流行, 1周内发病 30 例以上;或疫情波及 2 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142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霍乱疫情(皿级)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疫情波 及 2 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143 .—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霍乱疫情(W级) 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 1周内发病 9例以下。
五、 血吸虫疫情分级出现以下情形之一时,视为血吸虫病突发疫情 : 成都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 2 周内发生 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例以上;或同一感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 病病例 3 例以上;成都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发 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或有感染性钉螺分布 I级:疫情波及除我市以外的其它市(地、州),并连续出现新的疫点, 且有大范围蔓延趋势 H级:在2个以上流行县(市、区)范围内出现突发疫情,且有蔓延趋势皿级:在2个流行县(市、区)范围内出现突发疫情,且有蔓延趋势 W级:在1个流行县(市、区)范围内出现突发疫情六、 人禽流感疫情分级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将人禽流感疫情分为两级:(1) 符合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发生人禽流感病 例,证实人间传播病例并出现疫情扩散状态 2)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II 级) :本地出现人禽流感疑 似病例、散发或聚集性人禽流感病例 3) 本条尚无 本地有动物禽流感疫情 , 但尚未发现人禽流感疫情 七、流行性感冒分级响应标准1.I级应急响应,符合下述条件:( 1 )我国内地新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数持续增加 , 且维持在较高 水平;( 2)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报告确诊病例,并出现较多数量的重 症病例或死亡病例;( 3)疫情对人群健康和社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2 级应急响应,符合下述条件:( 1 )新型流感病毒在我国内地造成社区水平的流行,且波及 2个以上省份,并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2)疫情有进一步扩散趋势3. 皿级应急响应,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 )新型流感病毒在境外造成持续传播的人间疫情,并传入我 国内地,流感大流行的风险显著增加 2)我国内地发现新型流感病毒,且有证据表明已具备持续人 传人的能力4. W级应急响应,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 )新型流感病毒在境外造成持续传播的人间疫情,流感大流 行风险显著加剧,我国内地尚未发现由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 例2)我国内地发现由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散发病例或有限 的人传人疫情,但尚无证据表明病毒已具备持续人传人的能力八、流感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将流感疫情分为:符合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感疫情 (I级):当出现新变 异毒株的流感病毒感染人并有扩散趋势, 即将或已经发生全国范围或 世界性大流行时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感疫情 (H级):流感疫情同时波 及 2个以上县(市),1 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 5 前同期平均发病水平 2 倍以上符合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感疫情 (皿级):一周内在一个县 (市)行政区域内, 流感发病水平超过前 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 1 倍 以上。
符合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感疫情 (W级):由县级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流感暴发疫情九、SARS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将SARS疫情分为两级:(1)符合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发生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2)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II 级)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 炎疑似病例十、流脑分级标准 根据流脑疫情发生的危急程度和扩散范围,将流脑疫情分为三 级:(1) 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脑疫情(H级):流脑疫情 波及 2个以上区(市)县, 1 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 5年同期平均水平 2 倍以上2) 符合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脑疫情(皿级):一周内在一个区(市)县行政区域内,流脑水平超过前 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 倍以上3)符合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脑(W级):由各区(市)县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流脑暴发流行的疫情十^一、流行性腮腺炎分级标准根据流腮疫情发生的危急程度和扩散范围,将流腮疫情分为三级:(1)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H级):流 行性腮腺炎疫情波及2个以上区(市)县,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 年同期平均水平2倍以上。
2) 符合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 (皿级):一周 内在一个区(市)县行政区域内,流行性腮腺炎水平超过前 5年同期 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3) 符合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性腮腺炎(W级):由各区 (市)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疫情十二、伤寒、副伤寒分级标准根据伤寒、副伤寒疫情发生的危重程度、扩散的范围等,将伤寒、 副伤寒疫情分为三级:1 .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寒、副伤寒疫情(H级):伤 寒、副伤寒疫情波及2个以上区(市)县,一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 5 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或在局部区域或某集体单位(比如在 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团体),两周内出现50例或以 上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伤寒或副伤寒病例,或出现 10例及 以上死亡2. 符合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寒、副伤寒疫情(皿级):一 个区(市)县内一周内菌痢发病水平超过前 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 倍以上或在局部区域或某集体单位(比如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委 会、或一个单位团体),两周内出现30-49例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 室确诊伤寒或副伤寒病例,或出现 5-9例及死亡3. 符合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寒(副伤寒)疫情(W级):或 在局部区域或某集体单位(比如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委会、或一个 单位团体),两周内出现5-29例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伤寒 或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4例及死亡。
十三、细菌性痢疾分级标准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按照国家对突发事件 的分级规定,将细菌性痢疾突发疫情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H 级)、较大(皿级)和一般(W级)四个等级W级疫情(蓝色警戒):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49例及以上疑似、临床诊断或 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2〜4例死亡皿级疫情(黄色警戒):一个区(市)县内一周内菌痢发病水平 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或3天内,同一学校、幼 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0〜99例疑似、 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5〜9例死亡H级疫情(橙色警戒):痢疾疫情波及2个以上区(市)县,一 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或3天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0〜 199例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痢疾病例, 或出现10〜14 例死亡I级疫情(红色疫情):或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 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0例~199例疑似、临床诊 断或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15例及以上死亡。
十四、乙脑分级标准根据乙脑疫情发生的危急程度和扩散范围,将乙脑疫情分为三 级:(1)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脑疫情(H级):乙脑疫情波 及2个以上区(市)县,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2 倍以上2) 符合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脑疫情 (皿级):一周内在一个 区(市)县行政区域内,乙脑水平超过前 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 以上3) 符合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脑(W级):由各区(市)县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乙脑暴发流行的疫情十五、分级标准十六、分级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