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学热点煤的液化技术一班樊璐.doc
4页物理热学最新热点__煤的液化技术樊璐(电智 111 班、2011318112)摘要:将煤制成油,技术上虽然复杂,但已日渐成熟拥有煤制油技术,并拥有一定规模,在油 价比较高、煤炭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用直接加氢技术,约3.5吨优质 煤可以制出1吨油,加上过程中的加氢、催化剂、水、电等成本,1吨油的生产成本在2000元 左右(按2007年可比价格计算);也就是说,按照质量和体积的换算——只要国际油价高于35美 元/桶,就可合理盈利关键词:物理;热学;煤的液化、粉碎技术引言:石油是民用运输工具的主要燃料,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一次能源中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丰 富,富煤少油的资源状况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目前煤的利用存在利用率低 和污染严重等问题而最近出现的煤炭直接液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洁净煤技术,成为有效利用我 国煤炭资源,解决石油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项技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补充石油短缺,是 保障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煤可以液化制作成许多现在紧缺的资源,如柴 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醍)等,它与能 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一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我国能 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 的依赖、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均有着重大意义]煤制油与煤化工从化学上说,煤制油是煤炭化学工业的一部分,简称煤化工它与石油化工是不同的化学过 程煤化工是碳一化学工业的一部分,是以煤为原料,且以含一个碳的煤气为原料合成相应的多 碳化合物,甚至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工艺过程石油化工则是直接将多碳化合物经过重整、裂化 或者合成等工艺手段获得新的多碳组分的化合物的过程理论意义上讲,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 料通过石油化工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都可以以煤为原料通过煤化工工艺生产出来从化学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化学工业经历了农产品化工时代——煤化工时代——石油 化工时代几个阶段19世纪化学工业发展初期,农副产品曾是最早的化工原料20世纪初,煤 炭炼焦工业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而兴起20世纪40年代末期,石油工业开始兴起,煤在有机化 工原料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各国加紧了以煤为原 料的化学工业的研发,出现了新型的煤气化、煤制油等工艺[%历史上,煤一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只不过传统的煤焦化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当前的热点是 煤制油技术。
目前国内3大煤炭巨头正加紧将煤制油技术产业化他们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技 术路线,但共同的一点都是国内煤制油技术的首次工业化尝试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寻找替代石油的能源和原料成为发展的必然煤炭与石油化学成分 较为相近,下游应用领域通过技术改造后也可以有较大交叉,自然成为优先考虑的资源我国是 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每年进口大量石油,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不小的压力发展煤制油 技术成为解决能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当油价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时,代替石油化工相关产 品的煤化工将会体现出巨大的成本优势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煤制油的研究,2001年被我国列入“十五”重点研究项目,并列 入“863”计划未来中国的煤化工项目将在3大领域部分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一是成品油,煤化 工通过煤制甲醇和煤制油2条路径来替代石油化工;二是芳炷(苯、甲苯、二甲苯),煤化工通过 煤焦化副产物的煤焦油精制可以生产出高纯度的芳炷;三是烯炷(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煤化工 通过甲醇制烯炷的路线来替代石蜡油裂解制乙烯和丙烯⑴而通过对煤直接液化的研究方向 及方法的总结,以及重点对可弃型催化剂研究进行了分析,考察天然矿石与冶金废料作为催化 剂对先锋煤的液化性能的影响,正交设计法对重要的实验参数进行优化,选出最佳实验条件。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总结看出,采用可弃型铁系催化剂是降低液化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氧化铁在添加助硫剂后油收率明显增高,甚至高于黄铁矿如果用天然矿物质和冶金废料作 为煤液化的催化剂,实验结果印证了可弃型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中氧化铁的含量相关联,在 采用No. 1铝土矿时液态产品产出率达到了 58. 7%,不加催化剂时液态产品产出率是33. 9%,产 率增加74%对煤液化的重要参数设计了正交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各个因 子的效应函数,实验数据与数学模型很好的吻合,因此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煤液化的油收率 可以看出当加入硫活化催化系统时,反应的油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实验得到的液化最佳反应 条件是:催化剂中的含硫量在1. 5%;反应时间是60~75分钟;催化剂量是煤量的0. 5g;煤与制浆 膏的比例是1:2;反应温度在653~673K2煤制油的原理煤的化学成分中氢含量为5%,碳含量较高,而成品油中氢含量为12%〜15%,碳含量较低, 且油品为不含氧的液体燃料所以,煤制油就是通过煤炭直接加氢转化或间接加氢转化制取混 合炷液体燃料油和甲醇在煤制油过程中需要外来补充氢而消耗大量的氢源一般1000 kg 煤炭需加入140 kg氢气,可制得约600 kg油品。
目前比较成熟的途径,一是煤炭制取甲醇,二是 煤炭制取混合炷2.1煤炭制取甲醇的化学反应(1) 煤炭纯氧气化(生成物H2/CO=0.5):2(CH)+O2 一 2CO+H2(2) 合成甲醇(配入由水电解生成的田,反应物H2/CO=2.0):2CO+H2+3H2^2CH3OH(3) 合成二甲醍:2CH3OH^CH3OCH3+H2O或者由合成气来制得(配入由水电解生成的由反应物H2/CO=2.0): 2CO+H2+3H2^CH3OCH3+H2O ⑷合成乙烯: 2CH3OH^C2H4+2H2O或者由合成气来制得(配入由水电解生成的由反应物H2/CO=2.0):2CO+H2+3H2 一 C2H4+2H2O AH=-11.72kJ/mol(5)甲醇合成丙烯3CH3OH^C3H6+3H2O AH=-30.98 kJ/mol2.2煤制油的机理煤制油技术以2位德国化学家在1926年发现的一类反应为基础,这类反应后来以他们的名 字命名为Fischer—Tropsch反应煤制油的第一步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气 体),然后将合成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转化为混合炷(汽油)2.3煤粉碎技术国内外液化工艺分析与总结;液化连续实验系统的设计;考察加碱预处理、制浆膏中重渣的 比例和原料供给速度对油收率的影响;相似理论在煤制油连续性实验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 设计与计算确定了液化连续实验系统的工艺及反应釜的主要参数系统主要由加热器、混合 器、乳化机、计量泵、反应釜、分离器、压缩机、精馅装置等组成;确定反应釜当量直径ddl= 40mm、总长1 =1.3m,并且把鼓泡床反应釜分为两个,每个高0.65m[5]o在已建成的连续实验系 统中对依兰煤进行了液化实验研究(催化剂为天然铝土矿No.l,加氢溶剂为石油重馅分)结 果表明:对煤进行加碱预处理NaOH浓度为1%时,453K以下的轻馅分收率是不加碱的1.8倍, 此时总的油收率为不加碱的1.08倍在0.40.5MPa压力下使用液化重渣与沸点高于623K的 液化产物重组分的混合剂作为溶剂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油收率;当重渣在混合物中比重达到 25%时,第三幅分出现明显峰值,此时总油收率无明显降低,液化效果较好在实验的速度范围内, 各个馅分的油收率都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的原料供给速度是2.0千克/小时,增大供给 速度还在防止煤粉颗粒沉降流动分层方面有很大作用针对液化连续实验系统中的固液两相 流动特点,推导出实验系统相似准则及模型放大的相似条件,颗粒绕流雷诺数Re 6符合斯托克 斯定律,Fr和Stk为近似模化定性准则。
经相似计算得到几何放大100倍后的混合物流速为3.70 X 10-3m/s,煤粉颗粒粒径小于0.126mm3煤制油的应用展望煤制油,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性选择煤制油这项技术,战略利益高于经济利益,一 旦发生全球大规模的能源危机,尤其是石油危机,那么作为石油进口超过50%,且经济飞速发展 的中国,势必面临巨大挑战所以,研究出成熟的煤制油技术,一旦进入非常时期需要石油,可以 立即开机制油,这边倒进煤炭,那边流出石油,可缓解危机囹将煤制成油,技术上虽然复杂,但已日渐成熟拥有煤制油技术,并拥有一定规模,在油价比 较高、煤炭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用直接加氢技术,约3.5吨优质煤可 以制出1吨油,加上过程中的加氢、催化剂、水、电等成本,1吨油的生产成本在2000元左右(按 2007年可比价格计算);也就是说,按照质量和体积的换算——只要国际油价高于35美元/桶,就 可合理盈利如果用粉煤纯氧气化生产合成气,同水电解产生的氢合成甲醇(或二甲醍)液体燃料,使煤 气中CO充分利用,不用将过量的CO变换成H2和CO2,基本上可以做到零排放,即得到车用清 洁液体燃料,又免去巨量CO2(每吨甲醇燃烧后排放CO21.53吨,若每年产甲醇1X10 8吨,CO2 排放量达1.53x10 8吨)排放对大气的危害,既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又可解决车用液体燃料来 源不足和免去二次环境污染。
在粉煤气化生产中,采用氮气加压把煤粉注入煤气炉中,于是煤气 中含N2达4.18%,在合成甲醇时需释放出来,可用于联产合成氨、尿素,大大降低能耗和成本, 使煤炭原料利用率接近100%,几乎无排放损失同但是,煤炭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煤制油只能是石油能源的补充煤制油是用一种稀缺 资源去替换另一种稀缺资源的行为,从能源产业上来讲更是一个高耗能的项目,能源效率非常 低,转换之间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目前国内的间接转换技术,生成1吨成品油需要消耗掉4〜5 吨的煤,即便是转化效率最高的神华项目也要消耗3吨优质煤煤制油能源转换效率不足一半, 是一种负能量转化过程,是对优质资源的极大浪费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拥有煤制油技术的国 家中,真正实施该项目商业运行的只有南非,其他国家只限于研究、试验阶段煤制油只是作为 一种技术储备或是能源战略储备方式,而非以煤代油同时,煤制油对水资源需求量极大每生产1吨甲醇要耗水17吨,每生产1吨二甲醍要耗 水14吨,每1吨煤制油要耗水5~12吨对于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相当于一些地 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没有充足的水资 源,煤制油就是一句空话。
总结:煤制油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战略需要煤制油是牺牲一种 不可再生资源制造另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获利的技术,其中隐藏了巨大的能源损耗的弊端,包括 大量用水、用电,还包括比如煤气化释放出巨大的二氧化碳(硫)等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温总理 在考察我国神华集团煤制油工程时说:“将一定的煤炭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直接制成石油,是国 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总理语重心长地提出要求:“这项技术也是一次重大的科技 探索,我们一定要尊重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先行试点,不可一哄而起......一定要无愧于国家,无 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参考文献[1] 尹兆祥等.能源技术,1989,37:5961[2] 李琼玖等.中外能源,2006,8(4):32[3] 魏贤勇.煤液化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 中国能源战略之煤转油实施策略分析.[5] 无忧考网关于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探索研究——《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 究》、《富少油的资源状况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