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PPT课件.ppt

121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92576572
  • 上传时间:2024-09-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4MB
  • / 1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土建类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土建类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方法,熟悉国家现行的法规及标准,理解安全生控制的方法,熟悉国家现行的法规及标准,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涵义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预防、分析、处理等产的重要涵义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预防、分析、处理等办法,切实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各个环节抓好办法,切实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各个环节抓好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第二第二章章、、ISO9000系列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 第三第三章章、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第第 四四章章、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第第 五五章章、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第 六六章章、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 第第 七七章章、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学一学: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查学一学: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查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1 1、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概念: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 / T 19000GB / T 19000——20002000、、GB / T 19001GB / T 19001——20002000给出质量的定义是:给出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的程度通俗的说质量是用户对一个产品(包括通俗的说质量是用户对一个产品(包括相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相关的服务)满足程度的度量2、建设工程质量的概念:、建设工程质量的概念:狭义:狭义:仅指工程实体质量,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仅指工程实体质量,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广义:广义:除工程实体质量以外,还包括工程建设参与者除工程实体质量以外,还包括工程建设参与者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一、质量管理的概念 3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改进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保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二、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1、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操作者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

      20世纪初,以世纪初,以F.W.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工长的质量管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公差制度(见公差制)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公差制度(见公差制)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他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统计的原理提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的“6σ”法,绘制出第一张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法,绘制出第一张控制图并建立了一套统计卡片。

      与此同时,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抽样检验卡片与此同时,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被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控制武器弹药的质量,美界大战由于事后检验无法控制武器弹药的质量,美国国防部决定把数理统计法用于质量管理,并由标准国国防部决定把数理统计法用于质量管理,并由标准协会制定有关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协会制定有关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划,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于划,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于1941~~1942年先后公布年先后公布一批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标准一批美国战时的质量管理标准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世纪5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随着生产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产品的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质量从注重产品的一般性能发展为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

      在生产技术和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等在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在企业管理中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质量问题在管理理论上也有新的发展管理理论上也有新的发展,突出重视人的因素突出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依强调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此外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来保证质量此外,还有还有“保护消保护消费者利益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运动的兴起,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A.V.费根鲍姆于费根鲍姆于60年代初提年代初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并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方面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第二章、第二章、ISO9000系列标准系列标准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 1 1、、ISO9000ISO9000系列标准的概念系列标准的概念ISO9000ISO9000系列标准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结晶,系列标准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结晶,它提供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进行它提供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按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按ISO9000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的质系列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能发挥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功效,同时也为量体系能发挥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功效,同时也为顾客和第三方认可打好基础,提供认可顾客和第三方认可打好基础,提供认可 一、一、ISO9000系列标准概述系列标准概述 2、、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系列标准的产生:ISO9000ISO9000族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族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制定ISOISO成立成立于于19461946年,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成员国有年,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成员国有100100多个国家多个国家ISOISO下设下设200200多个技术委员会(多个技术委员会(TCTC),专门从事国际标),专门从事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在英国标准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在英国标准BS5750BS5750,加拿大标,加拿大标准准Z299Z299和其他一些国防及核工业标准的基础上,和其他一些国防及核工业标准的基础上,ISOISO专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技术委员会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技术委员会TC176TC176((ISO/TC176ISO/TC176)于)于19791979年开始着手制定年开始着手制定ISO9000ISO9000族族标准,并于标准,并于19871987年正式发布。

      年正式发布ISO9000ISO9000族标准在族标准在19941994年年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性修订换版,目前普遍使用的标准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性修订换版,目前普遍使用的标准就是就是ISO9000ISO9000::19941994版 3、、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要组成:系列标准的主要组成: ISO9000-1ISO9000-1::1994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第1 1部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ISO9001::19941994质量体系质量体系- -设计、开发、安装和服设计、开发、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ISO9002::19941994质量体系质量体系- -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量保证模式     ISO9003ISO9003::19941994质量体系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保证模式     ISO9004ISO9004::1994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第1 1部分部分:指南:指南 ISO9000-1为选择和使用指南,该标准阐明了基本质量概念之间的差别及相互关系,为企业选择和使用质量保证标准模式提供了指南。

        ISO9004-1是一个用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指南性标准,不拟用于合同、法规或认证该标准阐述了一套质量体系基本要素,供企业根据各自所服务的市场、产品类别、生产过程、顾客及消费者的需要,选择使用   ISO9003:如果供方仅通过最终的检验和试验来保证符合规定的需要时,采用这一标准   ISO9002:该标准不仅包括了ISO9003的全部要素,而且还更深入地扩展了ISO9003条款的细节ISO9002的目标是防止制造不可接受的产品(服务),防止不正确的安装它还提供了反馈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ISO9001:就质量保证模式而言,这是一个最全面的标准该标准除了各项要素的要求同ISO9002一致外,还增加了设计要素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种有效的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观点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观点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otal Quality Control简称简称TQCTQC),是),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1 1、、ISO9000ISO9000与与TQMTQM的相同点的相同点首先两者的管理理论和统计理论基础一致两者均认为产品首先两者的管理理论和统计理论基础一致两者均认为产品质量形成于产品全过程,都要求质量体系贯穿于质量形成的质量形成于产品全过程,都要求质量体系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在实现方法上,两者都使用了全过程;在实现方法上,两者都使用了PDCAPDCA质量环运行模式。

      质量环运行模式其次,两者都要求对质量实施系统化的管理,都强调其次,两者都要求对质量实施系统化的管理,都强调““一把一把手手””对质量的管理再次,两者的最终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对质量的管理再次,两者的最终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要,都强调任何一个过程都是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需要,都强调任何一个过程都是可以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可以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三、全面质量管理与三、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系类标准的关系系类标准的关系 2 2、、ISO9000ISO9000与与TQMTQM的的不不同点同点首先,期间目标不一致首先,期间目标不一致TQMTQM质量计划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改质量计划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现状其作业只限于一次,目标实现后,管理活动也就结变现状其作业只限于一次,目标实现后,管理活动也就结束了,下一次计划管理活动,虽然是在上一次计划管理活动束了,下一次计划管理活动,虽然是在上一次计划管理活动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但绝不是重复与上次相同的作业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但绝不是重复与上次相同的作业而而ISO9000ISO9000质量管理活动的目标是维持标准现状其目标值质量管理活动的目标是维持标准现状。

      其目标值为定值其管理活动是重复相同的方法和作业,使实际工作为定值其管理活动是重复相同的方法和作业,使实际工作结果与标准值的偏差量尽量减少其次,工作中心不同结果与标准值的偏差量尽量减少其次,工作中心不同TQMTQM是以人为中心,是以人为中心,ISO9000ISO9000是以标准为中心再次,两者执是以标准为中心再次,两者执行标准及检查方式不同实施行标准及检查方式不同实施TQMTQM企业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企业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结合其自身特点制定的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其检查方主要结合其自身特点制定的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其检查方主要是企业内部人员,检查方法是考核和评价(方针目标讲评,是企业内部人员,检查方法是考核和评价(方针目标讲评,QCQC小组成果发布等)小组成果发布等)ISO9000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系列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是供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准则贯彻该标管理体系标准,它是供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准则贯彻该标准强调的是由公正的第三方对质量体系进行认证,并接受认准强调的是由公正的第三方对质量体系进行认证,并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和检查证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第三章、建设项目质量控制(重点章节)(重点章节) 1 1、、PDCAPDCA循环原理循环原理PDCAPDCA循环包括:策划(循环包括:策划(PlanPlan)、实施)、实施(Do)(Do)、检查、检查(Check)(Check)、、处置处置(Act)(Act)。

      整个循环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整个循环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 (即即P P阶段阶段) ) 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目质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 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 (即即D D阶段阶段) ) 第五步:实施措施和计划按照第一阶段制订第五步:实施措施和计划按照第一阶段制订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

      彻执行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 (即即C C阶段阶段) ) 第六步: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第六步: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还没有效果? ?再进一步找出问题再进一步找出问题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 (即即A A阶段阶段) ) 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 第八步: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第八步: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PDCAPDCA循环循环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 PDCAPDCA循环示意图循环示意图 2 2、三阶段控制原理、三阶段控制原理 事前控制事前控制 预先进行严密的策划,编制施工组预先进行严密的策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织设计/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两层意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思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

      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 事中控制事中控制 自控和监控两者不可偏废关键自控和监控两者不可偏废关键是增强质量意识是增强质量意识 事后控制事后控制 包括对质量的认定和纠偏理想的包括对质量的认定和纠偏理想的情况是一次成功出现偏差时分析原因进行纠正情况是一次成功出现偏差时分析原因进行纠正 3 3、、三全控制原理三全控制原理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是指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指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 全过程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 是指所有过程的控制包括项目策划、设计、是指所有过程的控制包括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组织、检验、评定、验收、回访采购、施工组织、检验、评定、验收、回访 全员参与控制全员参与控制 是指全体员工的参与是指全体员工的参与 1 1、、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有:有: a a 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控制子系统 b b 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材料设备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控制子系统 c c 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施工安装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控制子系统 d d 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质量控制子系统二、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二、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2 2、、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实施的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有:主体分有: a a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 b b 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 c c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 d d 施工企业施工企业( (分包商分包商) )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统 e e 工程监理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 3 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原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原理分有:理分有: a a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计划计划系统系统. .建设标准、质量方针、总目建设标准、质量方针、总目标和分解标和分解 b b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网络网络系统。

      责任主体、合同关系和管系统责任主体、合同关系和管理关系、控制层次和界面理关系、控制层次和界面 c c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措施措施系统主要措施、组织措施、经系统主要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济措施和管理措施 d d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信息信息系统信息的收集、整理、文档系统信息的收集、整理、文档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不同构成,只是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不同构成,只是了解其功能的一种方式实际是相互联了解其功能的一种方式实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和工程项目外部的行业及企系的而且和工程项目外部的行业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密切的关系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密切的关系 1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 ● ● 分层规划的原则分层规划的原则 第一层是业主或总承包,第二层是设计、施工、第一层是业主或总承包,第二层是设计、施工、监理监理 ● ● 总目标分解的原则总目标分解的原则 各个主体制定质量计划,确定控制措施和方法各个主体制定质量计划,确定控制措施和方法 ● ● 质量责任制的原则,谁实施谁负责质量责任制的原则,谁实施谁负责。

      ● ● 系统有效性的原则要落实到位系统有效性的原则要落实到位三、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三、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2 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序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序 ● ● 确定控制系统各层面的负责人和职责确定控制系统各层面的负责人和职责 ● ● 确定组织关系、报告和信息沟通确定组织关系、报告和信息沟通 ● ● 制订工作制度,例会、验收制订工作制度,例会、验收 ● ● 部署各个主体编制质量计划部署各个主体编制质量计划 ● ● 确定工作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确定工作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 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准四、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四、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是通过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合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采纳合理的建议,保证施工结果和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一致理的建议,保证施工结果和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一致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自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标准的建设工程产品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现场检查等手段,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报告报表及现场检查等手段,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协调关系,保证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量,协调关系,保证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要求规定的要求 维修费少维修费少 使用费少使用费少 造价低造价低项项目目质质量量控控制制目目标标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产产 品品 质质量量管理工作管理工作 技术工作技术工作 政治工作政治工作 后勤工作后勤工作人员人员 材料材料 机械机械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安全可靠性安全可靠性 环境协调性环境协调性 美观性美观性 经济性经济性 适用性适用性强度强度 、、 刚度刚度 、、 稳定性稳定性 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耐久性耐久性 防火、防火、 安全安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协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协调 基础设施协调基础设施协调 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造型造型 体形体形 装饰装饰 美观美观 风格风格平面、空间布置合理平面、空间布置合理 通风、采光、隔音、隔热通风、采光、隔音、隔热使用者要求使用者要求 五、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五、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项项目目施施工工质质量量控控制制施工准备质量施工准备质量  施工过程质量施工过程质量    施工验收质量施工验收质量施工质量规划 施工质量规划 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序质量工序质量 施工过程质量施工过程质量 成品保护质量成品保护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项工程质量 分部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 单位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 检验批质量检验批质量建设项目质量建设项目质量 施工方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相互作用施工方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相互作用的七个环节:的七个环节: 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材料采购材料采购 施工生产施工生产 试验和检验试验和检验 竣工验收竣工验收 质量回访及保修质量回访及保修 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   a a  劳动主体劳动主体-人员素质-人员素质  b b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材料、半成品、设备等-材料、半成品、设备等  c c  劳动方法劳动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d d  劳动手段劳动手段-工具、模具、施工机械-工具、模具、施工机械  e e  劳动环境劳动环境-作业环境和管理环境-作业环境和管理环境  五、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五、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影响工程质影响工程质影响工程质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量的因素量的因素量的因素人人机机料料法法环环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人员管理,关键加强人员管理,关键加强人员管理,关键加强人员管理,关键岗位应持证上岗岗位应持证上岗岗位应持证上岗岗位应持证上岗合理选合理选合理选合理选择、正择、正择、正择、正确使用、确使用、确使用、确使用、持证上持证上持证上持证上岗岗岗岗严格材料选用、严格材料选用、严格材料选用、严格材料选用、检验、管理,执检验、管理,执检验、管理,执检验、管理,执行强制性标准行强制性标准行强制性标准行强制性标准制定施工组织设制定施工组织设制定施工组织设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用先计方案,采用先计方案,采用先计方案,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开发进施工技术开发进施工技术开发进施工技术开发新方法新方法新方法新方法依据环境依据环境依据环境依据环境特点制定特点制定特点制定特点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加强环境加强环境加强环境加强环境保护保护保护保护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一 (材料质量控制要点)材料质量控制要点)1 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贷厂家;、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贷厂家;2 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3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4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5 5、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合格的材料 1 1、钢筋进场时、钢筋进场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以钢筋的双控过程为例以钢筋的双控过程为例2 2、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检验方法: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钢筋进场钢筋进场检查进场复验报告检查进场复验报告检查产品合格证、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投入使用投入使用有否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有否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无无有有进行化学成分检验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不使用不使用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 影响因素二(影响因素二(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1 1)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控)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道工序的施工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质量 §((2 2)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 ● ●交底交底 ● ●检查工序的合理性检查工序的合理性 ● ●检查工序条件检查工序条件 ● ●检查人员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质量检查人员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质量 ● ●中间产品检查中间产品检查 ● ●符合验收标准的进行验收符合验收标准的进行验收 ● ●合格的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合格的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3 3)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 ●工序操作的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工序操作的巡查、抽查及重要部位跟踪检查 ● ●按标准进行目测、实测及抽样试验及时作出合格和不合格的判断按标准进行目测、实测及抽样试验及时作出合格和不合格的判断 ● ●合格工序及时验收合格工序及时验收 ● ●完善记录完善记录 影响因素三(影响因素三(施工承包单位资质及个人资质)施工承包单位资质及个人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按专业类别分12个资质类别•每个资质类别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专业工程承包企业•按专业类别分60个资质类别•每个资质类别分一级、二级、三级§劳务作业分包企业•13个资质类别•有的不分级,有的分一级、二级§个人资质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人员管理,关键岗位应持证上岗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四、五(环境和机械)影响因素四、五(环境和机械)§机械机械 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持证上岗。

      §环境环境 依据环境特点制定施工方案,加强环境保护 第第 四章、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四章、建筑工程质量检验1 1、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本地区及企业自;本地区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施工合同中规定采用的有关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施工合同中规定采用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一、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的依据一、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的依据 2 2、管理标准:、管理标准: GB/T19002GB/T19002——ISO9002ISO9002《《质量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和安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GB/T6583--92GB/T6583--92《《质量质量————术语术语》》;; 企业主管部门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企业主管部门有关质量工作的规定; 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的定;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有关质量工作的定;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及企业与业主签订的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及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合同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1 1、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a a 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个单位工程b b 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一个子单位工程2 2、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a a 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 b b 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3 3、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4 4、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分部工分部工程程子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分项工程主体结主体结构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结构、装配式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结构劲钢(管)混凝土劲钢(管)混凝土结构结构劲钢(管)焊接,螺栓连接,劲钢(管)与钢筋的劲钢(管)焊接,螺栓连接,劲钢(管)与钢筋的连接,劲钢(管)制作、安装,混凝土连接,劲钢(管)制作、安装,混凝土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砖砌体,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石砌体,填充砖砌体,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石砌体,填充墙砌体,配筋砖砌体,墙砌体,配筋砖砌体,钢结构钢结构钢结构焊接、紧固件连接,钢零部件加工,单层钢钢结构焊接、紧固件连接,钢零部件加工,单层钢结构安装,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涂装,结构安装,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涂装,钢构件组装,钢构件预拼装,钢网架结构安装,压钢构件组装,钢构件预拼装,钢网架结构安装,压型金属板型金属板木结构木结构方木和原木结构,胶合木结构,轻型木结构,木构方木和原木结构,胶合木结构,轻型木结构,木构件防护件防护网架和索模结构网架和索模结构网架制作,网架安装,索模安装,网架防火,防腐网架制作,网架安装,索模安装,网架防火,防腐涂料涂料 1 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合格因符合下列规定:、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合格因符合下列规定:a a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b b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纪录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纪录2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 a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b b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查验收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查验收 3 3、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规定:、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规定:a a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b b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c c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d d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4 4、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规定:、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规定:1 1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应验收合格2 2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 3 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测资料应完整4 4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5 5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1 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按表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按表1 1记录2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并按表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并按表2 2记录四、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四、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表表1 1 检检验批质验批质量验收量验收记录记录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名称 验收部验收部位位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专业工长 项目经项目经理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及编号 分包单位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主控项目质量验收质量验收规范的规规范的规定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一般项目一般项目1 1   2 2  3 3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年 月月 日日监理(建设)单位验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表表2 2 分项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程质量验收记录记录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结构类型 检验批数检验批数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分包单位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 分包项目经理分包项目经理 序号序号检验批部检验批部位、区段位、区段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果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10     检查检查结结论论项目专业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验收结论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3 3、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表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表3 3记录。

      记录4 4、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抽查记录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表表3 3 分部分部(子(子分部)分部)工程工程质量质量验收验收记录记录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结构类型 层数层数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技术部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 质量部门负质量部门负责人责人 分包单位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 分包技术负分包技术负责人责人 序号序号分项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检验批数检验批数施工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评定验收意见验收意见1 1    2 2   3 3   4 4       质量控制资料质量控制资料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观感质量验收观感质量验收 验收单位验收单位分包单位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年月日项目经理年月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年月日项目经理年月日勘察单位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设计单位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项目负责人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1.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收2.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批应予以验收3.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可予以验收4.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进行验收五、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验收五、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验收 1 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2 2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负责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程验收3 3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4 4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六、验收程序和组织六、验收程序和组织 5 5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6 6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7 7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七、质量检验1 1 1 1、技术复核性检验:隐检、预检、交接检;、技术复核性检验:隐检、预检、交接检;、技术复核性检验:隐检、预检、交接检;、技术复核性检验:隐检、预检、交接检;2 2 2 2、地基验收:基槽验收、标准贯入实验、荷载试、地基验收:基槽验收、标准贯入实验、荷载试、地基验收:基槽验收、标准贯入实验、荷载试、地基验收:基槽验收、标准贯入实验、荷载试验、桩基检测、沉降观测;验、桩基检测、沉降观测;验、桩基检测、沉降观测;验、桩基检测、沉降观测;3 3 3 3、基础与主体结构验收:回弹法、拔出法、取芯、基础与主体结构验收:回弹法、拔出法、取芯、基础与主体结构验收:回弹法、拔出法、取芯、基础与主体结构验收:回弹法、拔出法、取芯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样板间鉴定与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样板间鉴定与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样板间鉴定与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样板间鉴定与验收、成品保护的质量检验验收、成品保护的质量检验验收、成品保护的质量检验验收、成品保护的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的程序质量检验的程序判断判断判断判断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实测实测实测实测纠正或认可纠正或认可纠正或认可纠正或认可 质量检验的方法质量检验的方法1)目测法——看、摸、敲、照2)量测法——靠、吊、量、套3)试验法——理化试验(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的检验)、无损检验 质量检验的程度质量检验的程度1)全检:用于关键工序或隐蔽工程、贵重材料2)抽检:数量大、成批的原材料、构件3)免检:可用于质量有保证的一般材料 第 五章、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排列图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图法图法直方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散布图法分层法分层法调查表法调查表法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 一、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层标志有:1、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2、按使用机械设备型号分层;3、按操作方法分层;4、按原材料供应单位、供应时间或等级分层;5、按施工时间分层;6、按检查手段、工作环境等分层。

      例:钢筋焊接质量分析,共检查了例:钢筋焊接质量分析,共检查了50个焊接点,个焊接点,其中不合格其中不合格19 个,不合格率个,不合格率38%存在严重的质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试用分层法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量问题,试用分层法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  现查明这批钢筋的焊接由  现查明这批钢筋的焊接由A、、B、、C三位师傅三位师傅操作的,而焊条是由甲、乙两个厂家提供因此,操作的,而焊条是由甲、乙两个厂家提供因此,分别操作者和焊条生产厂家分层分析分别操作者和焊条生产厂家分层分析 按操作者分层:操作者不合格合格不合格率(%)ABC63101399322553合计193138 按供应焊条厂家分层:  由上表分层分析可见,操作者  由上表分层分析可见,操作者B B的质量较好,甲厂和乙的质量较好,甲厂和乙厂的焊条,不合格率都很高且相差不大厂的焊条,不合格率都很高且相差不大  因此必须进一步采用综合分层分析  因此必须进一步采用综合分层分析工厂不合格合格不合格率(%)甲乙91014173937合计193138 综合分层分析质量:操作者焊接质量甲 厂乙 厂合 计焊接点不合格率(%)焊接点不合格率(%)焊接点不合格率(%)A不合格合 格6275011061332B不合格合 格05034433925C不合格合 格3730727810953合计不合格合 格91439101737193138 二、排列图法§是分析影响质量主要问题的方法,即找出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将影响质量的因素按累计频率分为三类:•A类的累计频率为0~80%,为主要因素•B类的累计频率为80%~90%,为次要因素•C类的累计频率为90%~100%,为一般因素§注意:主要因素一般不超过三个 ① ① 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数据② ② 排列图的绘制排列图的绘制 l) l) 画横坐标。

      画横坐标 2) 2) 画纵坐标画纵坐标 3) 3) 画频数直方形画频数直方形 4) 4) 画累计频率曲线画累计频率曲线 5) 5) 记录必要的事项记录必要的事项 1、排列图的作法、排列图的作法 2 2、排列图的观察和分析、排列图的观察和分析 ① ① 观察直方形观察直方形 ② ② 利用利用ABC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 将累计频率值分为:将累计频率值分为: 0 0~~80% 80% 为为A A类类 主要因素主要因素 8080~~90% 90% 为为B B类类 次要因素次要因素 9090~~100% 100% 为为C C类类 一般因素一般因素 试分析主次因素?试分析主次因素?地坪起砂的原因出现房间数砂含泥量过大16砂粒径过细45后期养护不良5砂浆配合比不当7水泥标号太低2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2其它3例:某建筑工程对房间地坪质量不合格问题进行了例:某建筑工程对房间地坪质量不合格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调查,发现有80间房间起砂,调查结果统计如下:间房间起砂,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项目频 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 Ⅰ 砂粒径过细454556.2% Ⅱ 砂含泥量过大166176.2% Ⅲ 砂浆配合比不当76885% Ⅳ 后期养护不良57391.3% Ⅴ 水泥标号太低27593.8% Ⅵ 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27796.2% Ⅶ 其它380100%第一步:绘制地坪起砂原因的排列表:第一步:绘制地坪起砂原因的排列表: 频数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数(%))408070601009030201050080706050403020100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45167523256.276.28591.393.896.2ABC第二步:绘制排列图第二步:绘制排列图 结论:结论:A类主要因素是:砂粒径过细类主要因素是:砂粒径过细               砂含泥量过大砂含泥量过大B类次要因素是:砂浆配合比不当类次要因素是:砂浆配合比不当               后期养护不良后期养护不良C类一般因素是:水泥标号太低类一般因素是:水泥标号太低               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砂浆终凝前压光不足               其它其它 3 3、排列图的应用、排列图的应用 ① ① 按不合格点的缺陷形式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按不合格点的缺陷形式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问题的薄弱环节 ② ② 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关键过程 ③ ③ 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④ ④ 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析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1 1、因果分析图法的含义、因果分析图法的含义因因果果分分析析图图法法是是利利用用因因果果分分析析图图来来整整理理分分析析质质量量问问题题 ( (结结果果) ) 与与其其产产生生原原因因之之间间关关系系的的有有效效工工具具因因果果分分析析图图也也称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注意:注意:1、因果分析图一般用于生产的第一线,绘图时应集、因果分析图一般用于生产的第一线,绘图时应集思广益。

      思广益2、大原因一般不超过三~五个大原因一般不超过三~五个3、原因分析要尽可能的细,细到便于采取措施和对策原因分析要尽可能的细,细到便于采取措施和对策三、因果分析图法三、因果分析图法质质量量问问题题大原因大原因中原因中原因小原因小原因 2 2、因果分析图法的绘图步骤、因果分析图法的绘图步骤 (1) (1) 明确质量问题明确质量问题——结果画出质量特性的主结果画出质量特性的主干线,箭头指向右侧的一个矩形框,框内注明研究干线,箭头指向右侧的一个矩形框,框内注明研究的问题,即结果的问题,即结果 (2) (2) 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特性大的方面原因一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特性大的方面原因一般从:人、机、料、工艺、环境方面分析般从:人、机、料、工艺、环境方面分析 (3) (3) 将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将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直至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止直至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止 (4) (4) 检查图中所列原因是否齐全,做必要的补检查图中所列原因是否齐全,做必要的补充及修改充及修改 (5) (5) 选择出影响较大的因素做出标记,以便重选择出影响较大的因素做出标记,以便重点采取措施。

      点采取措施 1 1、频数分布直方图法的含义、频数分布直方图法的含义频频数数分分布布直直方方图图法法,,简简称称直直方方图图法法,,是是将将收收集集到到的的质质量量数数据据进进行行分分组组整整理理,,绘绘制制成成频频数数分分布布直直方方图图,,用用以以描描述述质质量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 用途:用途:  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  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估算施工过程的不合格品率,评价生产过程能力估算施工过程的不合格品率,评价生产过程能力四、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四、频数分布直方图法 例:某建筑施工工地浇筑例:某建筑施工工地浇筑C30混凝土,为对其混凝土,为对其抗压强度进行分析,共收集了抗压强度进行分析,共收集了50份抗压强度试份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经整理如下表:验报告单,经整理如下表:2 2、直方图的绘制、直方图的绘制 序号抗压强度数据最大值最小值139.837.733.831.536.139.831.5237.238.033.139.036.039.033.1335.835.231.837.134.037.131.8439.934.333.240.441.241.233.2539.235.434.438.140.340.334.4642.337.535.539.337.742.335.5735.942.441.836.336.242.435.9846.237.638.339.738.046.237.6936.438.343.438.238.042.436.41044.442.037.938.439.544.437.9数据整理表(数据整理表(N/mm2)) 解:解:1)收集整理数据:见前表收集整理数据:见前表    2)计算极差计算极差R        xmax=46.2 N/mm2        xmin=31.5 N/mm2            R = xmax- xmin= 46.2 - 31.5 =14.7 N/mm2    3)对数据分组:包括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对数据分组:包括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 ①确定组数:数据分组参考值数据总数n分组数k数据总数n分组数k数据总数n分组数k5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本例中取本例中取 k = 8 ②②确定组距确定组距h::组距是组与组之间的间隔,即组组距是组与组之间的间隔,即组的范围的范围由于各组距应相等,因此:由于各组距应相等,因此:极差极差≈组距组距×组数组数 即:即:R ≈h ×k本例中:本例中: h =14.7/8=1.8 ≈2N/mm2 ③③确定组限:确定组限:——每组的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

      为防止数每组的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为防止数据出现在组限上,无法区分;可将其计入较高(低)据出现在组限上,无法区分;可将其计入较高(低)组或采取提高原始数据精度(提高半个最小测量单位)组或采取提高原始数据精度(提高半个最小测量单位)本例中:采取第一种方法,即计入较高组本例中:采取第一种方法,即计入较高组第一组下限:第一组下限:xmin-h/2=31.5-2/2=30.5第一组上限:第一组上限:30.5+h=30.5+2=32.5第二组下限第二组下限=第一组上限第一组上限=32.5第二组上限:第二组上限:32.5+2=34.5………下同下同 组号组限(N/mm2)频数统计组号组限(N/mm2)频数统计130.5~32.52538.5~40.59232.5~34.56640.5~42.55334.5~36.510742.5~44.52436.5~38.515844.5~46.51合 计504)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频数统计表频数统计表 3579111315130.5 32.5 34.5 36.5 38.5 40.5 42.5 44.5 46.55)绘制直方图:绘制直方图: 3 3、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正常型直方图正常型直方图1 1)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作完直方图后,要认真观察直方图的整体形状,作完直方图后,要认真观察直方图的整体形状,看其是否属于正常型直方图。

      看其是否属于正常型直方图正常型直方图就是中间高、两侧低,左右对称的正常型直方图就是中间高、两侧低,左右对称的图形如下图:图形如下图:     如出现非正常型直方图时,表明生产过程或如出现非正常型直方图时,表明生产过程或数据收集、作图有问题这要求进一步分析判断,数据收集、作图有问题这要求进一步分析判断,找出原因找出原因  非正常型直方图,其图形分布有各种不同缺  非正常型直方图,其图形分布有各种不同缺陷,归纳起来一般有五种类型:陷,归纳起来一般有五种类型: a a、折齿(锯齿)型直方图:、折齿(锯齿)型直方图:——是由于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是由于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 b b、左(右)缓坡型直方图:、左(右)缓坡型直方图:——主要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主要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 c c、孤岛型直方图:、孤岛型直方图:——是原材料发生变化,或临时工人顶班作业造成的是原材料发生变化,或临时工人顶班作业造成的 d d、双峰型直方图:、双峰型直方图:——是由于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是由于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方面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产,然后把两方面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 e e、绝壁型直方图:、绝壁型直方图:——是由于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是由于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或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某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下的数据,或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某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TB(M )图12 2)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判)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

      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图中所示:图中所示:T T——表示质量标准要求界限;表示质量标准要求界限;B B——表示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表示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 图图1 1中,中,B B在在T T中间,质量分布中中间,质量分布中心心 与质量标准中心与质量标准中心M重合,实际重合,实际数据分布与标准比较两边还有一定数据分布与标准比较两边还有一定余地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稳余地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质量是很理想的定状态,质量是很理想的 TBM 图图2 2 图图2 2中,中, B B虽然在虽然在T T中间,中间,质量分布中心质量分布中心 与质量标准与质量标准中心中心M 不重合,说明如果生不重合,说明如果生产状态一旦发生变化,就可产状态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超出质量标准下限因此,能超出质量标准下限因此,应采取措施,使直方图移到应采取措施,使直方图移到中间 TB(M )图图3 3 图图3 3中,中,B B在在T T中间,中间,且且B B的范围接近的范围接近T T的范的范围,没有余地,说明围,没有余地,说明如果生产状态一旦发如果生产状态一旦发生小的变化,就可能生小的变化,就可能超出质量标准。

      因此,超出质量标准因此,应采取措施,缩小质应采取措施,缩小质量分布范围量分布范围 TB(M )图图4 4 图图4 4中,中,B B在在T T中间,中间,但两侧余地太大,说但两侧余地太大,说明加工过于精细,不明加工过于精细,不经济因此,在这种经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放宽要情况下,适当放宽要求,采取措施扩大质求,采取措施扩大质量分布范围量分布范围 图图5 5中,中, 质量分布质量分布B B已经超出质量标准已经超出质量标准下限,说明已出现不下限,说明已出现不合格品因此,应采合格品因此,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取措施进行调整,使质量分布位于标准之质量分布位于标准之内TBM 图5 TB(M )图图6 6 图图6 6中,质量分布中,质量分布范围完成超出了质量范围完成超出了质量标准的上、下限,散标准的上、下限,散差太大,已经产生许差太大,已经产生许多废品,说明过程能多废品,说明过程能力不足,应采取措施,力不足,应采取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缩小提高过程能力,缩小质量分布范围质量分布范围 五、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控制下限控制下限控制上限控制上限中心线中心线T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控制图的用途:控制图的用途:1、过程分析、过程分析——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2、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其原理:其原理:  衡量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只需观察产品的分布情况,  衡量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只需观察产品的分布情况,即:分布中心的位置即:分布中心的位置μ和分布的离散程度和分布的离散程度σ     当当控控制制图图同同时时满满足足以以下下两两个个条条件件::一一是是点点子子几几乎乎全全部部落落在在控控制制界界限限之之内内;;二二是是控控制制界界限限内内的的点点子子排排列列没没有有缺缺陷陷我我们们就就可可以以认认为为生生产产过过程程基基本本上上处处于于稳稳定定状状态态如如果果点点子子的的分分布布不不满满足足其其中中任任何何一一条条,,都都应应判判断断生生产产过过程为异常程为异常1、、点点子子几几乎乎全全部部落落在在控控制制界界线线内内,,是是指指应应符符合合下下述述三三个要求:个要求:1)连续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2)连续连续35点中仅有点中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点超出控制界限;3)连续连续100点中不多于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点超出控制界限 2、、点点子子排排列列没没有有缺缺陷陷,,是是指指点点子子的的排排列列是是随随机机的的,,而而没没有有出出现现异异常常现现象象。

      这这里里的的异异常常现现象象是是指指点点子子排排列列出出现现了了“链链”、、“多多次次同同侧侧”、、“趋趋势势或或倾倾向向”、、“周周期期性性变动变动”、、“接近控制界限接近控制界限”等情况1)链链:是是指指点点子子连连续续出出现现在在中中心心线线一一侧侧的的现现象象出出现现五五点点链链,,应应注注意意生生产产过过程程发发展展状状况况出出现现六六点点链链,,应应开开始始调调查查原原因因::出出现现七七点点链链,,应应判判定定工工序序异异常常,,需需采采取取处处理理措施,如图措施,如图7—12(a)所示 2)多次同侧:是指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的现象,或多次同侧:是指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的现象,或称偏离下列情况说明生产过程已出现异常:在连续称偏离下列情况说明生产过程已出现异常:在连续11点点中有中有10点在同侧,如图点在同侧,如图7—12(b)所示在连续所示在连续14点中有点中有12点在同侧在连续点在同侧在连续17点中有点中有14点在同侧在连续点在同侧在连续20点中有点中有16点在同侧点在同侧3)趋势或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现象连趋势或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现象。

      连续续7点或点或7点以上上升或下降排列,就应判定生产过程有异点以上上升或下降排列,就应判定生产过程有异常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措施,如图常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措施,如图7—12(c)所示 4)周期性变动即点子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周期性变动即点子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这样即使所有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也应认为生产过这样即使所有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也应认为生产过程为异常,如图程为异常,如图7—12(d)所示5)点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是指点子落在了点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是指点子落在了X±2口以口以外和外和X±3口以内如属下列情况的判定为异常:连续口以内如属下列情况的判定为异常:连续3点至少有点至少有2点接近控制界限连续点接近控制界限连续7点至少有点至少有3点接近点接近控制界限连续控制界限连续10点至少有点至少有4点接近控制界限如图点接近控制界限如图7—12(e)所示 第第 六章、质量成本分析六章、质量成本分析 1 1、内部故障质量成本、内部故障质量成本 又称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和又称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前,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发生的费用之和。

      交付使用前,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发生的费用之和l) 废品损失废品损失 (2) 返工损失费返工损失费 (3) 停工损失费停工损失费 (4) 事故分析处理费事故分析处理费5) 质量过剩支出质量过剩支出 (6) 技术超前支出技术超前支出7)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 一、质量成本的内容一、质量成本的内容 2 2、外部故障质量成本、外部故障质量成本 指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后,指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后,因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因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包括: (1) (1) 申诉受理费申诉受理费 (2) (2) 回访保修费回访保修费 (3) (3) 索赔费 3 3、工程鉴定成本、工程鉴定成本 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工程本身以及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而对工程本身以及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包括: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包括: (1) (1) 进料检验费进料检验费 (2) (2) 工序检验费工序检验费 (3) (3) 竣工检验费。

      竣工检验费 (4) (4) 机械设备试验、维修费用机械设备试验、维修费用 4 4、工程预防成本、工程预防成本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而进行预防工作所耗费的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而进行预防工作所耗费的费用 ((1 1)质量工作计划费用质量工作计划费用 (2) (2) 新材料、新工艺的评审费用新材料、新工艺的评审费用 (3) (3) 工序能力控制及研究费用工序能力控制及研究费用 (4) (4) 质量情报费用质量情报费用 (5) (5) 质量管理教育质量管理教育( (培训培训) )费用 (6) (6) 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 质量成本统计质量成本统计 及时、准确、全面的做好原始记录、原始凭证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的做好原始记录、原始凭证工作在项目施工上建立质量成本统计报表制度,实行旬、月、在项目施工上建立质量成本统计报表制度,实行旬、月、季、年的定期统计季、年的定期统计 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1) 1) 原始凭证原始凭证2) 2) 记账凭证记账凭证3) 3) 台账4) 4) 报表报表。

      二、质量成本的统计与核算二、质量成本的统计与核算 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而提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改善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途径出改善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途径三、质量成本分析三、质量成本分析 第第 七章、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七章、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质量成本成本工期工期项目管理目标 项目管理三要素的关系           作为项目管理的三要素,质量和进度,成本从某种成都上说是矛盾的,作为项目管理的三要素,质量和进度,成本从某种成都上说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个人认为在项目管理中,只有遵循质量第一、优化进度的但又是统一的个人认为在项目管理中,只有遵循质量第一、优化进度的原则,才能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把工程质量做好了,进度才会原则,才能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把工程质量做好了,进度才会快,成本才会降下来,一味的追求进度和成本,而不顾质量,这是非常不快,成本才会降下来,一味的追求进度和成本,而不顾质量,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也许在房地产市场景气的时候,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但那也只是明智的,也许在房地产市场景气的时候,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但那也只是眼前的利益,放眼未来,只有重视质量管理的企业才会在竞争越来越激励眼前的利益,放眼未来,只有重视质量管理的企业才会在竞争越来越激励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中国的建筑市场招投标一般都是最低价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中国的建筑市场招投标一般都是最低价中标,有的人就想了,单价低了,那是不是就应该把成本放在第一位了,中标,有的人就想了,单价低了,那是不是就应该把成本放在第一位了,恰恰相反,质量的地位因此不是下降了,反而是更重要了,没有质量,成恰恰相反,质量的地位因此不是下降了,反而是更重要了,没有质量,成本、进度无从谈起本、进度无从谈起质量管理应该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质量管理应该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 学一学学一学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检验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检验 (1)(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分类,见下表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分类,见下表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名称 现象现象 严重缺陷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一般缺陷 露筋露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裹而外露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筋 他钢筋有少他钢筋有少量露筋量露筋 蜂窝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有蜂窝 其他部位有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少量蜂窝 孔洞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有孔洞 其他部位有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少量孔洞 夹渣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有夹渣 其他部位有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少量夹渣 疏松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有疏松 其他部位有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少量疏松 名称名称 现象现象 严重缺陷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一般缺陷 裂缝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不影响结构性能连接部连接部位缺陷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传力性能的缺陷 基本不影响结构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传力性能的缺陷 外形缺外形缺陷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响使用功能 有不影响使用功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能的外形缺陷 外表缺外表缺陷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表缺陷 其他有不影响使其他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用功能的外表缺陷陷 (2) (2) 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解释:解释:① ① 现浇结构拆模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全同监理现浇结构拆模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全同监理(建设)单位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建设)单位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并作出记录 ② ② 不论何种缺陷都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重新检不论何种缺陷都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3)(3)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 尺寸偏差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项目 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mm)抽验方法抽验方法 轴线位轴线位置置 基础基础 1515钢尺检查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独立基础 1010墙、柱、梁墙、柱、梁 8 8剪剪 力力 墙墙 5 5垂垂 直直 度度 层高层高≤50m≤50m8 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5m10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全高H HH/1000H/1000且且≤≤3030经纬仪、钢尺检查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标高层高层高±±10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高全高±±30 30 截面尺寸截面尺寸 +8+8-5-5钢尺检查钢尺检查 项目项目 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mm)抽验方法抽验方法 电电 梯梯 井井 井井筒筒长长、、宽宽对对定定位位中心线中心线 +25+250 0钢尺检查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井筒全高 H/1000H/1000且且≤≤303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 8 82m2m靠尺和塞尺检查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预埋设施中心施中心线位置线位置 预埋件预埋件 1010钢尺检查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预埋螺栓 5 5预埋管预埋管 5 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15钢尺检查钢尺检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