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企民企谁负更重.doc
5页国企民企谁负更重国企民企谁负更重“我看了那些质疑的报道,我们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9 月 6 日下午,国资委研究局负责编制《回顾》的工作人员之一陈锋博士向时代周报表示, “全国工商联的报告也说,国企的税负大约是民企的 3 倍,它也承认国企的税负比较高,两者的差异是研究方法上的不同 ”“总而言之,计算出来的税负差别既不说明税法偏袒民企,也不说明国企效率高于民企,如何使国企民企享有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才是我国改革的方向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向时代周报强调国进民退”的争议尚未平息,在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有意无意的推动下,有关国企与民企的税负之争的问题又渐渐尖锐起来数字困惑为了佐证央企和国有企业在过去几年所履行的社会责任, 《回顾》不仅用图标详细勾画出 2002-2009 央企上交税金的上升曲线,而且还在第 66 页中引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一项不具名的研究,称2003~2008 年间,国有企业的税负大大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国企税负 6 年均值为 27.3%,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 5.16%的 5.29 倍由于《回顾》并没有给出这组数据具体的统计方式,所以在公布后引起了业界的争议。
刘海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回顾》没有说明其‘税负’是个什么概念,它是纳税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是纳税总额与总资产或者净资产之比?还是仅指所得税与税前利润之比?” 由于《回顾》引述研究时缺乏更多信息,无法知悉该研究的具体研究人员或数据的结论和来源等按 27.3%这个数字,不大可能是纳税与营业收入之比,因为根据《回顾》中的数据计算,这几年国企的营业收入平均税负约为 10%上下(2009 年为 8.41%) , ”刘海民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如说它是企业所得税的实际负担率则略为靠谱,但是这个数据有点偏低了,而且在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 33%(现在降到 25%)的情况下,说民企的企业所得税实际负担率才 5.31%,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不可能认这个账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表示,在他的一份名为《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及效益状况比较》 (下称《比较》 )材料中,有关中央企业和全国国有企业数据来源于《回顾》 ,私营工业企业数据来源于统计局,而上规模民企的数据则来自于全国工商联一年一度的调研报告根据陈永杰的归纳,2009 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为 242007.8 亿元,缴纳税金为 22795.5 亿元;而规模以上私企工业的营业收入为135312.3 亿元,缴纳税金为 6378.2 亿元。
如此一来,从销售税率(上缴税金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上看,“我不知道 27.3%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这里给出的数据都是有实实在在来源的 ”陈永杰对本报记者说供职国资委研究局的陈锋向时代周报透露, 《回顾》上税负的计算方法是“国有企业的税收总额与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与工商联得出的结果的差异只是“研究方法不同” 大家的算法都不一样,用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但是工商联得出的结论也是国企的税负比民企高 ”陈锋对时代周报说, “其实大家单凭感觉也都知道,谁最喜欢逃税,或者说,谁喜欢避税 ”高税负之谜“工业总产值跟工业销售收入是差不多的,如果是拿它来做分母得出 27.3%的数字,那说明它的计算有误 ”在了解到国资委关于税负的计算方法后,陈永杰对时代周报解释说在他的《比较》中,国有企业的税收总额除以销售收入,得出的数据是 9.42%“有关税负的争论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了,当时就有人说国有企业税负重 ”刘海民说,这甚至包括当时冶金工业部一位来自鞍山钢铁厂的副部长他说你看鞍钢利润和税额不成比例,税收负担比其他的行业重 ”刘海民说, “我给他解释说,不是鞍钢交的税多,而是他们的利润少而另一个原因,刘海民对其解释,由于鞍钢拥有矿山,从采矿石一直到销售钢材,整个过程并不需要采购原料,没有什么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这样会导致产品的增加值比较高, “只是当时怎么说那位副部长也不明白 ”刘海民打比方说,假定一家大型国有石油企业自己采油、炼油、批发、运输,直到成品油零售,年实现销售收入 1000 亿元,按 17%的增值税率实现进项税 170 亿元;整个过程中它并不需要采购原料,只消耗一些电力和零备件等,假定电力、配件等的采购额为 100 亿元/年,实现进项税额 17 亿元;当年实际应缴增值税 170-17=153 亿元,销售收入负担率 15.3%而一家靠从批发商手中采购汽油的私人加油站,其批零差价假定为10%,当年实际应缴的增值税最多为销售收入的1×17%×10%=1.7%,即垄断国企的增值税负担率是私营加油站的15.3%/1.7%=9 倍这里讲的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国企规模大,产业链长于私营企业是普遍现象,不仅限于石油行业 ” 刘海民说他认为,国企规模大,占有大多数国内自然资源,产业链较长,在我国的增值税制度下,计算出的税负本应比产业链短的企业高陈永杰告诉本报记者,从《2009 年税务年鉴》来看,来自卷烟、电信、原油、成品油、电力等垄断行业缴纳的所得税项陈永杰认为,在欧美国家,一般都会对石油企业征收暴利税,我国也对同类企业征收特别收益金,但征收率不是很高。
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是在低成本使用国家的资源,而销售产品是接近市场价格来卖,这就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而在我国的税收制度下,工业增加值高的企业必然会导致高税收500 小于 2?陈永杰起初也没有计划要将《比较》公布出来,只是在 8 月 29 日,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的全国工商联在京发布《2010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家分析报告》时,有人提出质疑说,虽然民企发展势头强劲,但与“财大气粗”的央企相比还略嫌“寒酸” 有数据显示,在去年,中国最为赚钱的两间央企—中国移动净利1151.66 亿元,中国石油净利 1033.87 亿元,两者相加已经超过这500 家民企 2179.52 亿元的净利总和现在舆论上就说‘500 小于 2’ ,单纯从数字上讲,数字没有错,但是背后是有另外的问题:这两家其实是垄断企业,民营企业全是竞争性的企业 ”陈永杰说而刘海民则认为,国企的纳税比例比民企高但并不说明国企效率高,效益好,竞争力比民企强,也不意味着国企职工比民企对国家贡献大, “在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竞争不过民营经济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陈永杰认为,从成本费用利润率,即企业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来看,规模以上国有及控股企业从 2005 年的 8.44%下降为 2008 年的 6.71%,而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则从 2005 年的 4.93%上升为 2008 年的 6.87%,已经超过前者。
另外, 《回顾》中亦提及,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02-2007 年,国际能源署统计的 56 个国家居民平均电价累计上涨 76%,工业平均电价累计上涨 84%同期,我国电价涨幅仅为 32%, “中央电力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陈永杰则在《比较》中进行反驳他认为,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 GDP 而言,我国的电价和油价还是偏高的国有企业的资源投入是低价,是免费的,你不算这个账,光说它们给国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并不恰当;而民营企业任何时候,它的土地、资源都是按市场价买下来的我想说的是,衡量企业的贡献不能只看一个指标,而要多角度看 ”陈永杰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