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长征组歌》阅读材料(四)学案苏教版.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7385805
  • 上传时间:2021-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初二语文第一单元长征组歌长征组歌阅读材料(四)学案阅读材料(四)学案苏教版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阅读材料(四)走近诗人毛泽东毛泽东是一部伟大的历史 他赢得了辉煌的昨天,创造了灿烂的今天,预示了美好的明天 毛泽东用他的业绩,他的理论,他的诗词,营构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有血与火、汗与泪、阴霾与阳光、痛苦与欢欣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是一个举世瞩目的世界 过去、现在、将来的人们,都想探究这个世界,都有必要认识这个世界 打开这个世界奥秘的窗口,首推毛泽东的诗词 中国的革命造就了非凡的领袖人物,也造就了毛泽东这样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曾出现了两次高峰一次是长征前后,一次是 20 世纪 60 年代,无一不是党的危险和艰难时期他本人的人生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多次经历过困难与危险,压抑和苦闷,但是他始终以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人间坎坷,坚信光明终会代替黑暗 毛泽东长征诗词赏析毛泽东长征诗词赏析清平乐会昌1934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南部。

      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 , “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题解】这首词,毛泽东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 ”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 “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 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毛泽东喟然长叹, “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山老同志的天下了!”说时竟凄然泪下 (龚楚我和红军 ) 【鉴赏】 这首词从黎明登会昌山写起,一开始便勾勒出一幅晨曦初露、视野顿开的图画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朦胧曙色中,一群干部和战士随着他们的领袖登上了会昌城外风景秀丽的岚山岭 “东方欲晓”四字,暗示了充满无限生机的境界:眼前便是豁朗的清晨,尽可以迎着朝晖去领略晨曦中的黎明景色;时光正早,人也年轻,革命事业刚蓬勃开始,一切都充满了朝气夏日的青山满目葱茏,生机勃勃,更烘托出登山者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写景,在我国古典诗词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喜欢写景,也擅长写景,但他又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更不是仅仅把实地的景色移至笔端,而是以他博大的胸怀、豪放的气质、深邃的目光,给眼前景色以哲理化的升华,给景以生命,给景以活力。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极目远眺,恢宏壮丽的江山引人遐想虽然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领导,当时中央根据地反第五次大“围剿”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但革命的信念和激情充盈在登山者的心中,这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所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古往今来,诗人的性格爱好往往和他在诗词中寄情的事物相一致阅读古代诗词,我们可以看到,恬淡隐逸的陶渊明爱菊,清高遁世的林和靖爱海,狂放不羁的李太白爱酒、月亮和高山,嫉恶如仇视国如家的辛弃疾的词里则经常出现剑戢毛泽东在诗词里则大量地写到山他笔下的山,情态各异,性格不一有的秀美多娇;有的气势雄伟;有的苍茫阔大;有的高峻奇峭;有的桀傲不驯;有的善解人意 “登山则情满于山”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 ,以这些山为对象,词人充分抒发了革命豪情,渲染了奔腾的革命气势,表现了英雄主义气概但“踏遍青山人未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其笔下所有山的形象所包含的核心内容从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起,红军就以山为家了以后,红军又在湘、赣、闽等山区转战,以山为根据地打击敌人,粉碎敌人的一次次“围剿” ,发展了红色政权和革命武装力量正因为南征北战, “踏遍青山” ,经受了风尘和战火的洗礼,革命者才得到了最好的锻炼和最严峻的考验,从而焕发出革命的青春。

      毛泽东从小就喜欢山,熟悉山,大山给了他革命成功的条件与机会,大山也塑造了他坚强的性格与意志所以他写山,诗情能超脱于山之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是他成为伟大的诗人的原因所在,也是他与古代山水诗人的重要区别尽管毛泽东对当时东方欲晓、夜气如磐的形势有充分的认识,但他相信,有这颗与青山般的革命事业熔铸在一起的不老之心,胜利终将到来 “风景这边独好”是对会昌景色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红色根据地的歌颂在逻辑意义上,它直承上句,是“青山”和“人未老”意义的进一步延伸 整个上片,人在画中,是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画随人意,从眼前延伸到昔日的岁月,也延伸到整个中国大地,获得了时空的充分拓展,充满朝气的景物与人的不老精神交相辉映,构成了悠远深长而又生机蓬勃的意境 下片一开始,词人的视线便由近处拉开,描绘了登会昌山所见远方的山脉一直向东延伸,并想象最终和东海相接,融入了海的怀抱的壮阔情景词人用夸张的笔法,把连绵的山峰和更远处一片葱郁的画面拓展到极远的空间,其辞以意境的壮阔取胜,表现了革命领袖高瞻远瞩、胸怀全局的恢宏气度 末二句“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心随意弛,将人物融进了更广阔的背景中战士指看南粤”的生动画面,洋溢这一种豪迈之气,一种包容宇宙万物的博大胸怀,使这幅巨画着上了生命的绚丽色彩。

      “踏遍青山”的过去和“郁郁葱葱”的未来在词人心中交汇,激发出强大的心灵力量,在这心灵光亮的照耀下,词境变得更加开阔深广至此,岚山上这破晓时的片刻景观已超越时空,负载了深邃的历史内涵和伟大的人格光彩,获得了久远的生命 清平乐是毛泽东熟悉、喜爱的词牌之一,驾驭起来得心应手此词语言清新自然,亲切随和,文白相错,却文而不涩,白而不俗,浑然一体而时空的充分延展和飞跃,意境的开阔浑融,更富有深远的意蕴恢宏阔大的题旨而能以轻松豪迈的口吻道出,正显示了词人“将与风云而并驱” (文心雕龙神思 )的才情与气概 忆秦娥娄山关1935.0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题解】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 (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

      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鉴赏】 这首词以悲壮凝重的笔调描绘了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跨越娄山关的壮举,抒写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思想深远,气象壮阔,意境雄浑 上片写向娄山关进军途中的情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勾勒了云贵高原的冬日的典型环境肃杀的西风、迷茫的长空、凄厉的雁声、寒冷的霜华、斜挂的残月等诸多景观相互组合,创造了一个悲壮、苍凉的背景,不仅点明了进军途中的季候特点,而且调动了感觉、视觉、听觉,引人置身于这铁铸般的严酷之境,领略到红军于险山恶水中杀开一条血路的壮烈意味,以及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去争取胜利的战斗意志和英雄气概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 “霜晨月”重复上句,固然是词牌格律的要求,但这重复却承上启下,恰到好处地又一次强调了行军的艰苦,从而引出下文对红军战士戴月履霜、兼程前进之状的侧笔描写:战马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前进,蹄声细碎杂乱;军号声为凛冽的西风所切割和撕裂,断断续续,慷慨悲壮。

      那细碎清脆的马蹄声和断续呜咽的喇叭声交织一起,一阵阵,一声声,远远近近,汇合成进军的号角,沉郁地回响在霜重寒凝、肃杀冷落的景中,生发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格调,于是红军刚毅沉着的军容、慷慨壮烈的意志就立即浮现在读者的面前,动人心魄 下片抒写红军跨越娄山关后的豪情以及迎接新征程之艰辛的精神准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换头一笔宕开,不写抢关夺隘的战斗过程,笔锋直插到跨越雄关之后二句以议论入手,遒劲有力娄山关雄伟险峻,虽不如李白蜀道难所说的“难于上青天” ,却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如今却被英勇的红军所征服了,还说娄山关象铁一样的坚固呢?实际上当时的娄山关,周围险峰如剑陡立,高耸入云,中间是十步九弯的山路;又有贵州军阀重兵把守可是,我们的红军战士根本未将其放在眼里,迈开大步不就踏过了吗?“从头越”三字笔势豪放,将全词推向高潮,这两句不仅歌颂了红军再克娄山关的战绩,而且表现了毛泽东对敌人的藐视和对长征必胜的坚强信念此外, “从头越”还包含着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开始了新的里程的含义 论气象与意境,毛泽东此词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亦阔大沉雄,亦有苍凉之气。

      但这苍凉之中,却又透露出昂扬豪迈的斗争精神与英雄气概昂扬豪迈与冷峻沉重相交融,遂使这两句包含悲壮美,极富感染力,读之使人感到一种哀兵必胜的壮烈情怀十六字令三首1934-03-05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注释】 锷():剑刃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淮南子天文训 ,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神话中有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 【题解】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七律长征1935.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念奴娇昆仑1935.10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原注】前人(编者按:指宋张元,见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 )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说的是飞雪。

      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朝天宝时歌女 昆仑: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西起帕米尔高原,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东端分为北中南三支南支可可西里山,是长江上游通天河的一些支流的源头南支东延为青海境内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岷山和邛崃山处,是一片海拔六千公尺的雪原,毛泽东在岷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仑山的这片余脉 倚天抽宝剑:宋玉大言赋 , “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李白大猎赋 , “于是擢倚天之剑” 遗(wi):赠送之意 【鉴赏】 念奴娇这个词牌宜于抒豪迈之情,写雄阔之景指挥千军万马、跨过万水千山、对大山有着特殊感情的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审视着巍巍昆仑,神思飞动,依此调填词一首,又一次把他的气势磅礴的诗风张扬到极致 对于昆仑,地理学的描述能给我们以很多知识,但决不会有诗人所描绘的那样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起笔三句就亦有种类似火山爆发的震颤如此巨硕,如此巍峨!这种博大壮阔的气势,首先是现实中昆仑的高大,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诗人艺术语言“横空”与“出世”的联缀碰撞,来自于一“莽”字的突出形容。

      横”与“出”的组接,并不仅仅是对昆仑的静态描摹,仔细体味,就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压力逼迫而来,仿佛山体仍在不断地向四周膨胀,依旧朝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主题活动:曹冲称象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docx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表-单科多次考试成绩升降分析.xlsx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docx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docx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docx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2月期末科学试题.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能力训练——科普说明文练习(含答案).docx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备考真题——阅读训练练习(含答案).docx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Unit 6 易错题精选卷(含答案).docx 新七年级语文开学分班考试提升卷一(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能力训练——写景类练习(含答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水火》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新七年级语文开学分班考试基础卷一(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能力训练——写人篇练习(含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千湖岛建兰中学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6单元重难点知识速记与巧练(含答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专题练习(含答案)《口耳目》.docx 新七年级语文开学分班考试提升卷二(含答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