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支撑安装总结.doc
35页第一钢支撑安装后立即按设计值在支撑一头或二端施加第一次预应力,并检查接头拧紧螺栓一般在第一次施加预应力后12 h内监测预应力损失及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情况,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施加支撑预应力应注意以下事项 (1)当昼夜温差过大导致支撑预应力损失时,立即在当天低温时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 (2)当基坑变形的速率超过控制范围,接近警戒值,而支撑轴力未达到自身的规定值时,可增大支撑轴力来控制变形 (3)当围护结构变形过大,采用被动区注浆控制围护结构位移时,应在注浆后1~2 h内对在注浆范围的支撑复加预应力至设计值,以减少围护结构外移所造成的应力损失 (4)当支撑的轴力接近或超过设计值时,通过增设支撑来分解轴力,提高抗变形能力,阻止基坑变形进一步增大 钢支撑拆除分层进行,当基坑内结构施做到钢支撑处时,并且此时的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时,便可拆卸钢支撑在钢支撑拆卸前先施加预应力将预加力端的钢楔卸去,放散支撑轴力,然后吊出钢支撑,拆除钢围檩6 施工监测 深基坑监测是信息化施工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确保深基坑开挖安全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撑轴力、围护桩位移和沉降变形、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基坑周边管线的位移沉降、基坑周边构建物的位移沉降、基坑隆起、地下水位变化等。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发现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应立即分析原因,准确地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步骤,采取相应的对策,便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第二1.编制说明 5 rTJWftH! 1.1 编制依据 5 N?Z?g_a8 1.2 总方针目标 5 sg y 1.3 目标实现措施 5 -I*A `M 2.工程概况 5 7lpVK] 2.1设计概况 5 vP2QAGk < 2.2 工程内容: 6 `iI"rlc 2.3自然条件 6 KWUz]>Z 2.4 工程难点及特点 8 \2,18E 3.施工计划 9 m5pVt 4 3.1 施工进度计划 9 ar|[D7Xrq\ 3.2 施工人员组织 9 A& F4;>dms 3.3 机械设备组织(见附表) 11 <^Tj}5 )n 3.4 施工场地布置 11 ([*t. 3.5 工期保证措施 11 (Y)h+}n5N 4.施工布署 12 >EtP^Lu~f_ 4.1基坑土方开挖、支撑方案 12 Mqp68% 4.2施工布署 15 8 -;ZPhN& 5.基坑土方施工 16 B5HdC%8/} 5.1 施工技术参数 16 0t?<6-3`/ 5.2施工顺序 16 KHz8 38C] 5.3施工准备 16 Q 02??W 5.4基坑土体开挖方法 17 ?{,)XFck 5.5基坑土方开挖要点 18 OCO,-( 5.6雨季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19 h$ iyclX 5.7坑内排水 19 X/,1] 5.8防止坑外的雨水进入基坑内 19 ZX6=D>)u 6. 钢管支撑施工 20 1qKxg 6.1施工准备 20 7K]U |K# 6.2支撑安装顺序 20 `) !2E6 = 6.3预应力施加 21 7U )qC}( 6.4斜钢垫箱安装 22 dms:i)L2 6.5剪刀撑安装 22 ^@LhUs>3 6.6支撑拆除 22 ,-I F++q 6.7钢支撑安装质量标准 22 a0/n13c?G 6.8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3 9s6>9hMb) 7.保证工程质量及创优工程措施 24 s?;
F/>*If s 现根据施工图纸及场地条件,编制本施工组织方案 fAGctRGH 1.2 总方针目标 )0^ >#k 确保质量优良,保证按期完工,现场文明标准 FZ F @ 质量——保证工程质量优良级; )P?IqSEA% 工期——确保按合同工期竣工 ]IZ>2!6r 文明——争取市级文明工地 !nd*W"_gQ/ 1.3 目标实现措施 WNs}sNSf 组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与精干的施工队队伍,调集有经验的技术精英,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投入好的施工设备,健全各种管理体系及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学习有关经验,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 9xFO]Y" 2.工程概况 (&[[46 2.1设计概况 TJ(K3/)Z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标段(九亭站~七宝站)西岔道井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沪松公路北侧,临近小渡船桥起讫里程为DK19+520~ DK19+705,基坑宽度29.4m,长度183.4m标准段基坑深度为15.96m~16.52m,围护结构采用800 m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设5道Φ609×16钢管支撑支护;端头井段基坑深度平均为17.84m,采用800 m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设6道Φ609×16钢管支撑支护。
rv>^TR*,! 本工程土方开挖工程量91567 m3,钢支撑工程总量2034T FY'ty@|_s 2.2 工程内容: krB'9r p?D2)( 滨海 tR0pH8?e" 平原 ②1 褐黄色~灰黄色粘土 0.7~3.5 湿,可塑,中压缩性均匀含氧化铁锰经核 PNOGN|D ②3 灰色粉砂 0.5~5.8 仅岔道井两端分部,饱和,稍密,中压缩性,夹有薄层粉性土 ^N}Wnk7ks' Q42 滨海 w%AcG~`j!B 平原 ③1 xkNyvqcw 灰色粉质 s>k Uh 粘土 1.3~27.3 呈软塑流塑状,饱和、高压缩性、稍密,均匀,夹薄层粉性土 tM-^ * tCS 滨海 ]E =Iu 平原 ⑦1 绿色草黄色砂质粉土 2.0~9.9 均匀分布,饱和,中密,不均匀,中压缩性,含云母,局部呈粉砂状,局部夹少量粘性土 M"%Q&o/I ⑦2夹 草黄色灰色粉质粘土 0.8~3.9 均匀分布,湿,可塑,尚均匀,中压缩性,夹少量粉性颗粒 vvUSeG\n#j ⑦2 草黄灰色 =%'`YbD$ 粉砂 4.7~15.5 饱和密实,尚均匀,中压缩性,含云母、石英等矿物 Ii7QJ:^ w9 w%&{j 各土层物理性质见下表: Ax!+P\\2~ XeBP`\>Ve 土层 层底埋深 厚度 。
